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教案 > 六年级语文教案 > 窃读记

窃读记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6-08-15 阅读: 字体:
.学习目标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3.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a.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相机指导朗读.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学生自由读文.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4.诵读句子.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