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1、齐读课题课文所写的夏洛蒂.勃朗特成材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三、检查自学情况嗷嗷待哺 要强好胜 节衣缩食 脱颖而出2、读后交流不理解的问题:1、默读课文。(一)(1节):概述了《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以为在逆境中成材的典范。(三)(-7):讲述了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经过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第二课时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默读,文中把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什么?(感受到主人翁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读第二自然段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翁是怎样艰难谋生的?用笔把表现主人翁艰难谋生的词语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2)抓“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在家里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翁热爱学习、要强毫升的性格。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1)遭遇诗人嘲讽训诫。 2、体会夏洛蒂向诗人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3、夏洛蒂热切盼望的结果怎样? 4、面对这样傲慢的训诫,夏洛蒂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沉重的打击,夏洛蒂屈服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夏洛蒂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五、回顾全文 (通过题目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翁与命运和世俗的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的性格。)10 . 轮椅上的霍金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 1、大家可能听说过张海迪的名字,张海迪从小学时起患了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长年坐在轮椅上,但是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和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掌握了好几种外语,翻译、创作了不少感人的作品,成为我国当代青年景仰的楷模。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身残志坚、勇于向全挑战、创造奇迹的人。今天,我们学习《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板书课题),文中所介绍的人物霍金,其事迹其精神将会使你更加惊叹,甚至不敢相信世界上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二、自读全文,整体感知。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1、检查生字词读音。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二)(3—7自然段)具体叙述瘫痪40年的霍金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的事迹。五、归纳主要内容。一、复习导入。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出示材料,比较阅读。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他还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3、交流感受。三、感受魅力,体会中心。(1)不愿被外人打扰。2、交流感受,品味这两则故事表现了霍金怎样的品质?(2)“一颗感恩的心”主要讲述了霍金回答记者关于命运的提问的故事,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是为了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体现了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五、布置作业。2、编写故事,拓展应用。六、板书设计: 坚强、正视命运、乐观向上11.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两课时一、谈话交流 2、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日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 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请同学们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本扉页上写有爷爷给爸爸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和爸爸写给“我”的赠言“学会生存”的书。 ——这是一本让吴缅非常喜欢的书,给了吴缅启迪和希望的书。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2、 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这些生活必须品的呢?第二课时1)一开始鲁滨逊靠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3)后来生活怎样? (体会鲁滨逊从一开始的孤独、艰难到后来充实而幸福的生活,理解他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二、体会“我”的感受 ——很喜欢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 1) 你能说说这几句名言吗?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3、 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师觉得读书的时候还要能发挥想象力,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吴缅在读书的过程中慢慢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读课文14段。 三、理解课题2、吴缅爷爷为什么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把书传给吴缅呢? 四、读写结合 (书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读书的感受三方面) 五、课后作业 习作3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他的名字为习作命题。 3.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 教学重难点: 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 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他的名字为习作命题。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一、图片导入二、创设情景,介绍美味 介绍:指名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的色香味形。3、模拟在饭店吃饭的场景。 口头练习说(1)代表发言 你品尝之后有什么感受? 1、你是怎么品尝这道美味的 ?有没有听过关于他的传说?只有写出他的一些细节,习作才会生动充满情趣。 3、学生交流第二课时 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3、学生修改。1.选择写的较好的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4.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对部分学生帮他们开拓一下思路,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拔。.小组内相互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教学目标: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4、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 1、教学第一部分。(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2)让学生思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