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装备行业前景范例(3篇)
制药装备行业前景范文篇1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S25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1131023
植保无人机由于轻巧便捷、运输方便、操控灵活,对于不同地域、不同作物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我国大部分农作物产区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一般有飞行平台、主要由GPS进行飞行控制、且具备喷洒机构,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农林作物喷洒作业,可以喷洒农药化肥、种子、营养粉剂等。此外,植保无人机还用于森林维护、植物生长、病虫害监控等工作。在建设与发展现代化农业、科技型农业,加速手动药械和小型机动药械的更新换代,促进政策、法规和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提升机动施药装备的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1无人机的功能定位
1.1植保无人机在植物生长监控方面的应用
植保无人机航拍技术是运用航空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装备为支撑点的现代化农业技术系统集成,具有工作效率高,技术能力强,灵活机动性好,适应性广泛等优点。无人机的平台能通过搭载不同的指令与任务系统,对大农业的病虫害、自然灾害等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农作物生长态势、病虫害的监测、农作物、森林树种等的授粉,满足现代化农业植物专业化防治对高效、精准的植物喷药技术与装备的迫切需求,同时,也适于消灭暴发性病虫害,达到农业植保“统防统治”目的,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的重大科技选择,也是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1.2植保无人机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
目前,现代化农业技术转型已进入新的攻坚阶段,从原先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已经逐步向区域化集中化的种植作业集成转变,发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专业化装备和技术人员队伍,如各地出现的“机防队”和“施药专业户”等。但施药专业户的施药设备多为人力携带的背负喷雾机具,单台施药设备一天防治面积在0.067~1.33hm2(视操作人员、地块和作物种类而定),机具品种单一、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不同作物、不同规模的病虫草害防治快速防治的需求,与现代农业的需求不符。而植保无人机采用通过遥控或GPS飞控,地面智能操控,实现大面积人工无法完成的喷洒作业。同时,通过地面遥控器定位系统对无人机的控制,其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好,同时远距离操控施药大大提高了农药喷洒的安全性。植保无人机正在取代人工,解决目前存在的劳动力紧缺、人工作业不完善的问题。
2植保无人机的技术要求
2.1机型选择
目前国内外植保无人机分多旋翼和单旋翼2种;单旋翼无人机旋翼大,飞行稳定,抗风条件好,风场稳定,雾化效果好,下旋风力大,穿透力强,农药可以打到农作物的根茎部位。多旋翼无人机,飞行稳定,操作简单,价格相对便宜,能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功能更多。
2.2载重量选择
作为功能性植保无人机,一般要求最大载重量在15~20kg左右;
2.3续航能力及工作量
动力上一般分为电池、汽油2种,以锂电池作为主要动力,飞行速度在3~8m/s,续航时间在35min,连续喷洒时间能达到15min左右,每小时最多可喷洒6.67hm2左右。以汽油作为主要动力,飞行速度在3~6m/s,最长续航时间能够达到150min,喷洒宽度4~6m。
3植保无人机的市场需求
3.1国外现状
虽然与中国农业耕地状况相似,但是日本推进无人机喷洒农药工作比我国早近20a,据专业人士预测,2016年,日本大概有5000多架植保无人飞机在农田上空高密度作业,其中有70%的稻田采用无人机飞防来完成防治的,50%的农田植保防治是借助植保无人机来进行作业的。
种植业的规模化对农业技术的高效率的要求、农业自动化对植保无人机的需求,将会极大地推动农业种植规模化和自动化的进程。随着规模化种植的加快,统防统治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无人机的高效率和规模化操作为生产企业和种植业大户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只要有利润,有前景,这个行业才能延续、推进和发展,直至做大、做强。
3.2国内现状
据统计,在欧美,每个农民可以养活95个人,而在我们中国,一个农民却只能养活17个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差距在哪里?目前,在中国,高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播种的防治工作的局面并未得以大面积运行起来,因此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目前还难以估计。但是我国农田大田作物约1.07亿hm2,如果按照平均每667m2施药2~3次计算,共需3.2亿hm2次施药作业,由此推算,如果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播种的防治工作全面铺开、全国推广,中国的植保无人机市场将可以达到较高的占有率。
4我国植保无人机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4.1目前无人机市场需求较大
市场准入门槛不高,市面上缺少成熟可靠的植保无人机。由于业内专业化细分程度不高,技术水平提升能力也有限,有不少厂商一味追求业务涵盖范围,销售业绩等,但却忽视了自身研发水平的提升,专业化道路的拓展。生产厂商应根据行业用途,细分无人机市场,主攻1~2种,加大技术创新力量,加强技术公关,将主打产品做强、做大。
4.2无人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对买家来说,不乏好奇尝鲜者,因此盲目购买者众多。而植保无人机,作为一种新技术运用于农业的创新产品,使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近。但目前国内植保无人机的用户普遍存在农业专业知识缺乏,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如专用植物保护知识不足,光凭个人直觉盲目勾兑农药试剂,易出现药物残留过高(低)、防治病虫效果差等问题。如何将现代创新技术运用于现代农业,是农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是想真正用于农林植保,买家应实地考察现场,多一些模拟测试,从技术层面多一些了解,而后入手。
4.3在培训及售后服务不到位
买家无人飞、不敢飞,当成了摆设。生产厂家应加强对用户、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从技术流程、实际操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和指导。
制药装备行业前景范文
目前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是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一朵奇葩。设施园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快速发展,现代化连栋温室也得到迅速普及。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配套管理和植保技术不匹配等诸多问题。同时,我国的相关植保机械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尤其是温室生产环节的植保缺乏相关规范的约束,因此该领域相对落后,加之重品种轻管理的传统思想,致使温室园艺相关智能植保装备比较空白。
目前,国内温室施药的相关技术和装备普遍落后,我国的小型温室生产基地大都使用人工背负喷雾器,采用手动加压方式喷药。有些超大规模,拥有优良品种、高档苗床,全自动通风降温设备的现代化连栋温室基地也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平衡问题,一方面采用先进设施,另一方面在温室生产中采用自制的简陋喷药装置(如汽油机驱动,活塞式柱塞泵加压方式喷洒农药等方式)。这些相对技术含量低、粗放的施药方式,在喷药时存在药液不均匀、雾滴粒径偏大、滴漏堵塞严重等问题,直接导致农药浪费的严重后果。即便是具备优良品种、优良种植条件、优良配套设施的“三好”优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罗成定等(2007)认为,目前人们普遍对蔬菜有“精品、新鲜、时令、安全”的要求,“菜篮子”工程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温室大棚病虫害施药器具已经不能适应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的要求。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温室施药的实际需要,深入研究精量施药关键技术,并依托基础研究理论成果,研制出一系列新型的、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温室精量施药智能技术装备。对提升我国温室施药装备总体水平,引导科学施药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喷枪喷嘴防滴漏防堵塞装置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使用背负式手动加压的喷雾器(图1),也有汽油机带动的喷雾器。这些喷雾设备一般喷头质量不过关,喷嘴的孔径往往加工的非常大。更有甚者,存在为了避免喷嘴因杂物堵塞而频繁拆卸喷头清理的麻烦,人为地将喷孔直径加大的现象。这些做法直接导致喷雾时药液滴漏严重,很大一部分药液在没有喷雾时已经滴漏在地面土壤或者流淌到喷药者的皮肤上,容易引起喷雾操作人员中毒等问题,危害人身的安全。针对郊区农民在使用背负式喷药机工作时,手动加压存在压力不稳、滴漏严重的情况,笔者对传统喷雾机的喷枪进行了技术升级,先后设计出两款适合农田不同喷量情况下应用的喷嘴防漏装置,图2为两种防滴漏装置实物结构。这种喷嘴防滴漏装置能够明显地杜绝喷头喷药时和喷药间隙时的喷头堵塞和滴漏情况,同时可以有效地稳定喷雾的工作压力(在压力没有达到设计压力时处于关闭装置),避免压力不足或者压力波动时的滴漏现象,极大地节省了无效浪费的农药,提高了农药有效利用率。通过在示范区大面积示范应用发现,将该装置安装在传统喷雾器上,能够明显改善传统喷雾器的应用效果,基本杜绝喷雾作业时药液在喷头部位的滴漏浪费现象。该装置能比较简单可靠地将京郊农民手中的传统背负式喷雾器升级成省药高效喷雾器,有效避免喷雾过程中的农药滴漏损失。同时,该装置小巧,性能优良,成本较低,非常适合我国广大地区推广使用。
在推广使用中,可将该装置安装在传统喷雾器(图1]的喷头部位,使用配套的螺纹连接装置比较容易地安装上。由于采用嵌入式安装,一般有比较好的外部防护,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丢失和损坏,作业完成后,可方便地拆卸下来,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干净的棉布擦干以提高使用寿命。
温室专用调压精量喷药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中对农药的使用量非常大。传统的喷药方式比较落后,每年造成大量的农药浪费,大量的农药使用又对周围环境、人畜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研究表明,压力的调节可以改变喷药雾滴直径的大小和喷嘴射程的远近,从而根据不同作物品种和同一作物不同的生理期灵活地调整实际的喷雾压力,从而达到精量高效施药、提高药效的目的。该精量喷药机能灵活控制喷药压力调节精度,从而达到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的目的,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潜力,对促进我国喷雾植保机械的进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精量喷药机的控制模块采用旋钮式可调电位器调节来实现对压力单元的转速的控制,进而控制输出压力的大小。图3为温室专用调压精量喷药机实物图。喷药机采用蓄电池做动力,过程中可通过电子装置准确调节工作压力。高压药管在非工作期间可以缠绕在绕管架上。该设备配备有多种喷枪可供选择,可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期和病虫害情况及时选择合适的喷枪和喷嘴。设备在O.1Mp~0.6Mp范围内,能够稳定调整压力。该机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并通过农机检验。
该精量喷药机特别提升了离地间隙,最大离地间隙可达350mm,以方便在不平路面上灵活移动,基本上适应温室的上下台阶,以及温室之间的田地中移动使用。同时增大了地轮的直径,选用充气式轮胎,可以有效地减少行走过程中的颠簸。药液箱选用加厚的增强PVC材料,在低温和高湿的环境下不会发生椭圆变形以及开裂的问题,较适合温室环境下的生产作业。
超微粉尘精量喷施无人自走装置
由于冬季某些地区和某些作物品种,对棚内湿度比较敏感,水剂喷药时产生的湿度增加,会增加棚内密闭环境的湿度,增加病虫害发病的几率。为了减少喷药带来的温室湿度增加现象,可采用粉尘喷施自动控制技术实现自动化的农药喷粉作业。农药喷粉作业不需要用水,无须增加温室湿度,因此具有一定的优势。罗成定等(2007)指出:超细度农药粉末喷洒于温室大棚空间,可使其内部布满均匀的漂浮药尘,并均匀地沉积于植株的各个部分及温室的各个角落,实现全方位杀虫灭菌,具有有效期20天、覆盖面全、不受潮湿天气限制等优点。因此,将粉尘药剂精量喷施技术和无人自走装置结合起来,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温室中的自动巡迹,自动喷施作业,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具体原理是
无人自走装置主要硬件构成包括ATmega16L微控制器核心芯片、高速运放KF347电路、MAX232串口转接电路、光电隔离TLP521和放大驱动电路等。四个直流电机分别控制喷药机的四个轮子,单独一个直流电机控制喷粉风扇的转动方向,步进电机实现喷粉量的调整。该装置可以实现一边行走,一边喷粉,走到尽头后自动返回温室八口,操作人员不必进入温室内对喷粉机等装置进行操作,只需通过远程装置实现无线控制即可。同时可以使用单片机采集喷粉量、风速等作业参数,以便随时调整。
温室病虫害烟雾防治技术也是近几年来发展的一种针对温室密闭环境下的立体污染防治的新技术。该技术能够使雾滴细密、浓度高、用药量低、漂移穿透性强,因此,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使用该技术的同时,结合无人自走装置和风送技术,可以加快药剂烟雾的扩散能力,提高烟雾防治的效果。
结束语
精量施药关键技术及其装备涉及技术比较复杂,科技含量较高,在使用过程中若直接面向农户存在一定困难。笔者建议可以由政府出面,依托基层的农技推广部门,建立“新型智能装备专业服务合作组织”,统一购买、使用、养护一系列的智能装备,为广大用户提供有偿的施药植保专业服务。政府可提供一定的补贴,以降低价格,促进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应用。
同时,考虑到植保作业对人体的危害性,该作业应该纳入特种作业范围,相关植保作业人员应纳入持证上岗范围,对口、鼻、眼睛等的护理措施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并对该领域人员进行定期体检,以防止农药慢性中毒等疾病对施药人员造成危害。
马伟,王秀温室移动精准施肥高效喷药一体化系统
在温室园艺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农业工程技术,温室
园艺,2009、3(3):15~16【2】MaWel,Wangxiu,LuZhen,et“DesIgnforthe
GreenhouseVariabfeRateSprayerControllerbased
onATmegal6LProceedlngsofthe4thInternatJonal
Symposlum0nintelligentInformationTechnoJogyln
制药装备行业前景范文
行业景气度成为影响富人身家的重要因素。
医药健康、机械、装修装饰等高增长行业孕育出地位得到不断巩固的资深富人和财富
快速增值的新富,而零售业和新能源行业则因子行业景气度不一而出现明显的富人财富分化。从一年一度推出的“500富人榜”中撷取部分行业富人的起起落落,
折射的正是富人所在行业的景气走势。
医疗健康业:长执牛耳
医药行业的长期稳定增长基于两方面的支撑。其一是在中国现有的人口结构下,未来老龄化现象将进一步凸显。申银万国研究显示,中国将成为老龄化最快的国家,200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人口占比尚处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50年将达到31%,大大超出届时世界20%的平均水平;老龄化严重即意味着高基数人口将遭受多重疾病侵扰,卫生部的相关统计显示,75%的60岁以上老人患有一种慢性疾病,50%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疾病。出于对健康的追求,医药行业需求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将保持强劲。其二是目前人均医疗开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通过推行医疗改革、逐步实施全民医保等,无疑将有效提升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容量,并刺激医药制造、医疗器械及相关服务行业拓宽发展深度。
作为增长最为确定,并兼具较强抗周期性的行业,医药逐渐从“防守型”转为“进攻型战略配置行业”,上市公司不断增多,医药行业的金矿魅力也映射至本年度的“500富人榜”,不仅当下大热的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富人总身家增速远不及医药生物行业富人,连投融资最为活跃的信息技术行业也自叹不如(表1)。2011年,医药生物行业为“500富人榜”榜单贡献了31位富人,其财富总值为2507.2亿元,较上年的上榜人数增加了29%,财富总值则同比上升了惊人的131.1%,远远超过了2011年500富人的总体财富增长幅度。
与医疗健康行业富人身家飙涨相呼应,其已连续多年源源不断为富人榜输送着“新鲜血液”。2010年新上榜富人为6位,2011年该行业的孕育富人传奇再次延续,多达12位新贵成功上榜,涉及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子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该行业内财富排名前三位的海普瑞(002399)的李锂家族、四环医药(00460.HK)的车冯升、科伦药业(002422)的刘革新家族均因旗下公司上市,财富方首次曝光于公众视野。以420亿元财富跻身“500富人榜”第4名的李锂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10年5月6日,头顶“史上最贵新股”光环的海普瑞以148元的发行价正式登陆中小企业板,共募集资金59.35亿元,上市首日股价曾一度冲高至188元,当时动用超过10亿元资金参与申购的机构就多达47家,场面盛极一时。2007年9月进入海普瑞的高盛集团,账面回报率高达103.54倍。专业出身、白手起家的李锂夫妇则通过资本市场成功实现了知识财富的超额兑现。
按不同的行业属性分析,药品制造领域依然占据了上榜富人的绝大多数,器械、服务、渠道3个方向的上榜富人数量则仍未见起色,今年上榜的31位行业富人中,药品制造贡献了25人,医疗器械4人,服务、渠道各1人。
PE/VC同样偏爱投资药品及医疗器械,投中数据显示,2010年1-9月,两个领域融资金额在整个医疗健康行业中占比分别为45%和30%。中药制造商康采恩医药于2010年初获得摩根大通旗下OneEquityPartners的6960万美元注资。医疗设备生产商普什医药同年4月获得银建国际1.8亿元投资,大基康明同年6月获胜达国际4000万美元注资。PE/VC的热捧,无疑吹响了下一轮财富号角,而从榜单上新生富人的数量增长、蝉联富人的财富增值规模来看,医疗健康行业正是培育新富人,壮大资深富人的沃土,并有望在“500富人榜”榜单上长执牛耳。
机械设备业:立于多重利好之上
机械设备行业处于多重行业利好的交叉点上,政策利好来自于十二五规划、《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等对高端装备业、零部件配套等领域的战略支持,新兴行业如海洋工程、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相关的设备领域将存在较大的开拓空间。从内需来看,城镇化趋势的长期存在,与机械行业需求量呈正相关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定和劳工成本上涨都将导致更多资金配置于机械化生产模式。此外,随着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的提升,中国机械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优势也逐渐显现,三一重工(600031)、(000157)、柳工(000528)等龙头企业“走出去”的足音日益响亮,如已顺利并购意大利CIFA公司,跃升为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的首位。而新兴市场国家的旺盛需求将有利于机电企业的海外拓展,并构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三一集团在巴西投资2亿美元建设工程机械生产基地,柳工在印度投资2亿元建立海外制造基地等。
机械行业的高景气度传递到榜单上,直接体现为机械与电气设备行业的富人总身家从2010年的2057亿元上涨到2011年的2683.4亿元,涨幅达30.45%。以三一重工为例,2011年其在“500富人榜”榜单上再次独领,创始人梁稳根更以500亿元身家摘取本年度首富桂冠,从104亿元到500亿元,梁稳根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并且,三一继续保持了单一机构诞生富人最多的纪录,担任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兼三一美国公司董事长的周福贵本届首次上榜,而另几位核心高管唐修国、毛中吾、向文波、袁金华则已是榜单常客(表2)。三一富人的财富增值幅度连续数年高过行业增速均值,更高过榜单总财富增速,在2010年取得平均约170%的财富同比增值后,2011年又同比上升了77.8%。个人财富大幅跃升的基础是三一集团强劲的业绩表现,据其2011年4月的最新公告,2011年一季度三一重工净利润预增135%以上。
在工程机械之外,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相关子行业也诞生了一大批新富。在与清洁能源相关的设备领域中,2011年1月上市的华锐风电(601558)通过生产1.5兆瓦级的高端产品,成立两年即超越金风科技(002202),其创始人韩俊良身家也扶摇直上逼近百亿元。而以水电设备为主营业务的富春江水电集团,在国际化进程中再下一城,承接了全球在建的最大潮汐发电站韩国SHIWA电站的机组制造。同样的创富逻辑也体现在汉和集团的张思夏身上,其公司所属的输配电设备领域直接受益于智能电网和新农村建设。资料显示,1982年,时任村委书记的张思夏带领村民从生产裸电缆线起步,如今汉缆股份(002498)已是行业内高压、超高压领域的龙头,并正在积极布局超导领域。
装修装饰业:面临价值重估的黑马
本届“500富人榜”中的黑马行业非装修装饰行业莫属,当房地产行业在市场与政策的博弈中陷入某种僵局时,其巨大存量市场所催热的装修装饰行业成为了一个颇具想象空间的细分行业,其显而易见的广阔市场及逐渐向设计创意类转型的行业属性,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行业将在未来为“500富人榜”贡献更多的新面孔。
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的统计数据,我国建筑装饰业产值从2002年的660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万亿元,8年间复合增长率达15.57%,高于同期国内居民消费年均11.46%的增长。在公装领域,伴随着城镇化趋势、居民消费升级及娱乐文化需求的上升,公共建筑如高级酒店、影院、剧院等装修装饰需求大增,洲际、雅高等知名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均已在中国提出较为激进的扩张计划,战线也从即将饱和的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其次,越来越多基于“一站式消费”特色的shoppingmall的出现,也有可能为装修装饰企业带来金额大、利润弹性高的订单。
住宅精装修领域带来的利润增长更是值得长期看好,中国目前的精装修平均比例仅占约10%,而发达国家则可达80-90%,发展空间巨大。近期,恒大地产(03333.HK)先后与亚厦股份(002375)、金螳螂(002081)、广田股份(002482)签订了资金额达30、30和35亿元的装饰合同就是有力的证明。未来将占房地产供给市场主要力量的政府保障房,也将注入大单装修需求。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预测,到2015年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产值将达到3.8万亿元,复合增长率可达12.6%。
除了高市场容量之外,不同于建筑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普通建筑平均每10年会有一次装修翻新,酒店则一般5-7年翻新一次。而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中,消费者对装修水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仅要求简单粗放式装饰升级到注重艺术、环保及满足更高的审美情调,凭借设计环节所获取的高附加值将远超过装修施工本身,行业属性由建筑业向创意行业转型。
准确预判到这一行业广阔成长空间及行业特殊属性的创业者,通过在此领域精耕细作,已获得财富的大幅上扬,在资本市场赋予该类企业高市盈率的推波助澜下,他们在财富比拼中崭露头角。2011年,亚厦股份的丁欣欣、张秀娟夫妇,金螳螂的朱兴良家族,广田股份的叶远西均成功跻身新财富“500富人榜”,其中,金螳螂的朱兴良家族为第二次上榜,且名次由上年的392位跃升至2011年的98位。另外两位虽为首次亮相,亦表现不俗,分别位列72及123位。亚厦股份的发展速度为这一“黑马”行业提供了极佳诠释:2010年其实现营业总收入44.88亿元,净利润2.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0.44%和98.22%。各项业务收入增速中,装饰同比增长100.43%、设计同比增长113.24%。
零售业:新模式倒逼传统业态
消费升级及转型内需驱动的背景下,零售业整体前景广阔。十二五规划中倚重内需战略指导下,个税减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正在逐步推行中。随着政府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一直在居民消费中占最大比例的房地产消费必将为居民其他类消费腾挪出更多空间,从而有利于零售业的长期表现。相关研究也显示,中国人均零售额仍处于1000美元的较低区间,与欧美发达国家5000-10000美元的人均水平差距较大,零售业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零售行业整体前景看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零售业在2010年已略显疲态。以家电连锁零售两大巨头苏宁电器(002024)、国美电器(00493.HK)的表现为例,其上榜富人中,仅有已从国美离职的陈晓一人2010年财富有所增长,主因还是其主导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提高了自身的持股比例。尽管在国美内斗公开化的2010年,苏宁趁势发力,一方面加快铺店速度,另一方面推出精品店等不同店态,试图提升整体盈利水平,但受京东商城等网购渠道兴起的分流影响,苏宁掌门人张近东此次仍痛别“500富人榜”前十名(2010年为第7名),财富缩水13亿元,名次下滑至第15位。尚在囹圄之中的黄光裕,也遭受同样的财富缩水命运,从2010年的19名滑落到今年的第31名。为了应对网络购物潮起,苏宁推出了苏宁易购,国美也在收购了库巴网之后推出了国美网上商城,但线下的运营经验能否成功复制到线上仍是未知数。
新兴消费趋势、新兴连锁领域、新兴渠道的出现则推动零售业富人在榜单上继续攻城略地。2009年,当全球经济尚未走出金融危机阴霾之时,中国车市却在购置税减免、新旧车置换、汽车下乡优惠政策等多重刺激下,走出了一波高涨行情,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汽车销量达1360万辆,同比增长近50%,并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0年,中国汽车销量再次井喷至1806万辆,稳居全球第一。汽车消费的红火带动了上下游的共同繁荣,汽车经销商的成长在今年的零售业榜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2010年该细分领域仅有庞大汽贸集团的庞庆华一人上榜,而今年则为零售业榜单贡献了3位富人,其中,庞庆华的身家由2010年的25亿元上涨五倍至今年的126.9亿元,名次由2010年的389位跃升了326位至今年的63位。另两位新富分别是正通汽车(01728.HK)的王木清(总排名107位,财富为93.2亿元)和中升控股(00881.HK)的李国强(总排名159位,财富为71.6亿元)。在汽车经销商之外,其他行业的专业连锁经销商在我国也开始起步,如销售农用机械的吉峰农机(300022)、建材家居类连锁红星美凯龙等,未来有望涌现出更多的专业连锁零售类富人。
面对“美人迟暮”的超市业态,差异化经营成为新生代超市的法宝,主营业务同为超市连锁的永辉超市(601933)和人人乐(002336),其创始者的财富却一升一降,充分暗合了这一法则。人人乐的何金明家族财富减少了23.5亿元,而主打生鲜产品的永辉集团掌门人张轩松、张轩宁兄弟则以85.5亿元身家位列富人榜第113名,财富同比实现185%的增长,名次较上年大幅擢升了208位。基于生鲜品自营积累的经验,永辉超市明确“社区生鲜专营店”定位,并通过控制供应链打造低价竞争能力,在众多大超市中寻得生存空间。与其掌门人的财富变化相呼应,对比永辉超市与人人乐2009、2010两年的主要财务数据,永辉不仅毛利率远在人人乐之上,其收入增速、利润增速均超过人人乐(表3)。
网络购物渠道的全面引爆则步步紧逼传统零售业。京东商城的刘强东和当当网(DANG.NYSE)的李国庆、俞渝夫妇齐齐上榜,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京东卖书,当当卖电子,网络“大零售”平台呼之欲出。据艾瑞咨询预计,2010年网络购物市场增速将不低于80%,交易规模超过零售行业上市公司收入规模。2013年网络购物规模将达到1.27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将上升为6.5%。随着这一趋势不断强化,网络零售行业无疑将贡献更多新富,目前的零售业富人格局或将被彻底颠覆。
新能源行业:迷局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