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制度范例(3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8-18 手机浏览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化验室;食品检测;问题;管理制度

一、硬件方面存在问题

(1)化验室位置安排不合理。有些厂家将化验室与生产厂区或办公室放在一起。

(2)化验室缺少必备条件。有些化验室没有安装上下水或通风设施,另外分析天平没有采取任何防振措施,并且安放在酸性污染很强的操作台上。

(3)化验室配备不全。有些化验室现有设备落后并且不齐全,例如,有的电炉不能调节温度,使用不方便等。有的微生物室(无菌室)无紫外灯和缓冲间并且室内密封性不强。

二、软件方面存在问题

(1)检验中对溶液进行分析时,标准溶液没有进行标定。

(2)各浓度单位表示方法概念不清。质量浓度、摩尔浓度等混用。

(3)化验人员缺乏安全环保意识。例如:微生物实验后已污染的试管玻璃器皿未经灭菌或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玻璃筒消毒里就洗涤。

(4)记录不全。化验的报告和原始记录从内容到格式都不完善。记录中的有效数字处理不规范,有的原始记录无保存。仪器使用记录记录不及时,或无使用记录。

三、化验室建设要求

(一)选址与规模

化验室应建在远离粉尘、噪声、散发异味气体的地方,与生产厂区相对隔离,电源电压相对稳定的地点。化验室建筑面积:理化实验室不能小于20m2,微生物检验室(无菌室)不能小于6m2,并有缓冲间。这样有助于仪器设备合理摆放,便于操作及样品流通和空气流通。室内必须放置灭火设备,以备电器或化学品着火时使用。

(二)室内布局

一般来说,实验室内基本设施至少应有:实验台与水池、通风柜与管道、带试剂架的工作台或辅助工作台等。如果将化学检测室与办公室放在一起,化学室的酸雾,会损害办公人员的身体健康,还会腐蚀检测仪器。另外,振动仪器应与静仪器分开,化学分析仪器应与热源设备分开。

四、化验室应建立可行的规章制度

(一)检验人员资格管理制度

(1)化验室应配备适当的人员,检测人员最低应具备中专(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要对检测人员定期开展化学分析及法定计量单位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并对培训效果进行实际考核,考核可通过笔试、人员比对、操作观察等方式进行,培训及考核都要有记录并归档保存。

(2)要对检测人员进行合理定岗,实行岗位责任制,让每个化验员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检测活动中位置知道自己的岗位和需要配合的工作,这样才有助于将管理融于过程,以便规范人员管理。

(二)化验室玻璃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对常用玻璃器皿,要存放整齐,标签要清晰。仪器设备要由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2)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安全情况要定期检查,维修设备应有记录。不能使用的仪器设备提出报废申请,经同意后处理并有相应记录。对强制检定的器具要定期检定,禁止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

(3)所有仪器设备应有明显标识来表明其状态。状态标识分为”合格”、”准用”、”停用”三种,分别以”绿”“黄”、”红”三种颜色表示。

(4)所有检测设备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使用,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及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三)化学试剂及其溶液的管理制度

1.危险性化学试剂的管理

(1)危险性化学试剂如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有害于人和环境的”烈性”化学物质应由经过充分训练的专职人员管理。

(2)装卸、搬运危险化学试剂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撞击和震动。危险性化学试剂必须存放于低温远离火源的专用仓库里,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和自动报警装置。

(3)爆炸性物品和剧毒性物品应实行”五双”制度:双人收发、双人领用、双人保管、双人双锁、双账本管理。普通试剂与危险性试剂同室存放时,仍要按危险性化学试剂

理要求进行管理。

2.化学试剂溶液的配置和标定

化学试剂溶液的配置和标定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配制完后必须有标签标明配置日期、配置人、摩尔浓度等相关信息。标签大小应与试剂瓶大小相适应,字迹应书写清楚并贴于试剂瓶中间略靠上位置,使其美观整齐。标准溶液必须进行标定并有标定记录。

(四)标准管理制度

化验室应确保使用最新的有效版本,并对标准的有效性进行确认并建立台账。禁止使用作废标准,并对标准按时查新、确认。

(五)检验制度

(1)检验人员应熟悉相关产品的产品标准及方法标准,严格按照产品标准或方法标准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原始记录信息应包含样品名称、编号,使用的仪器设备、检验标准、实验环境、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基本信息。

(2)原始记录不应该出现刮、擦等现象,出现错误时应在错误处划两条水平横线,将正确数字填在其右上方,加盖更改人的姓名印章。更改只能由记录人进行,他人不得代替。

(3)检验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并做好使用记录。

(4)数值修约与极限数值表示方法和判定应按照gb/t8170的规定执行。

(六)化验室及无菌室安全卫生制度

(1)化验室人员应穿工作服,涉及非必要物品勿带入化验室。化验室应保持肃静、整洁,浓酸浓碱应稀释到适应浓度后才能倒入下水道,并有废液的处理记录。

(2)应安装必要的设施,如空调、通风和上下水设施,以满足实验要求的条件。要定期检查、更新线路,设置漏电保护器和高压电警示标志等措施防止高电压带来的危害。

(3)建立水、气、火使用管理制度,对实验室使用的危险性气体,如氢气、氧气等要隔离放置,经常检查,防止泄露。

(4)无菌室要保持密封、清洁、防尘,使用前开紫外灯灭菌30分钟后方可入内。对细菌污染的地面、台面要先用药品消毒,再擦拭干净,各种废物要丢到指定的污桶中。用过的接种环应进行火焰灭菌,再放回原处。凡接触过细菌培养物的器皿、容器均应严格消毒,并有消毒记录,然后再洗刷。

(5)检验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洗手消毒,对室内进行全面清理、擦拭和消毒,并做好安全检查,方可离开。

(七)加强内审和日常监督活动

企业应通过内审和日常监督活动来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通过整改措施来验证其完成情况,以此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的管理方式。

五、结语

食品检测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只有健全、规范各项化验室管理制度,同时,化验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才能更好的保障食品中小企业产品的质量从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作者简介: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化验室清洁生产污染物处理长效机制

前言:我国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对清洁生产是这样描述的:“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化工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任何一个大型的化工企业都离不开分析化验这项工作,化工企业化验室的污染程度虽无法和工业污染相提并论,但也是不容忽视的。塔石化质检部作为塔石化的生产辅助单位,承担着生产过程控制、入厂原材料、出厂产品质量检验等化验工作。期间,会使用到不同种类的化学试剂,接触含有甲醛、氨、甲烷、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样品,其日积月累的污染也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随着分公司QHSE管理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化验室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多的得到重视,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及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在化验室推行清洁生产,通过全过程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化验室的环境污染,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化验室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化验室环境污染的现状

据统计,在塔石化质检部化验分析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各种有毒有害化学药品约50余种,有强酸、强碱类的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氨水,有剧毒的碘化汞及有机类的石油醚、乙醇、环己烷,还有强氧化剂重铬酸钾、硝酸银等。同时,在做某些装置控制分析样品时,如尿液中尿素含量测定,需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消解;因此,就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有毒有害的废弃物。

化验室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可分为废气、废水和废液、固体废弃物三大类,其主要危害如下:

⑴化验室中产生的废气如挥发性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等,如果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

⑵化验验室产生的废水、废液包括多余的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如果不进行处理就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将直接造成地下水源污染。如果进入到饮用水系统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⑶化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多余固体样品、分析产物、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包装材料、手套)、残留或失效的固态化学试剂等。这些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包括各类化学污染物,尤其是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有些是剧毒物质,管理稍有不慎,会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

1.2化验室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

1.2.1缺乏清洁生产意识和有效的管理监督

一方面环保教育没有落实到位,清洁生产管理不严,造成分析人员的环保意识淡薄,虽然化验室已制定了严格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实施细则》,规定了详细的废弃物处理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严格执行,有的员工为了图方便,将废液、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另一方面缺乏对化验室污染防治的监管机制,没有将废弃物的处理纳入考核机制。

1.2.2化验室废弃物处理配套设施不完善

化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液和废油设置了专门的回收桶,定期回收,但对化验过程产生的废弃固体物却没有和生活垃圾分开收集,包括废弃的手套、试剂瓶、样品瓶等;对废气的处理设施和方法不够彻底和完善,只有通风柜,没有对气体分析产生的废气的处理设施,无噪声处理设施。

1.2.3未建立化验室清洁生产的长效机制

对化验室废弃物的危害认识不足,在考虑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没有过多的考虑如果废弃物处置不当,将会给他人或后代造成危害。更没有将自己的工作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

2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清洁生产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2.1最高管理者的引导和强制作用

最高管理者的引导是在化验室中推行清洁生产的第一推动力,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为指南,以化验室为主体,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监督化验室分析人员,使化验室的清洁生产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化管理。

2.2加强技术培训,强化环保意识

在全员中开展危化品的MSDS知识培训,开展危害辨识,提高全员对危化品及其废弃物的危害的认知度,开展清洁生产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清洁生产的内涵,使其养成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化验习惯。认识到推行清洁生产的作用和意义,真正有效地参与其中,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不随意违规处置废弃物,养成良好规范的废弃物处置习惯。

2.3完善规章制度,落实激励政策

2.3.1进一步完善化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实施细则》和《清洁生产管理办法》,在制度的制定上下功夫,制度定得越具体、越细化,其可操作性也越强。

2.3.2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化验室环境污染处理经验,分类收集废弃物;设置工业垃圾回收箱,张贴“危险化学污染物”标签,收集被污染的、可能产生潜在污染的物质。

2.3.3建立化验室废弃物处理建议记录本,放在交接班室,收集有效的废弃物处理合理化建议,便于管理人员在修订管理制度时应用。

2.3.4将化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纳入考核机制,在绩效考核中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进行考核,对在化验室废弃物的处理中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

2.4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

本着“谁的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减少化验室废弃物污染。员工定期参与化验室清洁生产制度培训,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化验室废弃物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学会正确的化验废弃物处理方法,从我做起,将自己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按规则进行处置。

2.5、源头控制,节能减排

首先,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化验分析全过程进行控制。组织技术力量,优化分析操作方法,在化验分析中尽可能使用无毒的试剂或溶剂代替有毒有害的试剂或溶剂。其次,在分析化验工作中,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使用先进的分析仪器替代传统的手动操作;积极推行化验室废弃物质的回收循环利用,减少每一项分析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结论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建立化验室清洁生产的长效机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化验室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把清洁生产的理念引入到化验室的日常工作中,强化环境污染处理的清洁机制,将化验室环境污染处理制度化,加强监督和管理,通过全过程控制污染物的产生,达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目的。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毅,清洁生产理念在实验室的应用。民营科技2011,08,183

[2]陈彦,坎特布雷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启示。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1,94-97

[3]马林聪,标准样品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19-135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制度范文篇3

关键词: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研究化工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的重要基地,对学生的化工知识学习和强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化工实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导致化工实验操作存在风险,对化工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制约。为了实现化工实验教学的稳定、有序进行,保障师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需要建立一种系统化预防化工实验风险的管理机制——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能够消除化工实验操作的安全事故风险隐患,保证师生和国家财产安全,促进化工实验的安全稳定进行。

1.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特点

第一,危害范围广、危害后果严重。化学实验室中有一些危险化学品,这些危险的化学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很容易引发各种危险。这些危险在发生之后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师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第二,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化工试验室是高等院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很多高校的化工科研工作发展处于一种初级阶段,缺乏一些潜在危险因素的预测,化学实验操作时候出现的危险事故很难被有效预测出来。第三,化工实验室环境污染严重。在没有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化工实验室内部环境容易出现污染的情况,虽然这些污染在短时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长期在这种环境下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比如人体病变、仪器设备或者线路出现腐蚀等引发的安全事故。

2.化工实验室操作不安全因素分析

(1)化工危险品化工实验中应用的化学物品众多,存在一些危险品,主要有易燃易爆的甲苯、乙醇、二硫化碳;易燃固体红磷、硫磺等;腐蚀性强的化学品硫酸、硝酸、盐酸等。(2)化工实验室硬件设施不完善现阶段一些化工实验室的整体规划设计不合理,化工实验室的功能分布和应用不合理,制约了化工实验操作的有效进行。化工实验室内部缺乏有条理的管理,化工实验操作设备的随意摆放和随意挪动现象严重,由此很容易引发电器短路的问题,在化工实验的时候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3)化工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现阶段国内很多高校的化工实验室管理制度比较笼统,对化工实验室的管理规范不够细致、不够全面、不够具体,制度的制定缺乏针对性,在实际化工实验教学管理中无法执行。另外,一些高校的化工实验管理职能不明确,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互相推卸责任和工作任务交叉的情况,化工实验室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4)缺乏化工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化工实验室的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在化工实验室进行学习操作的时候往往由于过度注重化工实验技能训练和巩固理论知识,由此忽视了对化工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的日常训练。关于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学习也仅仅局限在如何操作灭火器,忽视了对化工实验室中其他安全事故的有效防范和处理。

3.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创建

(1)加强对化工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设现阶段,高校化工实验室操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重视科学研究、轻视环境保护的思想,在化工实验的操作中甚至存在不遵守制度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进行化工实验室消防防火演习的时候,一些教师明明听到了警报,却已然进行授课,不配合学校开展防火演习,另外,高校的化工实验室的一些工作人员,不了解常见化工物品的使用要求,导致对化工物品的错用、误用,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比如曾有化工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小心将冰箱中的含苯胺溶液当作酸梅汤服用,最终导致人员中毒。出现这种安全事故的原因一般化工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为此,高校化工实验室操作人员要加强对化工实验室安全问题的重视,通过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高校要定期组织化工实验室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培训,让化工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不仅于此,高校还需要对化工实验室的学术开展安全培训,让学生提升自己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学生要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办法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对自身安全的维护。(2)完善化工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化工实验室化学用品的分类管理需要以《化学品物质安全数据表》为依据,对待不同的化学用品分别制定对应的化学品采购、使用、废弃物收集处理等管理规范,具体包括易燃易爆品的存放管理、废弃物的存储管理、强腐蚀剂和的领用以及限制使用量、剧毒废弃化学品的收集等。通过对化学品的分类管理强化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根据化工试验室物品危险程度不同也可以制定不同的管理规定,比如对于易燃易爆品的使用需要佩戴相应的手套,并要保证在通风橱里进行相应的操作。对于操作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任务要至少保证有两个人同时在场,不能让一个人进行操作。另外,还要制定落实化工实验室安全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院系主任、领导部门的工作责任,实现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层层相联。在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为了能够尽早处理好化工实验事故,需要有关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通过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在化学实验突发事故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3)健全化工实验室安全硬件保障体系①建立新型化学试剂存储柜化工实验操作中国所需要的大量化学剂是化工实验室出现危险可能的重要来源,为此,化学剂怎样进行存放成为有关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化工实验室应用的试剂柜大多应用的是不通风的文件柜结构,这种结构方便各种类型试剂的分类和摆放。但化学试剂在长期的存放中会挥发出一些难闻的气味,影响了化工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需要有关人员在原有不通风文件柜的基础上设计推广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的抽拉式试剂柜。抽拉式试剂柜具体可以被分成三层,对化学试剂进行明确的划分,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化学试剂存放和摆放的问题,在化工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保证了化工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②建立适合生物发酵实验的水、电、气分离实验台化工实验研究中的重要设备是各种生物发酵设备,其中包括水、电、气实验设备。在化工实验操作的时候需要在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水、电、气。化工实验中通用的实验台会将水源和电源设计在同一个实验台上面,在出现冷凝水溢出问题的时候会引发短路漏点的事故,为此,在化工实验台上需要预先留好相应的气路管线通道。通过新型水电气分离化工实验台的设计,有效解决水、电、气应用操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闭路训练冷却系统的建设节省化工实验中的水资源。③建立“悬挂式电架”在化工实验科研成果产业化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相应实验室的搭建为化工实验操作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支持。传统化工实验中在四面墙壁设计的电源对化工实验中部装置用电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不管采用怎样的拉线方式都可能出现插线板落地、插线板串联、插线板电容量不充足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为此,在搭建化工实验室装置的同时,设计了一种专用的电架,为一些实验操作单独供电,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插线板落地现象的出现。(4)完善化工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训练通过对高校化工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原因的分析发现,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具体分为硬件原因和软件原因。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可以通过防范措施进行控制的,或者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后能够将事故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为此,在化工实验操作教学中,怎样合理控制化工事故,在化工实验操作的时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从而在最大限度减少化工实验操作的损失是化工类学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为此,在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加强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能教育和培训是首要工作任务。在化工实验教学中将安全防护技能培训工作融入到化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化工实验教学中要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通过对化工实验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提升化工学生较强的化工实验操作动手能力,降低化工实验操作的风险。第二,在化工实验操作的进行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的不良操作习惯,向学生讲述这些不良操作习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第三,定期模拟化工实验安全事故出现的场景,加强对学生的化工实验安全防护演习,增强学生化工实验操作安全必要性的切身体会。

综上所述,实现化工实验的安全管理是建设和谐化工实验的重要保障,对促进化工实验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有关实验操作管理人员在把握化工实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提升化工实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同时还可以针对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在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中表现突出的集体或者个人予以适当的表彰和奖励,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更好的落实化工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作者:蒲艳玲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邱会东,李广,王伟,龙彦辉.中美高校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比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4:203-205+209.

[2]冯寿淳.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J].实验室科学,2014,03:196-198.

[3]邵菊芳,蒋敏,孙康,王永志,刘光芬,索佳.化工类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体系构建及对策分析[J].实验室科学,2014,03:199-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