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保护视力的重要性范例(3篇)
孩子保护视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我保护;教育体系;安全教育
引言: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也是教育中的重点。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因为与成人不同的是幼儿自身对于危险并没有意识,所以很多时候在对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对于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和管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幼儿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缺陷,例如美国幼儿教育非常注重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美国的家长常常会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要求孩子能够自立。而在我国幼儿就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不仅不注重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还加倍的溺爱孩子,这些都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1]。
1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内容
幼儿安全自护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加强幼儿的安全自护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幼儿时期的孩子好奇心非常强,对于一些新鲜事物喜欢去尝试和探索,并且这一时期的孩子对于危险并没有过多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是在身心方面还是在身体方面都发育不完善,所以幼儿时期的孩子经常会受到一些意外的伤害。例如幼儿喜欢将一些玩具放入口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误入口中的危险。还有一些幼儿喜欢玩水或者是爬高,这些都会产生一些危险。所以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护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2培养幼儿保护自我能力的方法
2.1在游戏中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幼儿自我救护能力:
幼儿喜欢在游戏中学习和探索,所以幼儿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幼儿进行自护教育,例如在对幼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模拟幼儿被烫伤的情况,然后对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分析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一般情况下教师应该提示幼儿要学会用凉水做一些基础性的处理,然后要知道110报警电话和120电话,拨打这两个电话求助是幼儿应该掌握的最基础内容。为了幼儿能够更好的认识到自护的重要性,教师还应该让幼儿在游戏中表演,这样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
2.2通过生活,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学前教育关系到幼儿的自身安全和健康,无论是幼儿园的教师还是孩子的家长都应该对其加以重视。在学习和生活中家长就应该对孩子进行一些安全常识教育。例如在喝水的不要边跑边喝,喝水之前要试一下水温,避免造成烫伤。在走路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红绿灯,在吃饭的时候坚决不能嬉戏打闹,避免食物卡住喉咙。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家长一定要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在生活中要注重细节教育,只有这样才会逐渐的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3做好家长,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自我保护意识是当幼儿遇到危险时候应该具备的本能。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就应该从基础教育做起。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都应该对幼儿及时的进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现如今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幼儿教育不完善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行业的最主要问题。所以在现代化的教学体系中,有关幼儿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加强对于幼儿自我保护知识的教育,让幼儿充分的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推动我国幼儿的健康发展。
2.4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幼儿自我保护教育:
幼儿年龄小,对于很多危险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幼儿时期的孩子出现磕磕碰碰是较为常见的事情,一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出现磕磕碰碰的情况就时刻的抱着孩子,实际上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要想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就应该让孩子自身有着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所以笔者建议应该加强幼儿时期孩子的体育锻炼能力。当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幼儿能够及时的做出反应,避免造成意外的伤害[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学前幼儿教育中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幼儿在很多时候对于危险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我国幼儿教育也缺乏一定的教育体系,所以只有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教育和管理体系,才会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孩子安全的增强或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都会使得幼儿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进而为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做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美艳.重视生存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J].经验交流,2014(09):109—115.
[2]刘丽丽.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素质与能力,2014(07):165—167.
孩子保护视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
随着近些年来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教育被提上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环境保护,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把环境教育列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环境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中国未来环境状况的优劣,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良性发展,关系到未来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环境保护已成为时展的主题,因此,环境教育也成为提高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一个有力手段和有效措施。
本文从环境教育的定义和必要性、如何实施幼儿环境教育,幼儿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几方面,对环境教育作一论述。
一、环境教育的定义和必要性
狭义上的环境教育从字面的意思可理解为针对环境的教育,广义上的环境教育是通过对环境的认识、运用及改变,以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行为。环境教育根据教育方式分为主动式环境教育和被动式环境教育;根据环境在教育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同又可分为启发式环境教育和说明式环境教育。这些分类的区别主要在于受教育的主体人,是以积极的状态还是消极的状态去接受教育的。本文所提到的环境教育多是指环境保护教育,也即狭义的环境教育。而广义的环境教育,现在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去。
我们的环境教育强调为幼儿营造绿色的园内精神环境,教师们用自己宽厚的心灵重视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帮助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园同一起游戏,做到同欢乐同分享,教师为幼儿出谋划策、排除困难,关注幼儿的兴趣点,支持他们的奇思妙想,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不断深入探究学习,在交往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教师还将自己的才华展现给幼儿,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在艺术的海洋得到熏陶。
孩子们的世界充满神奇幻想,他们用优美的舞姿描绘大自然,用美妙的歌声赞美春天,当孩子们听着一个个有关人类破坏环境、滥杀动物的故事时,便会将自己心中的意愿画下来,还会更多地运用艺术形式,如小品、歌曲、舞蹈等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保护环境。我们的环境教育还主张为幼儿成长提供较好的园外精神环境,包括家庭、媒体、邻居等环境,尽可能给予幼儿健康的熏陶。如向家长提出应有的行为和言语规范,家长从自身做起,方能避免孩子形成不良的习惯,不在幼儿面前炫耀自己或家庭成员的经济条件,同时提醒家长避免孩子形成优越感等。从绿色环境到环境教育再到绿色家园,我们在创造绿色自己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绿色的新人、思想乃至未来、世界。
二、如何实施幼儿环境教育
如何使环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呢?这就需要广大幼教人员转变职能,细致、耐心地工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环境意识
广大幼教工作者要不断学习环境知识,对自己严格要求,用心去警惕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树立绿色教育观念,在孩子心目中树立环保卫士的神圣形象。
2.特别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教育
环保意识的培养也是养成习惯的过程,平时应时常提醒孩子要保持室内外卫生,教育孩子爱护公物,懂得节约资源。在户外活动时提醒幼儿爱护大型玩具,学认一些保护环境的标语牌,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乱摘花,以保持优美的环境。在进餐时,教育幼儿不浪费、不挑食,使幼儿懂得粮食对人体的益处及浪费会造成的危害,在公共场所看到他人乱扔果皮纸屑,建议孩子捡起来或提醒别人捡起来放入果壳箱,并让幼儿知道我们要少用或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让他们懂得这是对资源的浪费,是对地球的污染。
3.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环境教育的影响
环境教育在幼儿园中已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并得以积极地展开,然而在家庭中却未能引起家长的重视。有些家长自身环境意识极差,对孩子破坏环境的行为视而不理,这势必会造成家园教育目标的分歧,因而幼儿园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环境意识,让家长一同参与到环境教育行列中来。具体做法有: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召开家长会,唤醒家长的环境意识;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活动,如与孩子一起收集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等;让家长明确本阶段环境教育的目标,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帮助幼儿巩固某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环境教育目标的完美实现。
三、幼儿环境教育的意义
通过系列环境教育活动,幼儿不仅拓宽了知识面,创造能力也在动手动脑的环境教育中得到发展。环保活动中的许多游戏、实验和操作活动,把环保与教学、学习与锻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常常处在探求新知的的快乐和激情中,良好的环境将使幼儿学习好、心情好、身体好。另外,在防止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的同时,幼儿也掌握了一些自我保护方法。孩子们在跑跑跳跳的游戏中,全身心都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工作是跨世纪的任务,我们的环保教育仅仅开了个头,以后我们将沿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四、结语
幼儿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去启发幼儿,引起幼儿对环境的关注和爱护,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只有这样,环境才真正起到了教育的作用,环境教育才真正的名副其实。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幼儿园环境教育应该自然地融进日常生活,强调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突出身边的人和事,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得到教育,并在教育中促进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我们相信,孩子们将会在幼儿园美丽整洁的环境中得到成长,幼儿园的环境也将会因孩子们的生活而变得更加优美。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刘小英.如何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J].福建教育,2007,(8).
[4]张韵怡.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环保教育[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2004,(5).
孩子保护视力的重要性范文篇3
关键词:体育活动;自我保护;意识
体育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幼儿进行体育活动不仅能有效地锻炼身体,而且能更多、更直接地接受阳光、新鲜的空气、水分等自然因素的刺激,这对幼儿的发育及健康尤为重要。在体育活动中,难免要奔跑、跳跃、钻爬、攀登等,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幼儿在奔跑中突然跌倒、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身上等现象,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身体伤害,而这些都是由于幼儿缺乏运动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造成的。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呢?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是长辈的过分保护才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孩子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检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应付危险和突发事件。如,妈妈带孩子在公园里玩,孩子在飞快地奔跑,妈妈急着喊:“宝贝,慢一点,小心摔跤!”孩子慢了下来,妈妈牵着他的手继续走。孩子爬到秋千上荡来荡去,妈妈急着喊:“宝贝,慢一点,我来帮你。”妈妈小心地摇着秋千。整天,孩子没有跑过,没有爬过,没有跳过,他一点也不开心。妈妈对孩子过分的保护,使他失去了自由。孩子没有被磕碰到,妈妈很放心,似乎觉得自己尽到了责任。又如,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玩滑板,在街道两旁,宽阔的广场上,常常有孩子在冲来撞去,在台阶上跃上跃下,甚至从铁杆扶手上滑下,不禁令人为他们捏了一把汗。但在中国,几乎很少见到玩滑板的孩子,什么原因呢?滑板讲究的是技巧,而中国人向来是善于玩技巧的,历届世界性的杂技比赛金奖几乎是中国人包揽的,而滑板运动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追根溯源,在中国家庭的传统教育意识上,家长们认为玩这种游戏太危险,容易摔断四肢,因而不鼓励孩子玩,与美国人的教育思想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有更深的家长式教育传统,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教育方针是保护、灌输和训导。于是乎,孩子本来具有的对这种游戏的畏惧心理更加增强,有了更好的理由后退。我们不鼓励孩子随意冒险,但适当地教会孩子一些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渗透于体育活动中,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一、加强对幼儿基本动作的训练,教会幼儿正确使用各种运动器材,使其具备独立运动的基本能力
我们在向幼儿讲解活动过程、动作要领及体育器材的使用方法时,应努力做到重点突出,形象具体,并以自身动作示范,帮助幼儿全面理解,掌握有关技能技巧。尤其是在向幼儿讲授新动作时,教师的示范要做到层次规范、要点清楚。例如,“麻袋跳跃”这一体育游戏深受幼儿喜爱,它在培养幼儿动作协调、敏捷方面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但这项运动难度较大,稍有不当就会发生危险。我在教学时,特别注意自身示范动作的规范,告诉幼儿必须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先将脚伸进麻袋,然后抓住麻袋口,最后将口子拉直、拉紧,这样才能向前跳跃。在亲自示范动作时,让幼儿看清下肢和跳跃动作,帮助幼儿掌握“抓紧袋口,双脚跳跃”的动作要领。在幼儿进行具体练习时,要求幼儿跳跃动作放慢,尽量保持身体平衡,随着动作的日趋协调,稍稍加快跳跃速度。对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及时予以辅导,纠正错误动作,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因动作错误而可能发生的事故。
二、在幼儿活动时,教师注意观察并不时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和应变方法,将“自我保护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体育活动之中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有的教师给孩子定下各种清规戒律,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但又懒于对这些限制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孩子没有理解老师不允许自己这样做的理由,认识不到这样做的危险,一旦教师不在身边时,在好奇心或逆反心理的驱动下,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危险的尝试,从而引发一些伤害事故。有人曾提出“自然后果教育”,即让孩子亲身尝试一下“苦头”,他自然就会终生引以为戒。这种观点虽有一定道理,但它的后果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后果的危险性太大,就会对孩子身心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因此,我个人认为与其事后教育,不如防患于未然。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体育活动的全过程,并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时告诉幼儿注意事项,适时地教给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和应变方法。如,在孩子们练习抛接物活动时,告诉他们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斜抛物落在周围同伴的身上。在组织幼儿四散跑、追逐跑、快速跑时不能低头向前猛冲,眼睛要学会注意观察周围的情况,避免因相互碰撞而跌倒。如果不慎跌倒,要尽可能用双手支撑身体,防止头部着地。教育提醒幼儿如果感到不适,要主动告诉老师,以便及时调整运动量。此外,我们要全面、科学、经常地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帮助幼儿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使幼儿学会运动中的自我保护,为安全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重视评价手段在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过程中的运用
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过程中,我经常抓住教育契机,就突发事件,不失时机地进行随机教育,帮助幼儿分析、判断发生事故的原因,引导幼儿开展讨论。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对孩子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通过评价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过程中,我还就带有普遍性的典型事例、事故,及时对全体幼儿进行现场教育,表扬运动中头脑灵活、表现好的幼儿,鼓励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教育全体幼儿及时吸取事故教训,从而巩固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加强家园联系,请家长解开束缚孩子手脚的“绳子”,让孩子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
在幼儿园中,经常听到、看到家长在办公室向园长诉说自己的孩子今天在幼儿园里摔跤了,弄得班里老师们每逢体育课、户外活动时,都提心吊胆,生怕哪个孩子磕着了、碰着了。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可以说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孩子们需要学会怎样去忍受在生活中碰到的伤痛。现在的父母因为望子成龙心切,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而忽视体育锻炼。玩是孩子的天性,与其不让他们玩,还不如教会他们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不要回到家让孩子就像一只关进笼子的小鸟。为此,作为父母应该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经常与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解开束缚孩子手脚的“绳子”,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头顶蓝天,脚踏草地,沐浴阳光雨露,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