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绘本故事教案范例(3篇)

来源:其他 时间:2024-01-29 手机浏览

绘本故事教案范文篇1

关键词:绘本阅读教学;赏读;快乐

绘本的阅读教学已经悄悄地走入了新疆小学语文的课堂。作为在国外发展了100多年的绘本,它图文并茂,充满情趣,可以极大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但绘本的阅读在新疆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如何回归儿童本位?回归快乐阅读?如何让绘本阅读真正成为儿童享受阅读本身美的幸福历程呢?我以为教会学生赏读绘本尤为重要。

一、赏读绘本的题材。绘本的题材很多,有讲友情的(比如《圆白菜小弟》、《古纳什小兔又来了》)、讲亲情的(比如《我爸爸》)、讲勇敢的(比如《不要随便摸我》)、讲生命的(比如《祝你生日快乐》)、讲自然和科学的(比如《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等等,几乎涵盖了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优秀的绘本既是文学或故事,更是一个具有珍藏价值的艺术品。

二、赏读绘本中的图画和文字。过去我也曾疑惑过,绘本阅读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吸引那么多的孩子甚至大人来争相阅读。说故事情节,它没有安徒生童话那么曲折离奇;说语言,它不如语文课文中那些优美动人的词句。说图画,它也只是停留在简笔画的阶段,和专业绘画图书还相距甚远。然而就是这种读物,却让那么多人感动着。其实绘本有它的的独特魅力。曾经两次获得过凯迪克奖金奖的美国画家芭芭拉·库尼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出了这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绘本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文字使图画更加具体,图画让文字更加生动,二者相辅相成,打开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之门,为他们娓娓道来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绘本的内容大多都很简单,十几幅插画,寥寥数句,一个故事便结束了,留给孩子们的是大块大块的想象空间。

三、赏读绘本中文字的排列。在绝大多数的绘本里,文字还仅仅是一个叙述者,恪守职责,默默地承担着和图画一起讲故事的任务,在排列设计上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不过也有的绘本里,一行行排列得好好的文字会像脱缰的野马,突然挣脱束缚,变得又大、又粗、又黑,甚至歪七扭八地扭曲起来。比如《大卫,不可以》和《大卫,上学去》——这时的文字就不仅仅是文字了,是图画,是情绪,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如果我们细细地分析,就会明白绘本作家的用心良苦。

四、赏读绘本的方方面面。绘本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因为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些地方作者都为读者献上了很多精美的图画。只有指导孩子从头到尾阅读图画,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对文本的理解有进一步的理解。

1、从封面猜故事。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来看看《是谁嗯嗯在我头上》这本书,封面上画着一只生气的小鼹鼠,头上似乎还顶着什么东西,真不知道是谁招惹了他?他这有准备干什么去?

2、不要漏过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我爸爸》这个幽默的绘本里,透过孩子夸张的幻想,塑造了一个让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这个爸爸一天到晚穿着一件长长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过月亮,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灵活……《我爸爸》的环衬上的图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黄色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

3、会讲故事的扉页。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我们完全可以把像卡通片一样有趣的《母鸡萝丝去散步》带进课堂。让书中的一幅幅横长场景,领着孩子们跟随母鸡萝丝在乡间小道上完成了一次死里逃生的散步,相信孩子们一定会为萝丝暗暗地捏一把汗,一定会为最后的有惊无险长长地舒口气。当然,也一定会被那倒霉的狐狸一次又一次逗得开怀大笑。当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读完故事时,可以让他们再回过头来,关注一下书的扉页,他们一定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书的扉页竟然是一张母鸡萝丝的散步地图。对照地图,可以一一找出那只狡猾的狐狸是在哪里踩到了钉耙,是在哪里栽进了水塘里……

4、朗读正文毋庸质疑,正文一定是孩子精读的部分。可绘本的正文部分究竟是应该由教师读给孩子听,还是放手让认识了几个字的孩子自己去读呢?不管是日本最久负盛名的绘本阅读的推广者松居直,还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他们都一致认为: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因为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当孩子欣赏画面时,教师投入感情地朗读故事,并加上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有时还可以用故意犯错来培养孩子读图的敏感度。教师在引导孩子阅读正文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急着说教,也不能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应该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自己知识和智能。在教师给孩子读绘本时,也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看图画。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他们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能读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听老师读《好饿的毛毛虫》时,就有孩子一边盯着那条因为贪吃而肚子痛的毛毛虫,一边做出了自己的诊断:“毛毛虫是因为妈妈不在身边才生病的。”因为孩子从毛毛虫身上联想到了自己,像他们这样的孩子肚子痛时,首先寻求的就是妈妈的安慰。

5、并未结束的封底。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比如在《祝你生日快乐》的封底,小丁子在祝小姐姐生日快乐时想“小姐姐到底会不会回来打开开心锁呢?”我们都在心底为那个得癌症的小姐姐捏了一把汗。也给了孩子们想象故事结尾的空间。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绘本阅读无论在课内进行还是课外自由阅读,教师都应在课内为孩子们搭建交流、展示、分享的舞台,在赏读中回归儿童本位,回归快乐阅读,让绘本阅读真正成为儿童享受阅读本身美的幸福历程!

参考文献:

绘本故事教案范文

1.英语绘本的概念

绘本这一词汇最早来源于日本,其英文名称为“PictureBook”。它的概念是指以文字和图片组成的具有完整情节的故事书。这种故事书能够表达特定的情感和一定的主题内容,简而言之,英语绘本就是用英语来讲述故事的一种表达形式。

2.英语绘本的特点

(1)制作精美

在英语绘本中,常常会穿插大量的图画,这些图画既能够辅助小学生更好的进行英语阅读和理解英语文章内容,还能够吸引小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因此,这些图片大多是世界上著名的插画家的作品,他们运用极其丰富的手法构建故事情节,表现故事主题,绘画出来的插图十分精美,并且在构图和色彩方面都极具特点。他们制作出来的插图能够紧紧吸引住小学生的眼球,让小学生在视觉上受到强烈冲击。英语教师在运用绘本上的图片时,只需用相机进行拍摄,然后运用于英语教学视频课件中就可以了。

(2)语境真实

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课堂中使用绘本教学,有一个最显著地优点就是英语绘本能够给孩子提供英语学习的真实语境,这是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所无法相比的。通过课本教学,小学生不仅能够领会到纯正的英语语言,还能够丰富英语词汇。同时在这种真实语境下,也为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奠定了基础。

(3)想象丰富

毫无疑问,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课堂中使用绘本教学,在丰富英语课程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广阔,想象力更丰富。因为绘本中的故事包含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风情习俗,小学生通过对这些文字和画面的阅读,能够让自己徜徉于不同的世界,这极大的丰富了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且小学生还可以根据绘本中所描绘的意境,对故事展开想象,从而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绘本教学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善于穿插绘本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至关重要。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课堂中,教师必须善于将绘本故事穿插于英语课堂教学当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除此之外,在英语课堂中应用绘本教学,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来。下面我以人教版小学英语PEP(三年级起点)Unit4WeloveAnimals这一单元为教学案例,在这一单元中有一段这样的对话:WeLoveAnimals.Ihaveapanda.Lookatmyrabbit.Lookatmyelephant.Oh,it?蒺slovely.在这段对话中,总共涉及到了三种动物,分别是panda熊猫、rabbit兔子还有elephant大象。如果英语教师只是简单的通过英语录音播放或者让学生朗读和背诵来学习这一单元,对于学生来讲恐怕是毫无趣味性。在这个时候英语教师,完全可以将绘本教学穿插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英语教师首先可以做一个及其简单的教学准备工作:黑板板书、教学视频、动物图片。其次在讲授Ihaveapanda.Lookatmyrabbit.Lookatmyelephant时,将三种动物的图片展示给小学生看,视频软件同时配合播放出这三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关于它们的小故事。最后英语教师布置英语作业,让小学生们搜集关于小动物的绘本故事。在这个教学案例中,英语教师在一开始用绘本中的动物图片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然后又通过教学视频中绘本故事的讲授,让学生身处真实的语境,丰富了小学生的英语词汇,培养了小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精心编制绘本故事,使绘本故事符合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教学必须要具备编制绘本故事的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够让绘本故事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小学英语高年级课堂教学当中。我国上海市英语教研专家朱浦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我们的英语教师,大多都只是会教授教材,而不会有效的运用教材,丰富教材内容。”这句话表明,英语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在教学中要学会对教材内容进行构思再创作,使其丰富后的教材内容更适合于英语课堂教学,而创编绘本故事辅助英语课堂教学就是创新教材内容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英语PEP(三年级起点)Unit2MyFamily这一单元时,并没有找到合适的绘本故事辅助教学。英语教师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英语课堂学习,就运用mother,father,brother,sister等词汇精心编制了一个绘本故事,在故事的创编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尺度,既然学生能够掌握词汇的运用,还要注重其故事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创编的故事中学到英语教材内容中的知识点。

绘本故事教案范文

关键词:绘本解构绘本绘本价值

一、认识绘本

绘本在英美国家被称为“picturebook”,在日本被称为绘本。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书籍形式,语言浅显易懂,故事情节贴近幼儿生活,情感态度易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绘本的主题范围非常广泛,故事内容是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的,情境化的结构设计,贴近幼儿的生活,富有形象化的人物和通俗易懂的口语,帮助幼儿在阅读绘本故事的无意识中收获快乐。教师根据绘本故事的特点,从艺术、认知、勇敢、自然环保、情绪管理、想象力、交通工具、安全保护的主题分类和语言、科学、艺术、社会、健康的五大领域解构绘本。通过绘本阅读,幼儿逐渐建立社会责任感,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发展。

二、巧用合适方法解构绘本

国内学者王添强指出,对于不同的活动方式,可以采用“故事结构”分析法和“故事探究”分析法[1]。对于领域化的绘本教育戏剧活动,以“故事结构”解构绘本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经过大致归纳的故事成分为:主角、情境、引入、探索、意外、选择、高潮、逆转、解决等。在综合化教学活动中,教师按照主题分类采用“故事探究”分析法。编写活动教案时,采用“概念地图”的方式对故事内容进行解构,围绕一个绘本内容改编的教案涵盖五大领域的目标,一个绘本教育戏剧的活动可以进行五次,每次40分钟左右,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动作协调、对故事的理解能力等方面比较适合开展绘本教育戏剧活动。根据幼绘本教育戏剧活动,由浅入深进行,一般以暖身活动、主题活动和放松游戏的方式展开。本文以《戴眼镜的露娜》为例,以“故事探究”中“概念地图”分析法解构绘本,可以按照五大领域的方式进行。语言领域中,教师根据绘本主人公的经历进行讲解。如:露娜在梦中发生什么,爸爸眼中的露娜的样子;健康领域,告诉幼儿预防近视,缓解眼疲劳;科学领域,教师带领幼儿发现眼镜的神奇之处;艺术领域,幼儿手工打造小眼镜,初步认识眼镜造型;社会方面,父母要善于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树立幼儿的自信和满足感。

三、绘本对幼儿成长的价值

(一)绘本能调节幼儿的情绪管理

绘本饱含童真、童趣,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情节发展曲折有趣,简练的文字搭配精美的图画,很容易吸引充满好奇心的幼儿[2]。在现实社会中,绘本一方面可以有效释放幼儿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幼儿讨论情绪、认识情绪发生的原因控制自己表达情绪的方式,不乱发脾气或无理取闹。从绘本故事内容的角度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帮助幼儿平复内心的情绪波动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故事中的各种情绪词汇、表达的语言和方法,使幼儿可以探索自己的感受,让身体达到放松的状态。幼儿经常阅读情绪管理类的绘本,会知道引起某种情绪的原因,在故事书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克服紧张不安的消极情绪。

(二)绘本能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学会分享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3]。国内研究者在幼儿分享行为发展中指出,大班幼儿做出分享行为的人数要高于其他班级阶段的幼儿,在分享行为性别研究方面,结合大多数研究者的观点,女孩比男孩更具有分享行为的潜质和愿望[4]。绘本中优美的语言可以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观念,书中的人物角色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幼儿通过阅读社会领域类型的绘本,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和态度带来的快乐与自信,学会站在同伴的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表达观点,从而促进分享行为的发展。

(三)绘本可以提升幼儿的语言水平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绘本中色彩丰富的图画带给幼儿的视觉感受,贴切的语言可以帮助幼儿强化日常词语的运用[5]。幼儿的语言训练必须依据自身的心理与生理规律进行,通过绘本加强幼儿的语言训练和外部刺激,有利于幼儿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绘本中精彩的内容与情节可以牢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积极性。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对幼儿多感官进行刺激和调动,把握故事中的兴趣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让幼儿通过语言表达想法,提升幼儿与同伴之间的语言交流水平。

四、结语

绘本可以带领幼儿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对幼儿的情绪、认知和分享行为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绘本阅读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快乐的体验。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水平和发展特点,绘本内容中的教育价值表现,引导幼儿体会绘本所表达的情感。教学活动运用“概念地图”的方法解构绘本,设计出适合故事情节的五大领域活动,根据主题活动和故事情节的深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进行表演。

参考文献:

[1]王添强.解构绘本故事是绘本教育戏剧活动编写的开始[J].保育与教育,2014(10).

[2]徐美娥.利用绘本进行幼儿创意戏剧表演的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15(2).

[3]嵇B,刘晶波.幼儿分享教育的价值与实践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