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对绿色生活的理解范例(3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1-07 手机浏览

对绿色生活的理解范文篇1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保意识;友好和谐

化学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教育是普及化学知识的开始阶段,把绿色化学思想融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成长为建设性创新人才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化学教师肩负的新的责任和挑战。本文针对在初中如何进行绿色化学教育,营造阳光的化学氛围提了几点

建议:

一、关注社会现象,激发学生热情,引领绿色环保意识

一堂体现三观的好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备课,要想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化学对生活的引领作用,教师就要时刻关注和搜集国内外社会发展的事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中学时期是人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期,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是每一位化学教育者务必要考虑的,例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温室效应问题?现代社会提倡的低碳生活的根源是什么?再如化石燃料正面临着日益枯竭的危机,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呢?等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加深对新能源开发必要性的理解。这样把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现象作为知识生长点,在此基础上选择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

理念。

二、课堂教学多注重化学正能量的灌输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化学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然而,仅仅肤浅地就环保谈环保,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实际运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书本知识为导向,浅谈化学发展的负面影响,多列举造福于人的经典案例,从而引领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美好,承认事物两面性的同时,注重积极意义占据主要方面。树立起化学的科学发展观,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学习、研究、探索、珍爱、利用和革新大自然,从而对绿色化学的认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科学的观念。

三、课后练习题多贴近实际,培养学生实际应用

化学习题教学是课堂反馈的紧要环节之一,是辅助学生掌握和增强所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措施。绿色化学知识在习题中的渗透和应用,不仅能使学生了解绿色化学的最新研究动向,还可以学以致用,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并且化学来源于日常生活,化学知识渗透每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分析、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加强绿色化学意识,深化绿色化学思想,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当然,教师还可以亲自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热情。在这些绿色化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活动中,学生会更深刻地体验绿色化学给人们带来的效益,从而使绿色化学思想得到深化。

四、化学实验的科学化、绿色化

化学实验是强化绿色化学思想的主要途径,因为只有学生自己动手、自己组织、设计实验,才能体验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才能坚定对知识的感情,延续求知学习的欲望。因此,可以针对绿色化学的“拒害、减量、循环、回收、再生”等特点,探索设计绿色化学实验,以新方法、新途径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使化学实验过程达到绿色化学的要求,最终体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发展,也可以l展微型实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五、引导学生,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周边人

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中学阶段十分适合开展绿色化学教育教学。因为此时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旺盛阶段,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很强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因此,在中学化学课堂上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是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前进的需求。从初中生特点来看,在中学开展绿色化学宣传也是非常适合的,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用绿色化学的观点去解释问题,进一步体会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并能用这样的思想去影响周围的人。

绿色化学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化学教育教学的目标,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采取各种形式,适时、适度、适量地对“绿色化学”理念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思考,提高化学成绩,并且用实践去影响周围的人,消除人们对化学的误解,正确看待化学的发展以及起到的积极作用,从而让化学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对绿色生活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绿色化学中学化学教学必要性融合

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到高中化学教学中,不但可以有效地推动化学教学改革,也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因此,如何将绿色化学理念与高中化学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便成了当今高中化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绿色化学概念

1991年,美国提出绿色化学理念,以求对环境问题与环保方法展开深入的探究。绿色化学的含义,即借助现代化学原理和方法,尽可能地让设计、生产与使用化学产品时可能出现的有毒、有害物质降至最低,分析得出对环境造成最小负面影响的方法,且在技术与经济层面生产绿色环保化学产品,属于从源头着手展开污染预防的科学预防方法。绿色化学旨在尽可能少地使用会给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不再产出废物。此种方式最典型的特性为自初始时期便选取预防污染的措施。所以,绿色化学在运行过程中与终端均可以较好地防止污染,属于一种自源头着手防止污染产生的科学。

二、将绿色化学理念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绿色化学提出的目的在于在研制兼具高技术含量及经济收益的化学产品的过程中,将可能给环境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因此,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抱有这样一种观点:绿色化学属于环境保护的范畴。然而事实上,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环境保护即在环境已然遭受破坏的基础上采用补救方法治理环境的举动,系被动保护;绿色化学却是于研究化学品的同时便展开预防,将可能给环境带来损害的物质事先剔除掉,从源头着手将污染源根除,系主动保护。

在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为了在提高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确保生活环境的高质量,绿色化学的推行已然刻不容缓。高中时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意识到绿色化学对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发展理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三、绿色化学理念c中学化学教学的融合

(一)创建绿色化学理念

为了实现绿色化学理念与中学化学教学的融合,教师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建绿色化学理念。教师应主动探究与绿色化学相关的内容,将绿色化学理念当作自身教学的指导思想,把高中化学知识与绿色化学理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综合社会及环境等问题,把绿色化学思想融入到教学当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在理论知识教授时融入绿色化学理念

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时,可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比如在教学“二氧化硫”这一节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学校周围的建筑,将新老建筑进行对比,了解酸雨给建筑带来的腐蚀作用,随后引导学生对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等展开讨论及分析,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接着趁机导入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这样,教师便顺利地把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到了理论知识教授之中。

(三)在实验中融入绿色化学理念

毋庸置疑,实验是高中化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化学教师除了注重在理论知识教学时融入绿色化学理念外,还要在化学实验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通过亲自做实验,学生能够对化学现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且实际动手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在学生做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在旁边加以指导,向学生灌输绿色化学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在课外教学中融入化学知识

由于化学知识源于生活,且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教师也要注意在课外教学中融入化学知识,灌输绿色化学理念。比如组织学生参加与绿色化学理念相关的讲座;带领学生参观绿色化学工厂,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四、结语

伴随科技的发展及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化学已然成为当今高中化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向。绿色化学能够让学生在个人发展初期便形成环保意识,为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奠定扎实的基础。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将绿色化学理念与课堂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刘晓乐.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绿色化学观的教育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0):9.

对绿色生活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绿色化学;高中化学;应用;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437(2015)02-0030-01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已经步入到一个科学知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相当发达的社会。化学这门科学也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但由于其特殊性,化学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在此背景下,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可以引入绿色化学思想,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自觉贯彻环境保护的思想,以保证与人类生存环境友好相处[1]。

1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思想教育的意义

绿色化学思想的核心是指在工业、农业等生产过程中,利用化学原理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有害原材料,尽可能的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2]。绿色化学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产生,这种思想充分体现了社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体现了人类与环境的有号相处。

众所周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农业等获得了高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已经开始危害到人类自身的健康与安全。而其中一些化学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严重的,而且是不可逆转的,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3]。因此,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需要人类社会积极传播绿色化学思想,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们重视化工生产带来的危害,并努力改善化工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化学废弃物的排放,从根本上切断化工污染源,进而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降低环境压力。

青年学生是人类社会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与保护环境的能力与未来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需要广大化学教师高度重视并大力实践。

2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思想教育的思考

2.1将绿色化学思想适时引用到教材中

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以及各种各样的元素,教师在进行这类化学知识的教学时,可以将绿色化学思想渗透到教材中。在学习高中化学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时候,可以充分将其与现代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相联系,在尽可能地突出绿色化学思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并了解学习化学的意义和作用,并能通过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磷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将其与“三废”问题相联系,让学生们探讨磷化工生产对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并寻找有效的控制污染的办法。这样将绿色化学思想适时引用到教材中,能让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重视生活中的环保工作,通过教师的指导,还能学到很多课外知识。

2.2将绿色化学思想融入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也是渗透绿色化学思想的主要时机。因此,教师给学生上实验课的时候,可以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到化学实验教学中,使学生直接受到绿色化学的影响。教师要把绿色化学思想渗透到化学实验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绿色化学思想。例如,教师在进行某一化学实验的时候产生了少量的二氧化硫废弃物,这时教师就可以用活性炭吸附这些二氧化硫气体,在处理废弃物的同时对学生讲解二氧化硫的危害,这样则能更好地体现出绿色化学的思想。

2.3将绿色化学思想延伸到课堂之外

除了在课堂上渗透绿色化学的思想外,在课后也不能放松对学生的绿色化学教育。教师可以开展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课外活动,也可以为学生布置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课后习题,但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寻找与生活相关的绿色化学。

总之,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一定要坚持绿色化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将绿色化学思想充分渗透到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并深刻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毛长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J].少儿科学

周刊(教学版),2014(6):151-151,152.

[2]陈平平.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

学习・中旬,2015(1):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