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教学反思 > 幼儿个体案例观察与分析

幼儿个体案例观察与分析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8-02-26 阅读: 字体:
让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认真观察教师提供的折纸步骤示意图及PPT,通过观察、交流、引导,欣赏,满足幼儿成功体验,激发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观察一:我按传统的折纸方法,每个小朋友一张手工纸,集体示范讲解法,我折一步,幼儿跟着折一步,在示范的过程中,不时有幼儿小声的说:“好难啊!”,我边折边提醒幼儿要认真观察。第一步,小朋友把正方形纸变成双三角形,全班幼儿很快完成,包括陈烨枫小朋友。小朋友期待着折第二步、第三步,接着,孩子们在我的动作示范和语言的讲解下,总算折出了桃子。陈烨枫拿着折好桃子走来走去,一会儿看看自己的桃子,一会儿又看看其他小朋友的桃子,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但就是不说话,这时,李承宇看见了,拿起陈烨枫折的桃子对着我说:“他的桃子底部的口怎么那么大?”原来,在最后一步,有个角必须靠中线折,而陈烨枫只折一半,所以,向桃子吹气时,底部口太大,桃子就容易散开。李承宇拿过纸张帮助陈烨枫完成了桃子,陈烨枫拿着李承宇帮他折好的桃子笑了。 又到区域活动时间,我把桃子折纸步骤示意图贴在美工区墙上。陈烨枫小朋友走进美工区,拿起纸张就开始折桃子,不一会儿,桃子就折好,但折出的桃子出现了和上次同样的毛病,又是底部口太大,不一会儿,桃子就散了,陈烨枫又重新折,还是出现之前的毛病,就这样拆了折,折了拆,反反复复三四次,这次,我没有帮他折,而是提醒他看折纸步骤示意图,看看自己折的和步骤示意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经过他认真观察,终于知道自己折的桃子毛病出在哪里了。我又鼓励他不看步骤示意图再折一次桃子,这次,他很快折好了,我把他作品贴在美工区的桃树上,他别提有多高兴。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为了让幼儿知道端午节有吃粽子的风俗习惯。我就组织幼儿学折粽子(粽子是由三个书签拼插在一起的)。我一改以前教师折一步,幼儿学一步的示范方法。而是出示粽子折纸步骤示意图的PPT,幼儿对这种教折纸的形式非常感兴趣。活动中,一开始我就采用了大胆尝试的方法,和孩子们说:“这是什么?“书签” “那就勇敢地去试一试吧,看谁能第一个成功?”孩子们边看PPT,边讨论边折,陈烨枫小朋友也不例外,他马上动手尝试,很快他第一个折出了书签,我及时表扬了他,其他小朋友都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他。接着,到最后对三个书签的拼插环节,他一边看PPT一边反复尝试,在我形象语言的提示下,终于成功拼插出粽子。过了不久,我发现他还当起罗锦鸿小朋友的小老师,自己折一步,罗锦鸿跟着学一步……陈烨枫是个性格内向,不爱表达,但是个好学的孩子。从观察一,发现他知道自己折的桃子和别人折的不一样,会散开,但就是不求助老师或同伴。从观察二行为分析,虽然第一次在同伴的帮助下取得成功,但是,他还是未掌握桃子的折法,导致多次折出的桃子是散开的。但他又是个好学的孩子,此时,教师张贴在美工区的折纸步骤示意图为他提供了支持,调动他折纸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他创作的欲望,从观察三可以看出,幼儿已对折纸产生了兴趣, 能认真观察粽子折纸步骤示意图的PPT,边观察边尝试,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1、通过优秀折纸作品展示,使得孩子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孩子学习折纸的兴趣,进而形成幼儿持续性的学习动力。3、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当小老师,以促进他更加主动学习。  效果分析老师在让孩子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反复尝试,尽量让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当孩子在折纸中出现了问题,遇到了困难,我们首先要让孩子自己思考,尝试自己找出答案。在这基础上老师再进入角色,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