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半年工作总结范例(3篇)
帮扶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深入挂钩扶贫点开展帮扶工作。按照结对帮扶原则,全局35名人员结对扶贫35户较困难农户,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结对帮扶人员名单,落实结对帮扶政策,做到户户有人帮,家家有人扶。上半年处级领导干部深入挂钩村2人次,科级及以下干部职工深入帮扶对象家庭8人次,分管扶贫工作的张廷象副局长先后2次深入挂钩扶贫村对特困户送温暖献爱心慰问活动并开展调研,听取乡党委政府扶贫工作汇报,深入农户了解情况,对扶贫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并对“百千万帮扶工程”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落实相关帮扶措施。
二是进一步落实帮扶工作责任制。年初,我局把帮扶工作纳入《市环保局XX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各项工作内容,把挂钩帮扶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继续明确一名局领导联系挂钩帮扶村,加强对驻村工作人员的指导,督促检查各项扶贫措施的落实情况,明确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担任挂钩扶贫联络员,强化帮扶工作责任制,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对挂钩扶贫村的联络,把挂钩扶贫工作同其他业务工作一道同检查、同回顾、同落实。
三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年初制定扶贫工作计划,各项帮扶措施均按年度计划认真开展,半年或年终考核对照年度帮扶目标的实现情况严格进行,同时,结合花山村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完善了扶贫工作规划。
二、努力办好实事,加大农业投入和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
上半年,我局的帮扶工作继续在农业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帮扶力度,今年春耕生产期间,为解决了花山村群众洋芋种不足的问题,直接投入7万元资金,此外,还积极协调项目资金100万余元,为使花山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打下扎实基础。
三、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致富环境争取早日脱贫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从根本上、长久改变贫困面貌、改善致富环境的重要手段,我局转变过去片面扶贫、短期扶贫的观念,除了在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真抓实干外,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一是在全村开展法律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上半年共开展培训1期,参训60人次;为受助者购买教科书、文具用品等学习必需品;二是开展送知识、送文化下乡活动,今年向花山村文化室捐赠环保图书杂志200余册,着力提高村民文化素质,构建平安和谐村社。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农村贫困群众整体素质偏低,观念落后,脱贫致富的奋斗意识不强。
二是贫困群众经济薄弱,投入严重不足。
三是随着国家脱贫标准的提高,贫困面增大,加之在以往扶贫开发的基础上,目前的扶贫也进入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四是仅靠自身单位筹措的资金显得杯水车薪,很难使扶贫工作见到明显成效。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提高年轻能吃苦、文化素质高、扶贫激情高的驻村指导员的工作热情,坚持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帮扶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2
一、主要做法
(一)调整帮扶工作人员。市经委一直都成立有挂钩帮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办。年
初,又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对挂钩帮扶领导小组人员进行了调整,重新确定了联络
员,以确保帮扶工作有序开展。(三)落实结对农户建立帮扶基金。继续对挂钩帮扶点实行结对帮扶。由于人员变动,重新调整了帮扶人员和帮扶对象。按要求,处级干部出资200元,其他干部出资100元,53位干部职工合计出资建立了1.2万元帮扶基金。(五)组织开展抗旱工作。自去年入冬以来,打堡村遭遇了百年一遇的严重干旱。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上半年,市经委先后派出10名干部(其中处级3名)深入一线,与乡村干部一道,开展抗旱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安排部署抗旱工作。3月3日,根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启动市抗旱应急预案特大干旱(ⅰ级)应急响应全力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通知》(昭市防汛指〔2011〕1号)和《市抗旱应急预案》要求,成立了市经委抗旱防汛救灾工作领导组,对抗旱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二是投入资金,彻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3月份,投入人畜饮水项目资金8000元,彻底解决了打堡村6个社800人500头(匹)牲畜饮水问题。
(六)赴水富取经发展鹅产业。4月12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西平带领大关县上高桥乡乡村干部一行6人,赴水富县太平乡考察鹅产业发展。考察组一行参观了养鹅专业大户,听取了鹅养殖技术、养殖经验、养殖成本和经济效益的介绍。考察结束后,乡村干部初步形成了在上高桥乡养殖方面以鹅产业为主的发展思路,并为实施养鹅项目做了一定的基础工作。
(七)按时报送有关材料。将帮扶工作形成信息材料,在市直党建网、经委门户网站上,对所开展工作进行如实宣传,并及时通过电子政务网送市扶贫开展领导小组等部门。上半年,共形成5篇幅信息,分别是:《市经委主任余伟一行到挂钩联系扶贫点检查指导工作》、《市经委慰问挂钩扶贫点》、《市经委领导深入扶贫点检查指导抗旱救灾》、《抗大旱办真事彻底解决挂钩帮扶点人畜饮水困难》、《市经委董副书记率上高桥乡乡村干部赴水富取经发展鹅产业》。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缺乏人力支撑发展。多年来,该村劳动力稍好、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劳力多数外出打工挣钱,留下来的多数是老人、妇女、儿童或残障人员。留守人员文化素质低、身体弱、劳动力差,只能维持常规的种植、养殖,缺乏规模化、科技化种植、养殖的人才资源,要增收致富比较困难。
二是缺乏资金拉动发展。去年,我委出资帮助该村完成了文明新村规划,该规划实施需资金近百万元,由于我委、乡政府无力完全筹集到这笔资金,致使该项目难以实施。此外,打堡村的气候比较适合发展鹅产业,通过大力发展鹅产业来带动该村经济发展是一条非常理想的路子,但由于缺乏大笔资金投入和其他一些原因,年内要实施该项目存在困难。
三、下步工作意见
下半年,我委将按照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紧紧围绕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目标,结合打堡村实际,突出帮扶工作重点,积极推动实施,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帮扶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今年上半年,我局对镇福在村联系点认真实施了“心连心”扶贫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局领导重视“心连心”扶贫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扶贫工作计划,出台了实施方案,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大好局面。
二、局领导和有关股室人员多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确定了“心连心”扶贫对象。
我局把党员中的困难户和社会群众中的贫困户作为党建扶贫帮困的重点对象,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和党员中致富能手的“传帮带”功能,认真解决“贫困党员”在生活、就业和脱贫致富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结对帮扶,使贫困党员、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在两到三年内有明显好转,生活水平达到和超过当地人均生活水平。为此,今年版权所有
4月初,我局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组成了“心连心”党建扶贫帮困工作组,进驻联系点
镇福在村公所。为使扶贫帮困工作取得实效,工作组与村委干部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全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缺资金、缺技术问题,工作组走访了8户村民,并从中选出了三户为我局领导的“一帮一”扶贫帮困对象。在帮扶对象顾德荣家中,工作组看到他们全家住的房屋简陋矮小,而且顾德荣长期有病,他家年收入不超过2000元,其女正在读初三面临考中学。局领导了解这些情况后,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勤劳致富,并通过“心连心”工程在资金和技术上提供的帮助,使自己尽快脱贫致富。随后,工作组又到党员李仕平家了解情况,勉励他在“心连心”工程帮助下,尽快脱贫致富,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村走上富裕之路。版权所有
三、我局下乡工作人员以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记两个“务必”,扎实工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他们把下农村工作当作锤炼自己,增强素质的良好机会。他们谨记“两个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他们把求真务实、勇于开拓、敢于吃苦、百折不挠的作风带到群众中去,重塑了机关干部的新形象。如我局副局长
、带领人教股、监察室、办公室的同志冒雨到扶贫对象家询问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四、局领导慷慨解囊,帮助扶贫对象抓好春耕生产
今年4月初,我局组成“心连心”扶贫工作组,进驻
镇福在村公所,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确定了顾德荣、李仕平、易良玉三户为我局领导的帮扶对象。为了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我局领导除了经常为他们出主张,找致富门路外,还慷慨解囊,在资金上给予其帮助。5月14日,正值春耕,我局班子急帮扶对象所急,想帮扶对象所想,及时派出
、
两位副局长和办公室、监察室的两位主任深入帮扶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并给他们每户各送去400元人民币和一些科技书籍,希望他们在春耕期间抓好农作物管理,争取今年有一个好的收成。
五、今年下半年的扶贫工作打算。
(一)帮助扶贫对象发展种养,尽快脱贫致富。如给他们送一些扶贫书籍,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拓宽销售渠道等等。
(二)继续在资金上给予帮助。今年下半年,我局准备在有限的资金中拨出4000元人民币对福在村公所给予支持,以帮助他们解决交通、办公场所等建设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