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分红保险的风险范例(3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4-08-15 手机浏览

分红保险的风险范文篇1

随着近期各大保险公司2015年年报的披露,低风险的分红型保险保费收入仍占各大寿险公司全部业务的40%左右,“热浪”袭人。虽然买分红险的人很多,但由于消费者对分红险本质、分红方式知之甚少,对产品了解不到位,片面地听信销售诱导,冲动消费之后“踩雷”的更是不在少数。那么,分红险又有什么特点,购买时该注意什么呢?

课程一:何为分红险?

关键词:保障投资分红

分红险与投连险、万能险一样,同属于理财型保险,购买分红险的投保人除可以享受到传统保单规定的保险责任外,还会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给予一定的“分红”。

作为理财险中的重要主力,分红险在最近几年里迎来了一波火爆行情,越来越多的险企开始主推分红险,而保障加收益的“双卖点”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记者熟识的一位保险销售顾问解释说,分红险的分红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现金分红,以现金方式直接进入红利账户,投保人可以自行支取;另一种是保额分红,不返还现金,而是直接将分红增加为客户保险单的保障额度。

记者了解到,各家保险公司分红险保障部分的资金预定利率为2%~2.5%左右,额外的收益得看保险公司的投资情况。新华保险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分红其实是各大保险公司将其保险产品年化收益率、盈利率的70%左右拿出用于客户的分红。

从目前看,基本上多数分红险的收益都能超过4%。记者的一位亲戚几年前曾经购买过中国人寿一份5年期的分红险,当时平均年化收益大约5%。

为什么分红险不会赔钱呢?分红险主要投资于债券、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等,能够使分红险的收益随利率的变动而变动。可以说,分红险较高的风险保障和较稳定的收益决定了其受众体为较为保守的投资者。

另外,分红险起源于保单固定利率,使投保人分享险企的投资收益和经营的效益,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的增值。分红险属于传统寿险,分红寿险、分红两全险以及其他有分红功能的保险都属于分红险。分红险以定价利率作为最低保证利率,如果投资收益率低于保证利率,损失完全由公司承担。换而言之,就是客户只会分享到公司的盈余,但是不分担公司的亏损。

课程二:分红险适合哪些人群?

关键词:稳健长期理财

几年前,南京银行柜员向市民赵先生推荐了一款保险,并承诺收益会比定期存款高出许多。赵先生并不了解的是,这其实是一份分红险,保费15万元,保期5年。但分红的收益并不固定,需视保险公司投资运营收益情况而定。最近赵先生发现收益只有13360元,比银行定期存款利息23375少了近1万元,与当初承诺的高收益判若云泥。

这个被媒体报道过的案例告诉我们,分红险的收益并没有那么高。分红险也存在固定的受众群体,并不是适合每个人。

理财型保险号称的“保障”并非收益有保障,而是指保险功能的身故保障。此外,投保人要分清5%左右的高收益是“预期年化收益率”还是“最低保证年化收益率”,后者目前大多停留在2.5%的水平,前者则视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能力和经营情况而定。理财型保险主要都是在短期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很多保险公司并没有考虑过长期的做法,因此在长期投资上风险控制可能存在问题。

具体而言,分红险适合家庭比较富裕、有稳定的收入且具有稳健长期理财需求,并且希望获得长期连续保障为主的人群。对于愿意更多地实现资产保值或为孩子储备未来的生活资金的人可以有侧重地选择分红险进行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分红险属于长期理财,购买分红险应该看重时间性,如果只追求短期获利,它不是好的选择。分红险涵盖范围比较广,最看重的应该还是它的保障功能,投保人应该根据家庭成员的需求来选择具体产品,而不能随波逐流,分红险的选择上,投保的最佳比例为家庭收支结余的10%~30%为宜。

课程三:分红险如何躲避雷区

关键词:看清保险条款摸清底细

近几年,分红险的火爆引起了很多投资者的跟风购买,保障加收益听起来确实诱人,然而,很多人的目光仅盯在两个字眼上,没有对细则条款进行仔细研究,对分红险的了解还处在一知半解的情形下就匆匆下单,等到交了一两年保费,发现分红的钱微乎其微时只剩下了傻眼。北京中意人寿保险公司的资深保险人孙筠女士告诉记者,很多投保人在分红险的保险功能上存在误解,所以投保人在购买分红险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想要通过分红险实现什么目的。

雷区一:收益缩水

根据相关媒体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在保险投诉的案例中,关于分红险的投诉数量最多,占总数的六成。而分红险的众多投诉中,实际收益缩水、收益与承诺不符的投诉比例最多。

雷区二:现金分红变保额分红

分红险的分红形式包括现金分红和保额分红两种,现金方式直接进入红利账户,投保人可以自行支取。而保额分红,不返还现金,直接将分红增加为客户保险单的保障额度。如果某人在2015年购买的分红险属于按保额分红的,一年后自然无法等到他所期待的现金分红。

雷区三:所有保费都用来投资

分红保险的风险范文

保额分红:优势逐渐体现

分红险收益构架为保证利益+分红。该险种有两种分红方式,即现金分红(流动性强,分配方式较清晰明确)和保额分红(红利保额持续累积,可兼顾长期保障和理财需求)。章照莲介绍,国内的保额分红产品发展历史不长,但其优势越发得到投保人的认可。以新华保险的该类产品为例来说明。

全差分红一般分红险的利润来源就是利差益、费差益与死差益。实际运营中,税收政策、财务核算方法变动等也可能产生利润。新华保险保额分红的红利来源于公司分红产品经营中获取的全部盈余,能最大程度共享经营成果。

双重红利采用年度红利和终了红利的双重设计,这种平滑机制能确保分红水平保持稳健。公司在经营成果好时会多留一些盈余,以便在经营不利的年度可从预留部分中提取一些来补充年度分红,最终保持各年度分红相当。

扩大保障该类产品符合人类生命周期(出生、成长、成熟、衰老)规律,以保额为分红基础,随年龄增长自动增加保额,可提高风险防御能力,一旦出险也能得到更大程度赔付。

因需选择:投保对象较宽泛

分红险属投保对象较宽泛的产品之一。章照莲认为,投资者可根据年龄及保险需求选择产品,增加保障范围。

青少年阶段(0~18周岁)可选择分红型少儿教育金产品。现在分红型教育金产品一般都会有固定的教育金返还,兼顾高中、大学、婚嫁、创业、深造以及养老金方面,并可适当搭配些重大疾病的保障。

关注点:可进一步选择带有投保人豁免的保险产品,若在保险期间内家长因意外或疾病发生全残及身故,可豁免续期保费,为孩子规划更为安全稳健的未来。

青壮年阶段(18~40周岁)可选择生死两全分红型产品+定期寿险+重大疾病保险组合,在固定的交费期限可获得高额保障。保险期限届满时,可一次性获得满期生存金给付。这样在事业拼搏阶段,既可获得高额的身价保障,也可为老年生活做合理安排。

关注点:按照自身收入水平选择合适的保额,一般为年收入的2~3倍,以规避未来收入不确定的风险。

中年阶段(40~55周岁)此阶段有了一定的收入积蓄,开始面临养老问题和医疗费用的增长,也需要着手未来的遗产规划。所以,除了适当增加自身分红保险的额度外,也可适当增加分红终身寿险保障额度。可选择终身分红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医疗保险的组合方式,以应对多种风险的增加。

关注点:此阶段可能存在收入下降的风险,可考虑选择3~5年交费期限的产品,莫让未来保费成为一种负担。

分红保险的风险范文

适当调整账户避险

去年在朋友的建议下周先生买了一份投连险,除了投资,也想为家人准备一些保障。当时,根据周先生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将平衡型账户和稳健型账户各配置了一半。如今资本市场震荡,周先生的账户资金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缩水”。在理财专家的建议下,周先生没有选择退保,而是采取长期持有的策略,将一大半资金放入稳健账户中避险,等到市场转暖再转账户,以获得更高收益。

保障更加重要

刘小姐没有稳定的工作,保障对她而言比投资更重要。今年这样的行情,刘小姐选择了低风险、高保障的分红险。尽管有很多专家说普通家庭不适合分红险,不过她认为保险的保障功能还是比较重要的。

投连险要坚持长期投资

震荡的股市让一些投连险账户亏损,部分投资者将目光转向分红险。分红险期限长,更注重保障,属保障类产品,而投连险和万能险均偏重理财。

投连险比基金抗跌性好,进行账户组合的客户都感觉不错。一旦市场动荡,客户可把股票型积极成长账户中的资金转到稳健收益账户、平衡配置的账户中,这些账户的资金投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效益好的大公司等,比较稳健。从一季度的情况看,股市下跌,稳健账户的收益率高于积极成长型账户,长期持有收益应该还是不错的。

万能险风险程度在投连险和分红险之间,每月公布结算利率,保障比较高,附加更多的意外险和疾病险,作为一个长期理财产品不错。分红险产品有红利,放在账户中复利增值,更能保障客户的利益。不过分红险也并非人人适合,其风险很小,保险公司当“大伞”承担所有风险,收益率不会很高,与公司每年的经营利润挂钩,考虑经营成本、效益等,公司亏损了就分不到红利了。投连险与投资收益挂钩,客户承担风险大,收益也高。己的风险偏好进行调整。

投资者莫轻言赎回

目前是股市底部,投连险账户会有亏损,不过投连险是一个长期投资理财产品,至少5年以上,建议投资者不要轻易赎回,最好能长期持有。机构投资有别于散户,有专业人士操作,眼前的亏损只是暂时的、短期的,我们要看长期的投资收益。

分红险是保障+分红的产品,不会像投连险的收益那么高,其主要投资渠道是国债、存款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属于期限较长、投资回报较为稳定的中等收益品种。根据保监会规定,至少70%要分配给投资者,确保客户分红。

投连险收益强于偏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