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范例(3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4-05-24 手机浏览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范文

隧道在施工的时候,需要采取很多措施,其中安全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措施,再实施这个安全措施的时候,要做到动态化,即要做到动态化设计、动态化管理和动态化施工,这样才能做到调度的合理性,才能提隧道施工的高安全度。不光要做到这些,还要在施工的初期做好稳固支护等工作,必须要注重爆破的安全,在开挖时工作进行时要给与重视。在对隧道进行施工的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要遵循既定的方案和根据现有的工具进行施工。利用电脑对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并与施工时的实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做好安全措施,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只有隧道施工的安全措施得到保障了,才能使得整个隧道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2隧道施工应有的应急措施

我们从新闻或者网上可以看到,隧道施工事故频发,究其原因,大多都是没有完善的应急措施或者应急措施没有跟上造成的,所以,为了提高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对事故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最大的减少事故损失以及事故对公司带来的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国家财产的安全,在隧道工作开始的之前,相关部门需要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隧道施工的应急预案,争取将一切伤害降到最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问题有以下几种透水或者喷水、机械的伤害、隧道的坍塌、有毒气体以及窒息等等。在隧道挖掘过程中产生的岩石需要用车装载运输出去,装车的时候车体衔接不好还有隧道内比较污浊,能见度比较低;车辆的调度工作没有做到位等因素,都是隧道施工应急措施中必须要考虑到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应急措施比较完善,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施工事故。

2.1成立应急小组

预先分配好小组成员的职责所在,指定能力高的组长以及副组长,其中,应急小组要包括联络通讯组、紧急修复组、故障排查组、救援组、后勤组以及最重要的义务救援队。首先,要精确分配各应急小组的任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小组之间互相监督,切不可出现误工懈怠的情况。这一步是对所有救援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2.2提前准备好应急物资

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提前准备好一切有可能用到的应急物资,若施工现场突然出现施工材料短缺的情况下,就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经济物资以备不时之需。最重要的是要准备好应急灯、消防器材、撬棍、有线电话、担架、以及临时发电机、空压机、电焊机、气焊设备一套,要保证在应急物资准备这一方面做到万无一失。

2.3应急响应

2.3.1隧道施工中坍塌事故应急措施

在施工前,提前做好地质检测,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勤检查,发现任何或大或小的问题都要立马停工进行商讨;一旦发生坍塌事故,首先要在防止事故的扩大的前提下先救被困人员,在治理塌方的同时,加强排水,待一切事故隐患处理完毕之后,上报上级征得相关部门同意之后,再继续作业。

2.3.2隧道施工中突发性大量涌水应急措施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加强对地址情况的预测,采取相关措施,及时将地表水引出隧道外;备齐相关的防涌水的相应设备,一旦发生大量涌水,首先车里人员,在保证人员的安全下,再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整治。

3隧道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从隧道的建造到完工再到使用,始终离不开质量两个字,离开了这两个字,建造出来的就是豆腐渣工程,是残次品,如果直接投入使用,那就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自身信誉的极大不负责任。所以,要求监理要严格把关,做到算无遗策,正确使用各种方法来确保隧道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把使隧道的修建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建造出来的隧道才能放心的投入使用。

3.1隧道质量控制措施前期的统筹规划

在隧道施工之前,根据所需要的施工地点土质以及地貌的特点和性质,科学的对隧道挖掘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因为只有有了比较详细科学的的规划,隧道施工才能够安全有效地开展。在施工之前,应该事先调查所要施工地点的土质、建筑物等等的信息,对施工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进行科学的估算,对于施工时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要进行预算,并绘制好所要施工隧道的详细图纸。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应当理论联系实际,按照图纸和现实情况进行施工。在施工之前,也用该把人员做好详细的分配,只有合理的分配人员,才能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施工的顺利有效地进行,并且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合理的分配,统一的规划,并且要保证材料的充足,为隧道工程的施工营造一个比较好的氛围,这样,工人才有干劲,工作才能更有效的完成。所以说前期的统筹规划非常重要,它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前提,也是前期准备。

3.2严格检查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

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想吧隧道施工做得非常好,必须要保障原材料的质量。只有质量过关了,才有可能修建出质量很好的隧道。所以在隧道施工之前,监理一定要严格检查用来修筑隧道材料,从材料的出厂到材料的验收都需要层层严格的把关,而且要加强材料的认证环节,选材要超过普通标准,不要错选或者错用材料。除了要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严格把关之外,还要在材料的保存方面下功夫,要严格的保管隧道施工时所需要的材料,而且应该严加看管材料,以防被窃。在企业施工人员当中,有许多人员学历并不高,理论和时间基础并不很扎实,以至于许多人而且对材料的使用并不熟悉,不懂得合理应用材料,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受损。所以,施工单位或者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在隧道施工的时候,负责监督的监理应该加强对材料使用的监督,做到材料合理使用,是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对于不同的建筑,对材料的要求并不相同,所以隧道施工的监管人员更应该把握材料的规格、用量以及品种等各种参数之后,在各个方面都符合标准之后,才能投入隧道施工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修筑出来的隧道是合格的隧道,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3.3相关配件的质量管理

在隧道施工中,仅仅有材料还是不行的,还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配件。配件的选择要根据隧道施工的具体情况,配件的选择一定要注重质量,必须要严格控制配件的尺寸,配件一定要有质量合格的证书。相关配件在安装之前,一定要根据安装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室内或者室外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上得来,严格按照说明上的操作方法来操作,不得有丝毫的误差。在安装的过程中,应该派监督管理人员前来监督,要认真而且合理的安装配件。只有保证了线管配件的质量以及正确的使用该设备,才能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顺利进行,从而为隧道施工提供保障,减少或者避免了因设备问题而引发的施工事故,使得隧道施工顺利进行。

3.4完成后的质量检验

完工后的检验是对工程的验收,只有合格了才能被验收。在所有的隧道的施工工程都结束之后,负责监督的监工要对隧道施工工程的质量进行统一的监测,同时监测的还有工程投入使用的大概情况以及工程的质量安全。负责监督的工人不仅要检查明面上的纰漏,还要检查隐蔽的质量问题以及该工程的安全系数,还有隧道是否能投入使用问题和使用期间的安全保障。不光这些,还应该比较全面的考虑在隧道投入使用的时候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全方位的检测隧道,确保隧道工程是合格的。对于不同的隧道工程,有的还可以加一些保护措施用来提高工程的质量。在所有的后续工作都完成以后,监理需要再把隧道检查一遍,确保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能交付使用。监理的严格办公不仅仅是对人民财产的保障,也是对公司信誉的一个保障。除了利用上述四种方法建造安全的隧道之外,隧道施工时还有一些施工方法要注意,比如钻爆发、盾构法、挖进机法和隧道衬砌等,在修建的过程中需要层层并且严格的把关,合理利用这几种方法,才能建造高质量高水平的隧道,建造出来的隧道才能经久耐用,达到很少出现或者不出现安全事故。

4结语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范文篇2

关键词:隧道安全;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迎来了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的高潮。由于西部地区地形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在这一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不仅工程投资多,而且施工难度也很大,同时,隧道工程在整个工程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加大了难度,而且风险也很大,安全事故也是频繁发生。

1、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决策科学化。例如,胶州湾海底隧道项目总投资32.98亿元,广深港狮子洋隧道投资11.8亿,可以看出投资巨大是隧道建设的一大特点。任何项目如果不能够进行科学的决策,设计、规划等方面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投资的失败。对于隧道工程项目一旦失败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将造成巨大损失。恶劣的环境条件以及复杂的地质情况使隧道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重大灾害事故。董家山隧道瓦斯爆炸事故、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突水突石事故、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将塌事故等一些其他的燧道爆炸事故己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通过对隧道工程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为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的科学数据,使得决策科学化以及准确化,促进工程安全程度和利益的最大化。

(2)有利于降低事故发生,降低经济损失。隧道工程项目不仅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而且受外界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随着近几年隧道工程的不断增多,工程事故频发,通过隧道项目安全管理,可以对隧道安全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宜万铁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修的铁路,而线上野三关隧道由于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被称为“亚洲地质博物馆”。因此,铁道部要求对该隧道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并于2004年,召开了“宜万线野三关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及控制”的专家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分析出该隧道涌突水、突泥是一项对安全性影响较为严重的风险。

(3)是项目圆满完工的保障。隧道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成本、工期、质量和安全四个主要方面。隧道工程建设有其环境的特殊性,极有可能出现事故,若事故发生就会导致项目损失,会对工程的进度造成影响;同时,严重的事故还可能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因此,隧道施工必须进行安全管理。项目之初,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制定应急措施,可以保证在施工中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将事故的发生或者发生后的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了工程的成本,同时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

2、隧道施工频繁安全事故分析

2.1、安全意识薄弱

因为隧道施工地质情况复杂多变,熔岩、断层、黄土、软岩等分布较广,这加大了隧道作业难度,增加了施工工序。施工人员需做好地质预报,有效测量监控变形,管理围岩,及时变更设计方案。但是,现场施工不容乐观,随意施工、随意变更设计、擅自变动施工办法、偷工减料、臆断编制测量监控资料等屡见不鲜。另外,洞内用火、用电与机械运转时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敏感性缺乏,引发事故。比如,2006年10月1日,太行山隧道8号斜井的通风管、防水板与泄水管因钢筋焊接被引燃,引起石家庄方向DK89+534处出现火灾,事故造成多人死伤。

2.2、作业人员专业素质低

铁路隧道施工因是洞内作业,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空间狭窄,但工资却很难和工作强度相适应,这使得具有专业性的隧道建设者不会在企业里长期发展,离职情况多发。所以,临时工、农民工成为铁路隧道作业人员的主体,他们并无专业性知识,操作多凭借经验,专业文化素质整体低下,不了解施工技巧与要求,安全意识较差,防范措施不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很难逃生。

2.3、安全管理体系不能很好运作

建设单位在监督检查方面存在懈怠,不能很好落实生产责任制,所以,不可能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功能。监理方在安全自控与监控上并无完善体系,风险评估机制并不健全,对风险源头不能严格管理。施工方忽视了安全部位的重点检查,未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未全面沟通,技术交底不彻底。

3、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对安全的认识教育

1)安全生产方针教育。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没有安全,就不能保障施工安全;没有安全,就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安全第一”是人类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总结无数次血的教训得出的。所谓“预防为主”就是要把施工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预防事故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居安思危。“安全第一”讲的是认识,“预防为主”讲的是方法,只有先解决认识问题,把安全位置摆正了,才能脚踏实地的做好事故预防;反过来,只有脚踏实地预防事故,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2)施工安全生产原则教育。有施工生产就有安全问题,安全是生产的前提,生产是安全的载体,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要坚持“五同时”和“三同时”的规定。“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评比、总结施工生产工作的时候,必须同计划、布置、检查、评比、总结安全工作;“三同时”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这两项“同时”充分体现“管施工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3.2、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完善施工管理体系是做好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控制好隧道施工质量的同时,确保施工安全。

3.3、做好预防工作

隧道施工工序繁杂,牵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施工之前,要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潜在的问题做好预测并提出解决方案;了解隧道工作条件,进行地质、地形或者地物等的相关调查,掌控完备的施工信息,可以在施工时,有效的指导施工工作。同时,还要能够提前或者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有效的做好问题处理工作,还需要按相关规定认真执行,以免在险情出现时,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问题。

3.4、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

隧道施工的安全实施通过隧道技术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得以保障。在制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充分考虑每一道工序在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执行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施工过程中,充分的利用技术手段,了解隧道的地质情况,比如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等,这样既可以探测隧道前方地质条件又能顺利进行施工工作,及时规避潜在的技术风险。

3.5、改善隧道施工环境

为了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隧道内应该具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良好的照明和人行通道,营造适宜的洞内工作环境。此外,文明施工也是避免隧道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

3.6、施工应急措施

制定施工应急预案。施工中发现隧道内有险情时,工班长、领工员必须立即在该地段设计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领导人员,依据应急方案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若情况严重,应立即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段。

结束语

隧道工程最具潜在危险性,施工地质复杂、规模较为庞大,安全隐患突出,所以,铁路安全施工不可忽视。本文分析了隧道安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进一步促进隧道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闫志刚.浅谈隧道安全施工管理及措施[J].山西建筑,2007,28:332-333.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范文

关键词:隧道施工;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中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广义上是指: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m2的洞室。铁路隧道在运营中会出现渗漏水(水害)、衬砌裂损、隧道冻害、衬砌腐蚀、震害和洞内空气污染等病害,还有火灾威胁。这些病害和危害对隧道的安全、舒适、正常运营有重要影响和威胁。

1隧道水害

隧道水害是指在隧道修建和运营过程遇到的水的干扰和危害,是最常见的隧道病害。主要指运营隧道水害(即围岩的地下水和地表水直接或间接地以渗漏或涌出的形式进入隧道内造成的危害)。隧道渗漏水(水害)对隧道稳定、洞内设施、行车安全、地面建筑和隧道周围水环境产生诸多不良影响甚至威胁,影响内部结构及附属设施,降低使用寿命,严重时将危害到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运营安全。轻则造成洞内空气潮湿,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机械设备锈蚀,绝缘设备失效,电路短路,漏电伤人;重则威胁人员安全,冲毁洞内机械设备,造成塌方,淹没工作面,中断施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危害环境。

1.1隧道水害的原因

隧道水害的成因是,修建隧道,破坏了山体原始的水系统平衡,隧道成为所穿过山体附近地下水集聚的通道。当隧道围岩与含水地层连通,而衬砌的防水及排水设施、方法不完善时,就必然要发生隧道水害。也可以将隧道水害归结为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1.1.1隧道穿过含水的地层。

①砂类土和漂卵石类土含水地层。

②节理、裂隙发育,含裂隙水的岩层。

③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地层,当有充水的溶槽、溶洞或暗河等与隧道相连通时。

④浅埋隧道地段,地表水可沿覆盖层的裂隙、孔洞渗透到隧道内。

1.1.2隧道衬砌防水及排水设施不完善

①原建隧道衬砌防水、排水设施不全。

②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差,蜂窝、孔隙、裂缝多,自身防水能力差。

③防水层施工质量不良或材质耐久性差,经使用数年后失效。

④混凝土的工作缝、伸缩缝、沉降缝等未做好防水处理。

⑤衬砌变形后,产生的裂缝渗透水。

⑥既有排水设施,如衬砌背后的暗沟、盲沟,无衬砌的辅助坑道、排水孔、暗槽等,年久失修阻塞。

1.2常用的整治运营隧道漏水的基本方法

(1)适当疏排

对地表水丰富的浅埋隧道,当地表沟谷坑洼积水、渗水对隧道有影响时,用疏导积水、填平沟谷、砌沟排水等措施,使洞顶地表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不使洞顶的地表水流入或渗入隧道。洞口仰坡边缘周围设截水沟和排水沟,并保持良好状态。对地下水丰富、隧道内无排水沟或排水沟深度不足而导致隧底积水的,应采取增设水沟、将单侧沟改为双侧沟、加深侧沟或采取设置密并暗管加深水沟等措施。

(2)注浆堵水

(3)增设内防水层

2衬砌裂损

隧道衬砌是承受地层压力、防上围岩变形坍落的工程主体建筑物。地层压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和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同时与施工方法、支护衬砌是否及时和工程质量的好坏等因素有关。由于形变压力、松动压力作用、地层沿隧道纵向分布及力学性态的不均匀作用、温度和收缩应力作用、围岩膨胀性或冻胀性压力作用、腐蚀性介质作用、施工中人为因素、运营车辆的循环荷载作用等,使隧道衬砌结构物产生裂缝和变形,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统称为隧道衬砌裂损病害。

衬砌裂损是隧道病害的主要形式,隧道衬砌裂损破坏了隧道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了衬砌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针对衬砌裂损病害提出整治措施:裂缝整修,衬砌背后空洞压浆,底版的稳定处理,换拱、换边墙。

3衬砌腐蚀

衬砌背后的腐蚀性环境水,容易沿衬砌的毛细孔、工作缝、变形缝及其他孔洞渗流到衬砌内侧,成为隧道渗漏水,对衬砌混凝土和砌石、灰缝产生物理性或化学性的侵蚀作用,造成衬砌腐蚀。隧道衬砌腐蚀分为物理蚀和化学性腐蚀两类。隧道衬砌腐蚀使混凝土变酥松,强度下降,降低隧道衬砌的承载能力,还会导致钢轨及扣件腐蚀,缩短使用寿命,危及行车安全。产生腐蚀的三个要素是第一、腐蚀介质的存在;第二、易腐蚀物质的存在;第三、地下水的存在且具有活动性。为确保隧道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应积极对衬砌腐蚀病害进行防治。

隧道衬砌防腐蚀措施,应首先从搞好勘测设计着手,掌握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查明环境水含侵蚀性介质的来源和成分,在正确判定其对衬砌混凝土侵蚀的程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治措施。

4隧道冻害

隧道冻害是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的隧道内水流和围岩积水冻结,引起隧道拱部挂冰、边墙结冰、洞内网线设备挂冰、围岩冻胀、衬砌胀裂、隧底冰椎、水沟冰塞、线路冻起等,影响到安全运营和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的各种病害。隧道冻害会导致衬砌冻裂开胀,甚至疏松剥落,造成隧道衬砌结构的失稳破坏,降低衬砌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严重影响运输的安全和正常运行。隧道常见的冻害种类有:拱部结冰、边墙结冰、围岩冻胀破坏、衬砌发生冰楔、洞内网线挂水等。

冻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寒冷气温的作用,季节冻结圈的形成(如果隧道的排水设备在隧道的冻结圈内,冬季易发生冰塞;在冻结圈内如果围岩的岩性是非冻胀性土,则不会发生冻胀性病害)。隧道在设计和施工时,对防冻问题没有考虑或考虑不周,造成衬砌防水能力不足,洞内排水设施埋深不够、治水措施不当,施工有缺陷,都会造成和加重运营阶段隧道的冻害。

严寒及寒冷地区隧道冻害的防治,其基本措施是综合治水、更换土壤、保温防冻、结构加强、防止融坍等,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

5隧道病害的防治

隧道病害给隧道的正常运营和安全都带来影响,有时影响十分严重;而且,病害整治和保持运营之间矛盾突出,病害整治干扰正常运营,造成运营损失,而病害整治在空间、时间和施工条件都局限的条件下进行,困难重重。因此,首先要预防为主,必须在设计阶段就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病害产生;另一方面,对出现的病害须查清病害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整治,提高隧道病害整治的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忠林,马伟斌,史存林,合宁线试验段路堑基床地基动力特性试验研究,铁道建筑[J],2007年第2期,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