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2-08 手机浏览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篇1

关键词:支架;细胞外液;内环境;淋巴

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283-02

一、教材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调节”模块的第一节,本节抽象繁杂,涉及多处概念教学,要求高,难度大。

本节从四个方面切块:第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阐述了内环境、体液等概念。其中,内环境是核心概念,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物质进出关系是难点。第二,“细胞外液成分”。以“血浆的化学组成”为例描述了血浆成分,用血浆来比较组织液、淋巴的化学成分异同。第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介绍了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简介了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属性。第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以“5个讨论”代替“文本描述”为手段,解决了内环境的媒介地位。

该节内容是学生理解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的基础,对学好“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章节有重要意义,同时该节密切联系了必修1中的“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内环境组成和理化性质

教学难点:构建细胞外液之间物质交换关系

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理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本节难点

(一)难点1:内环境、体液的组成

“体液、内环境组成”出现多处概念,如体液、内环境、组织液、淋巴,教材如此编排,概念非常抽象,难以应用。学情如此,部分老师对于概念教学多采用口述或勾画概念关键词辅以解释,安排记忆,后通过题目强化。如此这般,过于重视概念本位知识,忽视概念生成过程,不利于理解概念内涵和外延,亦不能活学活用。

(二)难点2:细胞外液之间物质交换关系的构建

“血浆、组织液、淋巴”以文字和插图形式呈现,但三者之间物质交换关系没有直接列出。高二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鲜明,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发展,虽具备读取信息的能力,基于血浆、组织液、淋巴熟悉度不同,会出现相当大的思维空白,特别是对于频率出现较低的淋巴。

(三)难点3:认同内环境地位

教材结合初中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知识,用5个讨论解决内环境媒介地位,以第4个讨论“尿素的排出路径”最难。因学生没有氨基酸的代谢知识,没有经脱氨基作用后产生尿素的背景,加之运出尿素涉及皮肤、肾脏以及循环、泌尿系统等众多器官、系统,陌生度高,需加入适当情境衔接知识缝隙。

四、设计思路

在教学内容繁重和存在知识断点的冲突下,本文为降低现有知识、能力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落差“搭桥铺路”,尝试建立了3组支架重读课本,对教材进行大幅度的二次开发,重构课堂。将难点逐个支解,借助实实在在的“过墙梯”帮助达成“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环境”的共识,认可“物质交换媒介地位”。

五、针对难点,搭建支架一一破解

(一)破解难点1:借助问题串支架重构内环境、体液组成

1.设计思路。基于“注重生物学概念生成方式”的角度:先建立感性认识,后生成概念教学。以精选实验和补充情境为手段,相关问题串跟进,借助问题串逐个击破,步步深入支解相关概念。学生实验后,紧跟两份情境材料――“介绍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和“简述淋巴形成”,后借问题串支解概念,生成概念。

2.加开两组实验。第一组:采集家兔血3~5ml于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肉眼观察试管变化。第二组:制作家兔血涂片,高倍镜观察血细胞,找出并区分红细胞、白细胞。

3.补充两份情境资料。资料1: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血液是由液体、细胞和细胞碎片构成的组织,液体部分称为血浆,它是一种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体积55%。血细胞以及细胞碎片都悬浮在血浆中。除了血液循环外,还存在一种淋巴循环,作为血液循环的补充。最细的淋巴管叫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集合成淋巴管网,再汇合成淋巴管,全部的淋巴管汇合成全身最大的两条淋巴管,分别汇入左右锁骨下静脉,最后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最大的特点是单向流动,不能形成真正的循环。资料2:淋巴形成。组织液中大部分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简称淋巴。每天生成的淋巴约2~4升回到血浆,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淋巴中混悬着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白细胞,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4.设计问题串跟进。(1)静置一段时间后,描述试管内血液变化,并指出血浆处于试管中哪个位置?(2)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合称血细胞,那么结合组织和器官的概念,你认为血液属于生命系统结构中哪个层次?说出你判断理由。(3)假如你认为血液属于组织,那构成血液三种血细胞之间充满了液体即血浆,血浆位于细胞之外,即细胞外液。说出细胞外液与血浆关系?在两个实验中除了血浆之外,还出现了哪些细胞外液?生活中经常“遭遇”打针,你能说出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分别把药液注射到哪种细胞外液?(4)联系问题(3),体液是什么?体液和细胞外液属于包含关系还是相同关系?内环境和细胞外液之间有何区别?

指出:观察和动手为获取知识提供思路,使问题具体化,特别是“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分别把药液注射到哪”,学生能在感性认识中建构理性认识,培养二次思维,体验了学习过程的真实性。

(二)破解难点2:建立模型支架破解细胞外液间物质交换关系

1.设计思路。基于建构主义和“最新发展区”理论,将冗繁问题分解成小问题。重构如下:提供两份情境,绘制概念模型,落实交换关系。

2.情景补充1:多媒体演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之间物质交换动画。情景补充2: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首端为盲端,管壁为单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呈瓦片状或鱼鳞状互相覆盖,其间有较大间隙,组织液中液体通过此间隙流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形成淋巴的组织液大约占遍布全身组织液的10%。因此淋巴循环中的淋巴起始于组织液,然后流入极细的毛细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网汇合成较大淋巴管,最后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

3.根据上述资源制作概念模型。(1)制作淋巴的来源和去路图。(2)以圆圈表示体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关系。(3)制作体液之间物质交换概念图。以淋巴为突破口,图解体液流动路线,解决了淋巴形成,做到了“跳一跳够得着苹果”,扫除思维盲区。制作模型降低了学习难度,由过去“老师传”变成现在“自己拿”,一改以往的学习方式,成就的不仅是主动获取知识的成功体验,更是形成了持续性学习的习惯。

(三)破解难点3:利用多种支架认同内环境地位

1.设计思路。基于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先借助单细胞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动画,由学生分析出交换的方式为直接交换。由简入难,以人为例分析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间接交换。甄选图片和动画,接着铺设情境,搭配动手绘制物理模型,落实内环境的地位。

2.情景补充1:多媒体出示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衣藻图片,以草履虫为例补充生活概况,演示草履虫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直接交换的动画。情景补充2:以慢跑为例,O2从肺泡到肌肉细胞的交换过程。慢跑是一项良好的吸氧运动,人在慢跑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呼吸,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相比,O2和CO2的体积分数发生了明显变化,这是因为发生了气体交换。以O2为例,研究发现吸入肺泡内的O2可以直接透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肺泡壁,然后再透过缠绕着肺泡的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随后O2穿过红细胞细胞膜,结合血红蛋白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血液从暗红色变成深红色,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动脉血。当血液流经O2浓度较低的组织时,O2便会与血红蛋白分离,O2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将O2运送至组织细胞。大多数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可以直接与组织液发生O2交换。

提供材料:O2纸片、CO2纸片、肺泡纸片、毛细血管纸片、毛细血管网纸片、红细胞纸片、肌肉细胞纸片、线粒体纸片、箭头纸片若干等。

3.根据上述情景和材料建立物理模型。(1)用纸片贴出肺泡内的O2到达肌肉细胞的路径图。(2)用纸片贴出细胞产生的CO2如何运出肺泡的路径图。(3)单细胞生物与外界直接交换,多细胞动物与外界不能进行直接交换,是间接交换,能承担这种间接角色的是内环境、血浆还是组织液呢?结合前两个物理模型,说明你理由。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

一、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寻找教学切入点

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新生,生物知识仅限于小学自然中,学习到的一点知识,小学五年级的自然课介绍了人体循环、呼吸、消化神经等系统的简单结构和作用,循环系统介绍了心脏的结构和血管种类,还介绍了血管中动脉、静脉概念,提到动脉是从心脏发出的血管,静脉是回到心脏的血管,呼吸系统就简单介绍肺的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等生理作用,生物知识量非常有限。

二、分析教材特点,明确教学目的

本节课通过对“血液”、“血管”“心脏”概念特点的复习,通过对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特点、比较的复习,归纳人体“血液循环”的特点。利用挂图,教学电动模型、录像等手段来重点讲述“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教学另一个难点为:“血液的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好三个要点:一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相互协同的关系;二是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血液循环的意义,也即血液循环在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以及流经肺部主毛细血管时发生的物质交换。

本节课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第二节课时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

三、制定合理巧妙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我在这节课中是这样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复习、分析、归纳与多媒体相结合,利用挂图、教学模型、实物解剖、教学光盘等手段。本节课是建立在“血液”“血管”“心脏”有关知识特点基础之上的,通过对比、归纳、升华出人体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和途径,可以利用画示意图、电动模型,对比、归纳出特点,由于是动态过程,在通过教学光盘演示循环的途径,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并通过动脉血和静脉血在循环过程中的变化,物质交换的进行,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显示循环系统在人体新陈代谢中的核心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1)血浆、血细胞的成分作用;(2)回忆小学自然学过动脉、静脉概念: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结构特点、概念并画出血流方向示意图:心脏动脉,心脏静脉,动脉毛细血管静脉;(3)心脏结构:二心房,二心室。并出示心脏结构示意图(图1)。

让学生将这三部分知识整合在一起,得出血液在心脏与血管之间的流动的方向和顺序(图2)。

导入血液循环的概念:血液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的管道中流动,即血液循环。

提问:血液循环的动力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心脏”,复习心脏起到“泵”的作用,回忆心脏四个腔室、名称和肌肉层的厚度,强调左心室最厚,其次是右心室。

(二)新课讲述

1.根据学生在小学自然已学过的“肺的呼吸”的知识

提问:肺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问:“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人体如何运输的呢?是由人体内的液体运输通道即血液循环进行运输的。

2.体循环和肺循环:人体内血液循环非常复杂,大致可分为两条循环途径:(1)体循环(2)肺循环。

(1)介绍体循环和肺循环展示挂图:体循环和肺循环比较,两条循环途径:让学生得出体循环较长、肺循环途径较短。

(2)介绍与心脏四个腔室相连的血管提问:“体循环出发点应从心脏的哪个腔室出发?”提示学生看图(1)心脏左心室肌肉层较厚,收缩力最大,射血最有力,在根据图(1)介绍心脏四个腔室所指的血管名称:左心室肺动脉,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静脉左心房,并在图(1)上标出四种血管与心脏的连接。

得出图(3)示意图。

(3)指导学生将图3和上面的图2内容结合起来,推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流途径:体循环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

右心室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各级静脉体内毛细血管

肺循环为: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

左心室左心房肺静脉

(4)指导学生判断血液循环中,各部位的血液成分。

强调在肺循环中肺泡毛细血管进行全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则从肺泡中流入的含二氧化碳的血液,将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氧气扩散到血流中,则血液变为含氧气多,含二氧化碳少的鲜红动脉血,由此得出肺静脉中为动脉血,肺动脉中为静脉血。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血液成分的变化,我把肺比喻成人体的“加氧站”,进入肺中的血液含二氧化碳多含氧气少为静脉血,流出肺的血液含氧气多二氧化碳少为动脉血。

在体循环中:在体内各器官毛细血管产生二氧化碳由血液运走,这样则血液变为含二氧化碳多氧气少的暗红的静脉血,由此得出体动脉中为动脉血,体静脉中为静脉血。

3.总结

(1)心脏四个腔室所连接的血管口诀:“房连静,室连动”,即心房连接静脉,心室连接动脉。

(2)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口诀:“体左右,肺右左”,即体循环起点从左心室出发,途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终点回到右心房。肺循环从右心室出发,途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回到左心房。

(3)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中各部位的血液成分:口诀:“体名符,肺相反”,即体动脉中为动脉血体静脉中为静脉血。肺动脉中为静脉血,肺静脉中为动脉血。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人教版是必修三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体内容标准为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立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推进学生从宏观层面理解“稳态”的涵义。针对高二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素养差异多元的实际,采用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引导探究学习方式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设疑为主线,以问题驱动式引导学生为主体形式,以多媒体手段为载体,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梯次以问题冲突循环冲击学生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推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拓宽自身的思维维度,将培养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融入教材知识内容体系中去。

[教学目标]

1以概念辨析、模型建构为师生课堂交流载体,推动学生围绕物质循环的概念经历了解――理解――简单应用――较熟练应用过程,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增进学习生物的情感。

2围绕“碳循环”多维设置信息呈现形式,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小组互助交流,教师收敛测评方式,引领不同层次学生融入“展示自己”“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氛围中,一方面渐次提升理解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不同维度的认知,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协同、对比、感受“知识生成”所需的各个层面的能力素养。

3以社会热点信息为载体,以“物质循环”概念要素为思维收敛点,以师生交流为依托,引领学生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4以概念要素对比分析为主要载体,通过师生协作,生生协作,围绕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引领不同层次学生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5以“实验信息读取”“实验步骤设置”“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为重点,引领学生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教学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教学方法:主题探讨法、问题归纳法、典型案例法、多维思辨法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围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设置框架式问题信息――依托教师设置的信息,领会“流程”“要素”――引导学生为后续学习阅读分析新知做好思维发展铺垫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设疑――所需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大量物质,例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消耗完?你自己所呼出的二氧化碳都去了哪里?原因是什么?然后围绕教师设疑,融入新课。

3问题导学,师生协作,丰富概念知识细节支点:(1)出示“物质循环概念”问题界面。构建“模型”,关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相应关联。(2)概念要点设疑:概念中的“物质”具体是指什么?概念中的“循环具体是指在那些主体中往返出现?其范围具体是指什么?“物质循环”具备哪些特点?(3)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关注“物质循环概念”生成的各个细节点,交叉矛盾点,冲击自我“浅阅读”缺失细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把抽象的知识以细节问题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4问题导学,主题探讨,小组协作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1)出示教材图5-11碳循环示意图。(2)教师出示三种学习方式:文字纲领式、对应教材简单图文代换式、变换幅度较大的示意图式资源信息,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5分钟,教师巡堂辅导和确定收敛时间。(3)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互相点评对方的疑惑点和出错点。(4)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发放答案。(5)教师出示变式测评问题,总体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5问题导学,师生协作,感悟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关联:(1)出示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平衡吗?如果不平衡的话,导致了什么结果?怎么造成的?有没有解决方法呢?”(2)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依据“CO2增多的原因”“温室效应的危害”“如何解决温室效应”等主题逐渐收敛学生思维。在教师的引领下,体会分类、归纳、演绎、对比等思维转换方式。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篇4

关键词:VB程序设计;最近发展区;概念框架;建构

当前,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善和更新,现代教育理论越来越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和方法。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课程是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计算机技术基础的主要教学内容,作为我校公共基础课程,中医药类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其专业影响对课程的认识程度不够,难以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由于课程的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学生学习该课程时,缺乏理工思维,大大地影响其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综上所述,在VB程序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引入支架式教学理论,通过搭建概念框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提高学生编程的实践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VB程序设计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建立系统化和工程化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课程通过程序设计的语言基础和语句语法结构的理论教学,结合编程实践,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发挥学习主体性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被动接受新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和学习的效率。一方面,该课程面向医药类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生的学习受到所学专业和思维模式的影响,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注重讲授理论知识,没有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感受学习该课程对其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课程知识结构系统性强、抽象度高,学生理解和接受程度低

课程中理论概念的抽象程度高,以“填鸭式”的方法介绍各知识点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常着重于单个知识点的讲述,忽略了阐述知识点的原理,在处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章节与章节之间逻辑关系时,没有宏观上为学生建立一个系统性强、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因此,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难以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不能以系统性、工程性的思维方式将新知识融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三)理论学习不能与实践过程相匹配,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课程采用3课时+3课时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授课教师在机房教授实验内容,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以巩固理论知识。学生往往只着眼于复制实现实践教材上各例题所涉及知识点的编程代码,这种实践模式仅是对单个理论知识点的验证性实验,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限制了学生的探索性和创新性,学生很难达到灵活运用各理论知识点解决不同实际问题的教学要求。

二、支架式教学概述

支架式教学将这个能够发挥支持作用的外界帮助定义为“概念框架”,建构主义引用建筑行业“脚手架”(Scaf-folding)来比喻概念框架的支撑作用[4]。以皮亚杰(J.Piaget)思想为核心的认知建构主义提出: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在相对平衡、不平衡和新平衡状态的循环中,通过与环境的“同化”、“顺应”两个基本过程,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5]。同化是认知结构内量的扩充,即学习者在接受新信息或新问题的刺激时,能够把新刺激纳入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中,此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顺应是对原有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即学习者现有认知水平不能同化新刺激、发生认知冲突时,因破环原有平衡而需要修改并重组原有知识结构、建构新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因此,学习者在以原有认知结构建构新事物的过程中,教学应着眼于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脚手架并创建其所需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主动建构夯实的知识体系。综上所述,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教师为学生搭建概念框架,以引导的方式为学生创造理论知识学习的相关情境;学生在现有认知的基础上,以概念框架作为知识学习的基本支架,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完成对新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应按照理解、掌握和运用的三级目标将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从演绎到归纳,引领学生从初步了解到深入理解。

三、支架式教学在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传统模式下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复杂的结构化编程语言的语法结构及其应用,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相关知识,而不能灵活地应用去解决问题。因此,作者借鉴“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从理解、掌握和运用三个目标层面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从认知建构的角度将支架式教学模式引入到课程教学设计中并组织教学,其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如下:

(一)搭建支架

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在“最近发展区”内搭建概念框架是展开支架式教学的基础。对于编程语言中难以理解的结构化语句的语法结构及其运用,按照知识点的层级结构及其之间的联系,构建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作为支撑的“脚手架”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结构化语句的有效工具[6]。学习结构化程序语言,语法结构是大多数非专业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相对陌生的知识。因此,借助学生已有的汉语句式结构的认知搭建一个概念型脚手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其语法格式,掌握解决问题所需的认识和方法。汉语语句由字、词和相关句式结构按照语法惯例连结而成,结构化编程语句也是由关键字和表达式按照其规定结构组成。以For...Next循环结构为例,其句式结构如下[7]:For循环控制变量=初始值To结束值[Step步长值]循环体Next循环控制变量循环语句结构规定以For开始、Next结束。该句式的基本结构是由for、to、next等关键字和一个描述循环开始与结束的表达式所组成,能够完成一些操作不复杂、但需要反复多次处理的循环执行内容(循环体)。这个概念框架是学生学习结构化程序语言后,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外界帮助。借助搭建的概念框架,可以以最直观的方式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通过发挥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其形成基础知识架构。

(二)创造情境

“情境式”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创建情境服务于学生新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以概念框架为基础的支架式教学的展开环境。借助概念框架,学生初步构建了程序语言句式结构的认知体系,而这个概念框架仅能发挥基础支撑的作用,学生仅是被动地接受,不能很好地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利用概念框架,理解和掌握For...Next循环语句的结构和原理,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积极地创造具体、形象的学习情境,将的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对于For...Next循环语句,概念框架所述句式结构是为了完成循环语句的功能,即解决需要反复多次地执行一些不复杂操作的相关问题。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营造学习氛围。通过描述为观赏庐山三叠泉,需要从第1级台阶由上而下历经3300个台阶后,到达目的地的旅游经历,创建学习情境。对于重复爬台阶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反复执行动作以抵达目的地。可将自然语句分解为:1.反复执行的动作:爬台阶;2.动作开始和结束的条件:从第1级台阶开始、第3300级台阶结束;3.每次执行动作的结果:当前台阶的级数增加1。将其转化为符号化的表达式。因此,对应关系如下:1.反复执行的动作:循环体;2.台阶的数量是决定爬台阶动作开始和结束的关键,其开始值和结束值控制动作执行的次数,即循环语句中的循环控制变量。通过定义台阶数量的循环控制变量,并将其值的变化转换为数学表达式:台阶数量=1To3300;3.通过定义步长值,描述每次循环执行后,循环控制变量值的变化量。即当前台阶级数加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上述方式为复杂学习任务搭建概念支架并为其创建形象具体的应用情境,有利于学生结合已有认知,更主动的理解结构化语句的各组成元素,理清知识脉络、掌握结构化语句的语法规则。

(三)引导学生独立探索

支架式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以概念框架作为知识学习的基本支架,逐步完成对新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应完成引导、启发和组织的基本功能,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领和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尝试是支架式教学开展的主要目标。学生在具备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的内容后,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用来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离不开信息的获取、存储、转换、加工和利用[8],即分析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已理解结构化语句的语法结构和运用原理后,教师可以用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导向设计例题,通过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认知体系。以For循环语句的应用为例,设计例题:求解水仙花数。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分析和思考:1.问题求解对象是什么?2.需要哪些关键信息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3.为了解决问题需要使用什么方法?4.求解的结果是否符合问题解答的各项要求,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在理解语法结构和原理后,借助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可以清晰地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样的数是水仙花数。为激发学生兴趣,还可通过女生喜欢通过照镜子保持仪容的现象引入古希腊美少年纳喀索斯的神话,创建水仙花症的自爱成疾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水仙花数作为1个三位整数,其三个数位上数字的立方之和等于这个数本身的特征,设计算法并进行代码实现。引导学生独立探索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向学生主导过渡的重要环节,善用“我们试想一下”、“大家一起尝试看看”等启发性语句,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引导下主动尝试,经过分析和独立思考,逐渐形成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认知体系,减轻复杂知识学习的认知负荷、形成自己的方法论[9]。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对复杂知识点有意识地设计特定的问题并创造相应的情境,将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灵活运用抽象概念以解决实际问题。

(四)鼓励学生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思想指出,学习者在融合新旧知识时,借助“支架”建构和发展对事物的认知体系。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选择支撑的“支架”,在认识、接受和内化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协作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从不同角度建构认知体系。协作学习作为支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以任务为导向,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给学生建立沟通合作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相互学习、互相补充和共同促进的协作学习方式,更为详尽、深入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利用不同结构化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难点在于分析问题的过程和选择解决问题的算法。在上述例题中,解题本质在于判定和穷举,而解决问题的算法灵活多样。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算法的关键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可以启发学生的开拓性和批判性思维方式,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和优化,选择最优或相对满意的算法解答具体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例题中判定和穷举的实现,设计有启发性的相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在讨论后实现小组所选择算法的代码,提交作业文档。例如:1.穷举有哪些方式?可以用什么语句?2.执行判定是否一定要用If语句去实现,若否,则尝试实现其他的选择语句?3.如何处理穷举和判定的嵌套关系?4.求解得到的水仙花数可以用哪些方式表示,并实现。通过组内协作讨论、交流反馈并进行实际操作实现,培养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综合解决问题所需各相关知识点,深入学习与思考,融会贯通后“同化”、“顺应”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

(五)重视效果评价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学习者主动进行自身知识建构和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是改进教与学方法的源动力。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习者,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知识建构效果的评估。因此,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从学习能力和知识建构两方面进行评价。学习能力分为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知识建构是指综合运用自身知识体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量化后分为30%的形成性评价和70%的总结性评价。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的形成性评价主要从学生以概念框架为基础从理解和掌握语法结构和原理的接受程度来评估;总结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能否利用知识结构灵活解决问题来具体评价。其中,建立教师、学生自己和组内同学的三方反馈机制是客观评价学习能力和知识建构效果的重要保证。

四、结束语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篇5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性质、公式、法则等都是根据概念为基础引导出来的。所以,正确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关键,是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空间能力的前提。为此,教师应把数学概念置于教学中的突出位置。但是数学概念对小学生来讲具有认知的抽象性。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已知到未知,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规律,必须重视思维过程。

1.引入概念自然化

数学概念引入自然,有利于小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概念选用不同的引入途径。鉴于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对一些概念,可以采用实物、教具、学具或实际具体事例直观形象地引入,如"0"、"体积"、"容积"等。对内在联系比较紧密的一些概念,可以采取联系旧概念引入新概念。如从"整除"这一概念出发,逐步引入偶数、奇数、倍数、因数等一系列的新概念。还可以通过计算,引入新概念。如通过计算"园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两个比的比值相等"等,引入圆周率和比例的概念。

2.引入概念本质化

数学概念的引入不仅要初步的感知概念,形成表象,理解概念;还要引导学生发现和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揭示概念的本质。例如学习"循环小数"时,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10÷3、20÷11。当学生发现除不尽不愿意继续除下去时,教师借此机会引导学生结合10÷3的竖式说出:3除10商3余1,添0继续除,十分位上又商3余1,再添0继续除,百分位上又商3余1,……。教师随时用彩色粉笔把先后出现的余数1依次标出,重点强调余数1重复出现,继续除下去,商也还会是3。为验证这一判断,再继续除下去,以证实余数总是1,商也总是3,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启发学生结合20÷11的竖式,找出余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对循环小数形成表象。紧接着引导学生找出10÷3=0.33333……,20÷11=1.8181……,引导学生寻找两个商的特点:小数部分都是从第一位起,分别有一个数字"3"和两个数字"81"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对循环小数作第一次归纳。在此基础上,在引导学生观察70.7÷33的竖式,弄清余数重复14,继续除下去,商的小数部分是从第二位起"42"两个数字也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从而对循环小数作以完整的概括,即"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像前面的0.33333……,1.8181……和1.14242……等,都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的位数是无限的,它是一种特殊的无限小数。从而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揭示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的概念引入。

3.巩固概念多样化

小数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引入概念后,还需采用多种形式对概念进行加固和深化。对一些几何图形概念的巩固,要注意图形位置和形状的变化,进行"变式"练习。例如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后,可通过辨认方格本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的练习,加深其对长方形与正方形概念的认识。对容易混淆的一些概念,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例如"除尽"在整数除法里与"整除"的意思相同。当除的范围扩充到小数后,除尽的概念也随之变化,它不仅包括整除的情况,而且包括一切商是有限小数的情况。如6÷4=1.5,我们只能说8能被5除尽,而不能说8能被5整除。还可以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深化起概念。初步建立"倒数"概念后,让学生说说3和1/3,3和1/4,哪组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使抽象的概念同具体数量关系联系起来。由于概念是相互联系的,当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概念后,应引导学生沟通某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学习完梯形之后,可以从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进行归纳整理,把新概念纳入到有关旧概念中去,使其系统化,建立起新的认知网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4.加强巩固,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此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赋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为此,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和获得外,还要加强数学概念的运用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同时通过运用,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概念。

4.1在课堂练习中理解概念。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遇到学生会熟练地背出概念内容,但不能灵活运用的情况。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练习中让学生到"陷阱"里跑一趟,为的是让学生"吃一,长一智"。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经济手段排污权交易

低碳经济的概念近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其本质是什么?应如何认识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均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那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应如何着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行制度安排?这些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议题。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关系辨析

学界普遍认为,循环经济思想的提出是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为标志。他把地球形象地比喻成一只宇宙飞船,并阐明,人类要想谋求持续发展,必须把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控制在自然环境关于该自然资源的“生产”能力之内,把弃入环境的废物量压缩在自然环境消纳污染物的能力之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该理念在沉寂了三十年后,被部分经济学家重提,并受到环境学家、政府官员的重视,其核心思想也被概括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在我国,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以专门篇章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的目标、重大举措进行了系统的规划;2009年1月1日经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生效,这使我国循环经济的实施走上法制轨道。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循环经济的实践已经取得成效,促进了能耗降低、物资回收利用和主要污染物的减排。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当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随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是:随着全球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核心可概括为: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由149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在全球生效,其实质上是一部限制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国际法案。它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间必须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1990年削减5.2%。在2009年12月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与会国围绕着《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结束后,全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有经济学家预测,如果发展中国家拒绝采取行动,那么可能会遭到发达国家“碳关税”等手段的制裁。①

经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两者虽提法不同,但追求的都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发展循环经济的结果可以提高资源(包括能源)利用的效率,也可以减少废物(包括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是在通过控制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排放,在解决了局部和区域性环境污染后,在物质资源的消耗已经处于相对平缓的增长状态下,才将关注点转移到全球环境保护这个议题上来。

因此,笔者认为,尽管低碳经济的概念目前已引起广泛关注,但我们需要从其起源、实质上进行把握,坚持从国情出发,坚持倡导和发展循环经济、注重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针。应该意识到,我国所面对的减排任务十分艰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减排还会面临国际环境的压力。但压力也是动力,可以促使我们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和手段。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本质上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要进行制度上的设计和规制。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手段分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所谓资源化、再利用就是指将废物直接或者翻新后继续使用;所谓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从三者关系上看,再利用、资源化是手段;减量化是结果,故其居主导地位。减量化又可分为源头减量和末端减量,对于源头减量,企业可以通过节约物料或能源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积极性;但对于末端减量(即减少废物排放)的管理,因涉及到环境容量资源、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等内容,需要政府主导进行规制。1968年,日本学者首先将环境容量资源的概念应用到环境保护理论中来,提出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状态不受危害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环境容量资源是一种功能性资源,在一定限度内可以重复利用,但一旦超过一定容量限度和使用频率,这种功能性资源就会降低、退化甚至彻底丧失。”②

当企业将生产中产生的污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事实上就构成了对大气、河流等环境容量资源的使用,如果这种排放不需支付费用,就产生了对他人有不利影响的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和环境资源的公共属性决定了解决环境问题不能单一依靠市场而必须由政府采取措施来约束环境污染。关于环境治理的手段,从广义上讲,有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等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根本上应该弄清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即采用经济手段)解决好环境问题,以下是对主要经济手段的分析:

第一,排污收费和税收制度。该类制度的理论基础可追溯到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的“庇古税”策略,其主要思想是:厂商无偿使用环境资源就造成厂商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对于这种情况只要政府通过征税,使厂商的边际私人成本增加,其就会主动调节生产量直至使此两项成本相等,从而使负外部性内部化、达到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正是受该理论的影响,环境税收和收费制度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经济手段。这项制度在我国已经历近30年,也是我国目前污染控制的主要方式。但是该策略在执行中也显现出一些不足:一是,在确定税率或收费额度上遇到困难。根据庇古理论,税率额度应等于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之差,但事实上,用货币来量定污染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害十分困难;二是,该策略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监管上的困难,还易出现行政部门利用收费权进行寻租,导致该策略的扭曲。

第二,排污权交易制度。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进行环境资源使用权的界定,可以消除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在此基础上,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利用市场机制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经济政策于1968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尔兹提出,其主要内容是:政府根据区域环境对特定污染排放的承载能力以及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等因素确定本区域排污总量,并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企业根据许可证的额度排污;排污许可证允许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上交易,其价格由市场供求确定。

排污权交易与庇古税策略相比,有三个重要优点:第一,排污权交易制度侧重于总量控制,有利于政府实现宏观管控。由于排污许可证所允许的排污总量是有限的,因而该制度能有效控制排放总量。第二,该制度易于促成社会治理污染成本的最小化。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企业会将自身治污的边际成本与排污权的市场价格进行对比,当前者高于后者时就会购进排污许可证而倾向依证排污,而当前者低于后者时就会出售排污许可证而倾向于自我治理,这最终使治污总成本最小。第三,该制度有利于政府摆脱因信息不对称而陷入的困境。在该制度中,政府制定的是排污总量目标而不是交易的价格,因而其不需要了解企业治污的成本信息,这就摆脱了庇古税策略的困境。

近年来,为有效控制二氧化硫及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我国也进行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探索。如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确立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中美合作的南通、本溪试点研究的项目;2007年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成立;2008年全国重点湖泊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在太湖实施;2009年12月中国网能公司与山西三家煤电企业签订了二氧化硫排污交易合同,交易额近九千万元,等等。但是,到目前为止,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尚未全面实施。

结语

低碳经济的概念在提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更重要的是应把握其概念的来源、内涵和实质,特别是要正确理解它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正确的发展策略。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质上都是在正视环境资源这个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实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引导这种转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使用经济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是一条不可回避的路径。(作者分别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石家庄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本文系河北省软科学项目“河北省循环经济关键成功因素及其联动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54572183)

注释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篇7

Abstract:Startingfromtheconceptof"Green",thearticlepresentstheconceptofGreenResidentialArea,andsumsupthestandardsystemofGreenResidentialAreawidelyusedinsociety,andevaluatesitsshortage.

关键词:绿色住区;概念;标准

Keywords:greenresidentialarea;concept;standard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068-03

0引言

步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越来越成为新世纪人类社会的共识。在世界范围内,绿色建筑的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在我国,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们也在这样的国际势下也不断的反思和总结,生态建筑、绿色建筑观念不断的被提出和研究。

从《绿色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与建立都代表我国在绿色建筑领域的重要探索的成果。

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到了全国能耗的四层以上,而在这个数字中住宅部分又占到了相当的比重,且重要性很高,但是关于绿色住区的“绿色度”评价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从阐明绿色住区的概念出发,总结了当今常用的绿色住区的评价标准,希望能为关于绿色住区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1绿色居住区的基本概念

1.1“绿色”概念的起源和发展“绿色”的概念在很早以前便被人所熟知和发展。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新兴技术的大力发展伴随着的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人类干预和破坏地球自然生态的活动越加强烈。同时,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也导致了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的产生。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人们普遍开始意识到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最大的危机之一,并展开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类在这个星球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问题等问题的思考,并基于此提出了“绿色”思想的轮廓。

1962年,由美国著名陆地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发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一书,首次披露并展现了如果放任当时人们继续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若干年后可能出现的可怕前景,这部著唤醒了美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对环境保护意义的重新审视,促使了世界范围内环保事业的发展,并对传播“绿色”概念及推动“绿色”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1972年,由来自10个国家的约30人所成立的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名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再次给当时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并被评为与《寂静的春天》齐名的重要大众环保著作。该报告首次阐述了关于地球的容量是有限的、一味发展经济而无视对自然环境破坏的事实必将导致地球灾难性的崩溃等概念,将生态环保问题纳入了应由全人类共通解决的问题范围内。

在当时面临世纪之交,人口数量爆炸与人类活动规模的膨胀己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扩展与深入到全球的情况下,《增长的极限》的出现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绿色”意识的觉醒和爆发,国际社会开始对环境保护事业投入大量的关注,同时,“绿色”理论和概念开始作用于指导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一直在各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987年,随着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正式形成,至此成为“绿色”的核心含义。绿色概念的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绿色模式的发展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2绿色住区的基本概念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会议通过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了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举措。1996年,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提出了两个主题:“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日益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社会背景之下更加确定了绿色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宗旨[1]。

纵观“绿色”思想的形成过程,结合住区理论与“绿色”概念的实际含义,可以得知绿色住区的概念原型应该是由“绿色”概念中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基本住区设计理论的结合产生,同时受到“绿色”建筑概念的影响成为绿色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由住区内微观具体的建筑绿色模式发展至宏观的整体住区,最终形成绿色住区概念,即可持续发展下的人类聚集地。

具体来说,绿色住区的建设基本原则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的良性循环,从高效利用自然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在住区建设之始,以绿色技术为支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完成住区内资源自我循环维持,以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住区维护成本的目的,从而为人们提供经济适中、环境优雅和生态平衡效益三效合一的人居环境。

1.3绿色住区的基本特征由居住区的基本概念得知绿色住区应具有高效、和谐、系统、动态、循环五方面特征。高效,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实现聚居环境与建筑体系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谐,指资源利用与保护、实现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可持续性相结合。系统,指将住区中的各要素与各层级纳入到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动态,指顺应时间与空间的动态发展规律。循环,指住区各系统资源的循环共生。

其中,高效与和谐是“绿色”的表象特征,系统、动态与循环特征均渗透其中,成为实现高效、和谐的内在特征。实现绿色住区的核心问题,即将住区各要素形成的生态循环体系、建筑节能体系、基础设施维护体系、景观评价体系、文化宣传体系综合形成新的整体系统,运用动态发展观念,寻求其各自与整体资源的最佳平衡互进、循环共生,从而完成绿色住区的高效与和谐发展。

2“绿色”住区的评价标准

2.1“绿色”住区评价的基本概念绿色住区的实质是要营造一种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仍然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住区环境,其设计之初就要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情况。

同时,绿色住区系统在建立成功后需要达到的目标远远多于传统意义上的住区系统,这就决定了针对绿色住区的分析评价工作具有综合性、整体性以及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绿色住区系统中对其包含的各学科进行分类评价的工作是对相关设计方案择优评价的基础,这也是“绿色”住区评价的基本概念。

2.2绿色住区的评价体系与标准目前“绿色”住区在国际上的评价体系尚处在发展阶段,而“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发展相对成熟,通过对如英国的BREEAM,美国的LEED,加拿大的GBTool等评价体系的研究后可以发现,这些评价体系发挥的基本作用十分相似,只是在各国具体国情的影响下,其中的评价项目的制定有所区分。

但是总体关注的焦点依然是围绕环境质量,使用者的健康状况和经济平衡这三个方面,以及设计、规划和管理这三种手段,评价机制包括指标项目、评价标准(一般以现行国家或地区规范以及公认的国际标准作为参照和准则)、执行评价3个方面[2]。

现今我国的绿色住区的标准可以在2009年《广东省绿色住区标准》的基础上,关于绿色居住区的评价标准主要由规划设计,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生活能源,住宅功能,环境建设,物资消耗,物业管理,文化艺术,住宅产业这10项基本指标组成。

2.2.1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标准规划设计标准包括:

第一,在区位和用地方面首先要符合当前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对场地内原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要积极保留,住区建成后还应对洪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第二,住区内建筑物规划需合理布局,需全面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采光、日照、通风等情况,主要居住用建筑的房间朝向尽量满足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容积率、绿化率及建筑密度要符合规划要求,避免超度开发。

第三,住区内交通要与外部交通相连接,住区与最近公共交通接驳站(如公交站、地铁口、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的直线距离控制在500米以内;住区内要形成人车分流,流线有序的交通系统,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住区内主要车行道设置应尽可能远离住宅楼,以减少车辆尾气及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住区内建筑出入口、住区道路接驳处等主要公共场地内应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形成室内外无障碍设施的连接与贯通;消防车道设计为隐蔽式,在不妨碍消防车通行的情况下车道内可以种植草皮作为公共休闲绿的一部分;住区内停车场车位需充足,满足住户/车位比不小于1:1,室外停车场宜采用透水砖铺设并辅以绿化为车辆遮阴。

2.2.2绿色住区的建筑工程标准绿色住区在建筑设计方面因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住区内建筑物在布局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建筑护结构选用轻质材料,形成开敞式大空间建筑空间类型,提高室内热循环效果;

第二,在住区出入口、各主要道路以及公共活动场地的铺装要选取平整,防滑的材质并符合相关无障碍设计要求;

第三,建筑物立面设计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造型设计简洁美观。建筑结构设计要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光能、风能建立相应设备;住房内各功能空间布局需紧凑,给排水、燃气、电气、空调等设备及其管线布置合理,对于部署在室外的管线要安装隐蔽措施,避免出现空间的浪费,以期符合国家相关节能、节水、节才要求规范。

2.2.3绿色住区的建筑材料标准住区内建筑外墙和屋面应采用具有蓄热系数高、导热系数低、憎水性强的节能材料,杜绝使用实心粘土砖;室内装饰可选择含有纳米技术、气凝胶技术或生物化学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装饰材料。

如利用纳米材料的高吸附性的特征,开发出可抗菌杀菌,除臭净化室内空气且具有高度自洁能力的墙材;利用二氧化硅气凝胶自身低密度、低导热率和折射率的特点,建造环保型高效保温、轻质、隔声的墙材。

在常规室内材料的选择上,需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10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选择对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无害的装饰材料。

2.2.4绿色住区的生活能源标准为保证绿色住区内的生活能源利用最大化,在结合各地住区实际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情况下,普及安装可以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的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住区内照明系统采用利用太阳能或风力发电的照明设备;建立住区雨水收集循环利用和中水处理系统,完善住区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实现太阳能光热(光电)系统实现与建筑一体化。

2.2.5绿色住区内综合环境建设标准住区内噪声控制等级在白天≤50dB,夜间≤40dB,对临街区域受噪声干扰较大的居住楼,需安装膈音性能好的双层玻璃、中空玻璃或隔音围护设施,减少噪声污染对住区内居民的生活影响。住区内不得设立任何空气和噪声污染源、无扬尘污染源、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数量和可吸入颗粒物数量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住区内地面尽可能选用透水性良好的铺装材料,保持室外绿地有一定面积的土壤具有良好的通透性。住区内排水系统需实行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通过两条管道分别将住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引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而将雨水通过雨水管道直接排入河道,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可加强雨水的收集利用工作,建立相应的雨水收集储藏库,作为住区内景观用水或道路清洁用水储备。

住区内绿化质量标准应满足:绿地率≥35%绿地率≥35%,绿地覆盖率≥70%,人均公共绿地不低于1平方米;乔木多选种遮阴效果良好的阔叶树种,尽量保证每百平方米内乔木数量不小于3株;积极开发住区内建筑屋顶、墙面以及阳台的立体绿化,利用墙面植物的蒸腾、光和作用对太阳辐射起到吸收、控制、调节的作用,令建筑外侧围护结构的受热量大幅衰减,从而降低室内空间的温度同时亦可减低建筑物外墙对周边环境的热辐射影响,扩大住区绿化面积提升住区整体绿化量。

通过开发屋顶绿化,还可以进行一定的雨水量收集分流,减轻地下管网的压力。

2.2.6绿色住区的物资消耗标准住区内产生的如果皮、树叶等具有易腐蚀性的生活垃圾,可以就地掩埋于小区绿化中,通过自然分解的手段将其转化为肥料,降低住区垃圾处理的成本,减少对住区环境的污染并能满足住区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原则;对于住区内产生的无法自然降解的居民垃圾,如废旧家具、废旧电器、过期书报等,要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对于住区内产生的废旧电池,要集中收集并定期送往专业部门处理,防止垃圾的无序倾倒造成二次污染。

3总结

当今社会,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健康、在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的趋势时,发展绿色住区是人们普遍的要求,这是当今世界环保的普遍趋向。人们对污染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感到越来越不能忍受,当人们经济条件达到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和追求环境优美的住宅时,必然产生巨大而持久的需求[3],由此可见,绿色住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潜力。

如何在住区建设过程中、营造出即符合当地生态自然情况,又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能够提供舒适使用空间的场所,是我们在绿色住区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的实际问题。

我国绿色住区行业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是开发商及设计人员对“生态”、“绿色”住区的概念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当前环境下许多所谓的“绿色”宣传口号仅仅局限于住区环境绿化量的增加以及园林小品造型的自然化上,将“绿色”住区简单的理解为充满绿量的住区,这些住区的景观看起来很美,但是却很少从居住者的健康需求入手,在这些华丽的景观背后缺少了对实用性以及绿化队小气候等方面的影响的考虑,从本质上说,就是并没有理解“绿色”住区的真正内涵。

其次,由于我国“绿色”住区的设计创建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且“绿色”住区的的评价涉及到了多学科的交错,其中蕴含的指标选择,评价体系的构建等工作极为复杂,与发达国家绿色住区的相同因素比较,我国住区生态标准的量化还很不够,主观评价多,可操作性较差;有的指标很多小区还无法做到,如住宅产业化、废弃物处理等,有的指标还需要商榷[4]。

总体来看,绿色住区评价体系的标准化研究是一个地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问题,不同地方应根据自身具备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及经济环境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绿色”住区评价体系。我们可以从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借鉴国外一些成熟的生态社区或绿色建筑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一套以政府调控为手段,以科学理论为支撑,以居住者实际居住体验为主体,营造出有机可持续性的住区喜用,达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晶.我国现代乡村绿色住区规划与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2]卓刚.从绿色住区标准看住区生态存在的问题[J].中国园林,2007,(7):15-16.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篇8

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小学数学中反映数和形本质属性的数字、图形、符号、名词术语和定义、法则等都是数学概念。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极强的基础性,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概念时,就要根据不同概念的不同特征,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认知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按感知、形成、巩固和运用四个阶段进行教学。

一、发现概念领悟概念

小学生的认知特征是从具体逐渐过渡到抽象。进行概念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例如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出示一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的数据:有一商场的衣服降价10%;六⑶班同学的体育合格率达98%;今年城镇人口人均收入比去年增长12.5%……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样的数是百分数。学生根据上述的材料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怎样读?怎样写?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不同……有了这样的开始,再来学习百分数”的概念就显得轻松自然了。再如:开始学习角”,教师凭借常见的直观实物(五角星、三角板等),帮助学生理解角”的意义。

对于发展性概念,一般采用课前预习、课堂复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智力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的概念去认识新的概念,使新概念在已有的概念中深化,产生新的知识,即在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如,讲比的化简”时为了讲清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一概念,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的道理,复习最简分数”的概念,这样,学生很快理解了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再进一步指出化简比的方法与约分方法相同,但要注意如果比的前项和后项有小数或分数,必须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找出新概念与已有的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也巩固了旧知识。

二、探究概念、形成概念

当学生感知概念后,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必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和学习手段,来剔除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抽取其基本属性,认真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找准概念中的重点难点给学生讲解,帮助学生构建自己正确、清晰的知识框架。如揭示倒数概念时,应重点强调乘积为1”、互为”两个重点,让学生明白两个数互为倒数是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一个数是不能称为倒数的。再如,什么叫循环小数?课本是这样定义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数叫循环小数。”这里要抓住两点,①前提是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没关系,②属性是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且是依次不断的。明确了这两点就能迅速的判断出某些数字是不是循环小数,如7777.777、7.32132、2.2022020002……这样的小数都不具备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所以都不是循环小数。而0.324324……、0.146262……具备了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它们都是循环小数。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引进教学,因势利导,通过观察和语言描述提供感性材料,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可通过分析比较概念的关系或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等变化,突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充分感知,形成正确表象,给概念下定义。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是相互联系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划清了异同界线,才能建立明确的概念。而对这类概念,应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区别,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牢固记忆学过的概念。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先给出一些自然数,让学生分别找出这些数的所有因数,再比较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然后根据因数的个数把这些数进行分类,①只有一个因数的,②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③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即因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三类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如果能够把握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教学的层次,把握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突出每一个概念的重点难点,使学生不仅了解这个概念是如何表述的,而且了解描述这个概念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那么,必然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掌握概念的能力。

三、强化概念巩固概念

在学生理解和形成概念基础上,让学生在不同题型、不同方式的训练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研究、讨论,积极思维,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抓住本质属性,从而使学生正确地、全面地理解概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巩固概念,这样学生所学到的结论就不单纯是文字的结论,而是对概念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时,当学生形成概念后,对分数意义理解应有三次飞跃。第一次是大量感性直观的认识,结合具体事物描述分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理解分数是平均分得到的,理解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第二次飞跃是由具体到抽象,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1份或几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然后概括出分数的定义,这是感性的飞跃;第三次飞跃是对单位1”的理解与扩展,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一个群体等,最后抽象出:分谁,谁就是单位1”,这样单位1”与自然数的1”的区别就更加明确了。这样的三个层次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展现出知识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发展中去理解分数,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结论所能代替的。再如学习了比的意义”后,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关系设计练习,从中明确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四、运用概念、发展概念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篇9

关键词: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内容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处在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我们有必要对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再次说明,详细地阐述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具体管理过程等。只有全面地掌握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内涵以及相应的外延内容,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了解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有效地为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建议。

1.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这一概念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以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为代表,直到1990年,英国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在其著作《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中第一次只用“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循环经济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引进了这一经济概念,同时给予了我国的相关定义。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言的,是建立在生态学规律之上的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避免、减少、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无害化处置作为处理废弃物的先后次序,构造上高度接近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闭路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2.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内容研究

2.1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明确了其发展阶段,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具有中国特色

从提出的背景来分析,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和国外的并不一样。在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提出的主要背景有两个,第一个是由于我国物资匮乏,物资发展陷入了瓶颈;第二个是由于我国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在这两个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循环经济管理模式。让循环经济管理模式进一步符合我国的特色国情,将循环经济管理的发展归纳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当中去。第一,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不应该也不能完全抄袭西方国家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必须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避免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迈向极端;其次,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应该同我国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分阶段地进行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工业的发展阶段应用科学对应我国循环经济管理的发展,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循环衍生、资源节约以及轻负荷经济发展,是我国处理并且解决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2.2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体制

我国循环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构建相关法律以及法规。循环经济管理过程中,法律支持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大有帮助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日本就做了极好的示范。日本从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3个层面制定了循环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同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全方位系统地对循环经济管理进行监督,通过相应的监督工作对循环经济模式提出改进意见,有利于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提升。

2.3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必需充分发挥我国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让循环经济管理有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市场,以市场为驱动才能有效地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建立符合经济市场发展要求的经济管理体制,让市场中经济体自觉地循环起来。对于企业来讲,成本以及利润是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关键。目前循环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市场竞争力不足,在发展的过程中格外需要国家相应政策的扶持。不断强化经济刺激,强化政策性鼓励措施,才能使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导模式之一。

2.4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要针对创新技术加大力度,对静脉行业给予足够的关注

任何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循环经济管理也不例外。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就是经济技术的创新。我国必须在创新技术这方面进行发展,让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形成一定的规模以及产业,通过我国工业化发展路径的优势,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最佳创新技术。

2.5循环经济对以一重为代表的重工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中国一重作为典型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其上下游关联企业也属于这类企业,因此,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和标杆企业,一重不仅在探索企业自身的精益化、可循环管理模式,也引导上下游企业走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工业,在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推广的大趋势下,重工业面临的并不是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如何适应这一模式并不断发展。因此,相比较其他行业,重工业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是企业自身的节约化,精益化的管理;二是清洁能源在整个产业链的引入,如风电、核电的推广与发展,垃圾焚烧产业的创新与探索;三是对整个产业链集中高效地管理和安全可靠地运行。如,偏远分散的大面积风场获得的能源如何高效并网,核电设备对民生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制造运行规范。这都不是单以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层面能独立完成的,只有整个重工业经济产业链整体联动,才能使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在“古老”的重工业得以推广,使其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1篇10

关键字:C语言;高职教学;测温工程;改革措施

1、学生学习C语言的现状

由于C语言简洁紧凑、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生成的目标代码质量高、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和灵活性,都选择C语言作为首个计算机教学语言。C语言除了具有以上高级语言的优点外还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更适应于底层应用软件的开发,是嵌入式电子产品开发、芯片设计等基础;Linux的内核也主要是以C语言写的。基于以上特点,即使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流行的今天,许多公司依然把C语言作为程序设计的首选语言,开发解决本领域的应用程序。

然而,C语言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C语言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语言,加上C语言本身的抽象性、用语句表达逻辑关系比较复杂,加之以往在C语言教学中不能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造成学生学习C语言过程感到困难,目的又不明确,不能从学习C语言中获得成就感,降低了学习兴趣,学习到最后能够坚持下来的学生比例很低。往往导致学习C语言开始阶段踌躇满志,中间阶段困惑遍地都是,最后阶段不了了之的现象。严重影响了C语言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本研究的具体解决思路

本研究主要从C语言的特点和学生以往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出发,通过强化知识点、分散难点、以实际测温工程问题作为C语言学习承载媒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严格要求学生、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坚持学习,发挥师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促使学生完成C语言的教学,最终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清晰、学有兴趣、学以致用的目的,帮助学生熟悉C语言在工程中的使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的具体步骤和内容

3.1归纳出C语言的知识点

为了把C语言的知识梳理清晰便于学生记忆,我们把C语言的知识分为静态的知识和动态的知识。

3.1.1静态的知识[1]

(1)一些概念如:运算符、标识符、关键字、数据类型、表达式、语句、数组、函数、指针等,像运算符、标识符、数据类型等概念容易理解,但是另一类概念(还包含用法)如二位数组及引用、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等概念都是新接触的概念并且抽象,它们的使用还涉及到计算机内部的工作过程,难度比较大,需要反复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定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在尝试着应用。在这部分教学中需要重点加强练习。

(2)C语言的格式:可以概括为“函数头+一个主函数”的结构,这是任何一个C语言程序必须的格式,就像给具体的C语言穿的一件制服,看到这个制服就知道是一个C语言程序;反过来,每一个C语言程序都必须穿这套制服。具体C语言程序中是什么内容,就要看{}中的内容了。

3.1.2动态知识包括算法、函数、语句的使用、编译工具软件

(1)算法是一个很复杂很宽泛且有很大难度的问题,但就解决常见的工程问题和生活问题的算法还不是很难。明确算法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不能对算法这个概念产生神秘感。对常见的算法会用C语言实现就可以,例如:一般的数值计算、逻辑运算、查找、排序、查表等。

(2)函数[2]:明确函数的调用、参数的传递,函数是C语言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组成部分,是C语言程序的基本组成单位,计算机的很多功能都是通过函数来实现的。要会使用乘方开方、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指数运算、微分积分等有关的数值运算函数,能完成一般的数值计算,通过查阅资料会使用常用数学函数和必要的其它常用库函数就可以了,在教学中要进行分项针对练习。

(3)C语言的编程语句表达式和语句的关系:把C语言语句分为四类以强化学生的记忆:顺序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转移控制语句。C语言编程语句的教学是C语言教学中最核心难度最大也最有挑战性的部分,只有学好这部分内容,才有可能会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要区别对待。对顺序结构的语句来说,难度比较小,结合工程中的的算法就可以顺利过关。选择语句的难度有两个,一是几种选择语句的书写格式和用法。二是选择语句的嵌套,逻辑关系一层套一层,逻辑嵌套的逻辑习惯养成不容易,必须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进行,让学生养成用C语言逻辑嵌套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习惯。对简单的循环语句结构要加大强化力度,开始通过一定量的循环小实例练习加强学生对循环语句的理解,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然后再结合工程中的循环语句让学生知道循环语句在工程中的实际运用。循环的嵌套难度最大,对循环嵌套的教学必须通过实例反复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并且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循环嵌套的例子,以适应循环嵌套的逻辑。最后还要仔细体会测温工程中的循环嵌套的使用。对转移控制语句的教学应该强调这三种控制语句的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防止使用不当是程序进入死循环。必要时要通过一个错误的使用让学生感受到错误使用产生的结果。

(4)C语言的编译平台,编译平台有几种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是VisualC++6.0有在教学中发现,C语言学习还没有开始,就被编译平台难住了,选择《啊哈磊》[3]编写的C语言学习平台,等适应后在启用VisualC++6.0编译软件。

3.2建立一个真实的测温工程:

3.2.1设计工程的硬件

本工程是利用C语言开发单片机以热敏电阻为传感器测定空气的温度。热敏电阻与555组成振荡器,,温度变化,热敏电阻阻值变化,电路振荡频率变化,通过单片机测定电路振荡频率,与标准比较就可以计算出温度值。设计一个硬件电路并且用软件设计一个PCB板,焊接好电路元件备用。

3.2.2对测温硬件电路编写部分测温软件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篇11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产生背景

循环经济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工业化国家出现,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形态,代表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其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发展经济,其目标是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的提出,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对人与自然界关系在认识上不断演进的结果。

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因此而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业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似乎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由于对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缺乏认识,人类在取得一个个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公害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健康和生命,环境破坏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生态难民。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加之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这些严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观。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是这一新发展观形成的两个重要里程碑。《环境和发展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文献的签署,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认识。循环经济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是废弃物管理战略转变的需要,也是产业链的有机延伸。德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固体废弃物的快速增长需要有新的管理战略。日本从1990年开始提出垃圾减量化问题,并使东京的垃圾年增长率从8%降到1998年的5%以下,但仍有大量的垃圾产生,使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急剧下降,新建又要占地。废旧物资的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既可以少产生废弃物,又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占地。

——他们已处于工业化后期,经过长时间积累,废弃物中有大量的废旧物资,如废钢铁、报废汽车、废家电、废纸张等可以回收利用;通过循环再生利用,再投入少量的矿产资源生产新的产品,就能实现产品报废和更新的动态平衡。

——他们在工业化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本国矿产资源所剩不多,客观上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否则就要花更多的钱从国际市场上去购买。

——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公众较高的环保意识,是这两个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我们原来所说的废旧物资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一是出发点不同。过去我们讲废旧物资回收,主要是因为物质匮乏,通过节约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来缓解供应短缺;现在是强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二是范围不同。过去我们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如废钢铁、废玻璃、废橡胶等的回收利用,而循环经济中要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化”)的废弃物,已从生产领域扩展到生活领域,重点是城市的生活垃圾。三是途径不同。过去我们通过计划实现废旧物资回收再生,现在则是在法规和标准的严格执行前提下,通过市场运作来发展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实践和理念的发展

在上世纪70年代OECD国家实施“污染者付费”的环保政策后,企业界也开始探索新的生产方式,通过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并形成了废弃物的不同利用途径和方式。此类实践分两种形式:一是在企业内部;二是发生在企业之间。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得到了发达国家政府的推动,也得到了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积极响应。例如,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杜邦化学公司将减少(Reduce)、再用(Reuse)和循环(Recycle)作为指导原则,组织企业内部的物料循环,创造性地形成了化学工业的“3R制造法”,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到1994年底,使生产中产生的废弃塑料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公司也因此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理成本,节省了大量开支。

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Parks)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通过废弃物交换将企业联系起来。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实践表明,废弃的石油产品和有机物的综合利用,可以形成生态产业链,进而形成生态工业园。丹麦凯隆堡是目前国际上运行最为成功的生态工业园。电厂是该园区产业链的核心。电厂给制药厂供应高温蒸汽,取代了其自备锅炉;给居民供热,减少了3500个家庭取暖炉;供应中低温的循环热水,使大棚生产绿色蔬菜;余热放到水池中用于养鱼,实现了热能的多级使用。同样,粉煤灰用于生产水泥和筑路,脱硫石膏用来造石膏板,使进口的石膏原矿减少一半。该园产生的效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节水。炼油厂每年节水120万立方米,药厂废水处理后的90万立方米也可用来替代淡水。二是节约矿产资源。电厂用炼油厂排出的空气每年节煤30000吨(约占物料投入的2%),节油19000吨。制药厂的残渣用来制造有机肥料节约氮800吨,磷400吨。电厂和炼油厂的废弃物资源化,每年节约2800吨硫和80000吨石膏原料。三是减少废弃物排放。电厂20万吨的粉煤灰和80000吨除尘渣不再填埋;炼油厂2800吨的硫不再排到空气中;制药厂100万立方米的水处理废渣不用填埋或填海而制造成有机肥料,供附近的农场使用。此外,还避免了约2000吨二氧化硫和13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根据企业的实践总结提出了工业生态学(原文是IndustrialEcology,国内有人翻译为生态工业,或产业生态),并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理念。工业生态学的概念,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究部当时的副总裁RobertFrosch于1989年在《科学美国人》发表的“加工业的战略”一文中第一次提出。1997年,斯坦福和耶鲁大学联合办了一份《工业生态学》杂志,探讨其理论与实践。其基本做法是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用到工业生产体系的设计中,将工业生产过程类比成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封闭体系。其中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个环节的“营养物”或原料。这样,彼此相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中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当然,从目前的实现程度看,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而言,工业生态系统中的类比概念还是比较简单而低级的。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生态系统还难以达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共生程度。尽管如此,按照工业生态学中“工业共生”、“工业代谢”的概念,来设计企业之间的“生态”联系,还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生态效率原则的精髓。199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在向联合国环发大会提交的一份报告:《改变航向:一个关于发展与环境的全球商业观点》中,最先提出生态效率的概念,就是“既要提供价格上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又要逐步降低对生态的影响和资源消耗强度,使之与地球大概的承载能力相一致”。用通俗的话说,生态效率有两层含义:其一,在资源投入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其二,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从产出的角度看,工业生态学追求的环境目标是“零排放”。它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利用价值的废物都被用起来了,因而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极少甚至为零;这与我国过去提倡的“吃干榨净”的意思相近。从现实看,无论是“零排放”还是“吃干榨净”,都很难真正实现。举例来说,现在世界能源的平均综合利用效率是30%多,我国为20%多,其余的部分都被当成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了。无论未来的技术多么发达,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也很难提高到100%。因此,实现“零排放”的环境目标可能只是一个理想。从投入角度看,生态工业学追求的目标是“减材料化”(Dematerialization,有人翻译成非物化),其含义是指在产出数量和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少物料的投放强度,同时不影响产品的质量;既要产品变轻、变小、变薄,又要经久耐用。因此,这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德国沃佩韬(Wuppertal)气候、能源和环境研究所前副所长Bleek在1994年提出,在一代人时间内将资源效率提高10倍,在不降低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条件下,缩小贫富差距,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翁端:《环境材料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国际上已经进行了废弃物“零排放园区”、“零排放社区”和“零排放汽车”等的试验,而“减材料化”则更多地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世界上已成立了4倍因子和10倍因子俱乐部,研究有关理论。

从技术上看,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上。清洁生产最初从少废、无废工艺和废物综合利用演化而来。1975年,联合国环境署(UNEP)在巴黎成立工业和环境规划活动中心,该中心在工业和环境领域列了两个计划,其中之一就是清洁生产。1989年,UNEP理事会会议决定在世界范围内推进清洁生产。从1993年起,我国开始利用世行项目进行清洁生产试点。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之中,通过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清洁生产的核心是污染预防,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节能降耗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从上世纪90年代起,制造业界为了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倡议,在生产中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出了绿色制造的概念。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机床敏捷制造研究所、加州大学能源研究所和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联合成立了绿色设计与制造协会,研究制造业中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问题。1996年制造工程师学会出版了绿色制造蓝皮书,其中提出的绿色制造概念是,综合考虑优化的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的制造系统,使工业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不损害人体健康,资源的利用效率最高。工业废弃物的90%来自于制造业。因此,改变生产方式、重塑制造业形象成为制造业努力的方向。

三、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法律与利益因素

通过立法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德国于1991年和1996年颁布《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规定了废物处理的次序首先是尽量减少其产生,然后才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置。德国法律规定,自1995年7月1日起,玻璃、马口铁、铝、纸板和塑料等包装材料的回收率要达到80%。欧盟和北美国家也相继制定了鼓励废物或副产品回收、绿色包装等方面的法律,并提出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复用或再生利用的具体目标。法国提出2003年包装材料的85%应被循环使用。奥地利的法规要求必须对80%的回收包装材料进行循环处理或再利用。欧盟规定到2003年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率达到重量的85%。由此可见,法律是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重要依据。

为了建立循环社会,日本在2000年前后相继颁布了《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资源有效利用法(修订)》、《固体废弃物管理法(修订)》、《建筑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和《绿色消费法》等多项法律,与原来颁布的《容器包装与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等,构成了建立循环社会的法律框架。在《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中,日本将“循环社会”定义为自然资源消耗最少、对环境压力最小的社会;将那些能用但还没有利用起来的“垃圾”定义为“可再生资源”,并要求其回收;提出垃圾管理顺序为:减少产生量再利用回收能量利用安全处置;明确了政府、地方主管、企业和公众的责任,鼓励每个人为建立循环社会做出努力;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者责任”,对产品从生产到最终处理的全过程负责;政府将制定“促进建立循环社会的基本规则”;还提出了促进循环社会的措施,并对产生污染的企业征收环境补偿费等。

企业在废旧物资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中产生利润,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没有企业的积极性,没有企业的行动,发展循环经济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下面,我们仍以凯隆堡生态工业园为例,说明经济纽带是怎样将园中不同的企业联系起来的。企业经营的最大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制药厂之所以选择用电厂的蒸汽而不自己生产,是因为用后者的蒸汽更省钱。1982年制药厂锅炉改造,经过可行性研究,选择了最经济的供热方法,即全部使用电厂的蒸汽。从电厂获得蒸汽只要铺两英里长的供气管道,相当于药厂两年的内部改造投资。同样,石膏板厂用电厂脱硫产生的石膏也是为了节省资金,原来该厂要从西班牙进口石膏原矿,现在用电厂脱硫产生的石膏,节省了运输费用,从而使产品的成本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条:一是法律强制,即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环境标准的执行,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因素。用产业界人士的话说,废弃物不准随便排放了,企业就必须做出处理或综合利用的选择。二是利益驱动。利益驱动有两层含义: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用了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就可以省一部分原料费用,产品的成本就降下来了;同时,在废旧物资利用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因。法律强制和经济利益是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不可或缺的前提。没有环境保护法律和标准的强制执行,企业不会主动地去利用废弃物;没有经济效益,即使政府强制去做,企业也会找出种种借口来拖延和规避。

四、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环保产业的发展

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考虑,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着想,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已经没有了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也经不起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应当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和目的。

首先,涉及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的产业发展可以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来设计。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方面,我国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国际上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每年再生资源回收价值达2500亿美元左右,且以15~20%的速度增长。世界钢产量的45%、铜的62%、铝的22%、铅的40%、锌的30%、纸制品的35%来自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不仅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遏制废弃物的泛滥,而且比利用矿物原料少耗能,少排放污染物。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老旧汽车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将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例如,报废汽车中的许多物件,像旧发动机、旧轮胎等都可以进行循环利用。以旧发动机为“毛坯”,按照严格的技术要求,采用专门的工艺和设备,对主要零部件进行清理、检测、加工、更换,可以生产出“再制造发动机”。其功能、油耗、环保等指标完全能够达到新发动机的标准,其价格仅是新机的50~60%。用这种办法,旧发动机85%的价值得到了利用;而回炉只利用了原价值的3%。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也是如此。国际上每年旧胎翻新量一般占新胎量的10%。我国每年生产新轮胎1.01亿条,产生废旧轮胎约3000万条左右,其中400万条得到了翻新,仅占新胎量的4%。据测算,每翻新一条胎可节约橡胶4千克,碳黑2千克,尼龙帘布1.7千克,石油18千克,钢材1千克。只要使我国的旧胎翻新量达到国际一般水平,节约的资源量就是很可观的。其他的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张的回收利用,也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循环经济的又一个重点是大宗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这样既可以节约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又有利于避免因堆放工业废弃物而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一方面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耕地,2000年我国生产实心粘土砖5400亿块,破坏和用掉耕地约100万亩。另一方面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模式每年产生数以亿吨计的煤矸石。因此,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建筑材料,替代实心粘土砖,是大宗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重点。不仅可以保护土地“这道生命线”,还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此外,利用钢铁厂的废渣生产矿渣水泥,利用电厂除硫产生的脱硫石膏生产建筑用石膏板,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经贸委已经出台限制生产实心粘土砖的文件,积极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将会对上述大宗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题中之义。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特别重视“垃圾围城”问题。从当前着眼,发展循环经济应将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回收和处理放在重要位置。近20年来,我国城市垃圾以7%以上的速度增加。2000年全国668个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5亿吨,总积存量达60亿吨以上。“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调查发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有机质占50%左右,废纸含量在3~12%,废塑料制品约5~14%。这些都是可以回收再生利用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中小城镇优先利用垃圾堆肥,不少的地方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大城市利用垃圾进行焚烧发电,并对由此产生的能源进行多级利用,广州、上海等城市也已经取得了成效。

五、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众多理论和实践探索表明,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内已有一些地方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来设计生态工业园,其中的一些已投入运营。有无符合设计要求的企业入园,法制框架是否实事求是,企业能否获得经济效益,是生态工业园能否成功的关键。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法规制度、形成经济激励机制、开发相关技术等措施来推进。为了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法规制度

国家虽然制定了一些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但至今还没有一部这方面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关工作的开展。实行我国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受发展阶段所限,国家的很多宏观努力在不知不觉中被一个个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微观行为抵消了。因此,根据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必须加快制定必要的循环经济法规,通过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引导和规范,坚决杜绝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现象出现。

目前,全国人大已经通过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将于明年实施。这是从法律上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但还不够,还应有更多的法律法规。虽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总则中提到“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但仅为原则表述,并无可操作性的内容。近年来,国家经贸委组织研究资源综合利用的法规体系,向全国人大提出将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废旧物资综合利用等内容,列入立法规划,这是非常必要的。应加快立法步伐,形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体系。

循环利用的概念范文1篇12

1.1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用以显示微小事物、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动态过程或三维结构,帮助学生理解。

1.1.1静态的结构模型

理解DNA双螺旋的结构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自己动手用铁丝等材料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实物模型,效果不佳且浪费时间。所以,我们需要利用多媒体构建DNA的分子结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如图1所示。

1.1.2动态的过程模型

血液循环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学生往往分不清体循环和肺循环,而且容易混淆动脉、静脉与动脉血、静脉血等,如何将呼吸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利用动态物理模型来演示就是最好的方法。如图2所示。

1.2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概念模型可以把人脑中的隐性知识线性化、可视化,便于人的思考交流和表达。比如在让学生形成植物与动物细胞结构的联系与区别的概念时,就可以通过概念模型图来逐步形成。如图3所示。

当列出这个知识结构模型后,首先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如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都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和溶酶体。然后让学生注意观察他们的不同点,如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而动物细胞中中心体是特殊的细胞器,与有丝分裂有关。至此,植物与动物细胞结构的联系与区别概念的形成就水到渠成了。

利用多媒体构建概念模型,构建知识结构框架图,再结合物理模型,可以让繁杂的知识体系化,锻炼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让学生主动构建概念模型,可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2巧解其他学科知识滞后的问题

当初中七年级学到呼吸运动时,就涉及到气压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滞后的知识形象化和趣味化。如图4所示。

图4中三个小人代表三个气体分子,吸气时胸腔变大,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这个时候气体压强小。当呼气时,胸腔变小,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缩小,气体压强增大。

3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

一次考试后几个学生跑来问我,什么是黄花菜、石花菜,他们与花菜有什么区别。当地难以见到这两种植物,又因为名字相似,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这就是学生知识面不足的表现。带他们去多媒体教室,利用网络查找了黄花菜和石花菜的相关知识和图片,为学生讲解黄花菜和石花菜的结构和食用方面的知识。此后我尽量把学生不了解的、没见过的生物都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给他们。

4

用视频演示难实施的实验

生物教学中实验比较多,也非常重要,一般都是以实验引出知识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实施起来并不是很容易。如《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这个实验需要2~3d准备,而且在做实验时也需要3h,这在教学中是比较难实施的。所以借助多媒体,直接展示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实验过程,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有效地让学生理解淀粉是绿叶在光的条件下合成的这一实验结果。

5远程教育中我们应该注意的环节

5.1远程教育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

一些老师认为远程教育方便,每次都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授课,让学生看框架图、看视频,自己却很少分析教导学生,师生双向交流少、这是远程教育中的一个误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知识的复习、归纳,以及引进新的知识点的过程都需要老师的引导,也需要老师与学生的交流,知道学生哪些知识点欠缺,再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一味的依赖远程教育,学生只会在华丽的视觉享受中飘过,却没能带走一点知识。

5.2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