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粉末冶金压制方法范例(3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4-12 手机浏览

粉末冶金压制方法范文

化学共沉淀-共还原法制备Fe70Ni27Co3触媒粉末及金刚石合成实验研究赵文东徐骏郭宏李成栋朱学新宋月清(8)

火花等离子体放电法制备高温合金粉末鲍俊敏葛昌纯郭双全张宇沈卫平(14)

爆炸冲击合成法制备氮化碳粉末的研究于雁武刘玉存郑欣李玉平(20)

时效制度对粉末冶金高温合金FGH95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贾建陶宇张义文张莹(25)

流动温压成形“十”字形零件及其烧结工艺的研究郑军君倪东惠胡昌旭肖志瑜周水波李元元(32)

加入纳米Ni粉对微米级Fe粉试样烧结工艺及性能的影响王树杰樊云昌王建强孟凡爱(37)

高性能硬质合金长条薄片状制品的研制贾佐诚吴诚(47)

燃烧合成/准热等静压TiC-Fe基复合材料耐磨损性能的研究李斌刘宗德陈勇侯世香(50)

2009年欧洲粉末冶金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7)

美国Spheric科技有限公司加强营销力量(7)

美国企业联合开发难熔材料过滤布(13)

全球粉末冶金材料性能数据库再次升级(19)

化学成分和奥氏体化温度对粉末冶金钢硬化性能的影响(46)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关于施行修改后专利法有关事项的通知》(19)

申请国外专利可获财政资助(31)

国资委力推央企并购重组(31)

黄冈市中基窑炉有限公司(F0004)

全国超微粉碎设备标准制订工作启动(36)

复合稀土钼次级发射材料的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SPS)的制备方法(36)

(Ti,V)C35CrMo原位烧结钢结硬质合金的热处理及性能的研究龚伟李自胜(41)

Hoeganaes有限公司将扩大在华业务(53)

专利信息(54)

高能球磨制备NiCr-Cr2O3-BaF2/CaF2复合粉末及其爆炸喷涂层的性能张有茶贾成厂何利民李伟光米青田(1)

球磨时间对放电等离子烧结合成Ti3SiC2纯度的影响郭淑兰张志俊(7)

甘油体系中纳米铜粉的制备研究王鸿显吴飞飞杨思维(12)

机械合金化3Y2O3-5Al2O3粉末的研究孟庆新李海云金松哲(17)

超细WC-Co硬质合金的微波烧结研究鲍瑞易健宏杨亚杰彭元东(22)

纳米弥散第二相对变形弥散强化铜合金亚结构的影响程建奕余方新杜大明马明亮(27)

含碳量对烧结铜钢尺寸与性能的影响杨传芳王士平胡焕芝王昊(32)

小型环路热管多孔镍毛细芯的研制曲燕王君章大海(38)

粉末冶金铁基软磁材料的发展与应用KalathurNarasimhanFrancisHa(43)

稀土永磁材料的现状及发展林河成(47)

近年铁基粉末冶金行业发展浅析孙世杰(53)

美国阿诺德磁技术公司转让在中国的工厂孙世杰(6)

《微米级羰基铁粉》国家标准正式霍静(59)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0年理事(扩大)会议在京召开(59)

德国EOS公司开发出两种新材料孙世杰(11)

美国金属粉末工业联合会2010版检测标准孙世杰(11)

山特维克公司投资直接激光烧结技术孙世杰(42)

利用声波探测金属注射成形零件中的缺陷孙世杰(42)

专家分析2010年粉末冶金行业的发展(16)

国际镍市场分析(31)

国务院部署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1)

国家发改委《加快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指导意见》(37)

贯彻实施《钢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52)

专利信息(60)

低成本等离子体球化技术制备热喷涂用球形钨粉的工艺研究郭双全葛昌纯冯云彪周张健(1)

热电池粉末压制成形的有限元模拟研究岳胜利付庄詹世涛赵言正(5)

纳米钨铜复合粉末的压制成形研究谭敦强杨小霞刘兵发(11)

铝-金刚石双相连续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郭静孙久姗孙璐贾成厂(17)

放电等离子烧结温度对W-9.8Ni-4.2Fe合金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李小强辛红伟胡可(21)

钼对铁基粉末冶金自材料力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丁存光柳学全李红印丁光玉(26)

烧结气氛对Mo_2FeB_2金属陶瓷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李文虎(31)

热压烧结法制备W-15Cu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研究杨梨容魏成富栾道成王正云(35)

粉末冶金齿轮材料进展FrancisHanejko(40)

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铜粉的工艺与表面改性研究进展谭宁郭忠诚陈步明黄峰(47)

硬质合金新进展贾佐诚陈飞雄吴诚(52)

中科院启动“科技创新工程:2022跨越方案”(10)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晓京(10)

国知局、工信部联合《关于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的通知》(16)

中国钢协粉末冶金分会主要金属粉末的生产统计数据(16)

Dynamet科技有限公司的钛合金开发项目获得资助路讯(16)

Hart金属有限公司的镁合金粉开发项目获得了美国政府的资助路讯(20)

2010年初国际汽车市场概况路讯(34)

Parmatech-Proform有限公司建立新的金属注射成形零件生产厂路讯(57)

国外信息

夫浪和费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数字仿真金属粉末在模具中的分布孙世杰(51)

Harbec塑料有限公司计划扩大直接激光烧结技术的应用孙世杰(59)

德国探索将存储信息的芯片烧结到金属零件上孙世杰(59)

中国金属学会2010年工作会议在闽召开(59)

中国机协粉末冶金专业协会2009年度创新产品奖及粉末冶金机械零件生产应用领域统计(58)

专利信息刘曼朗(60)

氩气雾化制备高温合金粉末的研究袁华李周许文勇张国庆(1)

影响电积法生产铜粉的电耗因素及对策汪锦瑞段建军(6)

不同球磨介质在片状铝粉制备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舒畅谢光荣曾鹏(10)

气流法制备氮化镁工艺研究陈发勤谭敦强李建国陈强(15)

碳化法制备纳米级氧化锌新工艺田伟军(19)

细晶钨合金密度均匀性研究刘桂荣蒲治军王玲裴燕斌(24)

不同形貌部分合金化CuSn10粉末对含油轴承烧结性能的影响董小江汪礼敏张景怀刘宇慧王林山(28)

放电等离子烧结参数对TiC/Fe复合材料密度和硬度的影响何林刘颖李兵红曹卉李军(33)

钴对凝胶注模成形医用植入钛合金材料的影响樊联鹏邵慧萍杨栋华郭志猛林涛(38)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中的原始颗粒边界(PPB)问题赵军普陶宇袁守谦贾建韩寿波(43)

粉末冶金技术在钢铁循环经济中的应用颜炼李森蓉(50)

欧美高氮不锈钢开发和应用现状(5)

日本粉末冶金工业协会2009年年度报告(22)

Intrinsiq材料有限公司获得新型低温制造纳米颗粒技术孙世杰(23)

Federal-Mogul有限公司开发高温环境中使用的粉末冶金新产品孙世杰(23)

钢泡沫可望被应用于生物移植(55)

循环经济项目将获投融资支持(14)

环保部推进三大环保科技工程(32)

总理提出六项政策措施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37)

国际AcuPowder有限公司恢复铜粉生产(18)

统计数字显示粉末冶金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迹象路讯(27)

比利时优美科公司贵金属销售收入大幅增长路讯(55)

赫格纳斯公司推出一系列自行车驱动电机路讯(55)

RussellFinex公司向中国企业提供新型筛粉设备路讯(42)

第六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在京召开(42)

专利信息(56)

均匀沉淀法制备超细钼粉陈敏郝俊杰覃慧敏(1)

抗坏血酸还原制备微细银粉的研究刘书祯谈定生吕超君(5)

针织圆机用粉末冶金长滑块的研制丁华堂(10)

钨粉粒度和烧结工艺对高比重钨合金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王季林(16)

铝电解用铜基连杆材料的烧结致密化及其抗氧化性徐磊周涛李志友(22)

硬质合金中大孔洞群形成原因分析张立余贤旺王振波王元杰(28)

粉末注射成形催化脱脂工艺研究郑礼清李笃信李昆赵莉王田军白锋(32)

低温燃烧法合成纳米MgO粉体工艺的研究陈爽严红革陈超李红艳(36)

Al含量对燃烧合成Ti3AlC2的影响陈秀娟马淑芬徐桂强李军库王思谦(41)

Al2O3-CeO2-ZrO2-Ni系球磨过程中的分散性和相变研究何秋梅(45)

我科学家开发出可吸收电磁波材料(9)

“2009年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即将召开赵慕岳(21)

中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与美国麦特达因公司开展合作孙世杰(21)

2008年北美地区粉末冶金行业发展报告孙世杰(15)

美国金属粉末工业联合会颁发2008年度粉末冶金设计竞赛奖孙世杰(31)

日本住友电子烧结合金有限公司开发出高效齿轮泵转子(27)

德国EOS公司将展示激光烧结新技术(27)

瑞典鲍迪克公司投资大型热等静压系统(27)

英国GKN烧结金属公司看好金属注射成形技术(40)

国家将修订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921项(51)

科技部四大举措力促科学发展(51)

我国首个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颁布(51)

粉末冶金压制方法范文篇2

关键词:高强度,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应用

在模具设计前,必须进行粉末冶金制品的形状设计。制品压坯的形状设计是保证产品使用要求的情况下,从压制过程(装粉、压制、脱模)、模具寿命、压坯质量等方面来考虑,并对制品图线形状作适当的修正。本文是将电动工具中原有的钢制齿轮(材料为40Cr)用粉末冶金材料代替,并针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二次设计:(1)在原有钢制齿轮齿形的基础上对粉末冶金齿轮的齿形齿廓进行二次设计;(2)对实际啮合的粉末冶金烧结齿轮的尺寸修正;(3)粉末冶金齿轮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的理论校核。

1.齿形齿廓的选择和计算

选择齿轮材料应考虑如下要求:齿面应有足够的硬度,保证齿面抗点蚀、抗磨损、抗咬合和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轮齿芯部应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保证齿根抗弯曲能力。此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性和经济性等要求。在齿轮传动机构的研究、设计和生产中,一般要满足以下两个基本要求:

1.传动平稳—在传动中保持瞬时传动比不变,冲击、振动和噪音尽量小。

2.承载能力大—在尺寸小、重量轻的前提下,要求轮齿的强度高、耐磨性好及寿命长。

由于螺旋锥齿轮与直齿锥齿轮相比,在使用上有如下优点:

1)增大了重迭系数。由于弧齿锥齿轮的齿线是曲线,在传动过程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齿同时接触,重迭交替接触结果,减少了冲击,使传动平稳,降低了噪音;

2)由于螺旋角的关系,重迭系数增大,因而负荷比压降低,磨损较均匀,相应的增大了齿轮的负荷能力,增长了使用寿命;

3)可以实现大的传动比,小轮的齿数可以少至五齿;

4)可以调整刀盘半径,利用齿线曲率修正接触区;

5)可以进行齿面的研磨,以降低噪音、改善接触区和提高齿面光洁度;

6)在传动中产生的轴向推力较大,所以对轴承要求较高,在传动机构中需选用适当的轴承。

由于上述特点,所以螺旋齿锥齿轮常用于圆周速度较高,传动平稳和噪音较小的传动中。

通过和直齿锥齿轮的比较,本设计采用螺旋锥齿轮。计算采用的是等高齿锥齿轮,即从齿的大端到齿的小端齿高是一样的,这种齿轮的面角、根角和节角均相等。这样设计不仅减少了大部分的计算,而且对于模具的设计和压制来说更为有利。螺旋锥齿轮齿形参数直接影响齿轮的承载能力、轮齿刚度和传动的动态特性,各参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选择的原则是:由各参数确定的齿形,应保证轮齿有较高的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最好符合等强度的设计原则。轮齿在啮合时,要求传动平稳,无齿形干涉现象。齿形形状要力求简单以便于制造。

1.主、从动锥齿轮伞齿轮齿数的选择在选择齿数时,应尽量使相啮合的齿轮的齿数之间没有公约数,以便使齿轮在使用过程中各齿之间都能互相啮合,起到自动磨合的作用。同时,为了得到理想的齿面重叠系数,大小齿轮的齿数和应不小于40。

2.齿面宽F的选择对于等高齿锥齿轮来说:在奥利康”制等高齿锥齿轮上,由于其延伸外摆线的曲率变化比弧齿锥齿轮的圆弧齿线大,因此,齿面宽不宜过大。一般可取F=(0.25~0.30)A0,A0为节锥距。

3.螺旋角β的选择汽车主减速器锥齿轮的螺旋角多在βm=35~40°范围内。为了保证有较大的mF使运转平稳、噪音低。依据经验选βm2=36°。

4.法向压力角α的选择大压力角可以增加轮齿强度,减少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但对于尺寸小的齿轮,大压力角使齿顶变尖及刀尖宽度过小,所以在轻负荷工作的齿轮中一般采用小压力角,可使齿轮运转平稳,噪音低。对于本设计中的奥”制齿轮采用的齿面平均压力角α=17.5°。论文参考网。

5.齿顶高系数及顶隙系数齿顶高系数取ha*=1;顶隙系数C*=0.25。

2.实际啮合的粉末冶金烧结齿轮齿形的修正及校核

压坯密度对于提高和稳定烧结制品的强度与尺寸精度十分重要。为使压坯密度均匀,顺利脱模,结合齿轮设计的特点,对齿形以下几部分进行了改进:

a.为了增高齿的强度和降低噪声,同时考虑到实际当中齿形模冲加工的特点,对齿轮的齿顶和齿根的齿形进行了修正。

b.一般压制成形都是沿着压坯的轴向进行的。而制品中径向(横向)的孔、槽、健、螺纹和倒锥,通常是不能压制成形的,需要在烧结后用切削加工来完成的。论文参考网。但本齿轮的键槽是轴向的,并不影响压坯的脱模。

c.从节省原料和不影响安装的角度考虑,把原来的三个定位凹坑改成花键式,而且不影响脱模,且能节省原材料。

通过对改进后的齿形进行载荷计算和齿面接触强度的理论校核,结果说明所设计的齿形参数能够满足服役要求。

3.齿轮模拟台架试验

将上述材料的大齿轮,分别在100℃、200℃和250℃回火,硬度分别为HRC43~45、HRC38~40、HRC30~32;之后装机进行实验,对磨件为40Cr钢,硬度HRC48。台架试验记录结果:

第一套齿轮(硬度HRC43~45):经装机试验当试验到1.5h时,出现声音异常,拆机检查,小齿轮打崩二个齿,但大齿轮完好;换上钢制的小齿轮,淬火硬度HRC42~43,经测试10h,机器正常,拆机检查,磨损正常,即进行第二个项目测试(空载实验)55h,拆机检查,一切磨损正常,(其中换了一个转子,碳刷3副);之后进行模拟实验,运转到10.5h时,机器冒烟,烧机,停止测试,拆机检查发现,前轴承爆裂,定转子烧毁,大齿轮打崩一个齿,小齿轮磨损比大齿轮严重。经分析原因:大齿轮打崩是因为前轴承爆裂,而造成转子乱跳而产生的,是意外发生的现象,并非齿轮强度问题所造成的,所以其材料可以继续试验。

第二套齿轮(大齿轮硬度HRC38,小齿轮HRC42(材料40Cr):进行模拟试验运转16h时转子烧毁,拆机检查,齿轮磨损正常,换转子继续进行,运转26.5h时电机烧毁拆机检查,齿轮磨损正常。换电机继续进行,运转7.5h时电机烧毁拆机检查,齿轮磨损正常。再换电机继续进行运转12h时电机烧毁拆机检查,齿轮磨损正常。换电机继续进行,运转17h时电机烧毁,拆机检查,齿轮磨损正常。论文参考网。再换电机继续进行,运转15h电机烧毁,拆机检查,齿轮磨损正常。停止试验。

第三套齿轮(硬度HRC30~32,小齿轮HRC35,大小齿轮均为粉末冶金材料):经装机试验,通过工况测试,磨损正常;第二个项目测试(空载实验)30h时,大齿轮小齿轮磨损严重,停止测试。结论:硬度太低而造成磨损。在本测试条件下,渗碳烧结齿轮材料耐磨性优于意大利和40Cr材料;在本测试条件下,改进后齿形传动平稳,降低噪音;由此可以认为,本课题研制的新材料和完成的齿轮齿形设计能满足电动工具的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华彬,何安西,曹雷,扬健,李学荣.Cu/Fe复合粉的性能及应用研究[J].四川有色金属,2005,(01).

[2]程继贵,夏永红,王华林,徐卫兵.聚苯乙烯/铜粉温压成型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0,(06).

粉末冶金压制方法范文

当前,我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伴随着航空工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钛合金复杂构件的整体化和大型化趋势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作为有效的应对,研究钛合金复杂构件精密塑性成形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钛合金之所以在航空工业中倍受青睐,主要是因为钛合金具有耐高温、高比强度、低密度、高抗腐蚀性以及能够焊接处理等优点,所以航空飞行器和航天飞行器在提升自身的综合性能、降低自身重量时,会优先考虑钛合金材料。由于钛合金及其构件的合成制作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因此,钛合金材料使用数量的多少目前已经成为衡量航空(航天)飞行器先进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为了实现航空(航天)飞行器总性价比的最优化,需要对钛合金的使用比例进行必要的控制。当前航空航天领域对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总体要求是,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性能优秀、速度高、自重轻,其中降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自身重量对于增加燃料、提高飞行器性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二、钛合金复杂构件精密塑性成形技术分析

目前,钛合金复杂构件精密塑性成形技术主要包括三种,即粉末冶金技术、等温锻造技术以及精密铸造技术。这三种技术的钛合金材料利用率能够达到70%至90%的水平,拥有较好的生产经济性,并可以实现净形生产。因为钛合金材料是公认的非常昂贵的材料,并且废弃材料难以回收和加工,增加了钛合金材料的加工成本,因此,选择利用率高的加工技术是提高钛合金构件性价比的关键。

1.钛合金粉末冶金技术

MLM(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是当前公认的优势最为显著的成形技术之一,它属于近净成型技术,在制造高精度、高质量的复杂零件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在制备形状复杂的部件方面,钛合金热等静压粉末冶金技术相对比较容易操作,并且制备完成的钛合金部件几乎都是净形,并且其材料性能和原先基于锻材加工技术制备的钛合金构件不相上下。并且,利用热等静压粉末冶金技术固结的粉末钛合金能够实现全部程度的致密,不仅微观结构良好,而且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没有偏析和织构问题,其性能不低于锻件水平。

当前,外国的航空航天领域在高性能钛合金粉末冶金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某些已经得到了商业应用。我国虽然也在钛合金粉末冶金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在高性能钛合金粉末冶金技术尤其是关键构件的高性能钛合金粉末冶金技术方面的研究还要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

2.等温锻造技术

关于钛合金等温锻造技术的相关研究已经有三十几年的历史,基于此技术的大型钛合金锻件类型也有不下数十种。资料显示,目前钛合金锻件投影面积最大为0.48平方米。国外在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均早于国内,其中一些技术也颇具代表性,例如,德国GKSS研究中心研发的等温锻造加工近γ-TiAl合金零件的技术便是典型代表之一。其他的一些欧美国家在该技术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且已经具备了成熟的硬件设施,例如,反馈系统设备、常应变率控制设备以及温控设备等等。我国在钛合金等温锻造技术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也获得了显著的成就,例如,我国的宝钢公司利用等温锻造技术成功试制出了直径为500毫米的TC17钛合金整体叶盘和高压压气机盘。结果显示,该锻件的金属流线分布合理,并且具备良好的组织和性能。

为了促进等温锻造技术获得更深程度地发展,在今后的研究当中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关键技术:首先,大型件的组织性能控制技术;其次,复杂形状零件的多向加载成形模具结构的设计技术;再次,大型薄壁件整体成形省力技术;最后,钛合金零件精密成形金属流动控制技术。

3.精密铸造技术

近年来,钛合金精铸技术发展很快,如开发了钛精密铸造+热等静压+热处理技术,可保证钛合金铸件质量接近于β-退火的钛合金锻件;开发了浮熔铸造技术,采用减压吸引法进行铸造,浇注时很少产生紊流,基本无气泡夹杂,很少产生铸造缺陷。在美国,真空压铸法作为新的钛铸造方法已进入实用阶段,这种方法不会产生铸件表面污染,质量比较稳定,也省去了后续的酸洗工序。

美国Howmet公司、波音公司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联合进行薄壁钛铸件的开发,选择了C-17军用运输机发动机挂架的鼻帽和防火封严件为对象,各用一个整体铸件取代由17个Ti-6Al-4V合金钣金件组成的鼻帽和由多个零件、紧固件组成的防火封严件。经过努力,目前已达到1.27mm厚度的要求,并在新生产的C-17飞机中得到应用。国内方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曾成功浇铸出尺寸为630mm×300mm×130mm、最小壁厚仅为2.5mm的复杂框形结构。

该技术存在的问题,首先,大型钛合金构件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易疲劳断裂的关键部位,但大型复杂薄壁钛合金浇铸时液态金属流将部分造型材料卷入金属流冷却后形成的夹杂容易导致裂纹的产生与扩展,尤其是钛合金铸件中大于10mm的缩孔,很难在热等静压中压扁焊合。其次,熔模铸造的充型凝固过程容易产生许多如卷气、夹杂、缩孔、冷隔等铸造缺陷,从而影响铸件性能。最后,虽然真空压铸法不存在以上问题,但它仅适于制造形状简单的零件,铸件最大质量为18kg,最大尺寸为61cm×46cm×25cm,一次最多可铸造12个零件。

三、结束语

为了实现降低飞行器自重的目标,航空航天工程人员通常采用整体结构形式而非原先利用小锻件连接成为大部件的方式,此举在提高飞行器刚性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飞行器的自重。对于钛合金材料而言,因为焊接难度较大,采用整体成形技术使其一次性成为整体构件是当前航空、航天飞行器用的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大型、薄壁、复杂、整体、精密制造技术更是代表。

参考文献

[1]曹静,王永锋,刘锐.精密成形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J].现代零部件,2008,(09):125-126.

[2]陈广森,吴国华,王迎新,丁文江.镁合金精密成形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8,(07):103-104.

[3]李宝辉,侯正全,邱立新,陈斌.TiAl合金精密成形技术研究进展[J].宇航材料工艺,2008,(0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