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服务器在企业中的应用范例(12篇)
网络服务器在企业中的应用范文篇1
【关键词】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解决方案
1、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
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把科学的管理思想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在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对成本、业务、物流、财务和客户关系等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企业的信息集成优势建设还不完善,网络技术的效率和便利性还没有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体现出来。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完善的、严密的信息系统,各个业务环节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影响着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在准确、完善的基础数据之上。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总体安全取决于系统中所有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信息化建设要全面考虑,不断完善,同时还要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发现不安全的因素后及时调整安全策略。
2、企业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
2.1系统需求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分析企业原有的系统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例如分析企业邮箱系统、门户网站、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报表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经营分析系统和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等各个系统的现状,找出网络设备、监控管理机制、认证方式和病毒防护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未来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企业信息化系统做出全面、详细的需求分析。
2.2网络需求分析
网络需求分析要结合企业的IT现状和本省的IT总体规划需求,设计中心机房的位置和部署模式,一些大型的企业如果有分公司的话,还要考虑子公司到中心机房的网络建设。在网络需求分析中关键的点是IT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要明确信息系统的网络带宽需求、各种主机设备等硬件资源;考虑企业信息化网络和Internet相连的方式和安全措施;机房的选址、设计和施工要点等;ADSLVPN线路、专线线路和楼内线路的综合布线和施工。特别是机房的空间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主机设备要留有一定的扩展空间,设备的选型要考虑到企业未来五年的性能需求增长。
2.3安全需求分析
安全需求分析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安全风险分析。物理安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火灾、地震、电源故障、设备被盗、电磁辐射和报警系统设计缺陷等导致的事故发生。
2、链路传输风险分析。链路传输风险和各个局域网中采用的布线方式有关,例如当采用UTP非屏蔽布线时,就会存在网络信息通过电磁辐射泄露的风险。
3、网络结构安全风险分析。网络结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来自外部网络的安全威胁、内部局域网的安全威胁和网络设备的安全隐患三方面。
3、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解决方案
3.1网络边界安全防护
对于简单的安全控制,由路由器作网络层的初步安全保障,通过配置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过滤不要的信息流。对于复杂的信息网络,安全控制要通过防火墙来实现。通过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防火墙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通过开启服务器需要使用的端口,关闭非法使用的端口,控制网络安全。通过配置防火墙实现以下功能:
1、通过配置IP地址、端口、协议等参数,允许内网中的部分用户访问外部网络,其他用户则无权通过防火墙访问外网。
2、对一个端口、一组IP地址或应用协议设置最小带宽或最大带宽,通过对网络流量的控制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网络效率。
3、通过URL地址、不良关键词和网页分类过滤不良内容。
3.2入侵检测与防御
入侵检测可以扩展管理人员的安全监视、审计、攻击识别等安全管理能力,帮助信息化系统应对网络攻击,从而提高系统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入侵检测是一种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被认为是在防火墙后的第二道安全门,它通过记录事件、阻塞网络连接和报警功能等,在网络安全受到侵害前进行拦截。
对于完善的入侵检测系统而言,不仅能让系统管理人员了解网络系统的变化,还能为管理人员提供网络安全策略,从而实现网络的多层次、立体保护。通过实时检测服务器服务的用户信息、网络数据流量、网络负载容量等内容,警告信息给管理人员、通过各种规则配置阻止黑客入侵,跟踪并定位黑客的攻击位置。入侵检测与防御可以通过旁路IDS和在线IPS两种方式实现。旁路IDS的缺点是阻断效果差,线IPS会产生延迟,但是阻断能力强,为了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可以进行可以的配置,在安全和性能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
3.3安全漏洞扫描与评估
安全漏洞扫描最能全面和直接地找出企业范围防火墙、数据库服务器、网络服务和应用服务器等的安全现状,通过找出安全漏洞,然后根据不用的风险等级,制定出相应的修补办法。扫描器又分为漏洞扫描器、系统扫描器和数据库扫描器三种,漏洞扫描器扫描的对象主要是服务器、网络打印机、工作站、防火墙、路由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通过找出网络设备存在的弱点,及时制定安全策略;系统扫描器通过比较实际的主机配置,全面分析企业内部操作系统的安全风险,例如不适当的用户权限,缺少安全补丁,不正确的登录方式等;和数据库扫描器通过定期地扫描数据库,检查数据库中存在的安全漏洞,通过运行审核程序提供安全风险报告。
3.4防病毒系统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防病毒系统应该采取预防为主、全面防护的对策,要采用多平台多方位的防病毒产品,满足安全系统全面防范的目的。防病毒系统主要采用的方式有:
1、单机病毒防火墙。该方式主要适用于没有联网的单个计算机。
2、服务器病毒防火墙。由于服务器为所有工作站提供数据共享,因而会成为病毒攻击的理想场所,因此服务器病毒防火墙为企业网络中最为常见的。
3、电子邮件服务器病毒防火墙。通过对邮件进行病毒扫描工作,防止服务器不受病毒侵害,同时也防止邮件交叉感染病毒。
4、网络杀毒服务器。该方式是基于Web的、实时的、可集中控制的反病毒解决方法,在病毒爆发期,管理人员首先更新病毒库,然后对整个企业进行病毒扫描。
网络服务器在企业中的应用范文1篇2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现状:北流供电公司信息机房位于办公大楼,原有超五类综合布线系统,局域网交换机采用4台北电450-24T堆叠,下连其他桌面型低端交换机。局域网的互联网出口用一条4Mbps光纤线路。
公司共有22个城区和乡镇供电营业所,租用电信线路连接到中心机房,另外有下属机构、多个多经企业等不同办公地的点需要连接到公司局域网。
公司原租用电信2M专线与网区供电局实现广域网连接。
公司信息系统服务器约15台,SCSI存储阵列1台,NAS存储阵列3台,桌面计算机400台。
公司目前主要运行的应用系统有:办公自动化OA、营销、生产、人力资源、财务、计划系统。
根据省级电网公司的要求,北流供电公司主要建设办公自动化、视讯会议、营销、财务、生产、计划投资、邮件等业务应用系统,和局域网、广域网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系统尽可能利用公司现有软件移植,现与网区供电局和广西电网公司对接。
结合北流供电公司的应用需求及其特殊性,北流供电公司信息化(平台)系统应满足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
1阶段性建设内容
北流供电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分两大阶段性进行。
1、IT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局域网,提供基本的网络管理、防护功能。
建设三级广域网,上连网区供电局和省电网公司。
2、应用系统的建设:按照省级电网公司统一推广要求建设。
2信息化(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2.1网络系统与安全
县级供电企业局域网主要连接主要办公场所、下属机构、各种应用系统服务器、其他合作机构或单位网络,因省级电网公司要求统一互联网出口,故此处不必考虑互联网连接问题,只需考虑广域网出口处安全问题。目前北流供电公司的网络只有核心层、接入层两层结构,业务过于集中在核心层交换机上,主要问题有:中心交换机成为网络性能和安全的瓶颈、接入交换机缺乏必要的安全控制能力、整个网络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
本次建设中北流供电公司局域网可采用冗余架构,建设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三层网络架构,采用双核心、双汇聚结构的高可靠网络。主干带宽应不低于1000Mbps,采用光纤互联。核心层采用双核心结构;汇聚层拟采用8台汇聚交换机,使用双归属上联核心交换机,分别是服务器汇聚交换机、办公楼汇聚交换机、下属机构汇聚交换机、外联网汇聚交换机;核心层、汇聚层启用OSPF协议、VRRP协议;更换现有的低端桌面交换机,VLAN划分限制在接入层交换机内,交换机之间通过IP路由进行流量传输。网络蠕虫、病毒基本上只能在VLAN内传输。改造后,接入层采用三层设备,实现基本的安全控制能力。改造后的网络系统应能达到:优化网络结构、改善网络性能、提高网络可靠性、便于管理和控制、科学的利用网络资源。
县级供电企业广域网主要通过三级综合数据网上连网区供电局,供视讯会议等各应用使用。带宽不低于10Mbps。
根据北流供电公司的现状,增加局域网核心层提高网络效率和安全;通过县调自动化配套建设的光缆和通信系统上联网区供电局。
2.2局域网
办公楼信息中心机房新增一台三层模块化路由交换机,组建双核心交换机,隔离各楼层的二层广播风暴,并提供基本的设备冗余,提高核心层设备的可靠性。各服务器直接连到服务器汇聚交换机上。
网络结构图如下:
2.3广域网
采用广域网/互联网(由于统一互联网出口,互联网从广域网出口)接入交换机,提供合作单位、广域网接入和VPN远程访问。局域网与广域网使用防火墙进行隔离。所有应用系统,均采用新铺设的县调自动化配套建设的专用光传输系统,带宽不低于100Mbps,另视讯系统租用电信10Mbps光纤通道留作备用。
2.4IP地址和路由协议
北流供电公司的IP地址段应遵从省电网公司的统一规划。使用省公司统一安排的IP地址,可以划分为桌面用户、下属单位、服务器段、生产大区段等网段。
2.5VLAN规划
划分VLAN主要是为了隔离广播,划分小范围的广播域,增加系统的安全性。VLAN划分为:办公楼楼层接入、服务器接入、生产大区接入、其他接入。VLAN规划的总原则是:接入按类别分类,尽量减小广播域,缩小广播发作时的面。目前网络中,用户数不多,无特殊用户,VLAN按照交换机划分,即每个交换机一个VLAN的原则。所有VLAN都不使用默认VLANID,而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在汇聚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上则针对交换机之间的级连情况进行VLAN的划分。
2.6IP地址规划
2.6.1子网规划
根据VLAN划分的原则,服务器段仍然使用原来的子网段,保留172.16.78.0段126位地址给服务器使用。交换机级连地址、routerid、核心交换机捆绑地址使用管理地址段:172.16.64.0地址段。
按照VLAN的划分原则,划分具体见下表:
2.7网络隔离和安全防护
局域网通过核心层设备进行用户和服务器的隔离;广域网出口新增1台防火墙进行隔离。生产大区出口保留原有电力行业专用隔离装置隔离,提供防火墙隔离、VPN接入、行为管理、UTM等多种安全防护功能。
按照广西电网公司的要求,部署统一的防病毒软件,增加终端计算机的许可证数量。
2.8服务器和存储系统
要满足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县级供电企业应建设统一的服务器主机和共享外部存储系统。服务器应采用工业标准的机架式服务器,配备冗余电源,支持集中管理和远程管理。
县级供电企业主要配置服务器用于局域网服务、OA系统、办公网站、营销系统等,通过存储区域网络共用一套外部存储系统,实现基于SAN架构的统一存储。
2.9数据备份系统
县级供电企业应建设数据备份系统,采用独立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实现基于计算机网络或存储区域网络的数据备份。对应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备份服务器采用独立服务器,直接连接到办公网络上,数据通过办公网络备份到与备份服务器直接相连的磁盘阵列上。通过在磁盘阵列上建立虚拟磁带库,可以方便管理、维护备份的数据。
2.9.1软件部分
备份软件包括以下选件或功能,实现数据库、文件的备份和灾难恢复管理:
SQL数据库选件:用于实现SQL数据库的联机备份,每台需要SQL数据库备份的主机均需一个软件授权。
OpenFileManager选件:用于实现Windows环境下打开文件的联机备份,每台需要打开文件备份的主机均需一个软件授权。
Windows灾难恢复选件:用于实现服务器操作系统的灾难恢复。
2.9.2硬件部分
为保持备份系统独立于生产系统,备份服务器采用一立的机架式服务器。存储介质采用本机磁盘,将来视情况再增加外置磁盘阵列。
3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县级供电企业按照省电网公司统一推广系统进行建设,该内容不再本期建设范围内。
网络服务器在企业中的应用范文1篇3
关键词:asp环境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结构与架构
0引言
asp(activeserverpages)的开发环境,就是把脚本开发和超文本语言(html)融合在一起,它不仅增强了编程灵活性同进也降低了难度,把jscript和vbscript等语言嵌入html文档中的技术,称为asp文件,当终端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请求浏览asp文件时,web服务器调用asp及文件中的所有脚本,最后给浏览器返回响应页面,web服务器负责所有asp中的脚本处理并生成标准的html页面传给浏览器,并在客户浏览器中运行,这样使终端浏览器无须承担服务器端的脚本,asp都会生成一个符合html标准的网页返回客户端论文。
asp性能优势如下:①把jscript和vbscript等语言完全与html兼容;②脚本可以在asp环境下直接运行,不需要编译和链接;③面向对象,可通过activex构件来扩充功能;④兼容性强,由于脚本在服务器端执行,它几乎可以支持任何浏览器;⑤程序保密性高,asp的源代码在服务器上执行,不传到终端浏览器,源程序不会外漏。asp技术为想实施信息化而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有限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新模式。
1asp模式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模式
企业管理要与现代管理模式相适应,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必须的管理模式。asp模式下面向企业信息系统架构在lnternet上的三层结构为:操作层、中间层和底层,其中操作层:良好的人机界面,用户终端面对简单的人机界面;中间层:系统各功能模块层,安装在asp服务中心的web服务器上;底层:数据库管理系统层,安装在web服务的数据库服务器上,其包括企业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等。企业用户需要按相关标准缴纳租用服务器空间的费用,访问用户通过网络使用企业的信息系统,管理用户也是通过网络来对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升级、安全保护等工作,因此,asp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信息系统技术改造存在的难题。
1.1asp模式可以使企业通过简单的信息环境和较低的服务器租赁费用,全面享受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从而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的资金及人才问题。
1.2对企业而言,仅是租赁和使用服务器,不需负担服务器的系统安全、维护及升级等系列工作,解决了企业it技术人才,降低企业的1t投资风险,等信息化建设的难题。
1.3现代信息模式,asp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作用,发挥其资源共享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信息系统技术改造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2asp模式服务中心体系结构
asp服务中心采用基于asp的模式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其整体结构可分为四大主要模块:①asp应用软件平台,但不同的asp服务中心体系结构会有所不同,asp应用软件平台是asp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的应用软件,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功能需求,也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②asp用户站点,是asp服务中心对用户进行管理、洽谈等电子商务系统;③asp数据中心,asp数据中心是asp服务中心本身的数据管理与数据维护;④管理与技术支持,是asp服务中心的功能模块。
3asp模式下的信息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3.1客户端中小企业的计算机应用情况、信息化建设水平、重视程度都参差不齐,大致可分为单机型、多机型和局域网型三种。asp模式对企业的计算机资源要求是灵活的,各个企业都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配置相应的系统和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软件仅需ie浏览器,硬件只要具有可以上互联网的相关设备,如计算机、modem,到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申请一个账户,只要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就能得到asp服务中心的服务。
3.2asp服务中心系统要求较高,asp服务中心不同规模对软硬件的配置有所不同,是继1sp.icp(internetcon.tentprovider)后,专门对具体应用服务的供应团体,软、硬件配置与1sp、icp类似,但在规模上不同而已。
asp服务中心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安全问题:网络及通信安全方面可采用ssl(包含数字签名,公共/私有密钥进行加密,验证技术等),高安全的防火墙和网络安全检测技术、证书和口令体制、权限限制来抵御非法用户(如,黑客)进入系统;数据安全性可通过冗余磁盘阵列、u盘、光盘库等存储设备来备份系统以及对于重要的应用数据采用主从数据库服务器双机热备份来保证系统全天候24小时正常运行。②性能问题:web服务器可以对各应用服务器进行动态分配(如建设服务器群方式),实现系统负载的动态平衡,不同功能分布在不同应用服务器上。良好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配置,完全可以保证用户异地访问服务器时正常的响应。③可扩展性问题:可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系统各应用模块可重复或分布在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上,由于企业的扩建或是业务的增长,当前系统无法满足企业新的需求时,可以在不终止系统服务前提下,添加相应的应用模块。
网络服务器在企业中的应用范文篇4
关键词:三层体系结构网络销售接口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3-069-02
1引言
全球工业各个行业的发展与变革,对全球的经济产生着重大影响,特别是20世纪末,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销售行业打破了国家地域的限制,形成了全球化网络的市场与生产格局。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最重要的动向就是跨国公司对世界和一国的影响力大大增强,销售行业实行网络化管理势在必行。无论全球销售行业如何变化,销售行业的体系结构却建立在一个基本模式之上,这种模式是遵循了产品本身的生产与市场的发展规律。根据这种规律,销售行业形成了从采购、分销、物料管理乃至成本核算与控制的一整套销售-分析决策-服务三层体系结构。
网络销售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要针对该行业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其功能能够满足该行业中不同层次企业的业务流程,并利用可行的技术手段,将不同层次企业的业务处理连接起来,实现真正网络销售供应链的整体管理。
2网络销售的解决方案
建立企业级网络销售系统,必须有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和技术作为后盾,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一些成熟的信息技术。
(1)基于Web的解决方案
基于Web的客户机连接到网络上,提交和下载有关信息资源。客户机处理表现层的静态信息,信息处理方式类似于批处理,其特点是客户机终端可在Internet上任何地点,使用Web浏览器保证你的应用程序有最多的支持,应用程序运行环境由客户机决定。
一般情况下,基于Web的解决方案非常适合基于Web浏览器的企业内部网和互联网的应用程序。它易于维护,使用方便,跨系统、跨平台等诸多优势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成为一种很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2)基于网络的EXE解决方案
EXE的解决方案需要用到客户机端的一些功能,它依赖于客户机的操作系统。这时应用程序是可执行的,可以安装在客户机上。
依赖于网络的应用程序混合了底层操作系统和网络。由于要处理的任务复杂,这些应用程序需要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这种情况下,Web浏览器提供的内容有限,难以应付复杂的需求。不过,同基于Web浏览器的方案一样,基于网络的EXE解决方案也可以连接在Internet上。
基于网络的EXE解决方案在传统的局域网中比较常用,是一种技术成熟、可靠性好的解决方案。
(3)基于单机的EXE解决方案
最后一种类型只使用客户机,而且不需知道网络的存在,应用程序可以是单用户的。不过,这种类型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少,因为大多数客户希望交换信息。
3软硬件环境
3.1硬件环境
服务器为数据库服务器,要完成高密度的运算量,应采用较高档的服务器。考虑到与软件的兼容性,建议采用IntelPentiumⅣ多处理器系统、1GBRAM、40GB以上硬盘。
客户机建议采用IntelPentiumⅣ多处理器系统、128MBRAM、20GB以上硬盘。
网络配置采用100M网络带宽、100Mb/s网卡、16换机。
3.2软件环境
3.2.1服务器端
因为服务器为数据库服务器,对稳定性有极高的要求,且支持多CPU。所以应采用Windows2000ServerSP3,因为它有优良的性能和稳定性。服务器端将提供以下服务:
(1)数据库服务:使用SQL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一个基于图形的管理工具,支持多客户应用程序和企业级应用程序。
(2)WWW服务:选用Microsoft的IIS4.0作为网络销售系统的WWW服务器。
3.2.2客户端
在客户端,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2000ServerSP3,因为它有优良的性能和稳定性。使用C/S结构和浏览器相结合方式。
4系统分析与设计
4.1总体需求分析
网络销售系统面向企业和个人两类用户。根据实际业务处理的需要,整个系统将开发为一个具有C/S与B/S并存的综合系统,复杂业务处理以C/S模式为主,数据的查询、系统升级功能将以B/S为主。
4.2系统总体功能图
系统总体功能图如图1所示。4.3库存管理模块和销售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
在汽车销售业务处理流程中,这两个模块是系统的核心。
在这两个管理模块中,主要涉及到四张应用数据库表(数据字典不列举):入库管理表(STCarIn)、车辆附加表(STSubjoin)、移库表(STRemove)、销售记录表(SMSalist),这四张表的关系图如图2所示。
(1)入库管理表(STCarIn):记录入库车辆的基本信息,包括入库车型和仓库网点。
入库管理表模式代码示例如下:
createtableSTCarIn(
cInStorageNochar(6)notnull,/*入库单号*/
网络服务器在企业中的应用范文篇5
【关键词】RRASWindows虚拟专用网技术
虚拟专用网是公共数据网的一种类型,可以方便的让企业外地用户直接连接到企业的内部网络。虚拟专用网可以跨专用网络或公用网络(如Internet)创建安全的点对点连接,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用户的费用,而且提供了很强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一、构建RRAS服务
RRAS也叫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通过将“路由和远程访问”配置为充当远程访问服务器,可以将企业的远程工作人员或流动工作人员连接到企业内部网络上,远程用户可以像其计算机物理连接到企业内部网络上一样进行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利用WindowsServer2003内置的RRAS组建VPN网络价格低廉、管理方便、性能良好,而且容易维护。
利用路由和远程访问连接的用户可以使用企业内网的所有服务,其中包括文件服务的共享、企业打印机共享、企业Web服务的访问和邮件服务及数据库服务的访问。例如,在运行“路由和远程访问”的服务器上,客户端可以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来建立驱动器连接和连接到打印机。由于远程访问完全支持驱动器号和统一资源定位器UNC名称,因此连接到企业内网的外部用户的大多数应用程序不必进行修改即可直接使用。RRAS是WindowsServer2003的默认Windows组件,其初始状态为停用,因此在构建RRAS之前必须将其激活。
二、配置远程访问服务器
(一)远程访问服务器属性的配置
1.常规属性设置在WindowsServer2003的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中,可以使该服务器作为一个路由器或者是一个远程访问服务器。当作为路由器时,它可以通过选中“远程访问服务器”复选框来改变该服务器的角色,使其成为一台VPN服务器。
2.安全设置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简称VPN)是通过公用网络如Internet在VPN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建立的逻辑连接。为了确保隐私安全,必须对通过该连接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RRAS中的安全信息包括身份验证方法和记账提供程序。服务器通过一系列的验证方法对远程系统进行身份验证。
3.远程用户IP设置远程VPN客户必须通过IP地址连接到服务器从而访问企业网络,通过IP设置可以给远程客户机指派IP地址。
(二)远程访问服务器端口的配置
企业网络远程访问过程中,网络设备是建立点到点连接所使用端口的硬件或软件,而端口是用来支持单个点对点连接的设备的信道,在路由和远程访问管理控制台中可以监视和管理各种端口,而且可以更改各端口的配置。
1.用户拨入的配置企业远程访问服务器同时也具备域控制器的功能,它是通过“Active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来管理企业远程客户的,而它所管理的用户对象属性中存在“拨入”选项卡,“拨入”属性可以允许或禁止远程企业用户连接到企业内部服务器上。其中“回拨选项”可以为远程用户拨入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当远程企业用户拨入到RRAS服务器后,输入正确的账户,服务器会要求用户输入回拨的电话号码,然后挂断电话,并由服务器对用户进行拨号。
企业的规模各不相同,企业内部节点数量和网络带宽等也不同,当远程客户端通过VPN连接自动获取到一个和企业内网同一网段的IP地址后,就可以像在公司内部一样安全、方便、快速、高效地与Intranet交换机密的商务信息,从而实现企业网络用户跨因特网的安全访问。
远程访问服务器根据企业自身状况部署的三种不同方式:
(1)单接口VPN服务器。企业的核心路由器或硬件防火墙负责转发IP数据包到因特网并对外网提供各种服务。
(2)双接口VPN服务器。适用于企业网络中具有多个公网地址。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核心路由器或者硬件防火墙的网络负载。
(3)服务器做VPN服务器。企业原先通过服务器构建企业网络,可以在服务器上启用VPN服务器,或者直接采用ISAServer作为服务器,在ISAServer上启用VPN服务器代替原来的防火墙与路由器。
三、构建远程客户机的网络连接
虚拟专用网络VPN客户端能使用“点对点隧道协议”(PPTP)、“第二层隧道协议”(L2TP)和“IP安全协议(IPSec)”来创建一个通往VPN服务器的安全隧道。通过这种方法,客户端就变成了专用网络上的一个远程节点。PPTP是一种常用的VPN协议,它使用支持增强加密方式,非常安全,而且易于进行配置和维护。在microsoft环境中,基于PPTP的VPN客户端部署方便,而且可以通过使用远程访问策略的规则进行PPTP连接的允许或拒绝,使远程客户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访问公司局域网,并且可以实现各种安全的身份验证方式和加密方式。在客户端建立一个基于VPN的WAN微型端口(PPTP)连接后,就可以通过此连接自动获取一个VPN服务器上分配的IP地址,从而实现客户端与企业内部网络构成同一个局域网。
参考文献:
[1]IvanPepelnjakJimGuichard.MPLS和VPN体系结构[M].人民邮电出版社.
[2]WindowsServer2003网络操作系统与实训.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网络服务器在企业中的应用范文篇6
关键词:传统;网络;存储;服务器;优势;分析
1传统存储模式DAS弊端
传统的存储模式主要是总行连接存储(BAS),也叫直接连接存储(DAS)。这种存储结构主要依附于服务器,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接口或光纤通道直接连接到一台计算机上。
(1)DAS:以服务器为中心。DAS(DirectAttachedStorage,直接附加存储),顾名思义,在这种方式中,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通常是SCSI接口电缆)直接连接到服务器的。I/O(输入/输入)请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DAS,也可称为SAS(Server-AttachedStorage,服务器附加存储)。DAS是最早期的网络存储设备,它依赖于服务器,其本身是硬件的堆叠,不带有任何存储操作系统。由于早期的网路十分简单,所以直连式存储得到发展。
(2)DAS的适用环境为:(1)服务器在地理分布上很分散,通过NAS(网络直接存储)在它们之间进行互连非常困难;(2)存储系统必须被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上;(3)包括许多数据库应用和应用服务器在内的应用,它们需要直接连接到存储器上。
2网络存储模式以及优势分析
现今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主要是网络附加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他们的优势就是在于能够为网络上的应用系统提供多样、快截、简便的存储资源,另一方面又能共享存储资源并对其实施集中式的管理,成为现今理想的存储管理和应用模式。响应了三种重要的发展趋势:网络正成为主要的信息处理模式;需要存储的数据大量增加;数据作为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产其重要性在增加。
2.1网络附加存储(NAS)
NAS即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以太网),连接到一群计算机上。它拥有一个独立的服务器,类似于一个专用的文件服务器,不过这种专用文件服务器去掉了通用服务器原有的大多数计算功能,只提供文件系统功能,存储服务用的。
NAS产品的优点。首先,NAS产品是真正即插即用的产品。其次,NAS设备的物理位置同样是灵活的。它们可放置在工作组内,靠近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或者也可放在其他地点,通过物理链路与网络连接起来。
但NAS没有解决与文件服务器相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即备份过程中的带宽消耗。与将备份数据流从LAN中转移出去的存储区域网(SAN)不同,NAS仍使用网络进行备份和恢复。NAS的一个缺点是它将存储事务由并行SCSI连接转移到了网络上。
2.2存储区域网络(SAN)
随着网络规模的迅速扩大化,NAS结构也肩负不了重任,传输能力、扩展性能、数据备份能力都是极其有限。存储市场也就强烈呼吁着另一种新的网络存储技术,也就是现在满街跑的SAN。SAN是一种面向网络的存储结构,与DAS、NAS最不同的是,它是以数据存储为中心的。也就是说,存储设备不再限制于服务器系统,而表现为服务器节点上的“网络磁盘”,在服务器操作系统看来,就象网络盘与本地盘一样。
SAN除了解决了扩展的问题外,由于使用目前的光纤网络,传输速度成倍增长、连接距离长达10公里,这也促使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方面大大提高根据存储网络所采用的传输协议以及传输介质的不同,SAN有很多种实现方式,目前比较流行的是采用光纤通道、FCP协议的FC-SAN和采用ISCSID的IP-SAN。
SAN专注于企业级存储的特有问题。当前企业存储方案所遇到问题的两个根源是:数据与应用系统紧密结合所产生的结构性限制,以及目前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标准的限制。
SAN提供了一种与现有LAN连接的简易方法,并且通过同一物理通道支持广泛使用的SCSI和IP协议。SAN不受现今主流的、基于SCSI存储结构的布局限制。特别重要的是,随着存储容量的爆炸性增长,SAN允许企业独立地增加它们的存储容量。
SAN的结构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这样不管数据置放在那里,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因为采用了光纤接口,SAN还具有更高的带宽。最后一点,光纤接口提供了10公里的连接长度,这使得实现物理上分离的、不在机房的存储变得非常容易。
SAN主要用于存储量大的工作环境如:ISP、银行等,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把异构环境下不同厂商的存储设备整合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因此,SAN成为存储应用的主流得到了业界人士广泛的认同。
从上面的网络存储结构的看来,它被广泛接受的最大吸引点,主要是由于扩展方式的改变,改进存储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成本。并且在第三方软件的吹捧下,各中新技术新概念的熏陶下,网络存储系统的简便相对于外存储更受青睐。
网络服务器在企业中的应用范文篇7
我国行业企业计算机网络现状
按地理范围标准来划分,计算机网络类型可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局域网是在局部地区范围内的网络,它所覆盖的地区范围较小。城域网是不同地区的网络互联,这种网络的连接距离可以在10-100公里。广域网也称为远程网,所覆盖的范围比城域网更广,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局域网或者城域网网络互联,地理范围可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无论从地理范围,还是从网络规模来讲互联网都是最大的一种网络,可以实现全球计算机的互联,信息量大、传播广,可以进行实时交流。
经调查,我国大型行业或跨地域企业几乎都建有广域网,而大中型企业也都建设了城域网或局域网,甚至许多小型企业也都有自己的局域网。但无论是大型行业、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它们都开通了互联网。以电力行业的计算机网络情况来说,无论是电网还是发电企业大都建有先进的办公网络系统,其传输速度较快,主干光纤网均采用1000兆带宽,子网至少采用100兆带宽,在区域内形成了主干网子网相互连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借用企业计算机网络资源来进行职工教育培训不仅投资少、建设快、效益高、维护方便,且教育培训覆盖面大,为我们实现远程(网络)教育培训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
远程教育培训系统总体结构、模块及框架
1.远程培训平台应该由行业总站、企业分站、下属单位站点来构成。各级站点的职能和管理权限必须有明确划分,整个平台管理任务要分解到位。(1)远程总站:实现平台的整体信息管理、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等功能;(2)远程分站:实现资源分配、信息统计、学习评鉴、报表提交、人员学习过程等功能。具有独立的内容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及流媒体服务器等;(3)下属站点:实现内容镜像(或者缓存),接受分站的管理和控制。
2.行业企业远程培训平台框架可利用目前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行业的多级管理体系和组织形式构建,支持跨地域访问和网络数据传输。远程培训平台模块由资源库、培训支撑子系统、培训管理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系统服务子系统、资源管理子系统以及课件制作子系统组成,如下图1所示:
系统的设计思路如下:(1)应用面向对象技术、统一建模语言等相关技术,建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模型;(2)应用三层结构模型与J2EE技术平台构建系统的整体框架结构;(3)应用XML技术实现数据交换;(4)应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系统之间的互操作;(5)应用数据加密与权限控制机制实现安全访问控制。
远程培训系统部署拓扑
远程培训系统应按照“行业-企业-下属单位”的结构在行业企业的广域网络上进行系统部署。行业层面除了安装web、数据库、内容、流媒体等应用服务器外,还将具备强大的统计功能,能实时掌握各企业培训的结果,并实现与行业HR系统的交互;企业层面主要解决业务应用层面的问题,并向行业上报相应数据;企业下属单位主要解决内容的就近访问问题,使学员获得高品质的服务。图2为国家电网公司的远程培训拓扑图,供参考。
远程培训系统硬件配置
1.总站管理平台硬件配置。在远程培训平台中,平台应用数据和课程内容会占用网络带宽进行传输。其中课程内容分发时会占用骨干网的带宽,员工访问时则占用本地局域网的带宽。总站管理平台的硬件配置建议如下:员工在学习课程时,课程内容经由内容服务器进行预先分发,因此不管员工访问了多少次,课件内容都是本地交付,不再占用骨干网网络带宽传输大量内容数据。
2.总站课件存储硬件配置。总站课件存储,主要是将各分站及站点制作的课件统一存储、备份,一般大型行业或企业的存储需求设计为30T(1T=1024G)为宜,建议使用磁盘阵列存储。
3.分站管理及教学硬件配置。每个分站需要部署一套与总站类似的平台系统。建议使用两台服务器,一台作为数据库服务器(Oracle),一台作为应用程序服务器(WebLogic)。
网络服务器在企业中的应用范文篇8
一、“网络财务”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网络财务”是指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操作(如:远程记账、远程报表、远程查账、远程审计及远程监控等)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1)“网络财务”所指的“网络”既非企业传统的自成体系的局域网或广域网,也非单纯的因特网,而是Internet/Intranet相互协同形成的开放式网络;(2)“网络财务”并非单纯的财务系统,而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协同的综合系统;(3)“网络财务”是企业级的财务应用;(4)“网络财务”应完全支持电子商务;(5)“网络财务”的各项功能基于管理而非核算。
“网络财务”的提出和推行其重要意义体现在:
1.“网络财务”改变了财会工作的空间和模式,使各项业务能在广阔的网域范围内进行实时处理,标志着一个新的财务管理时代,即网络财务管理时代的到来;2.由于采用了Internet/lntranet技术,为财务信息系统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并最终形成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全面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上无限的空间;3.“网络财务”改变了财务信息的获取方式,财务数据将从传统的纸质页面数据、磁盘数据发展到网页数据,有利于信息的多元化利用;4.“网络财务”全面支持电子商务,使得企业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从电子商务的角度进行业务重整,有利于保持和加强企业的竞争地位;5“网络财务”将对传统的会计观念、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等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网络财务”的技术基础
(一)Internet/Intranet技术是“网络财务”的应用基础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企业信息系统结构实现了由主机系统(FS)向客户机服务器(CS)方式的转变,而目前正向Internet/Intranet方式转变。Internet是一个广域网(WAN)的集合,它包括一系列的网络。Internet的用户使用Internet上的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E-mail、浏览器www等)彼此联系以获取大量信息。用户可以访问的信息存放在运行多种Internet协议的服务器上,这些协议包括超文本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等。
而Internet是应用Internet技术的企业内部网络,它基于Internet通信标准、Web技术和设备来构造或改建可提供Web信息服务以及连接数据库等其他服务应用的自成体系的企业内部网。Intranet可以连接到Internet成为其一部分,当有安全需要时,采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与Internet隔离;Intranet也可进一步向企业外延伸,使其使用范围扩大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从而使企业与关联企业、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经销商之间形成范围更为广阔的信息系统,即Extranet.由于Internet/Intranet投资回报率高,风险小,对提高通信质量,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机构运作效率大有益处,因此,各国企业纷纷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为建立管理决策型的企业全面信息系统提供了优越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它不仅能处理结构化的数据(如各类关系数据库),也能处理各种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使企业信息资源更加全曲、丰富;另一方面,由于Internet/Intranet具有开放性、标准化、分布式、使用简单、易于维护等特点,因此它为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比如它采用了公开的TCPM协议,允许工作站通过同构或异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共享资源,实现各类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又如它利用超文本、超媒体传输技术,将分布于企业内外的数据有机地联结起来。无疑Internet/Intranet技术为企业涉足电子商务,扩大其竞争优势,提供了技术基础。
(二)大型数据库技术
“网络财务”环境下,抛弃了传统财务系统所采用的小型数据库ACCESS、XBASE、FOXPRO等(由于其数据处理的局限,不能达到海量数据处理。高速运行和数据安全性的要求)而采用了诸如SYBASE、INFORMIX、ORACLE、SQLSERVER等大型数据库,这些大型的数据库有高达TB(ITB=1000GB)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业务量完全不受限制,不仅可以实现跨年度查询,还可以通过数据仓库技术,整合采购、库存、销售、计划、工资等数据供决策分析。另外,这些大型数据库大大改进了海量数据下读取的性能和安全性能,加强了网络控制,减少了由于网络并发用户操作对数据库造成的关键字丢失的问题,使得数据库系统能够高速运行并增强了安全性。
(三)三层结构技术和组件开发技术
三层结构技术就是将客户机服务器(CS)系统中各系统部件分成三层服务(客户服务端、中间层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一种技术。其特点是联机用户多、每次业务处理时间短、处理的业务量大等。第一层客户服务端负责基本的可在客户机上执行的规则验证、数据描述和显示以及查询生成。第二层中间层服务器存储着应用程序的所有事务规则;客户机向中间层服务器发出处理请求,
然后中间层服务器负责与数据库服务器打交道。第三层数据库服务器是所有特定应用程序数据和以存储过程形式表现事务规则的某些特定厂商的实用工具,它起到了中心数据仓库的作用。三层结构技术是一个基于组件的开发模式,即根据业务涉及的数据和处理流程、不同的行业特性设计成属性、方法并独立封装,使业务工作对象化,用户可在安装时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构件。比如,在软件设计上,将凭证管理作为一个组件,形成凭证模块,将账簿管理也作为一个组件形成账簿模块,用户可在三层结构的中间层封装某类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财务规则组件,如果凭证管理有问题就换凭证模块,如果账簿有问题就换账簿模块。三层结构组件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安全性能好;2减少硬件投资;3.安装、维护、使用或二次开发比较方便;4.能使企业实现远程应用。正是由于采用以上先进的技术为基础,网络财务才获得了技术上无限的发展空间,为企业建立其全面信息系统,涉足电子商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网络财务”的实施方案
首先,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需求分析确定企业到底要利用“网络财务”系统完成什么工作、“网络财务”系统应用要达到什么目标和要求。例如:某企业根据自身业务迅速发展,财务需要集中监控、企业管理核心在于抓财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网络财务的需求分析,确定了其开展“网络财务”应做的工作和要求:l.要使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紧密配合,全面实现财务业务管理一体化;2要实行集团财务集中监控;3支持电子商务,能提供方便的网上应用,可以同时使用测览器界面和GUI界面;4.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融合性;5.软件功能适用。其次,选择或开发网络财务软件。再次,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网络方案设计。目前常用的高速网络技术包括以下几种:l.快速以太网;2.FDDI(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3.ATM(异步传输模式);4千兆位以太网。前两种技术价格较低,性能也不错,适用于一般企业;后两种技术性能远远超过前两种,但价格较高,投资很大,适用于有实力的大型集团企业,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就是用ATM技术和千兆以太网技术。对于一般企业,可以采用快速以太网或FDDI技术建立自己的局域网,远程子网可用DDN专线连接,移动用户群可以用电话连接;另外,可用MSⅡS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EXCHANGESERVER建立自己的电子邮件系统。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可能既想推行网络财务,又不想太多的投资,这时财务软件公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帮助企业推行网络财务:1.提供网络财务软件。2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业务;提供网络财务软件的在线支持和内容服务;建立专业网站,提供网上理财服务,用户无需购买软件,可通过专业网站获取理财服务并按服务项目和数量付费。3.为企业用户提供全套服务;帮助企业设计和构建网络体系,提供软件并帮助安装和维护等。
网络服务器在企业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RRASWindows虚拟专用网技术安全
虚拟专用网是公共数据网的一种类型,但可以方便的让企业外地用户直接连接到企业的内部网络。虚拟专用网可以跨专用网络或公用网络(如Internet)创建安全的点对点连接,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用户的费用,而且提供了很强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虚拟专用网中采用了一些网络安全机制,如隧道技术、认证技术、加密技术、解密技术以及密钥管理技术等,这些网络安全技术能够确保各种数据在公用网络中传输时不被非法用户获取,即便被窃取也无法读取数据包中的有效信息。
1构建RRAS服务
RRAS也叫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通过将“路由和远程访问”配置为充当远程访问服务器,可以将企业的远程工作人员或流动工作人员连接到企业内部网络上,远程用户可以像其计算机物理连接到企业内部网络上一样进行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虽然现在很多企业网络组建都采用了VPN技术,但是基本上是基于网络硬件设备的,比如锐捷硬件VPN、路由器等,而利用WindowsServer2003内置的RRAS组建VPN网络价格低廉、管理方便、性能良好,而且容易维护。
利用路由和远程访问连接的用户可以使用企业内网的所有服务,其中包括文件服务的共享、企业打印机共享、企业Web服务的访问和邮件服务及数据库服务的访问。例如,在运行“路由和远程访问”的服务器上,客户端可以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来建立驱动器连接和连接到打印机。由于远程访问完全支持驱动器号和统一资源定位器UNC名称,因此连接到企业内网的外部用户的大多数应用程序不必进行修改即可直接使用职称论文。
RRAS是WindowsServer2003的默认Windows组件,其初始状态为停用,因此在构建RRAS之前必须将其激活,只有在RRAS管理控制台中服务器上的箭头变为绿色的向上箭头,才表明此RRAS服务已经被激活,激活状态如下图所示:
2配置远程访问服务器
2.1远程访问服务器属性的配置
2.1.1常规属性设置在WindowsServer2003的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中,可以使该服务器作为一个路由器或者是一个远程访问服务器。当作为路由器时,它可以作为企业网和因特网之间的一座桥梁,因此可以通过选中“远程访问服务器”复选框来改变该服务器的角色,使其成为一台VPN服务器。
2.1.2安全设置VPN始终是通过公用网络如Internet在VPN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建立的逻辑连接。为了确保隐私安全,必须对通过该连接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RRAS中的安全信息包括身份验证方法和记账提供程序。身份验证方法包括默认的Windows身份验证和RADIUS身份验证,服务器通过一系列的验证方法对远程系统进行身份验证。
2.1.3远程用户IP设置远程VPN客户必须通过IP地址连接到服务器从而访问企业网络,通过IP设置可以给远程客户机指派IP地址。一般通过两种方法来指派:第一种是利用企业网络内部的DHCP服务器动态的分配IP地址,另一种方法是指定某个范围的静态地址池,其中“启用IP路由”可以使远程企业用户访问到此远程访问服务器所连接的整个企业内部网络。
2.2远程访问服务器端口的配置在企业网络远程访问过程中,网络设备是建立点到点连接所使用端口的硬件或软件,而端口是用来支持单个点对点连接的设备的信道,在路由和远程访问管理控制台中可以监视和管理各种端口,而且可以更改各端口的配置,例如:对WAN微型端口(PPTP)和(L2TP)的数量的更改。在WAN微型端口(PPTP)中,“远程访问连接(仅入站)”是为企业用户启用远程访问,“请求拨号路由选择连接(入站和出站)”是为企业用户启用请求拨号路由。
2.3用户拨入的配置企业远程访问服务器同时也具备域控制器的功能,它是通过“Active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来管理企业远程客户的,而它所管理的用户对象属性中存在“拨入”选项卡,“拨入”属性可以允许或禁止远程企业用户连接到企业内部服务器上。其中“回拨选项”可以为远程用户拨入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当用户拨号到企业RRAS服务器后,只要账户正确就允许与企业网络建立连接,则选择“不回拨”;当远程企业用户拨入到RRAS服务器后,输入正确的账户,服务器会要求用户输入回拨的电话号码,然后挂断电话,并由服务器对用户进行拨号,为远程用户节省电话费用,则选择“由呼叫方设置(仅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
由于企业的规模各不相同,因此企业内部节点数量和网络带宽等也不同,当远程客户端通过VPN连接自动获取到一个和企业内网同一网段的IP地址后,就可以像在公司内部一样安全、方便、快速、高效地与Intranet交换机密的商务信息,从而实现企业网络用户跨因特网的安全访问。
参考文献
[1]IvanPepelnjakJimGuichard.MPLS和VPN体系结构[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美)罗等,刘伟琴,米强译.第二层VPN体系结构[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徐祗祥.Windows网络服务[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4]玛尼尔(Ruest,D.),尼尔森(Ruest,N.).WindowsServer2003企业部署原理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远程访问服务器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选择以下三种不同的方式来部署:
2.3.1单接口VPN服务器。此时用企业的核心路由器或硬件防火墙负责转发IP数据包到因特网并对外网提供各种服务,企业客户端在呼叫服务器时的地址就是核心路由器或硬件防火墙的公网地址。
2.3.2双接口VPN服务器。适用于企业网络中具有多个公网地址。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核心路由器或者硬件防火墙的网络负载,因为双接口VPN服务器网络中,客户端直接通过VPN服务器访问企业内部网络。
2.3.3服务器做VPN服务器。如果企业原先通过服务器构建企业网络,可以在服务器上启用VPN服务器,或者是直接采用ISAServer作为服务器,在ISAServer上启用VPN服务器并且代替原来的防火墙与路由器。
网络服务器在企业中的应用范文篇10
关键词:云计算;企业信息;可靠性;安全性;私有云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一、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对应的英文是“CloudComputing”,普遍认可为由Google的EricSchmidt于2006年8月在搜索引擎会议上首次提出。关于“云计算”的定义,IT业界并没有统一的共识,很多学者和机构都对“云计算”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下面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关于“云计算”的定义:
Cisco:云计算是基于整合的架构下,利用虚拟化的资源,通过IP网络提供规模化业务的实现方式。
IBM:云计算是一个术语,既可以用来描述平台,也可以用来描述应用程序的类型。云计算平台能够按需动态的提供、配置、重配置、撤销服务器。云中的服务器既包括物理机,也包括虚拟机。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云计算是一个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与访问的可定制的IT资源与能力池,采用按需使用,按需付费的模式,其中IT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服务等。
对于云计算的定义,笔者比较认同NIST所给出的描述。云计算将计算能力、存储、网络和应用池化,构建资源池或数据中心,通过网络和安全机制安全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既然云计算是通过网络以服务的形式,将资源池中的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应用软件等池化的资源提供给最终使用者。那么资源池对于最终使用者必须是透明的且具备可伸缩性、高扩展性、高可靠性;而网络则应该必须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二、云计算在企业信息工作中的应用
(一)云计算技术的可靠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通常是网络信息技术人员通过建立企业的主服务器,使大家共享主服务器或使用服务器共享和传输数据,企业的数据通常存储在企业的主服务器上。这种主服务器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例如一旦发生服务器遭受物理破坏,如火灾、洪灾、雷击等事件时,主服务器被破坏,则企业数据将可能无法恢复,甚至永久丢失。
采用云计算技术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时,云计算下的企业相关信息都通过网络存储在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器上,服务器由云服务器提供商专门维护和保养,企业所有人员只要具备相应的权限,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在云客户端访问云服务器,不需要网络信息技术人员开发和建立数据库。
(二)云计算技术的安全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云服务器的安全性能远远高于普通的企业服务器,而且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信息化系统不担心数据丢失,一旦云服务中的数据被侵袭或破坏则自动建立备份,省去了数据丢失的后顾之忧。企业或用户将数据交给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委托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运行数据时,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或运营商对企业或用户的数据的安全性能负全部责任,因此免去了企业数据遭黑客窃取的后顾之忧,而云服务器通过SSL和VPN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性能较高,因此企业不用担心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
(三)云计算技术的高效性和共享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企业采用云服务器建设的云服务,使企业有信息利用需要的员工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从云服务器中获取所需数据,提高了信息化的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例如采用云计算技术的企业的销售人员,在面对客户的疑问时,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登陆信息服务器,下载最新的产品目录和产品介绍以及相关信息,使销售过程更具竞争力。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购置服务器、搭建企业网络平台、和购买相应的软件系统,以及支付大量的维护费用,在云计算中,企业可以针对自身需要购买云计算服务,而且无需花费大量的服务器维护费用,节省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支。
三、云计算在企业信息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及效果
(一)技术架构确定
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建设采用机架式服务器加存储的方式构成,为保证信息系统安全,通常采用增加备份服务器做双机热备,每个信息系统都使用独立的磁盘阵列存储作为数据存储介质,这样的系统架构导致服务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单机运行的系统资源平均使用率小于30%,双机热备的系统资源平均使用率更是小于15%,同时众多的服务器、存储设备也不利于信息系统的管理。
经过对多个服务器虚拟化产品的对比,Vmware的ESXi平台成为了最终选择,该技术相比VmwareESX剔除了基于RedHatLinux的服务控制平台,使
VMware可以直接在VMkernel上运行。由于脱离了对基于Linux的控制台操作系统的依赖,整个软件平台的尺寸由ESX的约2GB缩减至不到150MB,并消除了底层Linux系统可能带来的安全性和稳定患,而获得授权的第三方模块也可在VMkernel上运行。ESXi同时使用了新的管理控制台PowerCLI。
(二)私有云系统搭建
某公司搭建虚拟化平台使用三台IBM3850X5服务器搭载VmwareEXSI4.1平台构成,存储介质使用现有的EMCDMX950存储阵列,服务器与存储通过SAN交换机连接。为了集中管理和监控虚拟机、实现自动化以及简化资源调配,使用虚拟化平台创建一台虚拟服务器,配置为系统管理服务器,用于安装VMwarevSphere套件中的vCenterServer管理软件,对3台物理服务器及其上的虚拟机进行统一的管理。
1、系统平台测试
为检验虚拟化平台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极限测试,第一个测试是硬件故障测试,将虚拟化平台的其中一台服务器直接断电,该服务器上运行的虚拟机自动开始迁移,三分钟后迁移完成,虚拟服务器运行正常,数据完整;第二个测试是压力测试,在虚拟化平台上创建并同时开启30台虚拟服务器,使得硬件服务器的资源占用达到80%以上,经过15天的不间断运行,系统稳定,未发现异常;第三个测试是负载平衡测试,在三台物理服务器的其中一台上启动10台资源消耗较大的虚拟服务器,触发了虚拟化平台的资源负载均衡机制,自动将3台虚拟服务器迁移到了其他服务器上,达到了负载均衡;同时利用其他测试,通过对服务器CPU、内存利用率,系统I/O,系统响应时间,系统可用性,宕机率,应急处理,灾难恢复等多种指标分析,虚拟化平台的性能都明显高于传统信息系统平台,尤其在系统灾难恢复和宕机率方面虚拟化平台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2、系统迁移
Vmware虚拟化平台提供完善的系统克隆软件VMwareConverter,该软件包含两部分工具,一部分是把一台物理计算机PhysicalMachine原封不动转换为一台虚拟计算机VirtualMachine的一种工具VMwareP2VAssistant,另一种工具是VM-ware为了与竞争对手抗衡,而推出的能够将其他形式的虚拟机映像转换为VMware的映像的一种工具VMwareVirtualMachineImporter,利用P2V技术可以将正在运行的服务器平滑迁移到虚拟化平台上。
(三)实施效果分析
利用虚拟化的技术整合企业信息化系统,使用三台物理服务器可以代替二十余台物理服务器,系统建设成本大幅下降,系统集成度大幅提高,电力消耗节约80%,系统管理效率提升80%。
参考文献
网络服务器在企业中的应用范文篇11
【关键词】局域网故障诊断对策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几乎任何稍微大一点的企业和学校都会建立自己的局域网。作为局域网的网管人员,不仅会关心到网络的稳定性,对于网络速度更是非常在乎的。如何有效地利用带宽,避免不必要的速度损失,从而达到对整个网络的优化,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将讨论关于影响企业网络性能的一些因素。
一、设计的成败
设计决定了整个网络的速度。一个好的网络整体规划设计不但能够满足性能的要求,而且使用了最少的投入,同时还应该便于支持日后对于网络的扩大处理。网络设计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从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选择和配置,到综合布线,都有许多的学问。请一名非常经验非常丰富的设计人员或者雇用网络排线公司是一个企业公司最初建网的最好选择。许多时候,经验远比书本上的知识重要。
通常,好的设计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功能性:这个网络必须能够工作。它要使得用户能够满足工作上的需要,必须以合理的速度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用户到用户”和“用户到应用”的连接。
可扩展性:这个网络应该能够增长。最初的设计应能在不对全局做较大改动的情况下使网络增长。
适应性:这个网络在设计时应该具有长远的目光,考虑到未来技术的发展。并且,不应该包含限制新技术在网络中开展的因素。
易管理性:应该支持网络监控和管理,以保证运行中的持续稳定。
二、服务、服务器与qos
企业网的稳定与否往往决定于一些关键性的服务器和服务是否稳定运行。通常,在一个现代的企业中,都会使用一些mis、erp系统对企业进行管理。在一些大型企业中,甚至实现了完全基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运作。所以,为了保证整个企业能够顺利的运作,网管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这些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般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大都使用b/s(如sap)和c/s(j2ee和.net)构架。无论何种构架,一台高档的服务器是不可少的。现代的技术如j2ee等虽然稳定可靠,但服务器的负载是早期的数倍。通过使用双或四xeon处理器,scsi接口的硬盘,raid阵列或者增大内存都能够大大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当然,鉴于oracle、bea、ibm等对于linux最近都增加了支持力度,所有的产品都有移植到linux平台,而linux在服务方面的特性确实要好一些,所以用户不妨考虑linux平台。如果公司的规模非常大,那么使用ibm、hp等大厂的服务器和完整解决方案远胜于一台你认为很好的普通服务器。
qos是最近交换机和软件厂商等倡导的一项技术,qos能够保证企业关键性的服务稳定,通过在交换机中保留一定的带宽给关键服务数据包,关键服务的性能能够得到保证。但是,qos的开启意味着20%以上的普通网络通讯速度流失,所以对于企业网和网上业务密集的网络,开启qos,否则,关掉它。
三、路由、交换
交换机和路由的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网络性能因素。
先说交换机的配置,通常对于最常见的提高性能的方法是设置vlan。vlan是把物理上通过同等方式的连接虚拟成为多个不同的子网。vlan最大的功能就是防止广播风暴。一般来说,如果一个网络的广播包占到所有的通讯包的30%以上,网络性能就显著下降。现在,几乎所有的交换机都提供了vlan的支持。虽然vlan设置有一点点的麻烦,但是因为其对于性能的显著提高,建议网管能够配置vlan。把互访频率比较高的电脑设置在同一个vlan中,把无关性大的电脑隔开,性能的提高将是明显的。
路由器的功能是连接两个不同的网络,对于中小企业通常是连接在最上层交换机上作为internet和局域网的网桥,路由器是一个异常复杂与高级的机器。当然,路由器价格非常昂贵,如果中小企业对于internet性能要求不高,可以简单的通过安装建立一台windowsinternetaccessserver作为连接internet服务器,或者依靠便宜好用的linux机器作为软路由,更或者在一台连接internet和局域网的电脑上安装一个服务器软件(microsoftproxyserver/unixsquid)。但是,路由器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且具有非常好的速度。所以,在可以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应该尽量选择购买路由器,并且购买速度足够满足企业要求的路由器。路由协议一般就是连接isp的ppp,配置上没有太多的可改进之处,一部分路由器支持acl访问控制,通过合理的配置能够屏蔽一部分的流量,增加了网络带宽。
四、瓶颈、流量
网管必须经常嗅探网上包的情况,了解究竟什么东西在网上传输。如果企业中有员工在使用例如网上视频点播或者bittorrent等p2p软件的时候,对于网络带宽,尤其是局域网出口带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企业业务非常在乎与internet的信息交换,那么网管就必须提醒用户或者干脆在防火墙上屏蔽掉bittorrent之类的软件保证正常的企业信息通道畅通。
通过向internet服务提供商购买更多的带宽线路,或者提供高一级的高速交换机,可以解决大部分的瓶颈问题。但是,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利用现有的带宽。比如对于视频点播,如果使用基于cisco交换技术的iptv的软件,就能够很好的解决内部的视频网络瓶颈。
五、安全问题
外界的网络对于内部的dos攻击,端口扫描对于企业网络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安装一个防火墙或者购买一个硬件防火墙,总是能够解决许多的网络问题。尤其是现在的黑客工具繁多,而且很好用,还有杂志宣传如何使用,所以网络所受到的潜在危险是巨大的。而且,网管必须对局域网中的电脑进行扫描,看看是不是被黑客开了后门,时常看看log日志,对于异常要警觉。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时刻关注最新的软件升级信息,订阅安全邮件列表。
其次,对于交换机和路由机的密码,必须高度保密,对于网络的拓扑结构,也要尽量保密。关掉路由和交换机的http管理服务。对于重要的数据服务单元,如sqlserver、mysql服务器,可以把它同局域网断开,仅和需要的主机连接成一个单独的子网,或者,安装防火墙软件,只允许固定的ip地址访问。
总之,对于突然的网络流量剧变,必须引起安全性方面的高度注意。
参考文献:
[1]赵江,董欣,张丽华.局域网应用精讲.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网络服务器在企业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负载均衡;地址转换;集群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3-5239-04
1何谓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LoadBalance),指的是将负载进行平衡、分摊到多个服务器主机或网络设备上(常用的Web、FTP、MAIL服务器,其它企业应用服务器)进行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负载均衡通常在现有网络拓扑结构下,提供便宜并高效地扩展网络设备带宽和服务器的负载分担能力、提升企业网络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升网络对外服务能力、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的灵活性手段与方法。对于网络应用来说,数据流量和的用户访问量快速增长,企业现有网络业务量必定大大提高,对服务器主机与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的计算处理能力大大提高,单台的服务器主机或单个网络设备无法承担不断增长的应用访问量,从而出现网络应用流量瓶颈,这时才需要采用负载均衡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负载均衡设备不是基础网络设备,而是一种性能优化设备。
2负载均衡的应用与划分标准
2.1负载均衡应用
首先在构建企业网络过程中中,Web、FTP、MAIL服务器或其它企业应用服务器需要对外提供服务。例如来自因特网的用户对WEB服务器的并发访问或并发的大量数据流量如果靠单台WEB服务器很难负担这样沉重的任务,故必需把来自用户端的任务分担到多个WEB服务器主机上分别处理,协同工作,并行工作并完成用户端的任务请求,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用户的等待响应时间,而有可以减少单台服务器工作量,防止单个服务器主机因负重过大而崩溃。
其次,采用服务器集群技术将单个大而重的负载任务分担到多台服务器上做并行分担工作,每个服务器工作结束后,将多台服务器的运算结果合并汇总,形成最终结果返回给用户,这样可以发挥整组服务器主机系统的对外服务与高效处理数据的能力。
2.2网络TCP/IP层负载均衡
其中网络TCP/IP第二层上的负载均衡指的是在交换机等二层网络设备上实施链路聚合(Trunking)技术,所谓链路聚合是将交换机的多条物理链路当作一条单一的聚合逻辑链路使用,从而提高交换机的带宽速率。现代负载均衡技术通常工作在传输层或应用层,它完全脱离于交换机、服务器而成为独立的技术设备。它主要是针对电信、移动、银行、大型网站等单位的网络应用。
2.3软件负载均衡与硬件负载均衡
软件负载均衡是指一台安装一个或或多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上分别安装多个附加软件来实现负载均衡。(如DNSLoadBalance软件就是一类负载均衡软件),软件负载均衡的优点是基于特定系统,成本低,配置简单,使用灵活,在满足低成本的负载均衡条件下使用较多。它的缺点是,在多台实现负载均衡的每一台服务器上需额外的安装软件运行,这样会消耗服务器的系统资源,当并发连接请求特别大的时候,软件本身会形成会服务器瓶颈,且软件功能越是强大,系统资源消耗得越多,且完成负载均衡的软件受致于操作系统,其可扩展性通常会受到影响。操作系统本身的漏洞也常常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
硬件负载均衡是在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器主机(能常是WWW、FTP、MAIL服务器)与外部网络之间安装硬件负载均衡硬件设备,这种设备被称为负载均衡器,它是独立于网络设备与服务器之外的硬件设备,主要完成专门的负载均衡任务,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负载均衡策略,完成智能化的流量管理,从而让整体服务器集群系统性能大大提高,可以最佳满足服务器主机的负载均衡需求。硬件负载均衡在功能、性能上优于软件方式,但成本昂贵。
除单独的负载均衡器外,有些负载均衡器被集成在交换设备中,成为交换设置的一部分,通常集成负载均衡器的交换设备被放置于服务器与Internet链接之间,还有有负载均衡器使用两块网卡把自己集成到独立的PC机中,此时PC的一块网卡连接到Internet上,另一块网卡连接到后端服务器集群的内网上。
2.4本地负载均衡或全局负载均衡
本地负载均衡是指对本地的服务器群或网络设备做负载均衡。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不需花费昂贵开支购置性能卓越的服务器就能有效地解决数据流量过大、网络负荷过重的问题,根据其预选配置好的均衡策略把数据负载分配给服务器群内的不同服务器,让每台服务器量力而行地负提相应的任务负担,每个服务器协同工作、共同负担超大数据流与工作任务。同时可以避免服务器单点故障造成的数据流量损失。且服务器扩充升级相对简单,在保证现有服务都在运行的状态下,不需改变现有的网络结构,就可以把新的服务器加入到原有的服务器集群中去。
全局负载均衡是指对放置在不同的地域空间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器主机、这些服务器主机可能基于现有的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下运行,而要让这些服务器主机之间共同协同工作作负载均衡。它主要应用场合是一些大型企业由于拥有多台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分布在多个不同区域、不同地域之间,但要对外只能一个域名或一个IP对外服务,而用户分布在全球各地,为了提高用户的访问速度和效率,必需让其访问到离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最近的那台服务器,这样才能获得最快的访问速度。这是全局负载均衡要完成的任务,全局负载均衡主要优点是:不管在全球任何角落,都能够快速高效的访问离自己最近的服务器的相应服务。而且如果离自己近的服务器出现故障,也能自动转到其它服务器上去,必须避免单点服务器、数据中心失效等,最终目的是保证服务就近提供,快速响应,避免网络拥塞,高效服务的目标。
3负载均衡功能分类
3.1DNS负载均衡
DNS负载均衡是最早的负载均衡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DNS服务器中为WWW服务器配置一个域名对应多个IP地址,用户在访问WWW服务器时,DNS服务器会根据域名后从它对应的多个IP地址中分配其中一个IP地址给访问用户,从而达到不同的客户虽然访问相同的域名(例如)但实际上是访问不同的服务器,而这些不同的服务器提供服务的内容是相同的,这些服务器拥有共同的域名不同的IP地址,DNS服务器实现了多台服务器(常见的是WWW服务器)的负载均衡。DNS负载均衡优点:简单而有效,缺点是不关心服务器的差异,也不了解服务器的当前运行状态,只是简单的把任务分发给不同的服务器,不能在不同的服务器间智能化分配任务负载。
3.2服务器负载均衡
服务器将外部请求转发给内部的服务器,本来角色由DNS完成的现在由服务器来完成,和DNS服务器充当中间人角色不同的是服务器的功能相对单一自身负载较轻,可以专职为后面的WWW等转发负载均衡,而且可以智能分西任务,避免了DNS负载均衡的缺点,可以大大提高用户对WWW服务器的静态网页的访问速度。也可以将用户请求均匀转发给多台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器(FTP/MAIL等),实现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
3.3地址转换网关负载均衡
地址转换网关负载均衡,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器群拥有各自不同的IP地址,但对外服务时只能是一个外部地址,这些地址转换网关必须将一个外服务的IP地址映射为多个内部IP地址,让外部用户每次TCP连接请求服务器时,可以动态使用其中一个内部地址,从而访问内部的服务器,而地址转换网关的作用就是在内部服务器群之间协调这些内部的对外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均衡。
3.4协议自身的负载均衡
HTTP协议具有重定向能力,运行于TCP连接的最高层,协议自身支持与负载均衡。
3.5NAT负载均衡
NAT(网络地址转换)一般用于私有的内部地址与合法公有的IP地址间地址转换。用的最多的场合是将一个或多个私人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或多个公有的IP地址,主要解决InternetIP地址短缺问题,NAT可以隐藏企业网络内部的主机,让外部用户无法访问或偷窥企业内部网络。
3.6反向负载均衡
普通方式是企业内部网络用户(客户端)本来要直接发送到internet上的连接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处理,由服务器来连接企业内部用户去连接INTERNET,从而让用户通过完成上网操作,发起连接的一方是企业网内部用户。而反向方式是指服务器来接受internet上的用户连接请求,这里面的用户指的是企业网络外部的用户(即INTERNET上的用户)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的网络服务器,而内部服务器通常情况上是私有IP不能为外部用户直接访问,这时这些外部来的连接请求,就发给服务器,由服务器把这些连接请求转发给其要访问的内部网络服务器,内部网络服务器处理完毕后把最终的处理上结果返回给internet上连接的请求客户端。反向与普通的区别就是连接用户来自因特网,而普通的连接用户来自企业内部网。
4企业如何部署服务器负载均衡
企业实施负载均衡可以有三种方式实现:1)路由模式2)桥接模式3)服务直接返回模式。路由模式实施起来相对较灵活(大约百分之六十企业用户采用);桥接模式好处是不改变现有的网络架构(百分之十用户采用);服务直接返回模式,适合吞吐量大,特别是内容分发的网络应用场合(百分之三十用户采用)。
4.1企业实施路由模式(推荐)
企业部署并实施服务器路由模式图如上图1所未。这种方式对网络的改动小,能均衡任何下行流量。企为内部部署的多台服务器的网关设置指向负载均衡机的LAN口IP地址,负载均衡机配置LAN口与WAN口配置在不同的VLAN中。
4.2企业实施桥接模式
企业内部服务器实施桥接模式,这种部署方式是不用改变现有网络拓扑结构,配置实施简单。负载均衡器的WAN口连接上行设备和LAN口连接下行服务器群。负载均衡器的WAN口与LAN口是网桥连接。LAN口与内部服务器群在同一VLAN中,而且不需要配置IP地址,这种桥接模式由于服务器与负载均衡均在同一VLAN中,故一旦网络出现广播风暴,或者是生成树协议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网络不能正常工作,一般不推荐企业用户采用这种架构。
4.3企业实施服务直接返回模式
所谓服务直接返回模式指的是,负载均衡的WAN口与服务器在同一个VLAN中,但负载均衡器的LAN口不使用,负载均衡器提供一个虚IP地址供因特网来的的用户访问,而虚IP地址对应负载均衡机的WAN口真实IP,负载均衡根据自身配置的访问策略将因特网用户的连接请求通过WAN口转发到企业服务器(通常是对外提供服务的WWW/FTP/MAIL)上,由这些服务器直接响应因特网用户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对于客户端而言,负载均衡机仅在连接初期转发连接请求,而真实连接与数据传输不经过负载均衡的。负载均衡机的负担很小,这种模式可适应于企业用户布署大流量高带宽的服务要求。
5地址转换网关(NAT)负载均衡配置案例
对于那些访问量很大的网络服务器(WWW、FTP),如果只使用一台主机,会造成负载过重的问题。多台主机搭建成一个局域网,各主机的内容完全相同,各主机使用私有IP进行编址,从外部来看,路由器上配置出来一个虚拟主机的IP(218.28.168.10)地址,多台主机对外使用这个虚拟的IP地址(218.28.168.10)共同对来自因特网的用户提供服务。在路由器上配置TCP负载均衡,利用NAT实现多台主机的TCP负载均衡。当外部用户访问此虚拟主机时,路由器会把各个访问轮流映射到各个主机上,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