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范例(3篇)
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效率测评
一、引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自于2011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现已日渐流行,在北美乃至世界广为传播和采用。目前,中国的中小学借鉴了这一教学模式,很多学校开展了大量的“微课堂”教学,高校采用翻转课堂模式不多见。本研究分别在沈阳化工学院和沈阳药科大学两所院校进行,测评研究的对象为2013级非英语专业且必修课程为大学英语的在校学生,参与测评总人数为1000人。测评时间为2014年1月及2015年1月,总计测评试卷1000份。本测评使用的是非随机抽样,由指定班级参与,不考虑学生入学成绩,采用常规数学计算方法。本文将针对所研究教学对象的测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可靠数据作为测评依据。同时,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到优势和劣势,尝试性寻找适合以理科专业为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高效模式。
二、测评方法及对象
本次测评的对象为2013级新生,在沈阳化工学院和沈阳药科大学中抽取多个专业500名学生作为测评对象,其中男生320人,女生180人。对调查问卷实行不记名填写,保证了资料的真实性。本次测评采用问卷调查与期末试卷测试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主观上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情况,另一方面从客观的角度反映翻转课堂的真实教学效果。
三、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包含四部分问题,共分发1000份,有效问卷调查1000份。其中,对问卷第一题的回答,有800名学生表示不了解,占总体的80%;178名学生表示听说过,占总体的17.8%;仅有12名学生表示很了解,只占总数的1.2%。
对问卷调查第二题的回答,有750名学生认为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占总体的75%;有217名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占总体的21.7%;仅有33名学生认为学习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占总体的3.3%。
对问卷调查第三题的回答,有859名学生表示知识量有所增加,占总体的85.9%;有141名学生表示知识量与之前相比无明显增加,占总体的14.1%;没有学生表示知识量有减少的现象。
对问卷第四题的回答,有760名学生表示非常想尝试新教学模式,占总体的76%;有213名学生表示愿意配合新的教学模式,占总体的21.3%;有27名学生表示不愿改变现有教学模式,仅占2.7%。
以上问卷题目的结果表明,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普遍不够了解,但通过对学生的实验教学,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普遍愿意尝试。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而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知识量的收获较之传统教学有所增加,且没有人认为翻转课堂模式会减少学生的知识获取量。
2.期末试卷测试结果分析
因不考虑学生入学成绩,试卷测试在本研究中包含两次期末测试,分别在2014-2015上学年期末和2014-2015下学年期末,以便对学生成绩进行对照,得出最终结论。测试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订,所授知识覆盖率为100%,其中客观题占75%,主观题占25%,难易比例适当,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014-2015上学年期末测试试卷共发放1000份,拟参与测试人员1000人,因中途休学1人、出现疾病等突发状况缓考4人,实际参与测试人员995人,实收试卷995份。期末考试期间,学生表现良好,无作弊抄袭现象。试卷评阅按照学校规定流水批阅,不存在主观故意加分或减分。试卷测试结果如下:在995份试卷中,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78人,占总体的7.8%;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119人,占总体的11.9%;成绩在70分以上(含70分)的336人,占总体的33.8%;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390人,占总体的39.3%;成绩在60分以下的72人,占总体的7.2%。本次成绩分布总结如下图:
2014-2015下学年期末测试试卷共发放1000份,拟参与测试人员1000人,因疾病等突发状况缓考5人,实际参与测试人员995人,实收试卷995份。期末考试期间,学生表现良好,无作弊抄袭现象。试卷评阅按照学校规定流水批阅,不存在主观故意加分或减分。试卷测试结果如下:在995份试卷中,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79人,占总体的7.9%;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129人,占总体的12.9%;成绩在70分以上(含70分)的402人,占总体的40.5%;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350人,占总体的35.2%;成绩在60分以下的35人,占总体的3.5%。本次成绩分布总结如下图:
如图所示,上半年与下半年的期末测评中,优秀人数和良好人数都有明显增加,及格人数和不及格人数均下降,尤其是良好人数增加较多。这说明经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成绩均有提高,但仍存在不及格现象,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调整授课内容和计划,以因材施教,保证学生有效地学学英语。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大学英语教学对象多,几乎涵盖学校各专业学生,学生入学成绩高低不齐。同时,因不是专业学科,大多数学生不能给予本学科足够重视。且两所院校均为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氛围均不乐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虽然不是十分了解,但经过实验教学,他们对其普遍持有欢迎态度,认为有助于英语学习并愿意尝试新的方式。在期末测试的研究中,不难发现总体成绩有所改进,但个别学生依然无法提高自身成绩。这说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存在缺陷,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还有需要弥补的弱点。
参考文献:
[1]吴贵生.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测评与教学体系建设.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2]曹裕虎.网络环境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之我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1):243-244.
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范文
长期以来,《农业气象学》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是由学生出勤率高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课堂听课状况等按印象打分,往往就是上课出勤率高的,作业写的认真的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平时成绩。这种情况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迫学生走进课堂,并且有助于学生写作业认真一些,但对学生上课的效率,比如是否专心思考,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是否进行预习复习,听课效果如何等作用甚微,因此平时成绩的改革,势在必行。为此,笔者以河北农业大学中荷园艺学双学士学位合作项目班为试点班进行了平时成绩改革的初步探索,通过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积极性的课后作业方式。结果表明,较之其它按传统手法比较的班级,成绩有了显著提高。所以笔者认为,如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激励方法,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再结合课程设定合理的教学手段或方法,全面科学的制定平时成绩的考评,就能促使学生提高听课效率,勤于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中荷园艺学双学士学位合作项
目班《农业气象学》课程简介中荷园艺学双学士学位合作项目(简称“中荷班”)是河北农业大学与荷兰王国荷兰应用科技大学的校际合作项目之一。学习方式采取2+2模式,即转入后的学生先在河北农业大学按培养方案单独培养两年,英语成绩达到雅思6.0或托福网络考试80分,并通过由荷兰应用科技大学与河北农业大学联合组成的面试小组测试,进入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农学院学习两年。从2009年开始招收第一个中荷班共18名同学,2010年中荷班共招收学生25名。《农业气象学》(简称气象学)是该项目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于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开设,共16学时,包括讲授10学时,实验6学时。理论课主要包括辐射、温度与大气中的水分三种主要气象要素的基本概念、变化规律,另外主要讲授这三种主要的气象要素对园艺生产的作用,如不同光谱的辐射对花卉着色的影响、不同温度对蔬菜营养与生殖生长的影响以及空气湿度与设施园艺小气候的关系等;实验主要包括空气温湿度与地面温度的观测,农业小气候的测定与比较两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各种温度、湿度仪表的使用与安装原则,小气候的测点布置、仪器使用方法,以及在园艺生产中的主要应用。
二、平时成绩改革探索实践
(一)试验组平时成绩改革方式
1.课堂出勤与课堂表现方面
态度是不可观察的一种假设结构,它必须通过对客体做出积极或消极的评价结果来测量[4]。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从其学习出勤的表现中间接地反映出来。本次试点班通过点名方式记录学生考勤,满勤学生,记60分,以此做为基准。请假,无论事假病假学生均扣2分,迟到早退扣3分,无故不出勤扣4分。不出勤会影响学习效果,论什么假效果都是一样,但请假不是主观故意,故请假一次扣2分;迟到早退影响正常行课学习,但依然有一定的学习结果,故扣3分;而无故不出勤属于逃课,态度不端正扣4分[3]。
2.随堂教学活动方面
课堂讲授是我们目前教育体系中主要的传授知识的方式,也是最能反应学生平时表现的场所。本课程采用课堂同学提问、教师提问的互动方式,同时采取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教师提问上次课讲授的问题,可以有效反应学生复习的状况,学生课堂提问可以反应他思路是否在与教师授课同步。每课时结束前5分钟,由学生自愿简短的发表对该堂课的一些意见或者建议,具体规定如下:能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如主动对课堂授课知识提出看法),且达到参与目的的(问题能较为准确的反应该生思路与授课同步)加5分,没有达到参与目的的(如可以积极对授课知识提出问题,但问题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反应该生认真思考)加2•5分。被动参加参加课堂活动的(如被点名就课堂知识发表见解以及回答问题等),但达到参与效果的加2.5分,被动参加参加课堂活动的(如被点名就课堂知识发表见解以及回答问题等),且未达到参与效果的不加分;课堂上其它违纪表现,如上课睡觉及走思、心不在焉、上课吃东西的扣2.5分;大声说话,开手机接打电话等严重影响课堂秩序扣5分。
3.课后作业方面
“书为心画”,书写工整,卷面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侧面反应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虽然文字书写习惯不同,书写文字水平有很大程度是能力问题,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则是态度问题。内容与教师要求的契合度,作业完成的水平从反应了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消化比例,又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学生上课听讲的态度。以此把学生作业分为“优秀”(加8~10分)、“良好”(加5~7分)、“一般”(加2~4分)、“差”(加1分)4个等次。
4.笔记与课堂记录方面
维特罗克认为,记笔记是一个技术生成的过程[3,4,7]。笔记有助于指引个人注意和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而建立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前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笔记的连贯性以及笔记状况记课堂笔记与成绩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5,6],所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笔记,可以非常有效的反应学生上课思路的连续性与学习态度。因此作出如下规定:不记笔记或笔记数量不足课时一半的的同学不加分;整理笔记超过一半但不完全的加3分;能连续按行课顺序记笔记的加5分,笔记完整并能提纲挈领的反映重点,且有后续整理情况的8分。
(二)主要实验组设定方法
本试验均以中荷班为研究对象,以2009年开课的中荷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平时成绩考核方式,以考勤和回答问题为主要依据给出平时成绩。以2010年开课的中荷班为“试验组”,采用平时成绩改革后的管理模式给出平时成绩。两组学生都开设完全相同的实验课与理论课,经学生与教师测算,考试用试卷难度系数十分接近,实验课开设情况完全相同。
三、结果分析
(一)成绩构成比例比较分析
表1显示的是试验组与对照组中荷班各项成绩构成情况,由表可知,平时成绩一项中,对照组学生中平时成绩80分及以上比例为100%,远多于2010级的76%,但90分以上的比例试验组要高于对照组,由于对照组采用的传统平时成绩管理,所以由于学生出勤率较高,80分以下的未出现,而试验组则有24%的学生都是80分以下。两个班均为出现60分以下的学生;期末成绩与总评成绩比例两项90分以上学生比例,都是试验组远高于对照组,平均高出28•9个百分点,实验成绩中试验组90分以上学生比例,试验组稍低于对照组。
(二)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表2所示为试验组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与总评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由表2可知,试验组学习由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笔记等多方面因素共同组成的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呈现极其显著的正相关(r=0•899,p=0•01),与总评成绩不仅呈现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更大(r=0•491,p<0•01);表3所示为对照组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与总评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由表3可知,对照组平时成绩与总评成绩呈正相关(r=0•525,p<0•05),但相关系数但相关系数明显小于试验组,而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无显著相关(r=0•332,p<0•05)。
(三)平均成绩分析
图1所显示的是对照组与试验组平均成绩的情况,可以看出,试验组的总评成绩、期末成绩与总评成绩的平均值都要超过对照组,其中期末成绩与总评成绩的平均值分别高于对照组2•6分和3•9分;试验组唯有实验成绩平均值低于对照组1•8分。
(四)试验组各项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
表4所显示的是试验组平时成绩构成要素与期末成绩的相关性分析表,由表4可知,平时成绩的构成要素中,出勤率成绩与期末成绩无显著相关(r=0•194,P(0•05),作业成绩与期末成绩则则呈负相关(r=-0•286,P(0•05)。课堂表现与笔记记录成绩则与期末成绩成极显著正相关,分别是课堂表现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相关系数r=0•881,笔记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相关系数r=0•813。表5所显示的是试验组平时成绩构成要素与总评成绩的相关性分析表,由表5可知,平时成绩的构成要素中,出勤率成绩与总评成绩无显著相关(r=0•309,P(0•05),作业成绩与总评成绩则则呈负相关(r=-0•253,P(0•05)。课堂表现与笔记记录成绩则与总评成绩成极显著正相关,分别是课堂表现成绩与总评成绩的相关系数r=0•9481,笔记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相关系数r=0•798。
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范文
一、班会目的
时光流逝,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大学第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半年,我们带领环艺一班班委会、团支部,在辅导员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在艺术学院团支总学生分会的导引下,积极开展班级建设,并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狠抓学习不放松。其间,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
今天,环艺一、二班召开学期总结班会,对这一学期的成果和不足进行总结、探讨和分析,批评与自我批评。带领大家朝着建设一个我们共同的大家庭而努力学习,进步!
二、班会流程
1.会前
⑴班长讲解班会流程和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在会上踊跃发言。⑵确定班会日期、地点等。邀请环艺一、二两班全体同学及班主任杜鹏老师参加。
⑶做好会前的组织工作,材料准备。与各班委组织讨论商议,确保班会的顺利开展。
⑷各班委准备期末总结发言稿。
三、会中
⑴时间:20xx年x月x日20:00整⑵地点:11级环艺一班教室(1号楼408室)
⑶出席人员:全体11级环艺一、二班同学,班主任老师及辅导员,辅导员助理(59人)
⑷具体流程
1.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
2.组织活动纪律。
3.请班主任老师做开场发言。
4.由班长:王依强,副班长:黄潇,团支书:冯舒婷,组织委员:上官一帆,学习委员:蒋桂雪,生活委员:高阳,心理联络员:吴苑同学,做班委学期期末总结发言。
5.班主任老师对我班一学期的学习和工作做出点评,肯定了我班的进步,指出了我班的不足,对下学期的学习和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6.班主任老师作班会总结。环艺一、二班班级期末总结主题班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7.团支书整理会议记录,作班会总结书面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