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教案 > 六年级语文教案 > 少年王冕 教案设计(苏教版)

少年王冕 教案设计(苏教版)

作者:邓勇 来源:网络 时间:2016-07-12 阅读: 字体:
24. 少年王冕二度修改:路 x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x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品悟人物性格特点。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优秀品质。养成教育训练点: 养成学生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2.师生相互补充介绍王冕、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吴敬梓: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等。《儒林外史》:长篇小说。书中刻划了各类士人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耽误 秦家 积攒 腌鱼腊肉缭绕 明媚 王冕 争先恐后闷:①èn 闷得慌 ②ēn 闷热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4.交流,疏通。1.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王冕从几岁到几岁的事?七岁——十岁——十三四岁——十七八岁一(1)王冕幼年由于父亲早亡,家境贫寒。三(~)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奋发图强,刻苦学画,终有所成。引导用词语概括:丧父——辍学放牛——学画荷花——自立四、品读课文第一段2.交流。五、练习书写生字第二课时过渡:课文在写七岁的王冕时只用了23个字,而写十岁的王冕时却用了三个自然段,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说说你感悟到了什么?交流、板书:(孝敬母亲 勤奋好学)1.相机出示:“一天母亲把他叫到……到隔壁人家去放牛。”(2)学生交流“实在”“只能”说明母亲的无奈。(4)出示:“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     )说:‘…………去放牛。’”②引读王冕体谅母亲,所以,他即使心里并不高兴,也能考虑到母亲的感受。这么说纯粹是为了安慰母亲,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学生交流3.第四自然段“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联系自己谈谈王冕的孝敬母亲。过渡:母亲无奈之下让小王冕去放牛,小王冕是怎么回答的?2.设问:不读书,小王冕真的感到快活吗?思考:从哪几件事中可以看出当时王冕并不是真的快活,其实他是很想读书的?版块一①自由读  说说读懂了什么(2)小结:小王冕想买一本书可真不容易啊!版块二(2)自由读 找找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冕非常想读书?①相机出示“天下哪有学不会…………画几笔?”b指导朗读a从“攒钱”“托人”等词中体会王冕好学相机指导朗读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好?版块三1)默读第五自然段找找原因。3)三四年间,像这样的雨应该下过很多次,为什么以前王冕就发现不了美呢?再读读这一段,找找原因在哪儿?)齐读第五自然段。过渡:生活的贫困使王冕不得不放弃了上学堂读书,不读书他真的快活吗?2.提问:当时他为什么还说快活?4.提问:王冕是个孝顺的孩子,课文哪些也写到了?(1)学生交流四、巧设关键问题 学生情感升华2.总结全文。本文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王冕是一个刻苦、努力,遇到困难不放弃的孩子。学生不仅全方位地积累语感经验,内心的真实情感与课文发生共鸣,真正与文本进行了对话,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