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嫁接培育范例(3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3-04 手机浏览

嫁接培育范文

1、砧根收集

在银杏苗出圃或银杏园深翻时,收集茎粗在0.3厘米以上的断根,按品种及粗度分别捆成把,埋入湿沙坑中备用。沙的湿度应经常保持“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度。

2、接枝采集

在休眠期结合修剪,选择生长优良、无病虫害、已经进入盛果期的母树,剪去1~2年生的修眠枝作接枝,按其品种和径级捆成把,埋入湿沙坑中,贮藏备用。也可在嫁接时随采接枝、随即嫁接。

3、嫁接方法

一般于早春,在室内进行,常采用劈接、贴接、袋接的方法。

(1)劈接。砧根粗度在0.5厘米以上,并且大于或等于接穗粗度者,可采用劈接法。将砧根剪成6~9厘米长,在其上端断面中间,纵切3厘米深。将接穗剪成7厘米长,上端留1~2个芽,在芽的两侧下端,削成3厘米长的楔形面,随即插入砧根劈口中,并使它们的形成层密切结合。最后用塑料薄膜带,把接口包扎好。对砧根粗度在0.5厘米以下、并且小于接穗粗度者,可采用倒劈接法,操作时把砧根与接穗的位置互换即可。

(2)贴接。砧根的粗度比接穗小、且相差悬殊者,采用此法。接穗上部留1~2个芽、下端削1~3个3厘米长的削面,深度至形成层;把砧根上端一边削一个与接穗削面等长的削面,深度在形成层到髓心之间,末端削成舌状。接穗每个削面贴合一个砧根,最后用塑料薄膜包扎。

(3)袋接。接穗较粗且皮层松驰者,而砧根较少者采用此法。接穗下端留1~2个芽,下端削成单斜面,砧根上端削成单斜面或用袋接削穗的4刀法削好。第1刀在距砧根上端4厘米处进刀,削成3厘米长略带弧形的斜面;第2刀将尖端过长部分削去;第3~4刀分别在斜面两侧略1/3处顺势修削一刀,再在距上端7厘米处剪断。削好后,捏开接穗下口末端皮层,把砧根削面其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单削面向木质部,四刀法削面向韧皮部),如果皮层裂开,要用塑料薄膜带包扎好。

嫁接培育范文

一、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营养土的配制。选中上肥力土壤,经适量敌磺钠消毒后,按2∶1比例与腐熟的堆厩肥混合均匀,配制成肥力适中、结构疏松、吸热保湿性好的营养土,分装于营养钵内。

砧穗的培育。选择成活率高,抗旱耐涝,不死苗,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的优质砧木种子。做砧木的瓜类主要是瓠瓜,也可用南瓜、葫芦。种子经消毒催芽后,按每穴1粒播入苗床营养钵内,播期比常规播期提早5~10天。砧木苗刚出土时,于无毒苗床内播入消毒催芽的西瓜种子,当砧木第一片真叶全展,西瓜两子叶展平时,开始嫁接。

苗床土选择。要选择温光条件好,排水方便,土层深厚的菜园土。

瓠瓜播种。可按行距8厘米、株距5厘米定向播种,以便培育壮苗和嫁接。瓠瓜和西瓜均采用地膜矮拱棚覆盖育苗。

二、嫁接方法

1.插接法。将砧木顶心摘除,用直径小于砧木胚轴直径的带尖竹签,从砧木顶心处正中向下插入0.5厘米深度,再将西瓜苗自子叶叶下0.5~1厘米胚轴处削成圆尖形,把竹签自砧木中拔出后立即将接穗(西瓜苗)插入、插紧,使接穗与砧木的子叶紧紧交叉呈“十”字形。注意接穗插入砧木时不要使胚轴裂开;砧木、接穗苗都必须是第一真叶展开期。此法优点是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不需固定物,接口高,病菌难侵染。嫁接后10天除去遮光物,秧苗接口即愈合转入正常生长,嫁接成活率可达75%~95%。

2.靠(舌)接法。将砧木顶心摘除,在子叶下0.5~1厘米处用刀片自上而下割成40~45度角斜面,割去1/2茎粗,刀口约0.5厘米长;西瓜苗从子叶下1~1.5厘米处用刀片自下而上割成40~45度角斜面,割去2/3茎粗,刀口长0.5厘米。将两种苗的刀口对接,用适宜的夹子固定好。嫁接后10天,将接穗在靠近切口处切断,以后2~3天内的中午要注意遮光。

3.切(劈)接法。在已剔除了顶心的砧木苗子叶下方0.5~1厘米处自上而下切成40度角斜面,长度0.5厘米,切深至胚轴1/2;在西瓜苗子叶下方0.5~1厘米处切成楔形,将砧木插入切口内,用夹子固定好。此法需在砧木和接穗都处于子叶展开到第一片真叶显露时进行,方法较易掌握,成活率较高,但速度较慢。

4.抱靠接法。在砧木第三片真叶上方横切,随即自茎中部向下切1厘米左右长的缝;在西瓜苗在第二片真叶与第三片真叶之间的茎上用刀削去两侧表皮,切口长1厘米,把西瓜苗切口面嵌入砧木的切缝内,呈抱合状。此法要求砧木和接穗有较大苗龄,接穗嵌入砧木时用力要小,防止将砧木剪断。当接穗直径是砧木直径的1/2时采用此法最适宜。

5.斜切接法。将长出3~4片真叶的砧木在第一片真叶的下方切成1厘米长斜面,接穗在子叶上方按与砧木不同的角度削成1厘米左右长的斜面,然后将两斜面对接固定。注意斜面要切得平滑,固定要牢固。

三、嫁接苗管理

1.保持适宜的床温。适宜的床温是嫁接苗接口愈合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早春,由于外界气温较低,嫁接苗伤口的愈合缓慢,因此必须十分重视苗床的保温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夜间不低于18℃,床温过高或过低不利于嫁接苗的成活。

2.保持较高的湿度。较高的湿度可减少嫁接苗水分蒸发,是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关键。采取靠接法的嫁接苗,应在移植后浇1次透水;采取其他嫁接法的嫁接苗,应在嫁接前3~4小时给砧木浇1次透水。嫁接后的苗床要适当遮阳、密闭。第三天以后进行适当通风,但仍要保持高湿条件。如果床内空气湿度过低,可采取弥雾法适量喷水补充。

3.搞好遮光管理。遮光管理的目的是减弱苗床内的光照,减少热量来源,使苗床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从而减少嫁接苗的蒸腾失水和养分的消耗,促进接口愈合。遮光的方法是:嫁接后的2~3天内,在苗床上白天覆盖草帘,避免阳光直射;3天后逐步增加光照时间,7天后接口部位愈合后不再遮光。靠接苗在切断接穗根部后的2~3天内,仍需继续进行遮光管理。

四、嫁接苗的大田管理

嫁接培育范文篇3

[关键词]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壮苗

[中图分类号]S6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1-0081-01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反季蔬菜需求量不断增多,执行温室辣椒正是满足了当代市场的发展要求,并提高了辣椒的生产产量。但受多种要素的影响,特别是连年复种、重茬率的不断提升,使辣椒在种植期间产生一些病害,从而减少了生产效益,影响了农户对温室辣椒的种植积极性,所以,对温室辣椒的嫁接工作以及壮苗工作进行分析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1砧木、接穗的选择

在柘木选择中,需要选择亲和力强、吸水能力好的品种,使其在栽培与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种植能力。一般情况下,利用的砧木类型主要为PFR-K64、LS279,在实验中,发现505-3具备较强的抗病性,不仅亲和力好、长势好,具有良好的质量,还能降低早衰现象。在对接穗品种进行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的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的实际需求,选择质量高、实用性强的品种,以保证在种植期间能够获得较高产量[1]。

2播种工作

在播种工作中,需要从两方面对其改善。首先,在对种子进行处理期g,需要在播种前的一天或两天,对种子进行晾晒,以提高种子的活力,促进发芽率的快速增长。因为辣椒种子中经常存在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在播种前期对种子进行消毒,以做到病虫害的积极防治。在消毒工作中,主要执行工作是利用热水实施烫种工作、药剂消毒工作等。然后,确定出合理的播种时间,根据该地区的气候变化条件,一般温室的温度控制在15度到20度之间,以满足种子的种植条件。还需要利用埋地线方式对温度进行调节,因为该方法不受气候因素变化的影响。在播种工作中,不仅满足嫁接工作相关要求,砧木的播种时间也会早于接穗时间。

3嫁接工作

辣椒嫁接工作一般在晴天进行,利用劈接法来实现。在嫁接工作前期,需要在温室内形成弱光,并使室内环境保持温暖、湿润,以促进嫁接工作的有效执行。并且,还需要将剪刀、刀片等嫁接工具准备好。嫁接时间的选择一般根据砧木的生长状态决定的,其中,如果砧木生长5片到6片叶子,就要保证茎粗超过0.5厘米情况下,完成嫁接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砧木茎粗细、木质化程度进行思考,并在半木质化区域利用剪刀将其除去,再利用刀片在中心向下位置切1厘米。同时,取接穗,并在顶部保留2片叶子[2]。期间,还需要在第二片叶子下切出1厘米的形面,并将接穗苗插入到砧木中,最后,利用圆口夹或者平口夹将其固定。但在嫁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到四方面的内容。其一,嫁接前期需要对砧木以及接穗实施肥水管理工作,使其具有充足养分,以保证嫁接完成后,才能提高苗的成活率。其二,在嫁接过程中,需要对带泥的茎叶进行消毒,如:利用百菌清、多菌灵等药剂对其清洗,并将其晾干后对其嫁接。其三,在嫁接工作前一天,不仅需要利用相关药剂对其清理,还需要保证茎叶露水干后,才能起苗。其四,在嫁接前期,需要将真叶处的腋芽除掉,以避免在嫁接期间存在萎蔫现象。

4壮苗培育技术

在温室辣椒栽培过程中,对辣椒进行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在嫁接之前,正确的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壮苗的嫁接成活率。在嫁接完成后,一些幼苗、接穗的根部被切除,导致获取的水分以及营养物质消失,一些新的营养物质也没有完全形成起来。在该情况下,只依靠砧木切面来获得的营养是无法满足其生长需要的,因此,为了提高幼苗的营养成分,培育出优质的苗木,需要促进管理的积极实施。

4.1土肥管理工作

在播种前期,需要做好土肥管理工作,可以在前期工作中将有机肥撒到田间,并将其覆盖一层薄膜,以使其更为腐熟。同时,取出一些表土,将粪渣、土杂肥、复合肥以及多菌灵等混合堆制,并在20天后发酵使用。在苗出奇后,还还要对其撒上一层细土,这样不仅能达到保温、保湿的作用,还能实现苗壮作用[3]。

4.2温湿度管理工作

温度管理工作中,因为嫁接前期对辣椒的温度要求较高,能够促进苗木的后期良好生长。一般情况下,一般白天将温度控制在25度到30度之间,晚上控制在13度到15度之间,以保证其良好生长。在嫁接完成后,白天的温度也需要控制在25度到30度之间,但晚上的温度需要高于嫁接前的温度,控制在16度到20度之间。期间,需要注意到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因为天气温度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成活率。在湿度管理工作中,一般在嫁接前期不需要满足去要求,只需要在下去对其补水。在嫁接后,要保持充足的湿度,特别要控制在95%以上,以避免其伤口受到感染。

4.3光照与通风工作

在嫁接前期,辣椒幼苗在不断生长过程中,需要在白天给予充分光照,以保证能够获得较高能量。在嫁接后,为了降低蒸腾作用,缓解水分损失,需要将幼苗放置在塑料拱棚内。期间,可以在1天或3天之间全部遮光,并在傍晚或者清晨除掉覆盖物,让苗在弱光条件下充分吸收。在4天或6天期间,实现半遮阴工作,以缓解苗的萎蔫现象。在第七天,需要在正午遮阴,并对育苗实施管理,还可以在傍晚、清晨对其少量通风,并随着植物的生长,不断扩大通风,期间,需要保证好湿度,并在中午对其2次到3次的喷雾工作,以提高其成活率。

总结

基于以上的分析,为了促进温室辣椒种植产量与种植质量的有效提升,在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不仅要选择好砧木、接穗,还要做好播种与嫁接工作,并认识到壮苗培育技术,以激发农户的种植热情。

参考文献

[1]高治文,张伟兵,樊延莉等.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壮苗培育[J].西北园艺(蔬菜),201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