《宝葫芦的秘密》有感,《宝葫芦的秘密》感悟与收获(整理10篇 )
《宝葫芦的秘密》有感篇1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一口气就读完了,并从中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小学生王葆,是一个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少年。当他在学习上碰到困难的时候,或是在课余生活中遇到不顺的时候,就幻想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来帮他轻松地实现目标。一天,王葆在钓鱼时偶遇传说中能实现任何愿望的宝葫芦,他想要什么宝葫芦都能信手拈来。宝葫芦帮王葆钓到鱼、做高级的模型、完成回家作业,真是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成什么。宝葫芦还能变成各种形状,想坐飞机的话,它就能立刻变成葫芦飞机带着王葆翱翔天际。王葆大喜过望,有了这个宝葫芦后,他在学校的表现突飞猛进,让同学们刮目相看,大为惊诧。宝葫芦更帮助他在游泳池中大显神威,轻易获得了参加校队的.机会。生活仿佛变得那么完美,可是,王葆逐渐发现宝葫芦原来不分青红皂白,只懂盲目服从,因此屡令王葆哭笑不得,最后更令王葆在数学考试中铸成大错!面对即将到来的校际游泳大赛,他抛弃了宝葫芦,靠自己的努力在游泳比赛中取得了冠军。
看完这本书,我不由地在王葆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平时,我也常常幻想有一个宝贝,它可以帮我检查作业、整理书包那多舒服啊!于是我依赖了妈妈,妈妈常常说:“现在你轻松了,将来有你后悔的时候。”现在我终于明白妈妈的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牛餐。”无论做任何事都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劳动取得,这样才会给自己带来快乐。这是我看了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宝葫芦的秘密》有感篇2
最近,我读了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少先队员王葆是一个性子懒惰的孩子,因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所以常常遇到麻烦就幻想着宝葫芦帮自己解决。终于有一天,他意外地得到了宝葫芦,却发生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最后他将宝葫芦扔掉,发现一切都只是个梦,从中醒悟。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把宝葫芦的故事一一讲了出来,就好像放下来一副几百斤重的'担子似的,好轻松啊!从这句话中,我感觉到王葆已不再依赖宝葫芦,而是当它是累赘。拥有宝葫芦,并不让人觉得羡慕,因为这件事他必须瞒着所有人,被别人怀疑脑子有问题,什么事情都没法做,生活也没了意思。刚看这本书时,我想过如果有这样一个宝葫芦的话就可以什么事都不用干,但当我看完后,我再也没有这种想法了。做任何事还是要靠自己,不能依赖“法宝”。
怎么样,动心了么?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去看一看吧!
《宝葫芦的秘密》有感篇3
宝葫芦的秘密中的主人公王葆是一个十分懒散的人。他什么也不会做,就连自己的脚趾甲也不会剪。王葆的奶奶给他讲过宝葫芦的故事,于是他十分想拥有宝葫芦。一天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了他在湖边钓鱼,结果钓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宝葫芦。他就阴差阳错的当上了宝葫芦的主人。
一天王葆和同学下象棋,宝葫芦就理所当然的躲在了附近的一棵树上,宝葫芦听见主人在树下一下叫吃马,一下又叫吃车,吃这吃那。结果把棋子都吃下肚子了。
又有一次,王葆数学考试,他叫宝葫芦帮他作弊。宝葫芦把同学的`答案”搬“到自己的卷子上,可是宝葫芦把同学的名字也给”搬“来了。恼羞成怒的王葆冲进了竹林,把宝葫芦给扔回了湖里。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为了两个月后的游泳比赛,他发奋锻炼,终于取得了冠军。
书中的王葆不正是我吗?懒散、怕吃苦、怕失败、做什么事情都依赖家人。这些缺点不正是我的缺点。我要向王葆学习、抛掉自己的”宝葫芦“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一个诚实、勇敢、上进的阳光少年。
《宝葫芦的秘密》有感篇4
暑假里,我读了《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故事讲述的是小学生王葆是一个天真、活泼、爱幻想的少年,当他遇到困难时,就幻想着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来帮助他实现愿望。一天,他在河边钓鱼时得到了传说中能实现愿望的宝葫芦,他想要什么宝葫芦都能合他的意。宝葫芦帮王葆钓鱼、做模型、完成作业,别人的东西只要王葆一想,就会变成王葆的,真是想什么有什么,王葆很高兴。有了这个宝贝,葆的生活好像一下子变得幸福完美了。后来,王葆发现宝葫芦只懂得盲从,做了很多错事。他决定把宝葫芦的秘密说出来。
想想我自己:平时写作业时不会做的题目就想让妈妈帮我解答而自己不去动脑思考;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也等着大人帮助完成……那我的脑袋和双手又用来做什么呢?还好王葆做的'只是一个梦,那么我也要通过这个梦扔掉我的依赖思想。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通过自己的劳动完成才是最开心的。凡事不能依赖别人,要靠自己的努力!
《宝葫芦的秘密》有感篇5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宝葫芦秘密》。
王葆在湖边钓鱼,钓着钓着就睡着了。他做了个梦,梦见他钓到一个宝葫芦要什么就有什么。要一大堆玩具、帮他写作业、帮他干任何事情。不过只能在没人的时侯才行,要不然就不灵了。但最后发现,要什么就有什么而不是自己用劳动换来的。就把事情真相说了出来,之后就把宝葫芦扔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白日做梦,天上不可能掉馅饼。
《宝葫芦的秘密》有感篇6
《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使我很受教育。
主人公王葆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他很想有一个宝葫芦。没想到有一天钓鱼时,他钓上来一个宝葫芦。从此,宝葫芦给了王葆一种“特殊的幸福”,他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这种日子也让王葆感到了“不忙碌”的痛苦:无聊。当他知道宝葫芦给他的东西全是偷来的时候,他觉得很可耻,他决心不再依赖宝葫芦,他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幸福,王葆又回到了健康的生活中。
这本书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世界上人们所需要的东西,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宝葫芦的'秘密》有感篇7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速训——赫尔岁
宝葫芦是讲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宝葫芦的故事,那一个小男孩名字叫王葆
王葆考试,老是考不好,经常被同学嘲笑,有一天,王葆在写作业,写着写着就睡着了,他梦见有一个宝葫芦,睡醒了,她到湖边边钓鱼,忽然鱼竿动了,他用力拉,然后,涌出水流,把一个葫芦给拉到了草地上,他马上小心的爬到了那个前面,葫芦伸出手,说:“主人”,他吓了一跳,马上往后倒,葫芦对王葆说:“不能让第二个知道我的存在。”我就可以帮你完成你的愿望,一下子,宝葫芦变出了许多的鱼,只要王葆一说要,鱼就跳进他的桶里。
还有一次,王葆在考试,可什么都不会,葫芦拿着望远镜在看别人的.试卷,老师说交卷了,葫芦把一个女生变成了她的答案,最后被老师发现了。
书中我最喜欢王葆,读了这本书,我学会了不能依靠别人!
《宝葫芦的秘密》有感篇8
今天,我们在学校里观看了一部电影《宝葫芦的秘密》。《宝葫芦的秘密》讲述了:小学生王葆好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宝葫芦一样的宝贝,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他很喜欢钓鱼,一天,他又去河边钓鱼,刚过一会儿,他就钓到了一个很沉的东西,使劲往外一拉,拉上来一个葫芦,经证实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宝葫芦。于是他就让宝葫芦变出了许多鱼,之后又让宝葫芦变出了一架飞机,把他送到学校,去展示自己钓的鱼,可是到了学校,同学揭穿了他的'谎话,说他的金鱼不是从河里钓的,老师让他去查《海洋生物学》。宝葫芦又让王葆吃了许多苦:偷书,吃棋子,考试作弊……
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认真学习,决不能投机取巧;不可以不劳而获,要靠自己勤奋好学;我觉得做人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家里做作业时,不会做的题我总会问妈妈,我也应该吸取王葆的教训,不要依赖爸妈,多动脑筋,独立完成作业。
《宝葫芦的秘密》有感篇9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为“迎青奥,庆六一”的六·一庆祝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我们每个班观看了电影《宝葫芦的秘密》,同学们一听要看电影,个个都欢呼雀跃,高兴极了。
影片中的王葆是一个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男孩。当他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或在课余时间遇到不顺利的事时,就幻想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来帮助他,就幻想像《多啦A梦》里的大雄那样有机器猫来帮他。说来也巧,有一天,王葆在钓鱼时偶然钓到了传说中的宝葫芦,他就想让宝葫芦来帮他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宝葫芦帮王葆钓鱼,帮他做高级模型,还帮他考一百分……总之他要什么宝葫芦就帮他得到什么。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一次,王葆将要参加学校的游泳比赛,离开了小主人的宝葫芦十分担心王葆。王葆因为上次考试作弊的事发生以后,立志要靠自己的.勤奋和能力赢得第一。于是,他每天加强锻炼,不怕苦不怕累,苦练肺活量,苦练游泳的技能。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次游泳比赛中,王葆站在了领奖台上,果真得了第一名。王葆拿着奖牌,跑到小河边,对着小河大声喊:“宝葫芦,我赢了!”“什么,你赢了?”宝葫芦听到了他的喊声便问他:“我没帮你!”宝葫芦问得疑惑,王葆也答干脆:“没”!王葆通过努力,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比赛第一,这让宝葫芦和他都很开心。
看了这部影片,我也明白一个道理: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凡事都要勤奋付出才有收获,只有辛勤劳动的成果才是最香最甜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学校在“六·一”儿童节安排我们看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也是给我们最好的节日礼物!
《宝葫芦的秘密》有感篇10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一句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是呀!天才就是勤奋,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而迫使它熊熊燃烧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许多名言都重复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人是否能成功,不是看他有多高天赋,而关键在于是否勤奋。
就如《宝葫芦的秘密》一样,小学生王葆发现能帮助人实现任何愿望的宝葫芦其实不分青红皂白,只懂盲目服从后,毅然甩弃了宝葫芦,自己天天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成功。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正如鲁迅所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举世瞩目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聪明,他做的小板凳遭到同学的嘲讽,老师的斥责,读中学时成绩也不太好,他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但他毫不气馁,坚持刻苦攻读。后来,他在瑞士找到一份工作,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顽强攀登科学的高峰。他花了整整七年的时间,终于建立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后来又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爱迪生只读过三个月的书,在班上成绩也不算好,但他离开学校后,努力自学,以无比顽强的毅力刻苦钻研,为了寻找可以做电灯灯丝的材料,他通宵达旦的工作,摘录了4万页资料,试验了1600多种植物和6000多种矿物,最好才使电灯发出了耀眼的光芒,爱迪生一生的发明,有记载的就有1328种,这是多么惊人的成就呀!是什么使“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使不起眼的小男孩变成了科学巨人,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我又想到了自己,每次做作业,能偷工减料就偷工减料一些,订正作业也懒惰一下,做好作业就去玩,不知道复习前面的知识,做一些课外作业,面对家长批评还要顶嘴,真是太不应该了!
人的一生都是平等的,之所以有人会成功,做出了一翻轰轰烈烈的大事,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有的'人却注定一辈子平平淡淡、默默无闻,甚至成为社会的累赘,是因为成功的人懂得要想成功就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有耕耘就有收获,只要我们渗透了勤奋的源泉,风雨过后便会是春色满园,荆棘过后,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宽敞大刀大道。
所以,让我们为明天的成功为之勤奋,让我们一起铸就明日的荣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