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学习心得体会(6篇)
社区学习心得体会
小社区大情怀——在社区工作“用心”是基础,“创新”是源泉,“情怀”是动力。本次学习丰富了我们对社区工作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自身的服务意识。服务群众,方便群众,是社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作为社区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本着服务于民的宗旨,开展社区服务。做社区工作一定要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时刻把居民放在心上,脚踏实地。要不忘本心,不忘我们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宗旨。新的时代对社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年轻人更要不断学习,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多深入居民、联系群众、了解民情民意,做到进百家门、解百家难、暖百家情。
社区学习心得体会
感谢镇党委给了我们一次学习考察的机会,有些感悟体会如下。
1.要突出“实干”两字。淄博世纪花园社区、九级村社区和东营杨庙社区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成为学习观摩的对象,都是实干所取得的良好成果。我们也要埋头苦干,实干肯干,甩开膀子加油干,围绕居民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干老百姓喜欢的事,愿意的事,提升广大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要积跬步至千里。社区无大事,但民生也无小事。我们要从力所能及做起,一盘糖,一个小药箱,一个百宝工具箱等,都是我们所要实施的对象。通过一件一件的小事累积,让居民看到我们的努力和进步。同时,通过做小事累积经验,为更大的事做准备夯基础。
3.要深入小区和居民家中。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出去都是办法。要用制度推动走出去,走下去,和居民勤交流交朋友,一方面了解社情民意,另一方面帮助居民解决问题。
4.要扎根基层热爱岗位。十年为功,久久为功。好的社区都有好的基层带头人,他们都有十多年的基层奋斗史,目前还在奋斗着。我们也要以他们为榜样,干就干出个样子,做到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
5.要总结好的工作方法。只干不总结,形不成经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要边干边总结,要大胆的干,要创新实践的干,摸着石头过河,并摸索出过河的经验,形成自己独有特有的东西,并使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6.建设幸福家园。要紧紧围绕幸福家园建设,紧密结合本社区实际,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生活区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换,创新组织、人员、地域、设施及文化的油地融合机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国企生活区在体制上的全面转型过渡转型,打造更有效能、更具韧性的全要素社区治理共同体,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全力推动管理服务向基层下移,建立家门口的服务体系,为居民群众提供就近、便利、稳定、可预期的多元服务,有效解决服务群众“后一公里”问题,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今年,要着力做好团结社区民生建设十件实事,如晒晾衣杆、喜事红旗、便民板房等,提供带有温度的服务,让居民有家的感觉和家的幸福。
社区学习心得体会
xx年8月1日至4日,xx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举行了第xx届社区工作者培训班,对全街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社区知识及业务理论培训。本次培训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开阔了眼界,加强了修养,让我作为一名担负着社区书记与主任双重重任的社区工作者深感受益匪浅。
通过上级领导的详尽讲解,不但让大家的业务知识得到了系统梳理,更让大家看到了社区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到社区工作上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和美安顺,大家的责任意识普遍增强,许多社区干部都发现了自己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改进了在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养成了自觉学习、全程充电,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不断自我提高的习惯,使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提高,工作积极性加强,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经过为期四天的认真学习,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社区工作职能广泛、责任重大。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认识到社区是社会的有机细胞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社区工作涉及到党建、计生、司法、维稳、文体、劳动保障、城市管理等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权责广责任重,各职能部门都对社区工作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对
今后工作的开展做出了明确指导,近年来,随着群众意识公民意识发展,社区群众对社区各项服务职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党和国家对社区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强,这一切都对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我们工作的好与坏,上牵涉到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实和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下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群众利益和生活,作为一名社区党总支书记一名社区居委会主任,我深感担子沉重、使命光荣,必须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与荣誉感正确面对每一天的工作。
二、社区工作应找准重心、全面发展。
“敞开一扇门,办好万家事”,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是社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区工作包罗万象,大到婚丧嫁娶城市建设,小到衣食住行邻里和睦,关系到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政策意识、稳定意识、创新意识与团队意识,全心全意恪尽职守满足群众核力的利益诉求与服务诉求。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区,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社区管理的规律、不断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健全党组织的领导、倡导公众参与的社区管理新格局,建立制度,形成氛围,凝聚人心,稳定群众。社区工作应坚持着眼小处、落到实处,推动文明服务、满意服务,大力倡导并组织落实对帮扶弱势群体的救助和帮扶,着力解决低保家庭、单亲家庭、病残人等困难群体的实际生活困难,加强环卫治安志愿服务,为社区环境卫生、安全稳定提供有效保障。
三、社区工作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带头作用。
通过xx市民政局xx主任与xx街道xxx副主任的详细讲解,我了解到,社区是指据尊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主城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社区中有基层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协商议事委员会、志愿者协会等各种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明确了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内各种组织的核心,只有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党员志愿者积极性把温暖送到居民心坎,大力领导、协调、支持、保证社区内各种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能、发挥作用,才能促进社区各项事业协调一致的发展,更好地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通过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系统有效地培训,让我深刻意识到,要想做好一名让上级领导放心、让辖区居民满意的优秀社区工作者、一名合格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兼社区主任,必须坚持在做事中做人、在锤炼中进取、在平凡孕育伟大、在奉献谱写人生,做到团结班子、联系群众,敞开社区服务之门,共同创建和谐社区、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家园!
社区学习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创社区工作的新局面,小寨路街道办事处于四月十九日组织全体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赴红专南路、大唐、崇德坊、新家坡四个先进社区参观学习。每到一个社区,主任和全体工作人员都热情接待我们并细致地为我们讲解该社区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情况。虽然各社区硬件条件不同,管理模式也并非一致,但他们结合本社区情况,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措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借鉴。
一、红专南路社区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温馨家园。
当我踏入红专南路社区的教育示范基地时,深深地被其浓郁的人文环境所感染。基地中不仅展示了社区历年来获得的荣誉奖牌,还有各种由展板、多功能媒体呈现的社区概况介绍、社区工作动态,其中文体活动的开展更是数不胜数。红专南路是全国重点示范社区,它一方面通过板报、学习园地、教育示范基地等加大对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区的宣传;另一方面对居民定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和丰富的文体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了社区的文化氛围。
二、大唐社区创新管理机制,推行“三创”、“三圈”工程,创立品牌服务。
大唐社区解放思想,以五级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精细化,制作了五级管理示意图,实行从两委会到户长的责任制,注重管理体制的科学性;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方面,实行与常住人口统一的以流动同一性创新社会管理全员化模式;在社区服务方面,开设残疾人康复室、老年日间照料室、矛盾调解室、文体活动室以及青少年课后托管班等多种为居民免费开放的交流平台,以延伸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的无缝化。大唐社区面对新形势,运用科学的管理机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通过社区阵地搭建全方位平台为辖区居民服务。
三、崇德坊社区铺展贴近民生的工作,真诚服务百姓。
在此次参观学习的社区中,崇德坊社区硬件水平相对不高,属于纯居民型小区,孤寡、空巢老人平均较多,并且没有物业部门,平时查电表水表、疏通管道等细碎的事情也由社区进行管理。针对现状,社区主任带领工作人员亲自上门走访入户,对辖区内的居民做到全面、细致和深入的了解,其的两大活动分别是每年的“冬季送饺子”,以及利用不大的社区办公用房开展的“阳光家园送爱心”活动。崇德坊社区坚持做好群众路线,为居民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尤其注重对社区“孤、残、老、弱”四类群体的关怀和帮助。
四、新家坡社区夯实硬件建设,努力提升业务水平。
新家坡社区是村转居型社区,地理位置优越,人文环境得天独厚,硬件设施水平较高,内设有康乐室、服务站、图书室等活动场所,并且建立了覆盖全部辖区范围的监控设备,制作了可活动式的社区业务动态信息栏。新家坡社区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进一步强化硬件建设,完善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努力建设一个“环境优美、宽敞明亮”的精品社区。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所有谈到社区基层管理创新的话题,几乎都离不开“社区”这一关键词,这充分说明社区是社会管理创新的落脚点之一。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们看到了“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管理创新之举在社区发展中起到的重要推进作用,也激发了我对社区工作的一些新想法和新思路。
1、从理念上应当提高对社区治理的创新认识。时代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社区由初的简单式服务转向了多元性服务模式。而社区发展的终目标是尽量让人们自己决定做什么,并从社会自身的力量中寻找动力,从外部动员式向内生性发展的演变,这是社区发展的高境界,也是我们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努力构建的美好明天。
2、在管理上应当提高科学性体系,打造社区特色亮点。社区管理应当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努力突出科学性管理,挖掘辖区潜力,建立与驻地单位的联动机制,有效整合社区资源,打造社区工作亮点,使社区更好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3、在服务上应当学习崇德坊社区工作法,做居民的“贴心人”。在社区工作中应将着力点放在为居民服务的宗旨上,坚持做到服务到位,不做样子;服务到人,不留盲点;服务到面,不失民心。在公共服务“窗口前移,重心下沉”的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以上就是我此次参观学习的一些心得感受,同时感谢办事处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我会把这次学习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每一份力。
社区学习心得体会
服务就是好的治理。提高治理水平的过程,本身就是提升服务水平的过程。在世纪花园社区,“服务天天在”,“需要在哪,服务到哪”,“把居民当家人,把社区当家建”……不仅仅是一句句响亮的工作口号,更是社区人二十年来用“脚步丈量民心真心换取民意”的服务与坚守。
不管是一盘糖果、一个药箱、一个挂钩的“三十六个一”民心工程,还是为新就业群体设立的“一家人加油站”,亦或是“万步群众工作法”“周末工作法”,一桩桩一件件,为老人、为青年、为儿童、为特殊群体,方方面面,哪里有需求,社区党委、居委会就干到哪里。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的融合,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彰显了为民服务的初心和情怀。
下一步,团结社区将围绕“团结益家人”服务品牌,全力实施“惠家”“治家”“悦家”三个“益家人”计划,深耕为民服务责任田,织就基层治理“幸福网”。
社区学习心得体会
小小社区,大有可为。伴着清明蒙蒙小雨,怀着无比的期待之情,踏上了世纪花园、九级村、杨庙社区之行,这一路有欢声笑语,有心潮澎湃,有热血沸腾,有眼角涟漪,更多的是为民服务的心更加坚定。
小小社区之小,在于社区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都是些日常的琐碎小事;大有可为之大,在于居民的需求都是大事。在世纪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邵涛说:“把居民当家人,把社区当家建。”社区里也处处体现着对“家人”的爱,小到楼梯扶手按医院的标准;小到冬天的时候为每个楼道的门把手包上棉套;小到每个社区工作人员出门都带着一个便民包,里边装满了电池、创可贴、PPA、垃圾袋等居民日常可能需要的物品;也大到利用“喘息工作法”满足了照顾瘫痪在床10多年的陈大姐出去旅游的梦想。在九级村,袁书记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九级村的建设舔砖加瓦。”九级村组建了退伍军人志愿服务队,这是一群内心纯洁、使命感强、执行力强的队伍,为九级村的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一天的观摩学习,对这一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日后的工作中,把居民放在心里,把居民当家人,把社区当家建,将激励我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