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和小数互化教学设计,分数与小数互化教学设计(整理5篇 )
分数和小数互化教学设计篇1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一)
教材第97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填空。
(1)0.7表示()分之(),0.09表示()分之(),0.125表示()分之()。
(2)0.3表示()分之(),,写作
老师小结: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提问:还记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分数的基本性质呢?)
(二)教学实施
出示例1把一条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如果平均分成5段呢?
(1)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请用小数表示计算结果和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的同学,分别板演到黑板上。
①3÷10=0.3(m)②3÷10=(m)
3÷5=0.6(m)3÷5=(m)
(2)提问: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m和0.3m有什么关系?(0.3=)
(3)提问:能不能把小数直接写成分数?如果能,怎么写?
学生讨论,并试着完成教材第97页的“试一试”。
0.07=0.04==0.123=
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想的。
(4)小结方法:小数化成分数时,先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注意约分的要约分。
(5)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分别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七位,看看化成的小数有什么规律?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二)
教材第98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新授
出示例2。把0.7,,0.25,,,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l)提问:这6个数中,有分数、有小数,要比较这些数的大小,该怎么办?
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有两种:一是把分数化成小数,二是把小数化成分数。
提问: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化成小数比较简便)
(2)让学生尝试把化成小数。
老师提问: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该怎样化成小数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试着解决,再请代表汇报交流。
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①把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相同的数,转化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0.28
①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
=7÷25=0.28
(1)在让学生将化成小数。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看看出现了什么问题?(分母45不能转化成10,100,1000……作分母。用分子除以分母时,出现了除不尽。)
指出:像这样的分数化成小数时,只能用分子除以分母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人”法保留几位小数。这道题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11÷45≈0.24
(4)现在,你能把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了吗?
学生独立完成。
(5)小结:分数化成小数时有几种方法?
引导学生概括出,一般方法是:用分子÷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特殊方法:①分母是10,100,1000……时,直接写成小数。②分母是10,100,1000……的因数时,可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分数和小数互化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熟练的将分数和小数互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导入:题目见课件
二、出示目标
出示、齐读
三、独立学习
自学内容:课本第97、98页
自学提示一:
自学第97页内容,怎样把一个小数化成一个分数?为什么?
自学时间:4分钟
四、展示、分组讨论:8分钟
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化的,为什么那样化?
答案统一后,选一代表在全班发言,给优秀小组加分。
完成“做一做”,做完后在小组内讲评,评比。
五、自学提示二:6分钟
自学课本第98页内容,分两种情况说说怎样把一个分数化成一个小数?为什么?
六、检测:
课本做一做、练习十二第一二题6分钟
七、堂清、对改8分钟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2/3=3/5=
9/16=
7/40=
3\\把下面相等的小数和分数用线连起来。
457/10
9/20
47/20
八、盘点收获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分数和小数互化教学设计篇3
教学内容:
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80页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十九的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必要性。
2、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步骤和方法。
3、学会总结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规律。
4、通过计算,比较和找规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两者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
归纳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和复习
1、引入:同学们,你们能直接并很快比较15、230、36这三个数的大小吗?0.87、、87.6%这三个数呢?为什么上面的三个数能直接比较,下面的三个数不能直接比较,要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怎么办呢?化成同一类数,那我们就要懂得这三种数的互化,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相关的知识。
2、根据小数的意义,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0.4=1.2=
0.75=0.236=
3、先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再说一说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4、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二、探究新知
师:刚才我们回顾了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和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两个知识来学习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把0.24、1.4、0.123化成百分数。
(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如何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现在请根据所复习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探索:怎样将这些小数化成百分数。)
(2)小组探讨方法,写出转化过程。
(3)汇报转化过程,问:1.4=14/10=140/100=1.4%,为什么要把14/10化成140/100,14/10=140/100根据什么?
(4)根据这三道题的转化过程,谁能归纳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5)现在省略过程,0.24=24%,1.4=140%,0.123=12.3%,从左往右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小数化成百分数有更快捷的方法,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
(6)很快写出得数。
小数化百分数
0.97=0.08=0.005=0.132=
2、教学例2
(1)猜想: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反过来,百分数化成小数又是怎样呢?你们猜一猜。
(2)初步验证猜想:请从右往左观察0.24=24%,1.4=140%,0.123=12.3%这三道题,符合我们的猜想吗?
(3)进一步验证猜想:请打开书80页,根据提示,完成例2。
(4)请个别学生说说怎样化。
(5)(看板书,遮住中间的过程)仔细观察:用我们刚才猜想的方法来转化,答案一致吗?通过观察,刚才我们的猜想是对的。
(6)很快写出结果。
百分数化小数
97%=8%=0.5%=13.2%=
3、小结质疑: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探索了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数化成小数:去掉%,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你们还有疑问吗?
三、练习
1、做一做: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百分数化成小数。
2.1=0.313=18.5%=1.07=
26.34%=59.8%=1.41=0.69=
2、连一连:找出相等的两个数:
11%0.5527%0.02163%
1.632%0.1155%0.027
3、判一判:如有错的,请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答案。
360%=3.6()55%=55()
8=80%()0.3=0.003%()
0.008=80%()2.5=2500%()
4、闯一闯:从大到小排列下列各数:
0.8787.6%
()>()>()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和小数互化教学设计篇4
一、教学内容:
九义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107和108页例1和例2。
二、设计意图:
1、百分数、小数、分数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可以互相转化,本教案的设计也正是围绕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的。
2、通过复习准备,学生先明确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以及分母是100的分数如何改写成百分数,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
3、在例题的教学中,突出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引导。让学生利用自己知识思考怎样互化,再归纳出互化的方法,对于比较难掌握的分数化百分数时除不尽的情况,采用了逐步提问的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4、在练习的设计中,练习可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为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全班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尽力完成,针对学生易错的几种情况设计选择题在选择的过程中纠正,以避免学生在互化过程中出现错误。
5、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讨论与交流等学习活动,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积极参与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并获得成功体验。
4、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
5、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
(二)教具准备:自制相关课件。
(三)教材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的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计算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师生通过玩游戏吸引学生注意、融洽师生关系。
1、复习引入
(1)小数化分数,再说一说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0.21.50.3751.25
问:要把小数扩大100倍(缩小1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指名说(目的:为后面的移动小数点作准备)
(2)分数化小数,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题(指名化)(强调: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3)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课件出示课题(指名改写)
启发思考观察:百分数有什么特点(分母都是100的分数可以直接转化成百分数)
(4)观察课件出示的图,填空。
指名说0.25=25/100=25%说明了什么?(说明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可以互化)
2、教学新课
(1)学习例1。
a、出示例1,说说这几个小数的意义,再尝试化成百分数。
b、合作学习讨论:怎样把这些小数转化成百分数?
c、反馈讨论情况。
d、提问:是怎样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观察与比较:0.25→25%1.4→140%0.123→12.3%
提问:从左往右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请你与同桌说一说?
根据回答板书:小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百分数
注意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
强调:小数点移动时位数不够怎办?(同桌说,再反馈)
e、做一做:教材107页。
(6)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学困生。讲评时学生要说出化法
分数和小数互化教学设计篇5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08-109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并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点,能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分数的特点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把分数化小数。
教学难点:
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特征。
教学理念:
分数化成小数的基础知识有两个:
一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二是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先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旧知,然后逐步把学生引入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制造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并在知识的分化处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研究中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的活动过程
学生的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铺垫
1、把25、8、12、33分解质因数。
(板书:25=5×5;8=2×2×2;12=2×2×3;33=3×11)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教学设计
师:你能把上面的这些数乘以几个质数,使它们的积是10、100、1000、……吗?
师:哪些数可以变成是10、100、1000、……?哪些不可以变成10、100、1000、……?
2、归纳概括
师:你有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吗?这个规律是什么?
师:这是什么道理呢?
师:下面的数乘以一个或几个质因数能变成10、100、1000、……吗?
6、15、20、16、50、8、125、48、60
3、你会把下列分数改写成小数吗?
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是什么?
1、学生口答。
2、学生研究回答:
生:一个数只有质因数
2、5,就能乘以几个质因数变成10、100、1000、……;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的数不可以。
3、学生口答。
这个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数可以乘以一个数变成10、100、100、……,为下面学习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作好知识上的准备。
二、研究能转化成十进制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