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白酒污水处理方案范例(3篇)

来源:其他 时间:2024-05-20 手机浏览

白酒污水处理方案范文篇1

【案例】2008年3月,赵某将一张他在北京参加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时的集体合影交给装裱店的刘某进行装裱。划某在接收照片后未经赵某同意,自行将照片转交给李某装裱。4月,李某不慎将照片遗失。2009年12月,赵某将刘某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损失3万元。

【说法】法院经审理认为,赵某被评为劳模时所拍的集体合影,具有特定的纪念意义。刘某因过失致使照片丢失,给赵某造成一定的精神痛苦,并且违反了双方当事人约定的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法院综合考虑照片的纪念意义、被告的过错程度、本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酌定刘某赔偿3000元。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兵团分院张伟森孙永红)

拾花工遇车祸身亡雇主无过错亦担责

【案例】2008年11月8日,拾花工易某拾花结束返回农二师某团住地,途经218国道时,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当场死亡。肇事者知道易某已经死亡后,喝农药自杀身亡,其妻子也不知去向。易某的亲属遂向法院提讼,要求雇主陆某赔偿各项费用20余万元。

【说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兵团分院

崔建民张居原李建业)

朋友酒后身亡共饮者有责任

【案例】2009年1月31日。李某在朋友梅某家吃晚饭。其间,李某和梅某夫妇、高某喝了一纸杯白酒。当晚,李某独自一人骑自行车返回,行至距自己家约100米处时,不慎摔倒受伤。2月1日,李某被送到医院住院治疗。10天后,李某因颈脊髓损伤而死亡。为此,李某的妻子将梅某夫妇、高某3人告上法庭,要求他们承担各项经济损失的40%。

【说法】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是在梅某的邀请下前往梅家饮酒,系醉酒后摔倒受伤而死亡。梅某夫妇和高某在李某身亡前具有与李某共同饮酒的客观事实,且梅某夫妇、高某因对李某未尽安全护送的义务而具有过错,应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法院判决梅某夫妇、高某共承担8000元的补偿责任。

(农二师中级人民法院

李建业张居原)

商业楼污水四溢邻家状告获支持

【案例】2006年6月26日,方某与汇峰公司签订了一份《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书》,约定汇峰公司征用方某部分权属的房屋用于开发商业楼。该楼竣工后,其排水管道距离方某未被征用房屋的水平间距不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标准。4眼窨井常在管道不畅时污水四溢、散发恶臭,影响到方某的正常生活。

【说法】法院审理后认为,汇峰公司因开发商业楼,在方某享有使用权的土地上挖设排水管道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距离标准有过错;建造的4眼窨井污水四溢,污染了周边环境,影响了方某的正常生活。汇峰公司作为商业楼开发权人在建造排水管道有过错而又无免责事由的情况下,应赔偿其因建造排水管道及窨井溢污给方某带来的损害,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故法院判决汇峰公司赔偿方某5000元。

白酒污水处理方案范文

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王先生和朋友们又往一个纸杯里倒入了酒精,结果杯子变成了红色。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湖北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专家表示,王先生所买的纸杯上面印花的图案是用的乙醇油墨,也是环保型的油墨,因而碰到酒精就会掉色。

专家解释,纯酒精纯度比较高,它把纸杯外面的环保型油墨进行了物理溶解,所以变成了红色。用纸杯装苦荞酒时,酒精浓度没那么高,再加上它本身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所以最后残留就是淡黄色。

那么用这种已经变色的酒杯来喝酒,会不会对身体的健康有影响呢?

专家介绍,环保型油墨是一种有机溶剂,用一次性纸杯装酒精和饮料,长期使用会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因此,专家建议不要用纸杯装酒精和饮料,如果要使用尽量一次性使用不要多次反复使用。

其实,早在2012年6月份出台的《纸杯》国家标准中规定,纸杯必须使用环保油墨。使用环保型油墨的纸杯,遇到酒精会掉色,这类纸杯需要明确标注“不得盛装酒精类饮品”,但日常生活中很多消费者并未注意。

除了杯子材质的选择,纸杯的质量问题同样也需要引起重视。对于王先生所购买的纸杯,专家指出,其违反了国标中对于印刷方面的规定。

国标规定,纸杯杯口距杯身15毫米以内,杯底距杯身10毫米以内,不能有印刷图案。这样是为了避免油墨进入口中,也是为了避免杯子叠放的时候油墨会污染杯子的内壁。但是,王先生所购买的纸杯并没有达到这方面的要求。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有纸杯、塑料杯、金属杯、瓷杯……那么,用什么杯子最安全呢?《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出消费警示:

1.一次性纸杯或暗藏潜在致癌物。一次性纸杯看起来卫生、方便,但仅用肉眼其实无法辨识其是否真的干净、卫生。

从环保的角度来讲,还是应该尽可能少用一次性纸杯。有的纸杯生产厂家为使杯子看上去更白,加入大量荧光增白剂。而就是这种荧光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就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其次,那些不合格的纸杯一般杯身都很软,倒入水后容易变形,有的纸杯则密封性差,杯底容易渗水,这都很容易让热水烫伤手;更有甚者,当你用手轻轻触摸纸杯内侧,能感觉到上面沾着细细的粉末,手指的触摸处也会变成白色,这是典型的劣质纸杯。

2.塑料水杯易藏污纳垢。塑料中常添加有增塑剂,其中含有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用塑料杯装热水的时候,有毒的化学物质很可能会稀释到水中,并且塑料的内部微观构造有很多的孔隙,其中隐藏污物,清洗不净就会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在选购塑料杯时,一定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级塑料所制的水杯。

白酒污水处理方案范文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76-02

为确保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和医源性感染,本院对HBV、HCV、HIV、梅毒职业暴露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几年来取得良好效果,现就其采取的措施简要总结如下:

1严格隔离

1.1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应做常规四项检查,即HBV、HCV、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四项检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对阳性患者严格按相关方案进行处理。急诊手术不明患者情况时,按污染手术处理。

1.2严密隔离措施,手术应配双套人员,室内、室外分开,手术器械、敷料一律使用一次性用品,以够用为原则,术后敷料用消毒剂浸泡后装入黄色塑料袋中放到指定地点回收处理。

1.3凡上述项目有任何一项阳性者,应在手术间门外悬挂红色标记,使手术人员能够自觉地、严格地、有针对性地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凡与手术无关的人员一律不准入内,同时谢绝一切参观。

1.4手术推车是疾病传播的载体和地面的污染源,所以设立专门的手术推车,推车用一次性大单覆盖,盖被下衬一次性大单,用后的推车用2%戊二醛或高浓度含氯消毒剂擦洗,被褥高压消毒。

2做好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及终末处理

2.1手术污染的器械一律用2%戊二醛浸泡30min,或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小时,或2%消佳净浸泡30min,或二氧化氯(90、99)1:100原液浸泡30min,后用流水冲洗或酒精擦拭,再高压蒸汽灭菌,严格遵守消毒―清洗―再消毒制度。电刀、电钻、血压计袖带、监护仪探头等,能高压消毒的高压消毒,不能高压消毒的用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

2.2吸引器瓶、污水桶等术前按1%的比例加入“84”消毒原液,浸泡消毒2h。

2.3凡手术接触的一切物品,均以1%的“84”消毒液擦拭,地面的血迹或排泄物,用2%戊二醛覆盖10min,再用沾0.5%“84”液的专用拖把拖2遍,拖把用“84”液浸泡1h,流水冲净,阳光下晒干备用。

2.4室内一切物品均不得外移,手术车推回室内,一次性用品及切除的坏死组织等用清洁大单打包后封闭房间,用过氧乙酸(按0.75~1g/m3)加热熏蒸2h,启封后将一次性用品放入黄色塑料袋内,集中运送指定地点焚烧,紫外线常规照射消毒。

3加强自我防护

这不仅是医护人员自身保护的重要措施,也是防止病人间交叉感染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3.1所有参加手术人员和治疗护理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2平时重视手部皮肤的保护,有损伤者不得参加该类手术,注意减少和避免心理、生理的过度疲劳。

3.3医护人员的手在防止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接触患者时要戴手套,手术结束后,凡参加手术人员用碘伏洗手3min后方可离去。

3.4术中、诊疗及护理操作过程中,严禁血水溅出,尽可能减少污染范围,术者(操作者)要穿戴防渗透性隔离衣或一次性塑料围裙,双层手套,套鞋套,帽子下压齐眉,口罩内衬一薄层纱布,盖住整个口鼻以不影响手术操作为好,必要时戴防护眼镜,以防手术及诊疗护理过程中污物对自身的污染。

3.5加强业务训练,规范器械的摆放及传递方法,严格带教,既能有效地防止损伤自己,又能快速准确地传递器械。术中器械的传递要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避免锐利器械引起创伤。术中密切注意手套有否破损,如有破口立即更换,破口处用0.5%的碘伏涂擦2遍。

3.6高风险职业人员定期做肝功能检查,注射乙肝疫苗。

3.7加强业务学习,合理安排工作,对部分新参加工作的医、护人员采用先讲课训练基本技能,后专人带教的方法,缓解和避免手术忙乱,巡回、洗手工作的紧张,减少术中污染机会,提高工作效率。

4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4.1一旦发生职业暴露,立即进行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

4.2对HBsAg阳性患者在手术、诊疗及护理操作时,如不小心被刺破划伤,应立即脱去双手手套,挤出污血,同时用3%碘酊棉球反复擦拭,彻底消毒,检测抗-HBs滴度

4.3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剂HIV也敏感,对其也有良好的灭活作用,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注意消毒隔离。

4.3.1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反复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暴露的粘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4.3.2医院感染管理科在接到报告后,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根据评估和确定的暴露级别、病毒载量水平确定预防用药方案。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预防性用药使用越早越好,即使超过最佳预防期,也应使用。

4.3.3加强跟踪随访和咨询检查,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HIV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HIV感染的早期症状等[2]。

4.4HCV病毒对有机溶剂敏感,经1:1000福尔马林,37℃96小时处理,加热100℃5分钟、60℃10小时,传染性消失。丙型肝炎预防基本上与乙型肝炎相同,但无疫苗预防。发生HCV职业暴露后,伤口处理参考HBsAg阳性者处理,同时必须加强跟踪检查,每月一次,发现血清ALT升高、HCVRNA阳性和/或抗―HCV阳性,早期用α―干扰素治疗,晚期转为慢性用α―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疗程一般为6个月。

4.5梅毒螺旋体在体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以及一般消毒剂如升汞、石炭酸、酒精等很容易将其杀死。在41~42℃时1~2小时即可死亡。一般规范的消毒隔离可以防范。

4.5.1医务人员自我保护,严防刺伤皮肤粘膜,设单人房间,床旁隔离,门口备用0.2%过氧乙酸泡手或手消剂,接触病人戴手套、穿隔离衣,医疗器械专用,用75%酒精或1%过氧乙酸擦洗消毒。

4.5.2消毒方法。水煮沸、日光曝晒、肥皂水、普通消毒剂(升汞、0.1%石炭酸、酒精)均能杀死梅毒及淋病病原体。污染的衣物、用具可煮沸消毒,被褥曝晒,病人痰液、排泄物、残剩饮食用1:10漂白粉浸泡10分钟消毒。

4.5.3如发生梅毒职业暴露,皮肤、粘膜及伤口的处理基本与发生HIV职业暴露处理相同。但必须经过足够时间的追踪观察,每月做一次非螺旋体抗原试验(RPR或USR),结果如阳性,应进一步做螺旋体抗原试验(FTA―ABS或TPHA),此试验结果如阳性,可以肯定梅毒感染,应及早用青霉素治疗;如阴性,则是RPR或USR试验结果为生物学假阳性,下月继续跟踪检查。

通过上述综合措施,可降低职业暴露发生,减少医院感染,提高医患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