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微生态制剂范例(3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1-03 手机浏览

微生态制剂范文

1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维持微生态平衡

(1)优势种群作用。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筛选于水产动物体内,当使用微生态制剂后,水产动物机体内有益菌群便得到了补充,在数量上占了绝对优势,从而排斥致病菌使其难以生存,防止病害的发生。(2)生物夺氧作用。一般情况下,水产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菌群以厌氧菌为主,占99%,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只占1%,某些好氧性有益菌进入机体后,消耗机体内大量氧气,有助于厌氧菌生长、抑制好氧致病菌的生长。(3)生物拮抗作用。拮抗作用包括化学拮抗和生物拮抗,有益菌群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乙酸、过氧化氢和其他活性物质等形成化学拮抗;有益菌群有序定植于粘膜、皮肤等表面或细胞之间形成生物拮抗,抵御和阻止有害微生物的繁衍。

2补充机体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促进机体生长,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体内可产生许多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促生长因子等,并且产生各种酶类,如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有些有益菌群本身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作为饵料添加剂,为水产动物补充营养,促进机体生长。同时,微生态制剂可产生一些酶类,如超氧化物歧化酶、氨基氧化酶、分解硫化物的酶类等,可以降低机体血液及粪便中氨、吲哚等有害物质的浓度,起到降解和去毒的作用。

3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

微生态制剂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和免疫佐剂,刺激肠粘膜内淋巴组织,提高免疫球蛋白浓度和巨噬细胞活性,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防止疾病发生和恶化。

4参与生物降解,消除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净化水质

微生态制剂可作为水质净化剂,能发挥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解硫、硫化、固氮等作用,将水环境中的动物排泄物、残存饵料、动物残体、化学药物、有害气体等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为单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营养,而单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养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解氧,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

二、几种常用的微生态制剂及用途

微生态制剂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体内微生态改良剂,即通过注射、浸浴生物体或添加到饲料中以改良水产动物体内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主要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EM菌等;另一类是体外微生态改良剂,即通过投放到水环境中以改良底质或水质,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EM菌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直接投放养殖水体的方式,内服的方式使用的还不多。在实际使用中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微生态制剂,只有在使用环境和使用对象符合其生理及生态特性时,才能发挥其作用,否则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

1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光合细菌归属于红螺菌目,分为红螺菌科、着色菌科、绿杆菌科和绿色丝状菌科等4科2属80余种,其中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主要是红螺菌科。从1965年起,日本就开展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并取得了很大成功,研究成果已在日本、东南亚和我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普遍应用。光合细菌能在有光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光能,以硫化物和有机物作为氢供体,以二氧化碳或有机物作为碳源生长发育,也可在有氧无光的条件下,通过有氧呼吸,氧化有机物从中获取能量生长。它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不消耗氧气,也不释放氧气,而是通过吸收利用水体中的耗氧化合物,降低氧气的消耗而起到增氧的作用。光合细菌以上述独特的生理功能可以作为水质净化剂,降解池底有机污染物,增加溶氧,改善水体环境。但光合细菌不能氧化大分子有机物,对有机物污染严重的底泥作用则不明显。另一方面,光合细菌营养价值很高,其菌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生物素、类胡萝卜素、辅酶Q、叶酸等活性物质,它作为饵料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率、产卵率和成活率,除此之外,它还含有抗病毒因子及多种免疫促进因子,可活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强化机体的应激反应,可以防治水产动物的烂腮病、肠道疾病、水霉病、赤鳍病等多种疾病。

2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是一类好氧性细菌,在环境不良的情况下可形成内生孢子,因此其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具有稳定性高、抗逆性强、耐高温、耐酸碱、耐加工、便于储藏和运输等优点。Kozasa首次将从土壤中分离的东洋芽孢杆菌孢子应用于水产养殖,此后芽孢杆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较多的种类主要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芽孢杆菌能产生活性很高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同时还有能降解饲料中复杂化合物的酶,如果胶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葡萄糖异构酶等,不仅可以迅速分解水体中的残饵、排泄物和动物残体等有机物,明显降低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净化水质,减少疾病发生,还可以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水产动物生长。

3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是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统称,均为好氧自养性微生物,需要在体内制造有机物供其生长,这使得硝化细菌繁殖速度较缓慢,过多的有机物反而会抑制其生长。亚硝化细菌把水体中的氨氮转化成亚硝酸氮,并从中获得能量,再从二氧化碳或碳酸根离子制造自身所需的有机物,而硝化细菌则把亚硝酸氮最终氧化成对水体无害的硝酸氮,并从中获得能量。硝化细菌主要与其他细菌一起制成复合微生态制剂使用。

4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都能有效分解水体中的糖类,迅速降低水中生物耗氧量,在池内繁殖出的酵母菌又可为水产动物的所利用。酵母细胞中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多种消化酶免疫活性物质,特殊营养成分弥补了常规饵料的营养缺陷,主要做饵料添加剂,目前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酵母主要有酿酒酒酵母、假丝酵母、海洋酵母和饲料酵母等。

5乳酸菌

乳酸菌是一种能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降低肠道pH值,阻止和抑制有害物质,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在水产养殖中,主要是在饲料中添加。

6EM菌

EM是英文有效微生物(EffectiveMicroorgan-isms)的缩写,它是由光合细菌类、乳酸菌类、酵母菌类、放线菌类、醋酸杆菌类等5科10属80多种有益微生物复合而成,采用优化组合确定的比例和独特的发酵工艺将筛选出来的有益微生物混合培养形成的复杂稳定的能发挥多种功能的混合微生态制剂。

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微生态制剂范文篇2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78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的38例患者则单纯采取常规法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要好,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微生态制剂对于儿童腹泻病的防治都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童腹泻病微生态制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58-02

小儿是腹泻病的高发人群,在有些国家,腹泻病甚至是可以造成小儿死亡的疾病之一。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有多种,抗生素的相关性腹泻以及感染性的腹泻依然是临床上常见的腹泻病病因[1]。近几年,临床上开始广泛采用微生态制剂对腹泻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希望可以尽量降低腹泻病对患儿肠道的损害[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78例,其中4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大致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78例,年龄在0.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0.6)岁。所选取的患儿都符合选取标本,具体如下:①患儿都是由于腹泻而来医院就诊,且腹泻的频率在每天7-8次左右,对于患儿进行大便常规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未见或可见吞噬细胞、白细胞以及红细胞,大便的轮状病毒检查呈阴性或者阳性,没有其他的消化道病史;②有部分患儿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在使用了抗生素进行治疗之后,开始出现腹泻,每天4-5次,大便为黄绿色的稀水样或者黄稀水样;③患儿在住院治疗之前,采用了抗生素对腹泻症状进行治疗,所选用的抗生素为头孢菌素,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或者口服,给药时间为1-2天。然后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体重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微生态制剂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每次一粒,每天服用2-3次,用于调节胃肠道内部的环境。

1.2.2对照组:对照组的38例患者则单纯采取常规法进行治疗,如保护胃肠道的粘膜、补液等综合性治疗。两组均治疗4-5天,即一个疗程之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

1.3评定疗效的标准:若患儿的大便频率以及形状都没有变化,说明治疗无效;若患儿的大便次数明显减少,且形状改变,说明治疗有效;若患儿的大便次数及形状都恢复正常,说明治疗显效。

3讨论

小儿肠道的微生态环境和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3]。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一般小儿的免疫力都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肠道的菌群失调[4]。小儿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对于小儿的健康有益,可以起到免疫、营养以及促进生长发育等多种作用。临床上,对于小儿患者一般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因此,抗感染对于控制感染性的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

近几年,由于抗感染的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从而导致肠道的菌群分布收到严重的影响,严重的患者肠粘膜的保护作用也遭到破坏。引发胃肠道内部环境的紊乱,内毒素与肠道菌群之间发生易位,导致患者的抵抗力下降,最后引起腹泻病。长期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反而会导致腹泻症状更加严重。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快速发展,肠球菌、双歧杆菌、枯草杆菌以及乳酸杆菌等很多常见的微生态制剂开始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对腹泻病的预防以及治疗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一致认可。微生态直接不仅服用方便,患者顺应性好,而且没有不良反应,对于腹泻病的预防和治疗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斌,黄妙辉,张家安.几种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疗效评价[J].中国微生态杂志,2003,15(2):102-104

[2]李岩.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10):584-586

[3]SzajewskaH,SettyM,MruknowiczJ,etal.ProbioticsingastrointestinaldiseasesinchildrenHardandnot-so-hardevidenceofefficacy[J].JPedistrgastroenterolNutr,2006,42(5):454-475

微生态制剂范文

(1.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1;2.福建新闽科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8)

摘要:以鲫鱼苗为研究对象,考察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鲫鱼苗生长的影响和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将复合微生态制剂以不同添加量加入各实验水箱中,测定养殖过程中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并计算最终的存活率和平均增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最佳添加量为5~10mg/L,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说明本复合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鲫鱼苗的生长性能,同时可对养殖水体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鲫鱼苗;生长性能;净化水体

中图分类号:S963.73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水体中排泄物、有害藻类及病原菌大量繁殖,使养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此外,在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也严重损害了水产动物的健康,导致了动物中的药物残留和水体环境的生态失衡等问题[1]。因此,如何减少水体污染是水产养殖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饲料添加剂,在调节动物机体微生态平衡、预防疾病、提高饲料转化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其他添加剂不可替代的作用[2-3]。目前微生态制剂在国内的畜禽和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6]。特别在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能快速降低水体中有机物,有效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化学物质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善水体环境,并且有助于提高水生动物的存活率和生产效率,降低饵料系数,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减少疾病的发生率[7-8]。

本实验采用一种由多种益生菌在固态基质上发酵后制备的新型复合微生态制剂,该制剂中含有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及其代谢产物,本实验考察了其对鲫鱼苗的生长性能和对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COD)和硫化物含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复合微生态制剂,本实验室制备,产品主要成分(每克含量):地衣芽孢杆菌2.0×109,酵母菌1.5×108,嗜酸乳杆菌1.2×107,乳酸含量2.1%。

1.2试验动物分组与管理

选择体长为(5.0±0.5)cm的鲫鱼苗300尾,平均分成5组,每组3个平行,试验鱼置于室内玻璃水箱(100cm×50cm×50cm)中,每箱放养20尾,水源采用水产养殖池塘养殖用水。实验组1~4为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组,添加量分别为:1、2.5、5、10mg/L。试验用气泵增氧,饲养周期为28d,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8:00和16:00,温度控制在20℃左右。

1.3样品采集和水体分析

每周取养殖水体进行分析检测:氨氮的检测采用奈氏试剂比色法,亚硝酸盐的测定采用对氨基苯磺酸及α-萘胺比色法,COD测定采用高锰酸钾法,硫化物的测定采用碘量法。试验结束时,统计所有鱼数量,计算存活率;并从每箱随机取10尾鱼进行称重,并用生物统计方法处理数据。

2结果

2.1复合微生物制剂添加量对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影响

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水生动植物尸体及排泄物和剩余饵料的积累及腐败,氨氮主要侵袭粘膜,特别是鱼鳃表皮和肠黏膜,其次是神经系统,使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肝肾系统遭受破坏[9]。本实验每周取水,测定在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

对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对照组和实验组1、实验组2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含量都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都有所上升,饲养到28d时,对照组水体中的氨氮值比初始增加了44.89%,实验组1比初始增加了25.95%,实验组2比初始增加了5.49%(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但其氨氮含量的增幅低于对照组。而当添加量为5~10mg/L时,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则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当饲养28d后,实验组3和实验组4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均低于初始值,分别降低了19.32%和20.08%(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可见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为5~10mg/L时,可较好地对水体中的氨氮起到降解作用。

2.2复合微生物制剂添加量对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影响

水体中低浓度的亚硝酸盐就能使鱼类中毒,鱼类容易形成类似缺氧症状。这主要是由于亚硝酸盐能促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从而造成血液输送氧能力的下降[8]。每周取水测定在养殖过程中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

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从图2中可以看出,对照组和实验组1的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1的亚硝酸盐含量分别比初始增加了78.12%和48.96%(P<0.05,差异显著)。而当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量在2.5mg/L以上时,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则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明显降低,其中添加10mg/L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实验组4效果最好,降低了38.54%(实验组2、3、4与对照池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由此可见,本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的降解能力较强,能有效地降低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当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量为2.5~10mg/L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2.3复合微生物制剂添加量对养殖水体中COD含量的影响

COD是表示水体中还原性物质量的指标,COD值越大,表示水体受污染越严重,COD的超标会使病原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上升,从而造成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本实验采用高锰酸钾法测定了养殖过程中水体的COD值,结果如图3所示。

水体中COD含量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对照组和实验组1水体中的COD含量随着养殖天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养殖到28d后,COD含量分别8.21mg/L和7?82mg/L;而当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量2.5~10mg/L时均能降低水体中COD含量,虽然实验组2在养殖20d后期水体中的COD含量有上升,但仍比对照组降低了35.36%;而实验组3和4则能显著降低COD含量,分别比初始降低了14?20%和28.52%,也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59?76%和67.03%(P<0.01,差异非常显著)。可见,当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含量在5~10mg/L时能有效地降低COD的含量。

2.4复合微生物制剂添加量对养殖水体中硫化物含量的影响

硫化物是水质恶化最重要的污染指标之一,硫化物是高密度、大量投饵的掠夺性养殖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和弱化水体自净能力的产物[10],本实验考察了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养殖过程中水体中硫化物含量的变化,结果如图4所示。

养殖水体中硫化物含量的影响

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对照组的养殖水体中,硫化物的含量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养殖28d时,水体中的硫化物达到0.42mg/L,比初始提高了31.25%。而添加了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实验组,水体中的硫化物均比初始有显著降低,当添加量为1mg/L时,养殖后期水体中的硫化物略有上升,但仍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3?2%;当添加为2.5~10mg/L时,则随着养殖过程而逐渐降低,当养殖到28d时,比初始降低了56.25%~61.46%(各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非常显著)。可见,添加剂当复合微生态制添加量为2.5~10mg/L时能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硫化物。

2.5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鲫鱼苗饲养生长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束时,统计各养殖水箱中所有鱼数量,计算存活率;并从每箱随机取10尾鱼进行称重,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实验组的鱼苗存活率均比对照组提高,当添加量高于5mg/L时,均未有鱼苗死亡。从平均重量上来看,随着微生态制剂添加量的增加,鱼苗的平均重量均比对照组提高,当添加量为10mg/L时,比对照组提高了3.25%(P<0.05,差异显著)。可见,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加有助于提高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性能,当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量为5~10mg/L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微生态学和动物营养组学的深入研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以活性菌体为主的复合微生态制剂以其对提高水生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饵料利用率、提高存活率、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以及无污染、无残留、安全可靠的优越性愈来愈受到重视。

目前,微生态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养殖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常用的微生态制剂主要由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一种或者几种组合在一起,而单一一类菌只能对水体的某一指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王彦波等研究中以鲫鱼为对象,单独添加光合细菌能有效地降解水体中氨氮含量,而单独添加芽孢杆菌可以显著同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而二者的复合制剂无论降低氨氮、亚硝酸盐还是COD均优于单独制剂[8]。温茹淑等将1%由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与乳酸杆菌等组成的复合微生物制剂投喂草鱼,结果表明能有效促进草鱼的生长与提高消化能力[11]。本实验采用的复合微生态制剂主要是用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接种于固态基质发酵成生的一种新型复合微生态制剂,虽然未加入光合细菌,但其发酵产品中不仅含有活性菌体,而且含有大量微生物发酵代谢产物,在鲫鱼苗的饲养中能够提高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性能,并能有效地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4结论

本实验以鲫鱼苗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鲫鱼苗生长的影响和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最佳添加量为5~10mg/L,当添加量为10mg/L时,平均重量比对照组提高了3.25%,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分别下降了20?08%、38.54%、28.52%和61.46%,对养殖水体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秋红,施大林,吕惠敏,等.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水产养殖水体净化作用的研究[J].生物技术,2004,14(4):63-64.

[2]海存秀.饲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52-55.

[3]孙瑞峰,陈沈.高效微生态饲料添加剂作用及在动物饲养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5):265-267

[4]李军.动物微生态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09(3):274-275

[5]曹国文,曾代勤,戴荣国,等.畜禽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J].饲料工业,2009,30(10):10-12

[6]石军,陈安国,张云刚.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02(2):38-41

[7]付天玺,魏开建,许国焕.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和应用概况[J].水利渔业,2007,27(3):102-104

[8]王彦波,周绪霞,许梓荣.微生态制剂养鱼对水质影响的研究[J].饲料研究,2004(4):6-8

[9]张进风,李瑞伟,刘杰风,等.淡水养殖水体氨氦积累危害及生物控制.的研究现状[J].河北渔业,2009(6):41-44

[10]张文革.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硫化物的控制[J].河北渔业,2011(4):50-52

[11]温茹淑,郑清梅,刘兴隆,等.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草鱼生长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80–3881

Applicationofaprobioticscomplex

onthecultureofCrucianCarp

LIYongning1,ZHUHongyang1,WUKun2,LIANJianyun2

(1.FujianHealthCollege,Fuzhou,Fujian350101,China;2.FujianXinminkeBiology

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Co.,Ltd,Fuzhou,Fujian350008,China)

Abstract:Inthestudy,theeffectsoncrucianfrygrowthandwaterpurificationofmicrobialecologicalagentswereresearched.Differentconcentrationsmicrobialecologicalagentsfeedingtrialswereconductedtoestimatethecontentchangesofammonianitrogen,nitrite,CODandsulfide.Thesurvivalandweightgainswerealsomeasured.Theresultsshowthat,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contentchangesofammonianitrogen,nitrite,CODandsulfide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inmicrobialecologicalagentsfeedinggroupswiththeoptimallevelof5~10mg/L.Themicrobialecologicalagentsinthestudywerehelpfultoimprovegrowthperformanceofcrucianfryandefficientlypurifyaquatic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