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空间设计方向范例(3篇)
餐饮空间设计方向范文篇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川菜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与之相应的餐饮业的环境设计越来越得到人们重视,单一的餐饮环境已经不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各种不同特色的川菜餐厅竞相出现。随着人们对川菜传统文化魅力和内涵的重视,具有地域特色的川菜餐饮环境也应运而生,并在形式上和文化理念上不断地发展变化。在设计和建造实践中,一方面市场上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设计实例;但另一方面却有不少的川菜餐饮环境设计出现了令人忧虑的形象日益趋同、环境缺乏特色、设计手法堆砌混乱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缺乏文化意识,在设计中不尊重川菜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少餐厅在设计建造传统风格的川菜餐饮环境时无视四川传统建筑文化,无视四川当地传统建造手法,无视相关建筑材料运用特点,盲目抄袭生搬硬套,甚至将北方传统官式建筑或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用于川菜餐饮环境之中进行庸俗化的商业包装,不伦不类,破坏了整体的环境风格。其次是忽视环境个性。就餐环境的个性特征是建立餐饮企业辨识度和品牌的关键要素,它应当和餐厅的整体形象设计结合在一起,定位明确,个性突出,创造出令人舒适的就餐环境。但不少餐厅缺乏相关品牌意识,忽视了其环境个性的设计。导致餐饮环境设计建设的形象趋同,特别是不少中小餐厅模仿、跟风知名川菜企业的餐饮环境设计,毫无特色的就餐环境比比皆是。第三是缺乏对使用者的关注。餐饮环境的设计片面追求其风格或造型,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消费者对餐饮环境的使用和感受。比较突出的问题如:设计一味标新立异,各种造型夸张,尺度不当的装饰构件无视具体空间条件铺排堆砌;环境空间中缺乏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关注,没有相应的无障碍设施;就餐空间的照明缺乏设计,照度不足或过度,让消费者感觉不适;地面材质选择不当,增加了出现滑跌事故的几率。正是上述的这些问题导致在不少的设计案例中,尽管业主方付出了大量的经济成本,却并没有创造真正意义上的舒适怡人、有活力、有文化和内涵的川菜餐饮环境。如何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借助餐饮环境的设计塑造川菜文化形象;如何突出餐饮环境地域特色,避免环境混乱;如何避免餐饮环境缺乏个性特色、日益趋同的不良倾向已成为关系川菜餐饮发展的重要问题。
2设计原则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将川菜餐饮环境视为一个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系统,餐饮环境作为餐饮文化重要的承载者,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装修风格的选择或空间形式的建设,它应当是一个多层次、相互联系的整体,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人们对一个环境的意向和认知。一个好的餐饮环境有助于延续川菜饮食文化,提升餐厅品牌,塑造餐厅形象,增强人们的认同感。一个精心设计的川菜餐饮环境应当是环境空间中各类不同的要素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组合规律形成的多层次整体,它和餐饮文化背景、餐厅定位、目标客户群息息相关。作为川菜餐饮环境设计,应当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进行研究,而地域文化特色是川菜餐饮环境在发展中形成的核心要素。通过借鉴相关设计理论,特别是结合近年来川菜餐饮环境设计建设的经验,我们提出以下设计原则:
2.1川菜餐饮环境的设计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一直以来,川菜被视为巴蜀地域文化的代表。尝川食川菜,除了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之外,也可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但这种传统不似中原文化的那种拘谨与呆板,而是充满了个性的奔放与活力,颇具跳脱突兀的审美特征”。川菜餐饮环境的设计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餐饮环境并不只是空间和物质实体的堆积,也不只是装饰、色彩、材料、家具等设计要素的简单组合。环境应当成为文化的载体和印记。它通过上述设计要素述说着川菜的独特文化,只有尊重川菜独特的历史和人文背景来设计餐饮环境,才能营造出这个空间独特的场所感和归宿感。
2.2川菜餐饮环境的设计要注重对传统的研究和传承
在这一原则下,构建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餐饮环境首先要重视对川菜历史文化内涵的研究,避免不负责任、生搬硬套的胡乱设计。其次,要注意研究四川传统建筑特有的空间特色,并在设计中注意传承和保护。四川传统建筑的空间特色是受自然、历史、人文等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它包含着这方水土的文化沉淀,塑造影响着当地特有的文化意味。四川传统建筑中的天井、挑檐、院落都是其特有的空间印记,在餐饮环境的设计过程中对这些特有的空间形态加以传承,有助于地域文化特色,构建独特的餐饮空间场所。第三,要注意在设计中对川菜民俗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传统的提炼和表达。在餐饮环境中抽象化、符号化地提炼表现地域文化已经被证明是塑造文化特色行之有效的手法。
2.3川菜餐饮环境的设计要重视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餐饮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舒适怡人的消费环境,设计的过程别要重视消费者的心理感受,这就要求基于心理学原则的深入设计和全面考虑。川菜餐饮环境的设计尤其要注意这一点。由于缺乏这一观念,很多川菜餐厅在建设中只重视大堂、等候区、包间等某几个节点,而忽视了其它,如光环境和声环境的设计。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个川菜餐饮环境中将高档材料或摆设堆砌在入口区域附近,拥有豪华的大堂和就餐空间,而在其它部分,不是照度不够就是声环境质量不佳,特别是在与人们就餐活动密切相关的辅助服务区域,往往缺乏应有的环境设计、无障碍设计和标示指引。
3设计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川菜餐饮环境设计原则的探讨,我们提出以下设计策略和方法:
3.1构建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多层次系统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都具有不同的层次。川菜的餐饮环境应该是由多层次的要素共同组成的有机系统。在设计和建设实践中,要对其有意识地进行层次划分。一般而言,可以将这一系统其划分为3个层次:品牌文化定位、空间环境规划、装饰细部设计。不同的层次在整体结构中的重要性不一样,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品牌文化定位是川菜餐饮形象的关键塑造要素,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要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皇城老妈、大蓉和、巴国布衣等知名餐饮企业的品牌文化定位就是典型的范例,川菜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品牌定位、设计上都得到了充分考虑。而空间环境规划则更多地承载着塑造就餐场所、划分组织空间的功能性作用。装饰细部设计则与人们就餐活动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就餐环境的感受。在这一系统中,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品牌文化定位的特点,在很多餐厅的设计建设中往往被忽略,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指导性作用,环境的个性特色就是围绕品牌文化定位来构造的,品牌定位不清必然导致个性特色的丧失。构建川菜餐饮环境,既需要有处于指导地位的品牌文化定位,也需要与人们生活及体验密切相关的空间环境规划和装饰细部设计。只有不同层次的川菜餐饮要素协调合作,才能在其共同作用下构建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多层次系统。如成都映象餐饮有限公司通过挖掘和承袭传统老成都川菜”的品牌文化定位,结合其多家店面的精细化多层次设计,实现了其让顾客从视觉到味觉,感受到故土家乡的温暖和亲切”的餐饮形象塑造目标,特别是成都映象窄巷子店,更是结合独特的区域环境,构筑了一个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餐饮环境。
3.2继承和发展餐饮环境的地域文化特色
要体现餐饮环境的地域文化特色首先是传承。在餐饮环境中川菜地域文化的体现不只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意义,还有助于形成一个多元耦合的复杂环境意象。这一意象包含着环境的区域文脉、空间组织、材料色彩等显性因素,也包含着川菜的文化环境、地方习俗、饮食特点等隐性因素,最能体现川菜文化的典型特征,从而在人们心理上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增强认同感和辨识度。设计中传统建筑符号的再现、本地乡土材料的运用、装饰构件的选择等设计手法都应该体现传承地域文化特色这一重要原则。位于郫县的成都川菜博物馆及其餐厅的环境营造就很好地融四川传统建筑、园林、餐饮文化的魅力于一体,其建筑材料选择和建构方式自然质朴而又不失精巧细腻,使得环境与人的关系亲切协调,为继承和发展川菜餐饮环境的地域文化特色做出了表率和示范。另一方面,社会和文化是发展的,地域文化特色也将随着变化发展。川菜的餐饮环境不只是要继承文化,还要发展文化,它应当是创新与传统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可见的,物质性的硬”传统和显性因素,和那些不可见的,精神性的软”传统和隐性因素都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在成都皇城老妈皇城总店的环境营造中,就可以看到经过提炼的建筑文化符号在设计中的应用,如大门右侧的浮雕,入口大厅地面透明玻璃下的成都老皇城模型,围廊墙面的蚀刻装饰浮雕等要素共同营造出浓郁的川蜀文化氛围,这一在传统地域文化基础上提炼创新后的就餐环境既是对文化的继承,也是一种创新与发展。
3.3强化对消费者的关注,并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
川菜餐饮环境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工程。它涉及到社会学、民俗学、美学、心理学、建筑学等学科,也涉及到建筑物理、建筑材料、家具陈设、工艺美术等领域。物质化的餐饮环境是与空间构成、装饰设计、家具陈设、采光照明、色彩材质这些要素密不可分的。但人对周围世界的体验,并不是这些要素的机械叠加和刻板复写,而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人是最为核心的要素。因此,设计的关键点就是强化对消费者的关注,特别是对其消费行为和心理特点的关注。为了实现这一点,餐饮企业要主动建立起相应的反馈机制。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反馈被定义为一种机制,提供了是否达到一个环境目标的信息。消费者和使用者的反馈指出了整个设计的预期和实际效果之间的差异,可以为对现有环境的相应调整提供参考,也可以为今后的川菜餐饮环境设计实践的改进提供指导和依据。
4结论与展望
餐饮空间设计方向范文
关键词:连锁餐饮空间;平面布局;功能;流线
1连锁餐饮空间功能构成
无论何种类型的品牌连锁餐饮空间,大致可根据其使用功能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公共活动功能、用餐功能以及制作功能这三种(如图1)。由于餐饮品牌经营特色的不同,其功能细分上会有所差异。例如,肯德基、麦当劳、顺旺基这类经营快餐的行业,往往在内部空间设计上会突出其“快”的特点,在人口区域不会设置独立的等候区域,进入门店便可以快速地通过点餐窗口选择已经备好的熟食,而像经营传统中式正餐的品牌连锁餐饮空间,在入口区不仅会独立安排等候区,还会设置领号台,将门厅区域作为设计的重点,建立顾客对餐饮空间的第一印象。
2连锁餐饮空间流线分析
“流线”是空间设计中的专业术语,最初被用在建筑设计中,特指人或者物在建筑空间中移动的行为轨迹,也称“动线”。餐饮空间中流线连接着前厅、卡座、包厢等各个不同组成部分,是保证餐厅正常经营运作的动脉,流线的改变不仅能够影响餐饮空间的布局形态,还能体现出空间排列的序列关系。
2.1顾客流线
顾客流线,指餐饮空间中消费者的活动路线,该流线为餐饮空间中的主导流线。对顾客流线的设计,应以“清晰、通畅、便捷、安全”为原则,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同时借助界面材质、图案、色彩、灯光以及明确的导向指示,保证顾客能顺利地到达不同就餐座位,避免由于流线过于曲折而导致消费者产生混乱的感觉,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情绪。通过对消费者在餐饮空间中的行为模式的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流线安排,除了能够引导顾客流向之外,还能够通过调整流线宽度来调节顾客流量,如入口门厅、楼梯口、点菜区等空间节点,在顾客消费过程中还扮演着交通枢纽的作用,在设计的时候就应留出适当空间保证功能的使用。
2.2服务流线
服务流线的设计与餐饮服务流程相匹配,是餐饮空间内部员工为消费大众提供服务、厨房加工、传菜等经营活动的运作流线。服务流线的设计应以“高效”为原则,合理恰当的服务流线能使员工服务效率以及顾客满意度大大提高。服务流线设计得不宜过长,采用以直线为主,且每个服务区域应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备餐台,以便内部员工在顾客有需求的时候方便快捷地提供服务。另外,还要尽量避免频繁的穿越用餐区域,以免干扰或影响顾客正常进餐。
2.3物品流线
物品流线,是指餐饮空间中使用物品的进出以及废弃物品的流出路线,如厨房内服务设施、食品原材料的进入以及垃圾、废旧餐具的清出等。物品流线要尽量与顾客流线及服务流线区分开来。例如,厨房原材料通道就需在临近储物空间或者临近厨房区域另辟进出口,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影响营业区营业,还可使得内部员工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原材料进行适当处理,节省人力物力,提高餐厅内部工作效率。
3影响连锁餐饮空间平面布局的主要要素分析
3.1原建筑空间的形态与出入口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密切,现如今由于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分化,加之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部分建筑设计方案并非经过精推细敲,内部空间划分往往不尽人意。对于餐饮空间这类工装类型,往往是在建筑设计完全完成的情况下,再进行选址布局的,原建筑空间形态及出入口的设计并非是根据其使用要求而设计的,其作为餐饮空间平面布局中的重要因素,将对平面布局的最终呈现起到非常大的影响。
连锁餐饮空间环境设计与传统单一店面相比,其门面众多,不同地区的连锁店面空间形态及出入口各不相同。在平面设计之初,不仅要考虑到不同店面空间的有效利用及与餐饮空间主题的符合程度,还要克服原建筑空间形态与出入口的限定以达到连锁店面设计的标准化、系统化,以凸显出连锁餐饮的品牌特征。
3.2餐饮空间主题策划
较之于普通的餐饮空间,品牌连锁餐饮空间由于自身追求品牌创新以及商业价值的需求,一般就餐环境都蕴含自身独特的主题文化,以满足当今消费者精神层次的需求。餐饮空间内部环境主题的策划内容,除了形、光、色、质外,还包括与之相匹配的平面布局,不同主题的品牌连锁餐饮空间,其平面布局将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笔者走访调研期间,在“小猪猪烤肉”无锡万达广场店内看到除了随处可见的各种造型可爱的“小猪”装饰、小猪玩偶和工艺品陈设,还能看到店内服务员为迎合餐饮氛围表演着可爱的舞蹈,为了满足这一主题的创新,设计之初就在平面布局中划分出了表演舞蹈的区域。
3.3桌椅的组合与形态
桌椅是餐饮空间中极为重要的组成元素,所有的消费活动几乎都是围绕这一空间要素展开的。桌椅的形态多样,组合方式灵活。桌椅的布局形式应结合餐饮空间消费团体数量、既有空间形态、建筑结构及设施设备、陈设绿化等要素进行综合性考虑,恰如其分的桌椅组合与形态的选择不仅能节省空间,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还能分割空间,改变人流动线。
3.4隔断的式样
隔断的形式多样,作为餐饮空间文化的载体,合理的使用隔断,不仅可以对空间立面进行美化装饰,凸显品牌文化,还能通过划分平面布局,起到丰富空间层次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大量实际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后,根据隔断的通透性将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全封闭式隔断――此类隔断与空间中的墙体作用相似,可以划分出比较私密的空间,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阻挡视线的作用。(2)半封闭式隔断――此类隔断具有较强的通透性,通透程度伴随立面造型镂空程度、材质透明程度、高低程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通过半封闭式隔断的运用教广泛,可以产生隔而不断的效果,强调相邻空间之间的流动性与连续性。(3)象征性隔断――此类隔断又叫虚拟隔断,其特点是没有实体的界面分割空间,主要通过材质、色彩、光影、地面的抬高与下沉等进行心理暗示,通过消费者的联想自主的划分空间。
餐饮空间设计方向范文
1.1精
精,概括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在品质。在烹饪、选料、配送的环节中都要体现“精”字。在高档的中式餐饮空间设计中,设计师要抓住“精”的精髓。设计每一处都细致入微,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设计师做的中式餐饮空间既要舒适,又要有格调品位增加中式空间的附加值,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中国文化内涵的人文关怀。比如位于北京市的“捞悦火锅”就是新中式餐饮空间的最好案例。首先是捞悦火锅的接待大堂,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收银台上的云纹灯带造型,是有机地运用传统的佳作。休息厅简洁的米色墙面,突出中式休闲椅的韵味。大厅是传统中堂意味的空间,高堂阔亭,气派非凡。紫金柱,红灯笼,顺次展开一个简中意味的视觉盛宴。富贵是大堂给我们的直接感受。金色系的墙面,立柱和地面,在黑色矮隔断的陪衬下,更加具有深沉的格调。主题墙的圆形造型,像圆盘,又像层云跌宕,整个墙面小细节装点出大气势。圆形大花窗和仿梁天花相呼应,二层的推拉窗加深了楼阁的视觉印象。过道灰暗色调的壁纸,斑驳效果的墙面,地面黑色细线花边,指向性极强。包间采用华哥固定窗作隔断,巨幅国画作装饰,营造出浓郁的中式氛围。每一处无不就像中国的餐饮文化一样,都体现了“精”的深刻内涵。
1.2美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这种美,一是指中国饮食色香味俱全;二是指餐饮环境的装修形式营造的就餐气氛需要呼应其主营饮食特点,从而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三是指好的餐饮空间不仅让人觉得整个空间很漂亮、很高级,而且通过突出菜馆特色,个性鲜明,让人们进入这个餐饮空间就过目不忘,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像四川的火锅都常常装饰成以红色为主色调突出“辣”的特色。例如位于河南市的百年老妈火锅总店,将传统的饮食文化加上新中式的创作理念,打造符合时尚潮流的饮食空间,空间分为三层,以中国红、米字花格以及传统工笔画贯穿整个空间,正是美的体现。在该空间中就餐,我们不仅是果腹的满足更是精神的赏阅。一层接待厅,大块的红色墙面,饮食插画、大红灯笼、市井场面,将传统的饮食文化生动的感染着每一位宾客。该空间的新中式味道浓厚、设计纯粹,特别是老木头的接待台更加体现出企业的底蕴与实力。
1.3情
情,中华饮食文化中重要的社会心理文化的概括。餐馆是给大部分就餐者提供以情感交流的场所,是拉近人们距离的媒介。在餐饮空设计中我们要特别注重情的设计,需要设计师去细细的品位餐饮空间的每一处,采取以情动人的设计方法,从就餐者的角度出发,尽量满足不同顾客不同的情感需求,并且在细节上多下功夫使顾客有被照顾的感觉。如位于北京市的大董烤鸭—金宝汇店就巧妙的照顾了客人情感上文人素雅的情怀。中国水墨画是写意的、传神的、气韵生动的,更是心灵的情态自由。纵比挥洒,墨彩飞扬,黑与白,浓与淡的变奏之中,空间亦如水墨写意,笔与墨台,情与景台,情景交融。一首诗,几句诗都以投影的形式,贯穿整个空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暗合古代文人的哲学。大量空间犹如水墨写意之作,虽逸笔草草,却往往有笔外之意,墨外之意,意外之意,看上去漫不经心,但却耐人寻味。水墨淋漓,烟云满纸。在该空间中心水景与鸭炉水火交融,仿佛一个青黑白玉的玉蚌,静默在水皆飘渺之间,偶有炊烟袅袅,宛如清幽思绪缓缓而行,都市的繁杂喧嚣在此刻怫然而去,仅留一方清心。“青林翠竹”四字隐现与水景散台边静谧的一角,虽无竹,却已感受到“绿竹半含朵,新梢才出墙”的诗意。
1.4礼
礼,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等都体现着礼。礼不但是礼仪,也是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例如位于北京的名瑶会所就是一个很好“礼”的案例,在中国传统的建筑构件中斗拱是达官贵人身份的象征,在古代只有这些人的建筑才有资格能运用。在该案例中以中国传统的建筑构件斗拱为基础设计元素,进行新的时尚演绎,既符合这个会所人的身份,又失时尚。
2设计原则和方法
2.1多而不宜,适为宜原则
在明清时代,“宜”是室内设计的核心概念和价值标准。国内专家对其的解释为:“宜”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简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良好的餐饮空间是少而精的,作为公共空间要有一定的流畅性,人流才能保证疏通。在餐饮空间的关键位置如吧台后面的背景墙,摆放有品位与有利于风水、招财的构件,如石雕、屏风、中式元素的隔栏等或是有特点的建筑构件,都是对餐饮空间的品位很大的提升。软硬装饰元素也要相辅相成,软式元素起重要作用,而硬式元素起的烘托,辅助的作用;在加上橙黄色灯光的衬托,都会使人有更好的食欲。
2.2简而不繁,形其当原则
删繁留简是指将复杂的装饰去除,去除奢侈的装饰留下精细别致的设计。如今很多设计师说着以人为本,但并没有更多的考虑用户自身的感受,只是以设计师自己为中心,以自己为出发点将设计强加于人。这样餐饮空间的中式元素会适得其反。孔子认为素是最自然最有神韵的美,即“大美无言,大象无形”的传统文化精髓所在。这就是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简化的道理,意蕴并不是靠复杂来表现的。有时在做设计的时候,我们不妨多参阅古人的理念与思想,使其作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至于肤浅无光。
2.3入情入境,情入境原则
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中有一个重要的设计手法就是“借景”手法,例如苏州的拙政园就巧妙的将苏州城中心的塔借到园林中来。这种因景互借的手法,深刻体现了中国人统一整体的设计观。而新中式元素在餐饮空间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整体的观念,将大环境和小环境相互融合,入情入境、情景交融。但我们不能将一个不和情理的元素随便用在某个空间中,比如新中式元素中钢圈椅,就不太适合茶馆的空间中,钢圈椅给人的感觉太冰冷,并不会给人带来茶的韵味与清香。
2.4虚实相映,妙为先原则
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现代设计潮流与传统中式元素要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中式味道”。设计师追求的不只是形似而是神似,设计的中式元素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应得到广泛的应用才能称为“新”中式元素。在新中式的餐饮空间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虚实相应的原则。中式空间讲究韵味,符合天地之道,虚与实的运用体现的就是这一精神文化内涵。就如以上原则一样,虚与实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达到入情入境的目的。
3新中式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展望
餐饮业在经济与文化高速发展与变革的今天,面对同行业的激烈竞争,面对品位越来越高的顾客,面对美食家的不断评说和来势凶猛的文化浪潮等等。餐饮行业面临如此多的压力,要想中式餐饮在众多的西式快餐中脱颖而出,新中式元素的运用必将起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式风格可以将新中式元素与餐厅的品牌形象、经营特色、文化内涵等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增加中式餐饮空间的文化格调又可以树立餐饮空间的品牌形象。相信未来在中国的餐饮空间设计风格中,新中式风格必将成为主流风格。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元素都将会成为中国餐饮空间设计中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餐饮文化走向国际的关键媒介。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