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美育云端范例(3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5-01 手机浏览

美育云端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云教学;课程建设;教育模式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凭借着“全新的终端、全新的互动方式、全新的架构”带来的便利性,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这些变化也对处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自主、探究式学习、课堂即时反馈、课堂学习分析等在信息环境下成为可能。从2010年起,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2年)》等纲要性文件,湖南省了《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湘发〔2010〕12号)、《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2年)》(湘发〔2010〕22号)文件,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目标,也标志着新型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时代的到来。

结合国家、省、市教育教学发展政策和教育信息化市场发展新需求,本文针对目前课堂教学实施管理和运行机制中亟待解决的各项问题,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探索和研究一种移动互联云教学的远程教育模式,使得在课程前、中、后三个阶段,教师与学生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便利地完成课程内容授课和学习需求交互,丰富教学交流方式,并以固定周期采样、收集、对比参与教学改革和未参与班级的学习数据,对比分析移动互联云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思维方式、学习效果的改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二、国内外现状研究

自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无线基础设施建设WirelessAndrew项目起,各种形式的移动学习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全面铺开。从农村地区的移动阅读项目到美国K-12教育实践,研究者将移动技术以各种形式运用到各个领域。目前,移动学习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欧美一些国家的高校中已经作为一种必要的教学模式存在,智能型移动终端设备与高速无线通信结合,运行移动终端设备上的移动学习程序开始不断涌现,实例包括挪威科技大学的PALLAS系统、美国的俄亥俄州立大学的ipod移动学习系统等。英国伦敦知识实验室、荷兰开放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斯坦福研究所、日本德岛大学、瑞典米尔德里德研究团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CheeKitLooi教授团队在进行移动学习项目研究。当前移动学习研究的中心其实已经从欧洲转到了亚洲和美国。随着新兴研究团队在新加坡、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不断创立,亚洲移动学习研究也有了许多成果。

近年来,云教学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动以计算机/电子白板/电子书包为载体的正规教育科技化学习环境。日本于2009年进行了学校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升级与采购。2010年提出云教育计划,并在2015年在全日本实现每位学生配备一台平板计算机,教科书全面实现数字化。美国教学云教育发展形成了以“课程、学习管理系统”与“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与培训”为两翼的发展态势,运用云教学从网络传播知识,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韩国大力推进云端教学,于2009年完成校内宽带网络速率升级,从2010年起提供IPTV教学服务,2011年推动义务教育使用电子教科书,2013年所有中小学生都应用平板电脑。台湾地区从2009年开始实施云教育的政府计划,2013年全面推行云教学。法国于2011年全面实施电子教科书;葡萄牙在2010年达到了100万名学生每人一台平板电脑;加拿大预计在2014年前将所有课程数字化;土耳其将在2015导入1500万台电子书包;墨西哥已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云科技教室建置。

目前,无论是单独的云计算还是移动计算技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云计算的各种理念层出不穷,主要应用仍集中在大规模商业数据分析与高性能计算研究等方面;而移动计算因为终端的设备性能所限,在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多媒体运行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不足。而这两者所擅长的领域恰好可以形成互补,将云计算强大的、廉价的计算存储能力应用于教育资源存储与管理,将移动计算技术用于便携、可移动、稳定通信、和基于位置服务等方面应用。将两者结合才可以更好取长补短,能更好地服务于远程教育模式建设与使用。

三、新型移动互联云教学的远程教育模式

针对当前多媒体课堂教学管理和实施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外新兴技术支持的教学发展趋势,并汲取国内外教学实施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TheXerteProject的移动互联云教学的远程教育模式研究。

结合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新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高等学校的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习惯正逐步发生改变,有的部分甚至颠覆了原来的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构建融合移动互联网功能的云教学系统,营造更加具有低成本、交互性、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将有助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设计能力,实施有效而生动的课堂教学,实现教学质量的突破提高。

面向广泛的移动互联网云教学需求,英国著名大学诺丁汉大学(TheUniversityofNottingham)新近发起了名为TheXerteProject的相关云教学系统开发项目,可以方便地进行二次开发和框架结合,提供基于云的教学开发环境以及基于服务的编辑环境,实现融合移动互联网功能的个性化、定制化云教学系统。教学人员采用账户注册和付费得到深度服务组件,通过编写开发组件代码和编辑课程资源,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需要编排相应的电子课件,为了符合国际通用的标准,通常需要制作相应课程的SCORM标准课件,教师先选择制作的SCORM课件的类型,要求系统可以制作文字、视频、图片和影像等种类的SCORM资源,教师制作完相应的SCORM课件后,课件自动加入账户内的云课程体系,供课程对外使用。在此基础上,可以方便地围绕开发的云教学资源定制身份认证功能、用户管理功能、课程课件管理功能、作业管理功能、测试管理功能、聊天交互功能、讨论学习功能、电子问卷功能、投票功能、互动评价功能等可通过移动互联网访问的云教学功能模块。移动互联云教学系统是新的服务引擎,智慧教育的中枢,学习内容与学习服务的集散地。

在Xerte上开发和定制了云教学系统后,学生、家长、其他教师等人员可以通过简单的账号注册获取一定的云教学资源访问权限,学生利用PC或Pad、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可以方便生成自己的学习空间、课程表、学习提醒、提问列表、日程、好友、兴趣社团等,同时能够与教师、家长之间进行互动,从而打破传统的教育信息化边界和教学概念,实现新的一体化、碎片化、差异化的教学管理、学习分享、互动交流等教学机制与模式。

上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在课前为学生下发任务单、资讯单,而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预习要求,有疑问可以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提前为课程做好准备;而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更好地、有具体针对性地完成此次上课内容的调整和准备。课后,教师与学生仍然可以借助移动互联云教学系统异地进行远程讨论,开展学科知识扩展,调阅与课程有关的图书文献资料、数据,提供相关作业与提交,完成实时在线批阅和电子问卷调查等互动教学活动,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省时高效,有利于教育领域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在新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培养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为建立高效可行的新教育教学机制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的移动互联网接入访问云教学模式,探索云教学组件定制和课程资源编写,利用智能学习终端、移动云课堂承载移动学习服务的核心内容,解决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使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授课、消化知识体系、完成作业练习、实施教学辅导和学习轨迹跟踪分析等交互活动更为高效简便,形成更加丰富多元、生动有趣和高效自主的新型长期学习模式,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充分发挥现代新型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的共享与传播。

五、致谢

本文研究工作得到了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以及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启发式云教学机制探索与研究”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魏雪峰,杨现民.移动学习:国际研究实践与展望―访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1):4-8.

[2]余胜泉.移动学习的典型范式[J].中国教育网络,2013(6):17-21.

[3]刘志亮,张金隆.基于教育云的教育信息资源整合框架研究[J].情报杂志,2013(10):164-167.

美育云端范文篇2

7月22日,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云召开了首届阿里云分享日X云栖大会,集中了11款新产品、5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向企业级用户开放互联网架构解决方案;首次披露云计算生态路线图全貌;发起“数据保护倡议”,承诺其云计算平台的用户对其数据拥有“绝对所有权”,同时用户对其数据的访问、分享、交换、转移或者删除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如果说火代表农业世界,电代表工业世界,那么计算就是DT世界的标志。”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全球已经步入DT时代,未来的一切都离不开计算和数据,阿里云要做的,就是把计算变得更简单,让计算成为世界的能力,让数据成为经济的动力。

在去年阿里巴巴的招股书上显示,云计算业务在去年前九个月的收入是900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1.4%。虽然在营收上还仅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是6年的不断投入坚持自主研发让阿里云“从0到1”嬗变为阿里生态的重要一环。

与阿里巴巴相似,中国互联网另外两极百度与腾讯,近年来也不断发力云端。腾讯在2013年推出云开放战略,此后广点通等云端产品陆续涌现。百度开放大数据引擎,并且很早布局深度学习。从IT到DT,一场云端的追逐战已经拉开帷幕。

一大波产品袭来

首届阿里云分享日X云栖大会成为阿里云各个事业部及产品线推广的平台。阿里云资深总监李津在分享日当天围绕弹性计算、网络服务、存储、数据分析、安全、中间件等重要环节集中了11款新产品,并且预告了即将推出的10大产品与服务。

其中,SSD2.0云盘可以实现每秒20000次的读写(IOPS)和256MB/S的写盘能力,即将上线的SSD本地盘2.0则拥有200K的IOPS和1GB/S的写盘能力。VPC服务为搭建混合云提供了兼顾安全与便捷的最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一键搭建混合云服务。十万核并发处理的批量计算能力,可应用与基因测序、影视渲染、视觉计算、新药研发等行业。阿里云还推出企业级互联网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应用框架、消息队列、基于PostgreSQL并兼容Oracle的云数据库、支持Redis的KV数据库等服务。

李津表示,阿里云可以提供99.9999999%的数据可靠性承诺,并且全面开放万兆网络,25G也已经在路上。目前,阿里云已经在北京、青岛、杭州、深圳、香港、美国建立数据中心,未来还将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中东迪拜等国家和地区建立新的数据中心。彼时,阿里云将可以提供更加强大的网络承载能力。

数据决定未来

云计算与大数据如同硬币的两面,不论是持续6年投入的阿里云,还是一早进入深度学习研究的百度以及掌握着互联网业务最全面数据的腾讯而言,数据已经成为其未来发展的资源。

艾媒咨询CEO张毅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表示,BAT本身都拥有大数据,此前他们都用来优化自己业务的运营效果。由于其业务和商业模式的不同决定了数据资产的不同,也决定了三者大数据策略的不同。近期,三家都在不断尝试探索与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企业拓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借着大数据开放的策略实现线上与线下数据的协同,从中拓展新的商业模式。

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谋求云计算扩张适逢公众对私人信息安全担忧加剧之际。在美国国家安全局承包商原雇员斯诺登揭露美国政府对公众信息进行大范围监控之后,世界各地的民众对隐私安全的问题越来越担心。

针对普遍关注的数据安全问题,阿里云在分享日上特别发起了“数据保护倡议”,向包括开发者、政府机构和消费者在内的客户承诺,阿里云不会以任何形式修改或者转移他们的数据。倡议书称,阿里云负责建立管理和内部审计系统,并改进功能,以避免数据安全受到威胁,并在数据灾难发生时恢复数据。

拓展商业边界

云计算、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正在助力BAT不断拓展商业边界。以阿里为例,云计算和大数据让阿里从电子商务的温床里陆续孕育出了以阿里妈妈为代表的广告业务、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金融业务、以菜鸟网络为代表的物流业务、以阿里影业为代表的影视业务等。

阿里云CTO章文嵩表示:“新技术和数据出现前所未见的指数级增长,并将加速更替。全新的科技商业机会由此诞生,使得很多行业的弯道超车成为可能,并对很多行业带来挑战。阿里云很快将推出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服务以及加速器,支持深度学习等领域的创新创业,让技术拓展商业边界。”

美育云端范文

为颠覆传统学校教育,创造教育公平,教育研究者苏伽特.米特拉在2013年TED大会上提出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方案:构建一种“云端学校”(theSchoolintheCloud),那里没有教师,只有学生和电脑,以及身处互联网另一端、引导孩子自学的退休老奶奶们。

方案提交人:苏伽特.米特拉(SugataMitra)(印度)

米特拉的“云端学校”设想并非横空出世。出生于孟加拉家庭的他,是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一名教育技术学教授。14年来,他一直在试图探索出基于云思想且易复制的自主性学习方式。

早在1999年,米特拉便进行了一项“墙中洞”实验(又称“凿壁上网教育”)。他在新德里贫民窟离地约1米高的墙壁上凿了一个洞,并嵌入一台已联网的电脑。4小时后,当他抱着“熊孩子肯定把电脑拆出来砸坏了”的心情回到原地时,却惊奇地发现那些从未接触过英文、电脑和互联网的孩子们竟自发学会了浏览网页、录制音乐和使用画图软件。

这让米特拉意识到:当成组的孩子在一起时,他们可以自学使用电脑和互联网,任何地方的任何孩子都可以。循着这个思路,米特拉在2007年启动了名为“SOLEsandSOMEs”的自学课室项目,致力为孩子们提供接有联网电脑的自主学习空间,这亦成为“云端学校”的雏形。

方案点点看

米特拉设想的“云端学校”,几乎是一所没有管理人员的机构。一切管理工作,包括灯光的开关都依靠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基于目前的自学课室项目,届时建成的“云端学校”将由一个个经过特别设计、无外界干扰的自学空间组成。每个房间里放置9台已接入高速宽带的电脑,孩子们按照4到6人一小组的形式自由使用电脑。

“云端学校”的教学模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主式学习”,学生自由使用电脑进行上网、玩游戏、学习电脑软件等;另一种是“引导式学习”,通过Skype网络电话,担任“辅导员”角色的退休老奶奶每周会和学生进行1小时的视频聊天。这些充满活力的老奶奶是由米特拉召集来的英国志愿者,大多数为退休老教师,她们被亲昵地称作“云奶奶”(GrannyCloud)。与传统教师不同,“云奶奶”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提供话题、“制造”问题,引导孩子们自学。

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云奶奶”可以通过分享自身经历来引发孩子们思考——当对话中出现陌生的食物名词或其他知识时,孩子们需利用互联网搜索功能自行寻找答案。此外,“云奶奶”也可以直接向孩子们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譬如:“机器人有意识吗?”“当我很伤心的时候,为什么我的眼睛会流泪?”等等。当然,“云奶奶”还会发挥她们最擅长的本领:不断给予孩子们鼓励。经过试验,米特拉发现孩子们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连在校的考试成绩也一路飙升。“他们学得越来越快,而且都是靠自学。”

在米特拉看来,学校的教育形式起源于约300年前大英帝国的维多利亚时代,最初是为了向帝国的行政体系输送“协调一致”的人才而生。但对于当下而言,这个培养同质化人才的体系早已过时。“我倾向于构建一个主要由网络连接、协作以及激励组成的自主学习环境。教师启动教育的发生,然后退到后面观察学习的发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