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范例(3篇)
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范文
2022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收官之年,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决胜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年行动取得成效,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中央、自治区、银川市和永宁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牢固树立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为主攻方向,动员力量,整合资源,强化措施,补齐短板,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为推动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任务
(一)积极开展农村厕所改造。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协同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农厕改造,确保全镇10个村同时开展户厕改造任务,严把施工质量和验收关,健全后续运维机制,确保农厕户厕改造建一个、用一个、一年四季都能用。在通桥街道新建两个农村公共厕所,坚持公益性、便民性原则,创新运维模式,探索建立“建管维、责权利”明确的长效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公共厕所的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引导,文明如厕。加强日常管护,日扫日清,做到地面不见存水、便器不见残粪。
责任领导:眭光武王少云
责任单位: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各村
(二)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
1.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健全长效保洁机制,配备农村保洁员队伍,负责村庄公共区域卫生保洁和垃圾收集,建立垃圾清扫保洁、转运处理、运营维护机构队伍和运行体系,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培养农民群众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收拾屋子、打扫院子、整治巷子,积极动员发挥农村义务工作用,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全面开展“五清一绿一改”的村庄清洁行动,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结合“大棚房”清理整治行动和违章建筑清理,切实做好农村残垣断壁的清理工作,对不具备居住条件、无法正常使用、影响村容村貌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土坯房、土围墙、土圈棚进行翻新或拆除,对拆除后的垃圾及时进行清理。
责任领导:眭光武王少云
责任单位: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各村
2.全面消除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各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并制定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摸排,持续清理房前屋后和巷道积存垃圾,坚决杜绝各村设立垃圾堆放点,确保垃圾及时转运。
责任领导:眭光武王少云
责任单位: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各村
3.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各村建立堆肥场,对温棚园区内蔬菜拉秧进行集中收集,实现生物堆肥,确保无污染处理。申请临时用地在上河村、通桥村建立秸秆粉碎场地,解决全镇10个村秸秆无处堆放、拉运难题,在秸秆粉碎场进行粉碎后,进行销售,实现秸秆再利用。建设一处残膜处理点,用于集中处理废旧残膜,杜绝残膜造成的环境污染。
责任领导:眭光武王少云
责任单位: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各村
4.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以政权村垃圾分类工作为示范引领,在其他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一是推动分类减量先行。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门在收运处置体系前端开展村庄保洁和垃圾分类,配合推动易腐烂垃圾就地就近堆肥处理,灰渣土、碎砖旧瓦等惰性垃圾在村内铺路填坑,可回收垃圾纳入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妥善处置,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有效减少需外运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量和外运频率。二是创建积分兑换超市,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建立村级可回收垃圾回收点和奖励机制,实现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实现“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奖励”的良性循环。三是健全运行管护制度。建立运行管护队伍,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设施建设和管护。制定收运处置设施管护标准,明确各环节管护责任主体,建立农民群众普遍参与的管护效果评价机制。通过村规民约等形式明确村民责任,引导和规范村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自觉爱护有关设施设备,自觉参与维护村庄公共环境。
责任领导:眭光武张立宁
责任单位:镇综合执法大队、各村
(三)全面整治提升村容村貌
1.切实整治违章建筑,加快农村危房改造。认真清理村中、城乡结合部私搭乱建、翻建改建、抢占公共空间等各类违法建设,针对影响恶劣的钉子户,拆除一处、震慑一片,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强力打击边拆边建、拆完再建等新增违法行为。对全镇143处登记在册的违法图斑进行逐项销号,并对89处D级危房进行逐一清理,在有条件愿意进行原址翻建的鼓励群众自行进行翻建,对无条件进行翻建的,予以拆除,保障群众住房安全的同时推进建筑风貌提升。
责任领导:眭光武王少云
责任单位:镇村镇管理办公室、各村
2.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对照“散乱污”摸排统计台账,完成277家“散乱污”企业销号验收工作,对于关停取缔的“散乱污”企业严格做到“三清”,确保停产到位、取缔到位、清理到位。
责任领导:眭光武郭贵龙
责任单位:镇公用事业中心、各村
3.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切实解决我镇1359户5177人饮水安全问题,确保管网接到农户家中,村不漏队,队不漏户,力争全镇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100%。组织对全镇范围内村庄巷道再次摸排,结合“一事一议”等项目对永清村三队9条1600米、长湖村7.10队19条3000米巷道进行硬化,对不符合硬化条件的巷道,铺设砂石料,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问题,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加强农村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完善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丰富乡村文体活动,对永清村小广场、政权村小广场、上河村小广场内的健身设施进行翻修,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责任领导:眭光武司升阳
责任单位:镇财政所、各村
4.深入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动员群众参与,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引导组织农民群众积极种植树种、草种、花种,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开展村庄巷道、房前屋后、庭院等绿化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选活动,引领农村家庭主动绿化美化庭院。
责任领导:眭光武王少云
责任单位: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各村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网络责任体系
按照“合理区划、网格管理、定人定责、层层督导”的工作原则,以镇为单元划分一级网格1个,以村为单元划分二级网格10个,以队为单元划分三级网格88个,覆盖保洁员99名,落实镇村队三级职责,实行定人员、定职责的保洁管理责任制,建立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实现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二)明确管理责任
1.按照属地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以居民院落及主干道路作为网格化管理终端节点,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管理网络,把网格化管理科学涵盖到整个区域。
2.以镇主要领导为一级网格员,对全镇农村人居环境网格化管理工作负总责,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各包村领导为责任人,负责督促指导所包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指导各村落实网格化管理工作。
3.以村书记为二级网格员,负责统领本辖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开展,组织协调开展环境整治、绿化美化、私搭乱建拆除、道路硬化等工作,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及时向一级网格员、包村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由责任人负责配合村书记做好环境整治各项工作的落实,并对辖区环境卫生进行巡视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以各队队长为三级网格员,负责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落实,组织村民对各队道路、庄点、沟渠、园区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并监督村民保持三包区域内环境整洁,对村民随意倾倒垃圾、私搭乱建等行为进行制止并督促整改;由三级网格员负责管理各自网格内的保洁员,督促保洁员定时清运垃圾、清扫道路,每天及时打扫各自保洁区域。
(三)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集中整治
对各村庄点巷道环境进行全面排查,找清影响村容村貌的各类问题,列出问题清单。一是对排查的各类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指定专人靠上集中清理整改。对于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清理整改;对于不能立即清理整改的,要制定下步整改计划,力争尽快整改到位。二是要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结合“散乱污”企业整治、“大棚房”整治、危房改造等重点工作,对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xxx镇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安排、亲自督战,镇长及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亲自上阵、一线指挥,各村党支部书记任领导小组成员,担负起一线责任人职责,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层层有人抓,层层抓落实。同时,强化站所包村责任制。明确全镇8个站所、派出所以及司法所对接所包村,协调配合各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形成有效工作合力,提高整治成效。
(二)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和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掀起全民关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潮。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行为方式,上下联动、扩大声势,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不断改进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积分榜等活动,建立文明村规民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从源头减少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农机具乱停乱放、污水乱泼乱倒、墙壁乱涂乱画、“小广告”乱贴乱写、畜禽乱撒乱跑、粪污随地排放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增强农民保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充分利用微信、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推广,努力营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范文篇2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来,镇党委紧紧围绕“五大战役”任务,落实“八清一改”要求,层层夯实责任,建立健全机制,加强督导问责,高质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一、注重加强政治引领,保证有序开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镇村两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办法》,明确了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和具体要求,确保了整治工作高起点展开、高标准推进。先后组织召开党委会、动员部署会、工作推进会、座谈交流会等各类会议90余次,统一思想认识、征求意见建议,激发工作热情。在此基础上,由党委书记、镇长带头,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多次进村入户,深入实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依托环境整治宣传车、广播等,逐村逐街道循环播放环境整治宣传录音,制作喷绘1600余平方米、悬挂横幅280余条、张贴标语950余条、发放彩页11000余份,提高了整治工作的知晓度,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舆论氛围。近3年,群众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及公益性活动达到了20000余人次。
二、注重突出整治重点,提升工作水平。工作开展以来,我镇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汇聚民心民智,举全镇之力,营造清新、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一是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累计投资700多万,召开宣传动员会50余次,出动机械3000余台次,垃圾点清理320多处,8600多吨,参与人员上万人次,清理街道260多条,沟渠40公里,残垣断壁1140多处,造林绿化8000平方米,镇域内村容村貌改善明显。二是全面开展垃圾治理。采取“户投放、村收集、村清运、村处理”和“户投放、户集中、村清运、村处理”两种模式相结合,配备保洁员110名,垃圾转运车24辆,每天清运垃圾50余吨,确保了垃圾定点收集、定点清运、妥善处理,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全面开展厕所革命。结合实际情况,多次实践完善,创新设计、制模、安装的三格式化粪池,坚固耐用,费用合理,得到了上级职能部门的高度评价。目前已完成改建468座,群众满意度很高。另外,全镇还有公厕40座、卫生厕所7512间,已经全部建档立卡,粪污也采用清掏回田、污水处理设备等不同方式进行了处理。四是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多方筹集资金,硬化道路X公里,修建排污渠XX米,新修了红星和西崖村史馆2个,新建升级了文化休闲场所12个、运动健身场所30余处、配发篮球架16副,喷绘文化主题墙3000余平方米,设置各类护栏花坛216个,持续打造整洁优美、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
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范文
一、实行三级联动,倒逼责任压实。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我乡坚持党委政府主导、村居具体落实、理事会和小组抓日常管护的三级联动机制。实行干部服务工作法,包村班子成员牵头,驻村干部联合村干部组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队,全部下沉到村一级,直接参与挂点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服务工作,乡整治办负责全覆盖督查,督查发现问题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难度大的由乡人居环境整治攻坚组负责,把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做实、做细,倒逼整治责任落到实处。
二、抓住重点任务,确保整治到位。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莲塘村紧紧围绕《江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村庄规划等重点任务,全方位开展整治工作。注重整体规划,严把工程细节,以整村推进为抓手,全面提升村内基础设施。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大力实施农房整修、道路硬化、改水改厕、杂物清理、外墙粉刷、穿靴戴帽等基础性工作,农户房屋提升方面,拆除空心房5.82万平方米,改水改厕53户,硬化入户便道及门坪164户,立面改造336户;公共设施建设方面,铺设沥青路5.2公里,新建公厕4座,安装路灯125盏,建设篮球场1个,休闲广场2处。
如今,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做到“四无、四净”,100%农户实现了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采用化粪池、生态氧化塘分散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排水沟,完成了村庄整治,巩固和深化大坑村示范点后在莲塘村“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突出特色、整片打造”的格局,实现了“七改三网”和“8+4”公共服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