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简述教学的定义范例(3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7-04 手机浏览

简述教学的定义范文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义务教育比较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934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我国,“义务教育”概念的正式使用始于清政府颁布的

A.《奏定学堂章程》B.《京师大学堂章程》

C.《钦定学堂章程》D.《简易识字学塾章程》

2.首次提出了“强迫教育”概念的古希腊学者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阿基米德

3.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无偿性B.强迫性

C.义务性D.基础性

4.英国义务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

A.磁石学校B.宗教学校

C.实科中学D.在家上学

5.与其他历史时期的义务教育相比,中世纪的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

A.阶级性B.宗教性

C.强制性D.国家性

6.以综合学校作为义务教育主要实施途径的国家是

A.德国B.英国

C.芬兰D.俄罗斯

7.综合课程的三种基本类型包括: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经验本位综合课程和

A.学科本位综合课程B.学校本位综合课程

C.教师本位综合课程D.健康本位综合课程

8.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学者是

A.贺拉斯·曼B.约翰·杜威

C.拉尔夫·泰勒D.约瑟夫·施瓦布

9.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详细地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涵义,认为它包括两个方面涵义,分别是“消除不均等”和

A.“消除种族差异”B.“消除宗教排斥”

C.“消除歧视”D.“消除性别不均等”

10.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日本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

A.教育优先区政策B.教师定期流动制度

C.资源专注政策D.农村教育成就项目

11.法国义务教育的教师均为

A.国家公务员B.省公务员

C.市镇公务员D.公务雇员

12.美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是

A.以国家课程为主、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

B.以地方课程为主、以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

C.以校本课程为主、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辅

D.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主、以校本课程为辅

13.一种以调动五感、用整个身体进行学习的方法叫

A.合作学习B.服务学习

C.补充性学习D.体验性学习

14.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对特殊儿童实施一体化教育和

A.专长教育B.关爱教育

C.特殊班教育D.全纳教育

15.韩国现行义务教育学制是

A.单轨制B.双轨制

C.多轨制D.分支型学制

16.为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沟通与融合,采取“普职双轨体系下转换模式”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

C.德国D.芬兰

17.将教师继续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

A.“培训机构本位”模式B.“学校本位”模式

C.“研训一体”模式D.“大学——中小学合作”模式

18.应促进自我专业发展,这是指

A.社会角色下的教师职能B.学校一员角色下的教师职能

C.课堂教学人员角色下的教师职能D.自我职业角色下的教师职能

19.政府将用于义务教育的公共经费以凭证形式直接发给学生和家长,学生和家长可用其来支付所选择学校的学费和相关教育费用,这种制度称为

A.合同拨款制度B.直接拨款制度

C.学校凭证制度D.教育凭证制度

20.发展性教师评价所奉行的四条原则是:发展性原则、“三全”原则、保密原则和

A.刚性原则B.双向性原则

C.愉悦性原则D.结果性原则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21.早在原始社会和古代阶级社会,就存在一定形式的义务教育。

22.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都要求适龄儿童必须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23.而对于义务教育的对象儿童来说,义务教育既是他们应享受的权利,同时又是应尽的义务。

24.中世纪义务教育“一体两面”特征,是指根据不同的推行者可分为基督教教会的义务教育和世俗政权的义务教育两个方面。

25.从20世纪初开始,各发达国家已基本上普及了初中教育。

26.俄国在沙皇统治时期就已正式建立起义务教育制度。

27.公学是英国的一种公立学校。

28.当代英国义务教育的改革发展动向之一,是实施国家统一课程和考试,加强义务教育的中央集权管理。

29.在法国,学前教育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免费实施。

30.当代俄罗斯义务教育改革的动向之一,是改“教学计划”为“规范性指标”,扩大课程实施的灵活性。

31.日本的公立学校是指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

32.美国为加强女童教育,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取缔单一性别学校。

33.澳大利亚的教育主要是由各州、领地政府实施自主管理。

34.朝鲜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把人们培养成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共产主义革命人才。

35.埃及的义务教育由地方政府全权负责。

36.为广泛筹集教育发展资金,埃及政府实施了“教育工资税”制度。

37.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是法国。

38.国际人权公约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利确定为人权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9.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反偏见和歧视的思想,主张对不同文化与价值观的包容与尊重。

40.家校合作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实施学校的教育计划。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41.学校管理

42.教育均衡

43.选修课程

44.学制

四、简答题(任选4小题作答,每小题5分,共20分,多答不得分)

45.简述分组教学的主要优点。

46.简述教师评价的主要作用。

47.简述地方分权型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优点。

48.简述日本“学社融合”的主要模式。

49.简述韩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

五、论述题(任选2小题作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多答不得分)

50.综合分析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简述教学的定义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问题;数学工具;教学策略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应用能力,它包括: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解答和解决生活生产以及物理实验中的许多具体的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的。对于初中生应具有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初步能力,主要包括:应用物理知识说明简单现象,会运用物理知识和公式对简单和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等。可见,在物理教学中,数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呢?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一、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图象,符号)来表述物理概念、过程和规律的能力

中学物理中的许多概念和规律常用数学符号、公式来表示。在教学中必须经常注意把概念、规律的物理意义跟公式与文字、语言表述结合起来。应从具体事物或事例出发,通过分析来揭示出它的实质,并用文字加以叙述,再启发学生用合适的数学语言来表述,最后写出数学表达式,要求学生对有关定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会互“译”,还要能说清楚有关物理量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公式所反映的函数关系成立条件以及适用范围等。例如:部分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I=U/R,从数学上,变形为U=IR和R=U/I是等效的,但在物理意义上,它们有着不同的意义。

中学物理中,常用图线或图象表示物理概念、过程和规律。其好处是形象直观、动态过程清楚。例如:力的示意图、海波的熔化图象、水沸腾的图象等。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绘图、识图和用图的指导,以培养他们能用图象表示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建立物理公式的能力

中学物理中,许多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并在分析实验的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从实验数据出发,通过分析思考,运用数学工具得出规律的结论。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定律(公式)的建立过程和它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并且有助于它们今后在科技工作中的发明刨造能力培养。

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进行认证和推理的能力

物理学中,有些公式是表述基本的定义和规律的,而有一些则是导出公式。导出公式是由基本定义和定律运用数学方法得到的,它也是重要的原理和结论。例如: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公式,就是从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出发利用数学方法推理得到的,象这类论证和推理,今后,在高中就更多了,在中学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既可以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又可以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

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学好物理是寸步难行的。运用数学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常常是中学感到最困难的问题之一。这主要是他们对有关概念、定律理解不深,思想方法不对,思路不清和数学运算技巧不熟练造成的。今后,在高中,应使学生明确,数学作为工具,用来解决物理问题,必须受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制约;任何一个问题,分析清楚它的物理过程,明确有关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它适用范围等,是最关键的。

五,培养学生数理结合意识、熟练使用常用的数学工具的能力

简述教学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RSS;ASP;教育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6-11740-03

辛迪加源于英文syndicate,原意指联合组织,后来马克思将其发展成一种垄断组织的定义。目前,在互连网上也出现一种资源聚合的技术――RSS。简单的讲,RSS技术是在不同站点之间实现内容共享的一种技术。由于RSS发展的历史原因,RSS的英文全称解释则较为复杂,大致有三种:“RichSite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ReallySimpleSyndication”(真正简单聚合)和“RDF(ResourceDescriptionFramework)SiteSummaries”(RDF站点摘要)。无论哪种解释,都共同的体现着资源的共享、聚合。用户可以借助RSS阅读器,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时事阅读网站相关内容。

RSS作为一种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比如很多在线学习系统,都已提供RSS服务,学生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获取到最近更新的知识;很多教师也利用RSS实现学生作业提交,教师利用RSS把所有学生作业聚合阅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而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各种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整合逐步得到完善,教育资源也日益增加。然而,伴随着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整合,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海量的教育资源会使用户产生资源迷航,资源库间的资源信息共享缺乏,造成资源的重建和浪费……这对教育资源库服务的便利性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在教育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提供资源信息共享和聚合功能,以解决资源库间的资源信息互通问题。利用RSS技术则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1RSS技术基础

W3C(WorldWideWebConsortium,/)定义所有RSS文件必须遵循XML1.0规范。一个RSS文件必须以.xml扩展名保存,它以rss为根元素,用version属性来声明RSS文件遵循的RSS版本。RSS2.0文件中的rss元素定义为。RSS主体内容由hannel元素及其子元素组成。channel元素用来定义频道内容,子元素title、、link、description等用来对频道的信息进行描述,子元素item构成频道的内容项,可重复出现,因此通过对频道及所含资源的描述,可实现对作为资源集合的网站的描述。下面对channel元素的一些重要子元素进行简要阐述:

(1)title是频道的标题;

(2)link是与频道内容对应网页的地址(URL);

(3)description是对频道内容的简要描述;

(4)image指定了频道的图像;

(5)ttl描述频道的更新周期;

(6)cloud用于需要及时更新内容聚合的情况,描述了具体注册站点、协议和端口等信息;

(6)textinput用于呈现一个HTML表单以便用户输入;

(7)items指定频道中的一个内容项,比如资源的标题,它的超链接将指向具体的资源链接页面。items元素包含的子元素title、link、description、source、enclosure、category、pubDate、author等用来对具体资源信息的标题,链接,内容简介,来源地址,附带图片、音乐等文件,类型,日期,作者进行描述。

2RSS和ASP技术实现教育资源提供

可以利用RSS技术在教育资源建设的同时增加RSSFeed(RSS种子),从而提供RSS服务。由于资源的更新速度快,如果为每一个资源都制作一个RSSFeed既复杂也浪费人力和时间,因此需要采用动态网页技术自动实现RSSFeed的更新。这样,在建设资源库时,则自动更新了RSSFeed。我们在这里采用ASP+ACCESS方法实现,ACCESS是一种小型数据库,它的优势在于简洁、方便,但它对大型数据库的支持较弱,所以在真正的应用中,数据库可以选择一些大型数据库(如SQLServer,Oracle等),但数据库设计和程序实现基本相同。

2.1数据库设计

增加RSSFeed功能并不会产生数据库的巨增,这是因为大部分RSSFeed所需的必备数据与原始资源库的数据是相同的,例如RSSFeed的元素(items)的标题(title)、内容简介(description)、类型(category)、日期(pubDate)、作者(author)等,都应该是原始数据库中必须的字段。因此只需要对原始数据库稍加扩充就可以实现RSSFeed,下面给出一个增加RSSFeed后扩充的数据库实例。

表1资源项表

2.2程序实现

设计好数据库后,就可以用ASP动态生成RSSFeed文件,其算法流程图如图1。核心实现代码如下:

图1RSSFeed生成算法

dimConnstr,DbPath

DbPath="db1.mdb"'数据库文件的位置

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str="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Source="&Server.MapPath(DbPath)

Conn.OpenConnstr'打开数据库连接

SetRS=Conn.Execute("SELECTTop50*FROMResORDERBYR_pubDateDESC;")'从资源库中选出最新的50条记录,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出适量记录,甚至可以选出某时间段的资源。

3RSS和ASP技术实现教育资源获取

运用RSS技术实现资源提供后,用户必须在本机上安装RSS阅读器(如新浪点点通阅读器),并且将提供的RSSFeed添加到新的频道,就可以获取资源库的最新信息。为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我们必须提供资源获取的服务,使得用户可以下载资源,而不仅仅是提供一个表面友好的链接。其核心实现代码如下:

dimxmlDoc,http

dimroot,ItemList,ItemNode,ItemNodeChilds,ItemNodeChild

Sethttp=Server.CreateObject("Microsoft.XMLHTTP")'创建XMLHTTP对象

http.Open"GET",".cn/news/marquee/ddt.xml",False'获取远程xml文件

http.send

SetxmlDoc=Server.CreateObject("MSXML2.DOMDocument")'创建DOMDocument对象

xmlDoc.Async=False

xmlDoc.ValidateOnParse=False

xmlDoc.Load(http.ResponseBody)

setroot=xmlDoc.documentElement

setItemList=root.getElementsByTagName("item")'取出item元素

ifItemList.hasChildNodesthen'如果xml文档含有子节点则执行

foreachItemNodeinItemList'对所有的子节点遍历

ifItemNode.hasChildNodesthen

setItemNodeChilds=ItemNode.childNodes'取出item的所有子对象

foreachItemNodeChildinItemNodeChilds'对所有的item子对象遍历

ifItemNodeChild.TagName="title"thentitle=ItemNodeChild.text'取出资源标题

ifItemNodeChild.TagName="link"thenurl=ItemNodeChild.text'取出资源链接地址

next

response.Write(""&title&"

")'输出超链接

endif

next

endif

%>

4实现教育资源的定制

资源定制是根据用户需求,建立用户检索文档,自动搜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并将其传递至用户指定的“地点”,如用户邮箱中。教育资源库网站在提供RSSFeed后,用户可以定制个性化服务,即资源库站点提供资源信息的定制服务。可以采取EMail的定制方案,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方案可靠、方便、简单且经济。教育资源库站点的RSSFeed提供的资源信息定制模型如图3所示。通过资源信息服务的定制服务,使得一个用户可以同时获取多个教育资源库的更新情况,真正达到教育资源库的聚合,使得教育资源的建设更具有意义,利用率更高。

5结束语

采取以上模型和程序方法,就可以非常简单的实现教育资源库的RSS服务。利用RSS技术建立的教育资源共享,是一个主动意义上的共享:用户一旦定制了某个教育资源库的RSS服务,教育资源库的更新会主动推送至用户的桌面。RSS技术是当前信息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RSS技术为教育资源库建设服务,值得教育信息技术学者们研究,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谢强.RSS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N].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

[2]易晓阳.RSS含义、本征与应用[M].图书馆学研究,2006(8).

[3]詹青龙.RSS技术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M].教育信息化,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