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不应忘却的纪念日(七)作文900字

来源:网友 时间:2022-03-01 手机浏览

不应忘却的纪念日(七)

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电影《南京》,1937年的冬天,日本侵略者的大炮从上海轰到了南京。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轰炸之后,日本士兵攻打南京城,并且开始大肆屠杀南京城的老百姓。在南京实行“三光”政策,杀光,抢光,为了追捕驻城军人,对只要是手上有老茧的壮年男子进行屠杀;幸存者讲述当时的情景时,不禁泪流满面。

就在南京城的人民都绝望的时候,有15位外国友人为难民们提供庇护的安慰与日本士兵进行对抗,不顾个人安危。而正是他们15人组成的这个安全区,却拯救了南城的25万人民。

日本士兵为了追捕南京驻城士兵将大量男性进行集体屠杀。100个绑成一路,到扬子江边的时候就10个绑成一,堆,一个士兵负责一堆。

最开始是用刀捅,有的一刀就捅死了,有的捅歪了,就叫喊。整个子江边惨叫连天。30分钟过去后,日本兵开始对那些没捅死的人进行机枪扫射,扫射之后将尸体集中淋上汽油,然后焚烧。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就残忍的杀害了40万南京人民,在漫长的兀年里,幸存下来的人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和将这屈辱的历史告诉后人的责任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心自问,在经历了如此的炼狱,在亲眼看见亲人死在自己的面前的历史后,是否还有勇气继续生存下来,是否还有勇气将自己屈辱,惨痛的经历告诉后人,为历史留下证据?又是否能够在日本人的暴行像那15位外国友人一样,勇敢的为南京人民建立安全区,当日本兵的刀架到脖子上的那一刻都不曾后悔为中国人民所做的一切援助?不,我不能。“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虽然我不知道这是谁说的,但是这句话我却一直难以忘记。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产生了巨大的内疚感,我何得何能,竟可不费吹灰之力过上安逸的生活。每天想的是如何听好听的音乐,吃好吃得食物,玩好玩的游戏,可是我在安逸中沉沦了,险些忘记了历史。我们应该怎么做?是盲目抵制日货?是在网上对当年日本士兵的所作作为进行谩骂?还是对曾经的历史一笑而过?都不是,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因该做的好当下应该做得事,好好学习,虽然不能像南京大屠杀一样的残局在当代社会是不可能再重演一次,可是在文化,经济思想等方面。

我们现在已经受到外来的侵略。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用工国内的力量将中国发壮强大,来减少外来得文侵略对中国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没有忘记历史的最好的证据,也是我们能为我们的祖国所能做的最有力的事情了。

忧伤,不应是青春的主旋律

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幸福。­

­

那么,你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了。­

­

----写在前面­

­

【我们是否都一样­】

我并不愿意总是在寂寥的时候伫立窗前,望着远方的山峰重峦叠障,面对无数往事。没有木兰的姹紫嫣红,没有丹桂的醉人芬芳,更没有桃李的娇艳妩媚,窗外漂浮的是寂寞的旋律,忧伤地爬满心阶。­

­

静谧的夜,可以清晰的聆听得到熟睡的人们的呓语,祥和而聊赖。月华如水,倾泻半床,靠着窗棂,怔怔对着白如霜雪的四壁,影子寂寞无依。“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于是一个个寂静的夜里,喉间总是流淌过阵阵浓郁的醇香,试图以酩酊的恍惚来排遣干涸的心情,以不清醒的姿态去面对清醒的世界……这样沉寂的夜晚,让我觉得前所未有的孤孑,仿佛又回到了数年前,那个桀傲孤高、内心却寂寞如云的少年。­

­

【其实幸福谁都拥有­】

何以,人生总是烦恼无数,幸福却是少之又少。又为何,幸福总是围绕在别人身边,而烦恼却总是纠缠在自己的心间?我想,这应该是大多数人都有过的念想吧,我亦不例外。直至有次,一朋友用艳羡的目光对我说:“你真幸福呢,每天都可以回家,每天都能拥有家的庇护和温暖,每天都能与家人打照面而毋需饱尝思念之苦。”我不禁哑然失笑,对于长年奔波漂泊、颠沛流离的她而言,归巢栖息于一个安稳的家就是幸福。而我其他的一切不尽意,统统被搁浅在她的盲区里,归咎至她所谓的自然而然。­

­

总忿忿然以为,世界欠我良多,每每在我最想得到的时候让我失之交臂;一次次在我攀爬将至顶峰的欣悦,瞬即更置成坠落谷底的沮丧。风吹干思念凄楚的泪眼,雨打湿寂静孤单的心,总有挥不去的雾,总有抹不了的殇。却不知,幸福其实一直存在于我们触手可及的空间里,却往往视而不见。­

­

【其实苦痛谁都经历­】

所以,请不要总感叹自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不要自怨自艾的愤慨幸运女神予以自己的吝啬,不要感时伤怀的将自己推向忧伤的沼泽里,处处如履薄冰、举步维艰。也不要习惯性地去渲染自己历往的苦难,总“自信”地以为自己所承受的灾祸是无与伦比的,而别人的那些风浪跟本就不算得了什么。如同北岛所云:“人总是自以为经历的风暴是唯一的,且自诩为风暴,想把下一代也吹得东摇西晃”。而现实却是另一番光景:放眼望去,芸芸众生里遍地开满了挣扎不屈的生命之花,倔强的在狂风暴雨中绽放笑靥,而我们,也只是丛林花海中的一枝,然非独秀。­

­

其实,谁也没有权力代表大多数人,谁也不会是唯一的传奇,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一波三折而忧伤徘徊的时候,别人已经走过一段段迂回迤逦的历程了。我们只有权利代表我们自己,也只能代表自己,所以谁都没有诗化自己苦痛的必要,不是么?那样只会将忧伤编织成一段又一段缠绕的布匹,一层层的把自己束缚其中而挣脱不得,最后沦剩为被忧伤禁锢的阶下囚而万劫不复。别把生活太复杂化,也别把自己贬折得那么痛苦,要求不高,容易满足,追求不多,容易快乐。很多事情看开一点,心情放轻松一些,日子便可充满阳光。­

­

【忧伤,还是你的主题曲么­】

你还在悸恸地低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么?你还在一片惶惑中以酒精为清晰剂,试图擦亮眼前的混沌么?你还在云雾缭绕里点燃一支又一支香烟,用以慰藉寂寥空旷的心田,还振振有词的调侃:“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么?你还在……还在……?­

­

醒醒吧,任凭你如何的不愿意,也滞留不下时光一如既往的脚步,它依然一点一滴地把你推至成长的风口浪尖。醒醒吧,酒不醉人人自醉,隐藏于心底那份淡淡的愁苦反而更清晰、深刻地映现脑海,剪不断,理还乱。醒醒吧,朦胧的烟雾只会噬食掉你更多的清醒,让你的世界仿若水月镜花,一触即散一场空。­

­

无故的忧伤就是逃避!宿命,是弱者的借口!忧伤,应适时适量的调和于我们生活的味剂里,才会多姿多彩。所以,我戒掉了幼稚,戒掉了酒,戒掉了烟,戒掉了大多有关忧伤记忆的浮华。如若某个夜静难眠的深更,再次置身于月华如练、天高云淡的景簇,我会轻轻的对自己说:“这样的夜,真美!”­

­

【人生难得糊涂­】

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忧伤。有的人本来该忧伤,看起来却很幸福。为什么呢?圣贤说:“难得糊涂”!凡事太较真,就会觉得自己失去得很多。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陋,却因此觅得人生的乐趣。所以,我们的忧伤其实都是自找的,不是它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撇不下它。­

­

卞之琳如是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个人总是习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殊不知一回头,却发现自己也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

【青春?忧伤?幸福?­】

青春,是一张人人只有一份的旅行票,错过了,便永远没有找回来的可能。所以,我们的青春应该是生机盎然的田园,是清泉淙淙的溪流,是清旷舒雅的蓝天,而不应总是寂寞萧索的背影和疏淡错落的眼泪。­

­

忧伤,就好似一杯清水中投入的一粒墨脂,我们都想将其振荡出杯外,还以清水的澄澈。于是我们晃啊晃,杯中的水却愈加浑浊了。忧伤的人,心房也总是寂凉的。吸入氤氲的空气,流经冰冷的心室便凝结成水雾,长年累月,积少成多,万涓成水,便汇聚为一条条湍流,冲垮我们的心脉。­

­

幸福,就像是奈何桥上的一碗孟婆汤,是冷,是暖,是咸,是淡,饮者自知。­

­

青春,应该是幸福的,我们也原本可以幸福。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痕,而是内心世界的?j惶。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禁闭心灵的缄默。所以我说,忧伤不应是青春的主旋律!­

­

让我们都扬起嘴角,迈开步伐,踏碎散逸的阳光,撕裂习习的凉风,傲岸于丛山峻岭之上振声高呼:幸福,YesIdo!­

不应被沉寂的历史

我知道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挽回那位伟人的民主战士的生命,我只希望借此缅怀,纪念这位走在武装斗争最前列,却有着与其功绩不相符的沉寂的英雄。

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国都积极开展了纪念这次伟大革命的活动。的确,它结束了一个腐朽的时代,重新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有着不可否认的重大意义。这次革命中涌现出的多位杰出人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也一直被历史记载,并冠以熠熠光辉垂名千古。而起义背后的总指挥——蒋翊武,却似乎被现实冷淡。好在历史的血迹不能被抹去,当时光洗涤了旧迹,历史的真相又浮现在我们面前。这一次,我们会认真铭记。

其实蒋翊武离我们很近。他出生在澧水流域的澧州府城,很幸运,澧水的这一代子孙便是我们;1902年18岁的蒋翊武进入澧州高等小学,也就是今天的澧一中就读,很幸运,一中的这一代学子便是我们。1911年,他指挥武昌起义,誓死与封建统治做斗争,捍卫着民主共和,守住了革命胜利果实。“二次革命”失败后,他本计划在广西再举义旗,结果却在全州被捕。他被孙中山先生尊为“开国元勋”,他是代表民主共和而向旧社会宣战的最伟大的战士。从有限的历史资料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先生的伟大的爱国情怀和低调不图虚名的实干精神,先生身上蕴含着一种能激励人的潜在品质。而这份可贵的宝藏却在常常被自负的现代人忽视。

或许你会觉得在这个时代把历史翻新再配上几句响亮的口号只是老生常谈罢了,毫无新意可言。关于这点,我很好奇先生会怎么想。我曾听过关于先生的一个故事:先生在革命胜利后返乡,乡亲们为他张灯结彩,而先生却不愿给乡亲们添这个麻烦,他选择了在黄昏时特意绕小道回到了家中。在伟大的功绩面前,他又是如此谦逊。我相信,先生并不指望我们记住他,他仅仅是希望他一直信仰的民主共和能够实现。这就更给了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们一份深刻,人去而志永存。

作为了一名澧县一中的学子,抱歉,狭隘的我还是不得不免俗的把这个问题拉回到了最现实的层面。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最吸引我的部分便是一个有个性的学生和他的的母校,同时也将成为我的母校的学校发生的故事。所以,在这个风云际会的地方,一中需要由你来决定她的命运。不管你成功或者不成功,她都会默默关注,成为你坚强的后盾,甚至在你怨恨她时,她也仍然爱你。希望你会记得操场旁边从贝多芬到马克思的名人塑像;希望你会记得植物园中那座常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第一水塔;希望你会记得位于洗墨池北侧、考前总是香火旺盛的“学府遗墨”。

蒋翊武毕业那一年,没有去参加当时被认为是主流路线的会试,面对父亲的责怪,他抗辨说;“奴隶功名,要他何用?”19岁的他,便认清了自己的路,这条路,尽管漫长而黑暗,有了信仰,便就是找到了光明。希望你早日找到你的信仰并将其付诸于实现。

有人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更好地活,固然没错,但你那没有历史宝藏的人生又怎会是完整的人生?如果一个城市太过于性感而露骨,那么请给予她添上文化的外衣。在这个喧嚣的年代,我知道我的呐喊或许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记起这位唯一被孙中山尊为“开国元勋”的蒋翊武,这段历史,切不可被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