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理管理范例(3篇)
应急处理管理范文篇1
突发事件通常是指一类超常规、突然发生、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旨在强调其突发性、紧急性及负面影响性。而重大的、涉及面广的突发事件还可能使政府组织处于危机状态。
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受到挑战,军队参与处置突发事件已成为当今时展趋势,但各国军队的行动范围由其国情、军情而定。例如,美军根据2006年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军队处置突发事件的行动主要包括反恐、反叛乱、民事支援、国家援助、袭击与打击、恢复行动等6种;英军则是平息暴乱和反恐斗争,认为只有军队才拥有有效履行这些职能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成功的可能性较大;日本依据《自卫队法》,将灾害派遣列为自卫队的军事行动之一;而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也是处于经济转型的国家,依据2006年中央军委批准颁布实施的《军队处置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我军任务主要包括处置军事冲突突发事件、协助地方维护社会稳定、参与处置重大恐怖破坏事件、参加地方抢险救灾、参与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五大类型。
这些突发事件均关乎人民生命财产、社会稳定和国家利益,有的还涉及武装暴力,威胁生命和安全,接近或达到危机状态,其应急管理的特点是任务强度高,专业性强,同时要求出击速度快;管理的目标是处突维稳,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流程包括处突的预警准备、集结部署、处置遏制以及恢复评估。由于军队在应对这些突发问题时,集结出击迅速,具有集群优势和专业优势,成功的可能性大,特别是军队储运系统具有覆盖面广、反应速度快等优势,在弥补国家应急物资储备、运输工具资源不足、布点不均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军队处突维稳应急物流成为重要力量。
应急处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重金属;微生物中毒;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0-0178-03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推进,环保部门对辖区各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也越来越重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有了明显好转。但部分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为了减少费用开支有时会偷偷地将超标工业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致使污水处理厂的生化系统受到冲击,特别是进水重金属超标,不断在活性污泥体内积累,降低微生物的活性,直至中毒死亡,严重影响生化处理效查,无法保证出水达标。本文以福建省某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系统微生物中毒的应急管理案例,得出一些体会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提供参考。
1案例
采用生物处理的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是有机污染物的重要分解者。在超标重金属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系统后,会使该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运行异常情况。在曝气池的好氧段运行参数及主要设备正常的情况下,在抽升量、污泥浓度等工艺参数未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曝气池好氧段DO出现异常上升的趋势,峰值达到7.0mg/L。伴随着高浓度溶解氧的出现,出现硝化菌硝化功能终止,TP二次释放、二沉池也产生云浪状污泥上浮,并陆续蔓延至全池等异常现象。超标重金属进水对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系统中的好氧菌呼吸终止、聚磷菌异常活跃,出水中氨氮、TP等指标严重超标。不断有不明超标重金属废水进入,进水水质异常,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摸查,污水来自纳污范围内电镀厂工业废水直排污水管道所致,相关执法部门责令其停产。
2原因分析
在生物处理系统中毒事件发生后,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我们在确定生物系统是否中毒时,可以借鉴医生看病人的事件分析处理程序,从感官、理化、专项三种方法,观察其“临床表现”,进而分析和判断其“病因”。
2.1感官指标分析
生物处理系统的微生物性状好与坏,可从污水处理厂处理构筑物——曝气池和终沉池的运行状况中显示出来。在曝气池内,悬浮着大量肉眼可观察到的絮状污泥颗位,叫做活性污泥絮体。每个絮体内包含着成千上万个活性微生物。操作巡查人员在现场巡查时,可定时从活性污泥的“脸色”进行观察。与中医看病人同理,从“望、闻”二字入手。首先从颜色、气味,泡沫、流态、透明度等主要项目对曝气池进行查看分析,即由此可快速判断生化系统是否中毒,耗时最短,有利于管理和技术人员快速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2.1.1正常状态
曝气池运行正常时,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略带有泥土味。在充氧过程中,正常的曝气泡沫是少量细小地散布在曝气池,总面积约占1/10,能听到曝气池的沙沙声,泡沫是乳白色。终沉池的液面状态与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否也有密切关系,应注意观察泥面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有无漂泥,泥粒大小等。终沉池运行正常时,上清液清澈透明,活性污泥沉淀性状良好。
2.1.2中毒状态
生物处理系统微生物中毒初期,操作人员可发现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一般会由原来的黄褐色急剧变成了土黄色,泡沫发黄,个体增大,同时数量增多,占到池面30%~50%;终沉池上清液混浊,泥位上升,出水有少量SS带出。中后期,操作人员可发现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一般会由土黄褐色急剧变成了黑色,发臭,泡沫数量急剧增多,覆盖池面90%以上;终沉池出水絮体很多,污泥的结构松散和体积膨胀,表面有大量泡沫形成的泥块浮在上面,污泥沉降性能很差。
在接到操作人员水质异常报告后,技术人员也要结合COD、氨氮、总氮等在线仪器数据进行比对。一般在中毒后,出水水质指标会发生异常变化且呈现线性变化关系。
2.2理化指标分析
类似医生给病人开病理检查单,主要是通过检查病人的血液、尿液、大便来进一步分析判断生病的具体原因。同理,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在得到操作巡查人员的异常情况报告后,一般均会立即要求水质化验员对生物系统水样、泥样加强频次进行化验分析,采取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观察、监测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DO、污泥沉降比、污泥容积指数和密度指数、污泥的沉降速度等措施做进一步的理化分析,如表1和表2所示,可大致判定生物系统微生物是否中毒,中毒程度如何,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变化过程。
此项分析耗时虽较长,一般为2~3h,但数据的可靠性较高,多能大体上判断出废水净化的程度和活性污泥的状态,常常作为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应急调控的依据。
2.3重金属指标专项分析
重金属分析仪器较昂贵,一般污水处理厂未有配置。污水处理厂可在必要时对污水、污泥取样后送至国家标准化实验室(城市排水监测站)进行重金属指标专项分析,类似一般医院医生交代特殊病人到大医院专项检查一样,以最终获得的数据来证实上述感观检查、理化分析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污水处理厂在生物系统微生物中毒后,水样、泥样经过重金属专项分析,可得到了确实的数据,如表3所示。
此过程一般耗时最长,1~2d,但数据最为准确,以此来确认生化系统是否中毒,主要是何种重金属进入,具体数量多少,程度如何,同时也以此来证实上述两个步骤的分析准确性。通常,该类监测数据被污水处理厂作为生化系统中毒依据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环保监管部门。
应急处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太湖流域蓝藻预警日报
中图分类号:TV2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362-01
1建设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太湖流域面临着污染负荷重、环境容量小的制约,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太湖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2007年4、5月间的太湖蓝藻暴发事件,更引起了人们对太湖水环境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太湖流域水环境管理涉及多个地区和多个部门,长期以来,各相关部门围绕太湖开展了多年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污染源、环境质量、生态背景等信息。但由于缺乏在政府综合管理与决策层面的信息集成、共享、集中管理与统一机制,无法为太湖治理与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江苏省在太湖治理实践过程中认识到,要治理好太湖,必须依靠环境信息化手段的支撑,建设一套太湖平台环境应急系统来加强省内涉太水体应急管理力度,及时掌握涉太应急状况,动态分析各类涉太应急信息,最终为太湖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系统架构
基于“1831”项目“平台统一、系统集成、网络整合、数据共享、硬件集群、服务共保障”先进理念及“唯一、共享、标准、开放”整体架构标准要求,采用三层架构以及模块化的开发方式,系统使用MS2008开发,数据库使用SQLServer2008。此框架实现了整体布局、系统权限内容。View表示层使用WebForm实现,BLL业务逻辑层和DAC数据访问层均使用类库的项目实现,MOD业务实体贯穿整个系统(见图1)。
3系统集成
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模块接口开放、明确,系统各功能模块及接口设计,均按照“1831”项目统一的服务管理中心进行完整注册、规范命名、规范调用。该系统与第三方集成情况包括:集成第三方单点登录接口判断用户是否可以成功登录,同时与单点登录平台同步实现对用户的增加、删除和修改;获取第三方地图服务的二维、三维地图信息,展示监测点位的空间分布、水质变化等情况;与第三方系统进行太湖数据传输交换;实现与现有太湖平台、“1831”系统的业务与数据无缝整合。
4功能模块
4.1数据采集
包括饮用水源地监测数据(6个饮用水源地9个监测因子)、蓝藻水华卫星遥感监测、太湖湖体浮标监测数据、引江济太监测数据、蓝藻预警半周报(湖泊所)、出入湖河流数据监测、气象水利数据、人工巡检监测数据8个子模块。各子模块能够实现对各类监测数据的录入功能,并实现多种数据格式(如word、excel、pdf等)的数据导入功能。同时对各类监测数据进行查询、添加、删除、编辑、导入、导出等操作,实现省-市-县三级纵向的监测数据的数据交换。(见图2、图3)
4.2数据分析
可按监测时间(年、月)对饮用水源地、引江济太监测点进行水质类别评价、水质类别统计、水质趋势分析、水质类别比例统计并查询;按监测时间对藻类密度进行信息查询及密度关联分析并导出;对湖泊监测点、湖泊流域进行水质评价、对各湖区监测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可根据年份动态查询太湖湖体人工巡检每个月藻类密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以及同比环比数据,也可查看跨年的数据同比数据。以图表形式展现监测点位是否超标情况百分比,同时显示本周、本月、本年以来的百分比状况。
4.3GIS展示
实现在GIS地图上展现监测点位的空间分布、水质变化等情况,展现点位周边场景情况、最新监测数据、是否达标、水质类别、测点达标情况等信息。能够利用直方图、饼图、折线图等多种显示形式,使各监测因子、水质类别等环境要素按照月份、年份等显示在相应的地图位置上。
4.4报告生成
该模块包括太湖蓝藻预警监测日报、太湖枯水期预警周报以及太湖出入湖河流数据报告、蓝藻分布情况等报告。可根据水质、气象及其他有关业务部门提供的监测数据自动生成蓝藻预警相关报告,同时可根据时间范围筛选查询、重置、导出、下载word文档及excel
表格,为领导决策支持提供“展板”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