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记优选(整理3篇)
我的日记篇1
在这个快乐的暑假里,我学到了尊重别人和关心别人,也知道了怎样才能被别人尊重和关心。
在暑假里,我总能自觉的把作业做完,并认真、仔细的一次又一次检查,直到检查到错题为止。
把作业做完后,我就会去姑妈家,找来四年级下册的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进行认真的预习。我还会找一些重要的`卷子、课文详解、图解字典……这些都是我要预习的书本。
我还会为自己的假期,做一个“寒假工作表”,例如:早上要预习……然后在再做“作业”——自己给自己安排的“工作”。
我还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活,比如:收衣服、晒衣服、洗碗、拖地……家务活。虽然这些家务活很少,但是也能给妈妈减少家务活的负担。
我每天起床,只要是晴天,我都要跑去体育公园跑步,因为我知道要想学习好,就必须要锻炼一个好身体。
暑假里的生活,让我知道了:玩的时候就要开心的玩,写作业的时候就要认真的写。“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在我脑中使我受益无穷。
老师点评:能从各方面进行小结,好。但作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很明确提出一些观点,中间的过程中却没有详写,比如,怎样才能做到“尊重别人和关心别人”,这些事情可是只字末提。写文章时要前后考虑,要反复修改。
我的日记篇2
近日因要搬家,故而抛下了手中的试卷去整理书柜,却在无意间翻出了自己的日记本。
那日记本已经泛黄,封面上是当年最喜欢的哆啦A梦,它咧着嘴笑,像极了那时幼稚的我。
“今天妈妈给了我一根棒棒糖,超级好吃!”歪歪扭扭的字迹里掩饰不住当时的喜悦,后面还画上了大大的笑脸,看起来傻傻的。
“今天妈妈带我去爬上了,因为她说我太胖了应该减肥,果然最讨厌妈妈了!哼。”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写下的字张牙舞爪,我似乎想起了自己当时别扭地拿着铅笔,气得红透了脸颊的模样。
“今天我偷偷跑出去玩了,还买了好大一个鸡腿吃,可是回来的.时候被妈妈骂了,真是的!我都这么大了还担心我走丢。”那龙飞凤舞的字里仿佛描绘了我当时起起伏伏的心情,时而窃喜,时而悲伤,还有那佯作小大人的模样都让我怀念。
“今天被老师骂了,因为考试没考好,后来,又被妈妈打了,为什么嘛!考试有那么重要吗!”那重复写下的字透过了好几页纸,抚摸着那凹凸不平的痕迹,一瞬间又感受到了当年愤愤不平的心情。啊!当年我对老师,还有妈妈真的是恨极了,现在想来也是可笑,恐是到了叛逆期吧。
“作业好多哦,手一直写一直写都没有停过,累死了!”日渐清秀的字迹有气无力地轻轻漂浮在字上,那时应该要到期末考试了吧,倒也不记得当年考的如何,印象里只剩下堆积成山的试卷。再往后翻翻,字行里只残留着对作业多得不行的抱怨,以及模糊的皱痕,或浅或深,斑驳地遗留在日记本上。
日记本被小心翼翼地搁置在书桌上,阳光洒下,微风拂过,吹翻了页页轻薄的纸,吹皱了我心中的一汪清潭,荡起了圈圈涟漪,其上还有未干的水渍。空气中还犹存着未消散的叹息声:“唉,试卷还没写完呢。”
阳光晒着我的日记本,带走我往昔的回忆,童年的梦幻在缓缓地褪色……
我的日记篇3
7点30分,准备好摄像架,背着电脑,开始进入教室区域。今天的安排,是接受邀请全天观摩王亚玲的班级,并参与数学教研。
到教室后,王亚玲已经在教室了,有三两个孩子先到,在读书,或与王亚玲交流写绘或读书的情况。陆续到达的孩子,多数在读书,有些孩子则先观察教室里的鱼儿早晨有什么变化。王亚玲提醒:“别动,鱼儿还在睡觉!”PPT的音乐若有若无,轻柔极了。上面有孩子们在小屯公园的照片,还有到教室里应该做的事情的提醒:
1.作业:数学练习单、挑战题、口算练习册、生字本;
2.上课准备:晨诵本、铅笔盒、胶棒——整齐;
3.还书;
4.水杯;
5.安静地阅读。
其中,“安静地阅读”字体是黄色的,显然是在强调。旁边红色的字很大:
草头娃娃:
“草芽尖尖,
我是冬天里的春天。”
孩子越来越多,7点50分左右,已经基本上到齐了。自由、放松,但没有喧嚣,多数在认真地读书,有些借书还书或做作业,真好。
一
很快,8点了,晨诵的时间要到了。
PPT转换成“我要做个好孩子”的面前,意味着晨诵开始了。我注意到,老师没有说一句话,要求学生坐好之类,孩子已经主动地坐好了。
没有起立,直接放音乐《好妈妈》,孩子迅速坐端正,开始唱《好妈妈》:
我家好妈妈,
下班回到家,
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啊!
妈妈妈妈快坐下,
妈妈妈妈快坐下,
请喝一杯茶,
让我亲亲你呀,
让我亲亲你呀,
我的好妈妈,
我的好妈妈……
歌声结束,先是一个短暂的交流:昨天和前天,给爸爸妈妈送画,你们画了没有?
温习《爸爸睡觉我不吵》:
小花猫,不要叫,
再叫不给你吃饱。
爸爸上了深夜班,
回到家里在睡觉。
爸爸睡觉我不吵,
请你乖乖也不叫。
我来写字又画画,
小猫小猫快来瞧。
老师开始出示部分孩子的写绘作品(送给爸爸的画),并对画面进行叙述,仔细地讲解画的内容,相当于“复述”写绘内容。讲完后再肯定表扬孩子的叙事越来越清楚。
8点零4分的'时候,有一个孩子迟到了。老师没有说什么,做了一个让他回座位的暗示,没有停止讲课,继续分享孩子的作品,讲得绘声绘色,都是分享为主,再指出还要努力的地方。
9分钟以后,开始进入晨诵《走路静悄悄》:
我要学猫猫,
走路静悄悄。
楼下张婆婆,
最怕吵和闹。
脚步咚咚咚,
吓得她心跳。
要是吓出病,
那可怎么好?
老师先读一遍,然后一句句带读,带读两句,顺带解释猫的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