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教学反思 > 案例分析:坐不住的孩子

案例分析:坐不住的孩子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6-09-04 阅读: 字体:

  立刻就要进行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张**的小辫子。张恩捷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黄**想将张**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张**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黄**。”老师最后大声地对黄**说道:“黄**,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张**僵持着的黄**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张**之后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这天开始谁都不许惹黄**,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黄**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貌,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貌,东张西望,不明白在想什么。  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  其次,教师在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不妥之后,想立即改变这种孤立教育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原因在于:  其二,黄**给同伴的坏印象部分是由于他自己调皮经常受批评造成的,教师孤立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即使是黄**善意的动机和行为也会被其他孩子误解并拒绝,应对同伴不分原因的排斥黄**显然受到了必须程度的挫折,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状况下,他采取了消极的行为方式予以反击。这种状况造成的结果是一种恶性循环,即黄**的负面行为反应越多使其他孩子越加肯定了他是个捣乱的坏孩子,也会越加排斥他,同时强化他们从教师那里获得的对黄**的消极态度。  二、解决方式  从黄**的日常表现能够看出,他是一个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自控潜力比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此外,他想和同伴交往却不明白该怎样样被同伴接纳。从黄**园外背景来看,他是从其他幼儿园转过来的,并且据笔者的了解,黄**的父母为孩子转园的目的是觉得他原先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太好,孩子过于自由散漫,学到的东西也比较少,此刻黄**所在幼儿园里受到的约束比以前要多也要严格。  (1)教师一方面要多关注黄**的举动,同时黄**对于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明确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就应怎样做。教师此时不适合说一些反话或是隐语,因为年幼的孩子有时并不清楚教师话中暗含的意思,所以对孩子要说大白话,尤其是对黄**来说,他对新环境的熟悉程度还不够,对新班级一些具体要求还没有清楚的意识,并且相比他以前所在的班级环境,此刻班级的要求要严,这样对他来说适应就更需要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还能够在同伴中给黄**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鼓励他向班上的好孩子学习,实际上是把抽象的要求具体化。  (3)教师要有耐心,黄**的特点使得他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对黄**违规要不厌其烦,反复提醒,不能因为急躁而时常出言不慎。  ()教师善于将群众力量用到用心的方面,能够鼓励孩子们帮忙他取得进步,让大家一起监督黄**,在他取得进步时为他鼓掌加油,在他犯错误时指出错误之处,并帮忙他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