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教案 > 六年级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8-02-11 阅读: 字体: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学习《古诗二首》,阅读《黄河之水天上来》和《最后的淇淇》

一、 周教学重难点:

1. 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 周学科融合:本周的两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凉州词》写的是边塞的荒凉,《浪淘沙》写的是黄河的蜿蜒曲折,雄伟瑰丽。

三、 周学情分析:

课前搜集写黄河长江的诗歌、资料。

古诗二首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分析

本课的两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凉州词》写的是边塞的荒凉,《浪淘沙》写的是黄河的蜿蜒曲折,雄伟瑰丽。

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一)、自主学习(1)介绍作者  (2)补充介绍: b.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d.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描写戍边士兵的还乡情,但没有丝毫的颓废消沉,表现诗人的广阔胸怀。1、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小结 1、背诵默写 第二课时  二、共同学习  3、感知诗歌内容 (二)合作探究2、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四、推荐阅读 五、拓展训练 

板书设计

凉州词

王之涣     近听羌笛声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