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范例(3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6-29 手机浏览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积极探究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

我们在知识的传授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高兴还是冷漠呆滞,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种关注应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更要关注学生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不能拘泥于教材。

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创造,妙在灵活。对于外来经验,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运用、发展。对不同的教材可采用不用的方法,让学生对教师的教法常有一种“新鲜感”,以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创作方法要“多变”

1.图形联想训练。

教师在宣纸上用各种颜色晕染形成肌理效果,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纸上变出了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岛屿,有的说变成老鹰、鹿角……还可以利用图形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如白色的背景上画上几个五彩的小圆圈,由此让学生展开联想:由这张画你会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天空上放飞热气球;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绿色的海洋里鱼娃娃们吐的小水泡……这样,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情想象,去享受图形的变化带来的快乐。

2.添画联想训练。

教师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线条或图形,让孩子们大胆地进行联想添画、补充画面,比比谁完成的作品更生动、更有创意。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年龄阶段,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东西,如奇形怪状的建筑、五颜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灵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没有见过的东西,他们的这种创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现代社会正需要这种不拘于格的创造意识,需要孩子们把想象运用到创造上,而美术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玩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积极鼓励孩子进行探索性玩耍,创造玩的条件,使其享受玩带来的快乐,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有趣的游戏,如智力抢答、讲故事、变魔术等。在书中看到一位老师的《色彩的世界》一课是这样导入的:课前,教师在桌前放了一杯无色的水,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师以魔术师刘谦的形象出现,搅动杯中的无色水,谁知水在老师的搅动下慢慢散开变出很多种颜色,让学生初步体验色彩变化。像这样的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除此之外,在学生艺术创作的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换换环境来教美术,而不一定让孩子仅仅在教室这个单一的环境中创作。教师可以引导性的,让他们自发地组织、设计、分工、讨论,可以在音乐室、实验室、操场上、校园里,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到学校附近的乡间或小溪边,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美术、参与美术活动,让学生走进美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享受美术的快乐,表达个人的情智,获得审美体验。

四、美术教学中材料利用的“多样化”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变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鲜性和独特性,引发学生兴趣。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导孩子从多角度去联想和制作,逐步养成从多思路创作作品的好习惯。

如学习《装饰画》一课,有的学生带来了麦杆、稻草、麻绳、鹅卵石,有的带来了匾、贝壳,纽扣、啤酒瓶,有的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花瓣、花生壳、废纸板……通过粘贴制作,一个个别具风格的装饰画就这样诞生了。又如第五册《植物籽粒拼图》的教学,提早让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籽,包括小的饰品(纽扣、珠子等)。在教学中,学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贴图片,获得学习的乐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善于选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增强“变废为新”的创新意识,如把生活中常见的废纸板制作成个性化的镜框、小画夹等手工作品;并且还可以启发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这张废纸板,如用彩绘的形式、水粉画装饰的形式、线描的形式。

作为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所学知识的滚动性,培养孩子把书本知识用“活”的意识,把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如上《植物写生》这堂写生课时,发给孩子不同的植物种子宝宝,让孩子们当一回农民伯伯,体验植物宝宝生长的乐趣,并且要求孩子们把每个阶段植物的不同变化描绘下来。

这就是生活中的美术,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让我们的美术教学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美术带来的魅力,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如今,每周二是上海闸北区小学生们最期待的一天。整整一个下午的“快乐300分(钟)”活动中,没有抄抄写写的机械作业,有的尽是做实验、搞发明又或是随意涂鸦、唱唱跳跳的乐趣。

从去年9月开始,上海市在所有小学中推出了每周半天的“快乐活动日”,鼓励学生在各类探究活动和拓展型课程中,体验学习乐趣,闸北区的“快乐300分”应运而生。63名“特需教师”带着58门全区共享课程送课上门,全新的“创造学院”课表已经排到了本学期末。

“2月28日,三中心小学;3月6日,永兴路二小;3月13日,永和小学……”在和田路小学,记者见到了一张特殊的课表,来自校园中新建的一座“创造学院”。除了用于本校学生上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每周二下午,它还向全区小学生开放。

和田路小学有着数十年创造教育的传统,校长张军瑾介绍,去年,利用校园改建的机会,学校和区教育局联手将该校一幢旧教学楼改造成孩子们的创意乐园。现在,手持一本“创造护照”,学生们就可在整整一幢楼中,自由寻找感兴趣的项目——一楼的艺术创新实践室提供了陶艺、纸艺、创意美术等需要的各类材料;二楼的科技创新实验室分为能源实验、拼搭机器人、设计未来城市模型、创意DIY四大区域;三楼则是数字化体验活动中心,每间活动室门口,都摆放着一叠叠塑封的“任务单”。校科技辅导教师李融说,老师们为每个区域精心设计了10门左右的“微课程”。例如,“观察一次酵母吹气球”“制作一扇回形针门帘”等,在一次活动中就能完成。此外,还有一个学期的短课程和以“机器人王国”、“三维立体图像制作”等专项技能培训为主的长课程,鼓励孩子们带着兴趣和问题,多次光顾创造学院。

“特需”教师,“走校”送教上门

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篇3

关键词:学习意识;小学;美术课

在心理学中,兴趣对个人的心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小学低年级阶段应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能力,在课堂中,激发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游戏、猜谜、歌曲、视频等方式进行激发,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提升学习成绩。所以在小学阶段,学习习惯是最为重要的任务。

一、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该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用独特的美术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把这种兴趣继续延续下去,转化为情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可以从知识与技能方面,给学生带来帮助,通过这种美化生活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到美术的独特价值。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都比较喜欢画画,通过自主学习的培养,更能发掘绘画潜能。

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知道,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和发展思维的动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美术课堂上,兴趣激发有很多种方式,可以通过游戏、猜谜、歌曲视频等方式与学生学习交流。教师可以提高课堂上的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活泼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让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从兴趣转化为习惯。

二、主动学习,调动思维

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培养,应该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潜移默化的努力。教师应该树立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从有效思维入手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自身特点,让美术课程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通过美术教材的独特优势,可以通过具象的形式展现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欣赏美、发现美、表现美。通过美术,可以弥补学生的识字弱点,学生可以通过精美的图片充分学习。例如,美术教材中“漂亮的瓶子”一课,让学生自己思考教材中的内容,与同桌,或前后桌,讨论“书上告诉我们什么?”“你喜欢哪个瓶子为什么?”“制作瓶子”,通过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大部分学生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就可以剪出一个瓶子外形,每个学生的想法都是不同的,他们会开心地在黑板上展示出来。有的学生可能不会折瓶子,通过进行前后桌的交流分享,就会马上明白自己做不出瓶子的原因,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制作出瓶子。

学生的成功表现,证明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但是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学生通过无限的思维想象和全方位参与教与学的过程,才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自主学习,培养品质

通过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能够充分探究生活和学习知识,在这种探究性学习中,老师作为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应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过程,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对一些有创新的想法,老师应该给予鼓励,对于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老师不应轻易否定,应该以委婉的语气和学生进行探索,找出错误的原因。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学习,对自己的创作有满足感,能够以充分的热情对待学习。

四、喜欢倾听,共享学习成果

在美术课堂中应该从生活中获取艺术,让学生更愿意去展现自我。通过不断的交流学习,学生能够体验快乐,分享成功,学生就会保持对美术的浓厚兴趣,这对于倾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师应该详细解读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了解构图色彩等方面的知识,学生更应该学会倾听,可以把一部分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去展现自己最得意的地方,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这种倾听方式不要在临近下课的时候进行,这能够让学生专心致志地去分析作品,共享学习成果。

由此得知,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老师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