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设计与文化的案例范例(3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4-04-08 手机浏览

设计与文化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计算机网页设计;教学应用;注意问题

传统的网页设计教学,基本都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模式化的开展教学课程,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用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基于这些问题,引入案例教学,根据学生特点以及当前教学要求,科学选择案例,将教学与实际的工作内容相结合,这样才更加符合当前计算机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

一、案例教学模式内涵以及特点

案例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具体案例为依托,进行网页设计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具体实践操作要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一同进行实践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索研究等方式,对知识进行进一步解析和研究,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将学生协调沟通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纳入教学计划当中,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网页设计综合水平,在大量的实践调查分析后发现,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活跃网页课堂教学气氛,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教学,学生对网页设计课程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学生亲自参与到网页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合理的在各个知识点结合案例讲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会更加容易,记忆更加深刻,理论联系实践意识得以强化,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充当的是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二、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网页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案例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某旅游公司“一日游”的专题网页设计

(1)企业概况。本次进行的案例教学,以某旅游公司的专题设计为内容,该公司从事旅游资源开发工作,是一家具有民营性质的合法公司,在庐山脚下,四通八达,以“庐山”为景点的一日游独具特色,价格合理,是针对各个群体要求定制的套餐服务,该公司具有自己的宣传网站,属于“三星级”旅游公司。

(2)“庐山一日游”的主题介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身心俱疲,在周末或者是闲暇的时候,去庐山欣赏自然风光,缓解身心疲劳,通过体验大好的自然风光,唤醒人们对祖国打好河山的热爱,

2、主要教学内容

(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案例,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设计主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特点为依据,选择当前的热点问题,以及学生关心的问题、擅长的问题,这样才能保障案例教学的成功。

(2)明确设计主题。教师首先将材料分发给班级全体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公司情况,明确设计主题,要求学生设计具有风格特色,能够具有市场轰动效应的交互性专题网页。

(3)实践分组。班级全体学生共有45人,以9人为一个小组,共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小组长,小组内容自行分配文字报告撰写、资料搜集任务,调查时间为半天,讨论研究时间为半天。在整个实施阶段,教师需要全程参与,并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同时教师要积极与各个小组保持联系,检查他们的网页制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结束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总结网页制作情况,分析问题,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案例评价可以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以及小组互评三种方法进行。

三、案例教学落实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和谐的学习分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科学的知识体系,是促进案例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更加关注这几个方面,为案例教学的实施提供更好的条件。

1、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开展网页设计教学中,和谐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够更加活跃,心理上才会产生安全以及自由的感觉,网页设计、资料整理分析的时候,才能够大胆想象,教师在案例教学实施的时候,切记自己只是引导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点拨,但是绝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和设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让学生独立完成整个案例教学过程。

2、提高教师素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若想保证计算机网页设计案例教学顺利进行,需要教师具备知识洲博、经验丰富的特点,这也是教师为学生传递经验和知识的基木条件。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的学习,以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影响力和威信,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全面、多角度的爱护和关心学生,同时融入学生中间,以便更好的感受和体会其内心世界,进而在做好教师的同时,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

3、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

良好的认知体系,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消化知识的关键,学生具备了认识和适应环境的基本条件,在学习中就可以不断实现知识的平衡同化,其顺应机能也更加优良。但是良好的认知体系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固有知识与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教学大纲为依托,开展案例教学,应保证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且能充分反映教学大纲中的相关知识点。例如,为网页页面进行布局时,可通过表格、框架和层的方式进行,如为食品网站做简图时:为确定网页的主色调,应将背景图片插在第一层中:为给网页增添活力和生机,可将has插在第二层中:将精美食品插在第三层中:为体现饮食文化,可在第四层中搭配相关歌曲:为增强网页的立体感,可在第五层中添加浮动物体。此外,教师应先鼓励学生使用表格布局解决相关问题,尔后引出层的内涵,进而逐步解决问题,直至完成学习任务。

四、结束语

案例教学是目前网页设计教学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它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解放了学生思维,教学更具针对性,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主体,网页设计本身实践性非常强,教学中必须要综合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案例教学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能够推动网页设计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案例教学在网页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思聪.浅析电子商务案例教学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6(10).

[2]林丽钗.案例教学在高职教育学中的实际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6(15).

[3]张善利.试析积极实施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以中职会计专业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

[4]甄华.C语言案例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探讨[J].计算机与网络,2015(08).

设计与文化的案例范文篇2

关键词:传统图案;现代包装设计;运用;体现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56-01

一、前言

传统的图案设计在中华传统艺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题材丰富,底蕴深厚,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当前在包装设计中寻求属于自己民族的传统元素,将传统性和现代性合理融合,开创多元化的包装设计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只有在深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设计。

二、中国传统图案

中国传统图案始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可分为原始社会图案、古典图案、民俗图案、少数民族图案。

原始社会图案是指从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图案。以西安半坡、马家窑等遗址出土的彩陶图案为代表。有人物、动物、植物、编织纹、几何纹以及原始宗教纹样等,造型拙稚,风格质朴生动。

古典图案是古代流传下来而有典范性的图案。主要有:商周时期的青铜图案;战国时期漆器、金银器等图案;秦汉时期的瓦当、画像砖等图案;南北朝时期石窟装饰图案;唐代唐三彩陶器、印染等图案;宋代瓷器、刺绣等图案;元代雕漆、织金锦等图案;明清时期青花瓷器、景泰蓝、玉器等图案,它们在艺术上都各具特色。

民俗图案是在人民群众中创作并流传的具有民间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图案。主要有剪纸、刺绣、蓝印花布等图案。

少数民族图案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并流传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图案。例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地毯图案,苗族、布依族的蜡染图案等。

现代包装设计,强调的是设计的装饰性,同时大胆采用鲜艳的色彩及醒目的文字,主张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素材,追求一种风趣、幽默之感。以中国传统图案为代表的中华元素,以其独特而浓郁的民族特质,已成为现代包装设计的一大重要来源。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表现传统文化,并将各个层面去粗取精地应用到具体的现代包装设计中,赋予现代包装以非物质文化在功能。

三、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运用中的艺术性与文化性体现

现代包装设计要想把传统图案的精华融入进去,设计出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现代包装作品,设计师们必须要对中国传统图案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剖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在含义、设计思路和手法等。好的包装设计应与其本土文化相联系,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显现出深厚的人文艺术价值。传统图案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完美结合,不但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习惯,也能体现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从而提升商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起到影响消费者的作用。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图案逐渐蒙上了世俗的色彩,从观念及象征意义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更多的被赋予了传统道德、封建人伦的思想,增强了驱邪祈福、讽世劝诫的社会文化功能。在创作主题上更多的融入传统文化思想,形成了直觉与自信的认识经验。由此可见,现代包装设计融入中国传统图案能够充分的体现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性。

四、中国传统图案对现代包装的影响

其影响来源于:1、象征:根据某些花草果木的生态形状、色彩、功用等自然属性表现某一特定的思想内容。如石榴果内多籽,象征多子;牡丹花色鲜艳,象征富贵;藤蔓不断生长开花结果,象征子孙繁衍;灵芝、松鹤,象征长寿等。2、寓意:用某些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文学典故等题材来寄寓特定的思想内容。例如《汉武内传》记载东方朔偷食王母仙桃而长生不死的神话,故以桃子象征长寿。3、比拟:赋予某种题材以拟人化的性格。例如梅花在一年中花期最早,被比拟为花中之魁;兰花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而被比拟为君子。4、表号:将某些题材当作代表某种特写意义的记号。例如“暗八仙”的八种器物图案分别为八仙所执的器物。5、谐音:借用题材名称的同音字拼成某种吉祥语。例如,蝙蝠、佛手象征福,金鱼象征金玉等。6、文字直接表意:如直接用“福”、“寿”、“喜”等字。

当人类的脚步跟随着时代步伐越来越紧时,对传统文化也变得越来越依恋。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并非抄袭,它需要在深刻领悟后,进行一种提炼和概括。但是仅仅是借用这些传统的元素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传统的图形和元素与现代生活有机的融汇在一起,并很好的得到体现和应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包装艺术作品,给人们增添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从而提升了产品的价值。

五、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辉煌的民族文化,产生了许多的吉祥图案。如动物图案中的龙凤、麒麟、狮、虎、龟;植物图案中的梅、竹、菊、牡丹、莲花;人物图案中的门神、财神;符号图案中的福寿、双钱、八宝等,这些吉祥图案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古代传统图案的造型方法,与现代设计有很多不同,它主要注重的是形的完整性和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运用传统图案进行包装设计时,要结合它外形欣赏价值和内部蕴藏意义进行灵活运用。如蝙蝠与寿桃代表着“福寿呈祥”,牡丹代表“雍荣华贵”,荷花代表“清政廉洁”,明月代表“花好月圆”等,使用这种传统的图案,用其精神属性上的某种特征,来传达商品信息,更能深入人心。

在包装设计中运用传统图案进行表现,是体现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例如龙纹图案是民族传统的标志和象征,将龙纹作为一种装饰和主题图案设计于包装之中,对于创造这种商品的艺术形象,表达某种主题,能起很大的推销作用。例如:板城烧锅酒的包装设计就很好的表达了该商品的理念,给人们带来积极、向上、吉祥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对传统装饰图案的把握上,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图案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还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民族图案艺术中的色彩精华并加以创造性的发挥与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中国包装设计的民族风格。

如今,当我们看到商场里的产品包装,琳琅满目、图案精美,并有很多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很好的得到体现和应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包装艺术,给人们增添了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作为一名艺术设计人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借鉴传统的文化遗产,借助各种素材的启迪,运用现代设计观念和手法,创作出切合时代需求的作品,为我们的产品增添彩衣,为提升产品的价值,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亚敏.中国传统文化图案在现代包装中的运用.

[2]黄静.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设计与文化的案例范文

用案例研究法研究体育课程是一种新探索,真正的社会学意义的案例研究方法,在借鉴移植到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中,研究方法究竟能否发挥其功能效应,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质疑,本文从案例研究法的功能角度解析当前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旨在抛砖引玉,分享心得。

一、解释功能:新体育课程为何“钟爱”案例?

新课程实施以来,案例进入了广大体育教师的视野,究竟是新课程钟爱教学案例,还是课程实施者体育教师钟爱案例,显然,直观判断的结果理当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人”才会钟爱案例,然而,教学案例在没有新课程之前就已经出现,我们虽不能武断地认为案例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后的必然产物,只不过新课程实施以来,人们对案例表现出强烈的旨趣,它的确由课程实施的主体体育教师创作出来,因而其必然是课程实施后教学成果的自然表达方式,从这一角度看,新体育课程“钟爱”教学案例这种形式。从源源不断诞生的教学案例看,其质量良莠不齐,其形式存在刻板化、模式化的呆板单调,教学案例的描述与分析也存在功利化、媚俗化的评价倾向。

访谈结果表明,一线体育教师都认为案例虽好,但不知道如何去形成案例,这是绝非靠一两次案例写作方法的培训所能解决的,撰写案例的方法属于简单问题,但隐藏在所写出案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却是难以推测和估算的。事实上,一名体育教师的一两则案例对教师个体的价值和一百名体育教师的数百则案例的所揭示的问题的真相是不同的,有时,一名体育教师的一则案例可能揭示的却是一个高深的理论命题,而一群体育教师所形成的案例揭示的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统计学上的共性问题。

所以,解决上述知其利却不明其道的较好办法是通过学习掌握案例研究方法来揭示真相,进入方法学层面“去功利”地考察新体育课程现象,新体育课程缘何“钟爱”案例的答案可能才会有所眉目。

二、描述功能:教学设计的案例与教学案例有何之别?

用案例研究方法考察需要有不同的角度,从概念的意义上看,教学设计的案例简称教案或教学个案,它并不是课堂教案的简单浓缩,而是体现一定教学思想的独特设计。王刚在其《教育科研实用手册》“案例研究法”一节所提供的案例的定义是“案例即指具有特定时空背景的、真实的事件或故事,内含矛盾冲突、情节生动,结构完整,具有教育性和启发性。”[1]显然,此书对案例的界定就是教学案例,这从其后所提供的典型的教学案例文体也能得到证明。

从两者诞生的时序上看,先有教学设计的案例,后有教学案例,教学案例重在“案”,无案不成例,这一点在撰写案例时非常重要。如果一堂课操作完毕,没有突破重点、攻破难点、预设与生成、偶发事件等教学艺术处理的有价值有意义“亮点”之“案”,那么,教学案例必然会沦为泛泛而言的教学随笔或案例叙事。从案例的形成目的意图上看,教学设计的案例是预期,教学案例是结果。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课前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说明;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总结。

很多课题结题成果集往往出现案例篇,其中收集的大多是课堂教学的教案替代品,从内容主旨上看这是课题主持人混淆了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的案例的概念,由于其设计缺乏典型意义,加之缺乏深度的分析,还因这些设计不成“案”,更多的是从网上下载的随堂教案,所以,现实中的许多省市级课题成果的“案例集”其成果需要鉴别,其价值也更值得怀疑。当前,此类教学设计的案例是比较流行的命名,编辑理解其为“实案”,不过在文本处理方式上却对其进行了高度的简化和浓缩并且配以教学反思,如《体育教学》实案选登的部分案例,过去对实案有著名学者对其进行分析,近期对教案仅以三言两语予以评价。

笔者以为教学设计的案例是案例的一种,但并不是教案的浓缩,它不仅包含独到前卫的课程教学理念、匠新独运的设计,而且对为何这么做和怎么做提供了思路与策略,从整体上看,教学设计的案例在谋篇布局方面有着“预-立-析”的一般结构,不过这种案例是非常贴近一线教师的实际并有其存在的价值的。案例研究方法背景下教学设计的案例与教学案例只是用于案例分析的证据性资料。

三、探索功能:案例研究法与体育教师成长有何关系?

新课程实施以来,案例研究与体育教师的成长究竟存在什么关系,人们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探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案例研究是教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体育课程专家与一线体育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对“案例”表现出方法学层面的旨趣,且都有着一个从最初的理念兴趣的关注逐渐过渡到实践层面的案例实施细节把握的过程。不同层面教研与教学人员对教学案例所表现出的兴趣的动机,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教研人员更多地从案例研究应用的角度对案例的培训、推广价值作深入研究,但还未上升到方法学层面的严谨实证研究的案例设计水平。操作层面的体育教师则认为案例中包含着对自己教学有价值信息,可能会对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实践与教学效果会产生引导的改变。因为,诸多优秀案例大多出自优秀体育教师之手,借助他们的案例,实际上是沿着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轨迹,对其对象化模仿、借鉴和学习,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改进,专业发展的水平,会减少走弯路。

虽然,案例研究法作为研究方法它曾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最不具科学性、最不可靠的方法。其成果背负缺少精确性、客观性及严谨性之名,其方法还长期受到理性的检验和非理性质疑,选择案例研究方法的体育教师,其研究结论也很少得到广泛的赏识,但是,这并不影响体育教师的成长,案例研究非常重视数据的积累、分析,坚守这种方法,总有一天你会领悟其方法的“学养”功能,怀特以参与观察的身份描述并撰写的经典著作《街角社会》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案例,该书最初并不知名,四五十年后人们把视点再次瞄准了它,这印证了成果即成长的道理;因而,选择以案例研究方法作为工具,体育教师就应该耐心、潜心和精心地把这种方法读懂、理透,最终才能使其为我所用,灵活掌控,你有了自己的“核心武器”——案例研究方法,你就不用担心自己不能成长。

当然,案例研究法的功能中还列示功能,究竟案例的列示功能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不妨根据自身研究兴趣点查阅相关资料与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链接,最终你一定会乐在其中,在案例研究中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