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范例(3篇)
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范文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教学建议;策略
一、引言
新文化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生命之源,而文化创新却又是一直困扰我国文化创新发展的一个问题。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加剧,让我们认识到文化创新与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这就不得不迫使我们去寻找本民族文化的根,而民间工艺美术正是民族文化之根。既然我们找到了它,那我们就应该将它传承、创新、发展下去,使之发扬光大。大学生是社会中的强大的中坚力量,他们应该承担起民族文化不被历史发展所湮灭的责任。
二、民间工艺美术概述
(一)民间工艺美术概念
民间工艺美术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形成的,以手工艺制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工艺美术作品一般为了适应生活和审美情趣的需要,材料一般为就地取材,可以反映出独特的地域性和人文资源,主要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民间工艺美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传承性;二是民族性;三是地域性。
(二)在大学艺术教育运用中的现状分析
民间工艺美术在大学教育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发展,很多学校在公共基础课中设置了民族艺术等相关课程,间接地传播了民间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民间文化的发展。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自身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缺乏科学系统的校本课程体系和完备的教材内容;三是教师队伍本身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知识储备的欠缺。
三、教学建议
(一)聘请传承人或者民间艺人到学校指导实践
目前,教师队伍对于民间艺术文化知识的教育是欠缺的。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时间不长,并且在最初的教育中并没有民间工艺美术的相关课程,是近些年才开始推广开来的。因此,学校教师队伍对于工艺美术的教育可谓是短板。为了解决这个短板,不影响教育的质量,我们可以采取聘请传承人或民间艺人亲自授课的方式,来指导学生的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他们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弥补“短板效应”所带来的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
(二)由专业人员撰写教科书
民间工艺美术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已有自己完备的系统,因为还处于发展的前期,所以还存在体系不完备,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学内容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科书的办法,在使教学内容一致的前提下,其他的问题也就随之而解了。教课书的撰写应聘请专业人员来撰写,避免由于传承人或民间艺人的文化水平限制,在言语的使用以及逻辑思维等方面的不足,进而影响书的专业水平。
(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学校可开设相关的实地考察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学习。如果仅仅通过课上老师单纯地去讲述,或者通过视频播放去学习民间工艺美术的制作流程及形成的原因、历史、文化等,很难提升学生对此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于某种民间文化的认识也会仅仅停留在教师所教授的范围内。通过学生实地考察,不仅可以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形成自己对于某种民间艺术全方位的理解,从而提升自身的知识高度、审美观,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形成良好的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氛围。
四、在大学艺术教育运用中的策略分析
(一)发掘资源与课程结合
民间工艺美术的产生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习惯、地域性等特色。首先,应该挖掘尽可能多的资源,每种工艺美术都有自身的语言特色、设计原理、工艺特色、哲学思想等;其次,将所搜集到的民间工艺美术与课程二者相结合,丰富自身艺术语言的多元化与个性化,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选择典型的资源
对于学校的课程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民间工艺美术都适应学校的课程。比如有的工艺美术制作时间较长,并不适合学校的短暂课程的学习;还有的工艺太复杂,学生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该技艺等等。对于课程来讲,可以从两个方面去选择民间工艺美术:一是选择难度适中的,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便可掌握的,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与热情;二是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可以同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三)应用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资源
大多数民间工艺美术的哲学思想是与现代教育中的哲学思想相违背的,尤其是少数民族中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他们大多相信鬼神的存在,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寄托于鬼神上,并将此之情转化为工艺美术作品。比如壮族的某些地区会制做各种以鬼神为题材的面具,每到某个节日村中的男性会戴此面具跳舞,来驱除一年中所有的厄运等。像具有这样特征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很多,而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来讲,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定性,这些思想将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选择好适合他们不同年龄段心理特点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正向发展的作用。
五、在大学艺术教育运用中的方法分析
(一)情感体验法
民间工艺美术用其自身的质朴、率真、清新等特点打动着我们,是因为这些作品表现了他们真挚的情感体验。造型上主观随意,对形式美的表现和追求,往往以能激起感官亢奋作为潜在的自然依据,带有原始的自然选择印记。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实地考察体验的方法,使学生对某地域的工艺美术作品获得切身的体验。
(二)组合法
组合方法包括造型、材料和色彩三方面。首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运用民间工艺美术造型并不是简单的复制与粘贴的过程,而是应该在深刻理解其产生的文化背景、来源、寓意性、创作意识、审美观念等基础上,再从中提炼、创新并运用。其次,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在材质上多为就地取材,在大自然中便可取得,这样的设计理念与当今的低碳环保理念相吻合。在创作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在材质上,比如部分材质可以直接使用自然界中固有的材质等,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最后,在色彩的组合运用方面也与材质相类似。有些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所使用的颜色是大自然中的花朵,通过研磨等方法可以提取花朵中的颜色,使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六、总结
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范文
关键词国际交流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研创营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PromoteInheritanceandInnovationofTraditional
CraftsbyInternationalExchanges
――SuzhouArt&DesignTechnologyInstituteWorldCraftsCouncil
forChineseResearch,InnovationandBusinessModel
GONGYuxing
(SuzhouArt&DesignTechnologyInstitute,Suzhou,Jiangsu215104)
AbstractIntheprocessofindustrialization,traditionalartsandcraftsaroundtheworldarefacingheritage,theplightofdevelopment.SuzhouArt&DesignTechnologyInstituteincooperationwiththeWorldCraftsCouncil,theestablishmentoftheChinaResearchandInnovationCamp,providingaplatformfortheexchangeoflearningcraftspeoplearoundtheworld,andthuspromotetheheritageanddevelopmentoftraditionalcrafts.
Keywordsinternationalexchanges;handicraft;inheritanceandinnovation;research,innovationandbusiness
1传统手工艺发展的现状
世界各国珍贵的传统手工艺品都可以称得上是国家和民族传统生活文化的象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传统手工艺产业,都是形成地域生活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但随着现代工业时代物质文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一些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尤其是民间艺术已经和正在消亡、失传。
中国的传统工艺产业历史悠久、技艺高超、门类齐全、品种丰富,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在近200年里,历尽坎坷。解放后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在中又惨遭摧残。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工艺产业尽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与其它手工艺历史悠久的国家一样,也面临着缺乏资源、缺少创新、竞争力弱、工艺失传、后继无人等严峻的考验。
2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中国研创营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工艺美院)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设计类高等职业院校。得益于苏州得天独厚的工艺美术传统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学院始终把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办学的亮点与特色。下属的装饰艺术系开设有漆艺、纤维、玻璃、首饰、雕刻、刺绣、书画、陶瓷等多个专业方向,基本涵盖了传统工艺的主要门类,并与相关产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院致力于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多年来坚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所获得的经验和成果得到了全国行业协会组织――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世界手工艺理事会隶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其唯一负责手工艺方面的国际性非盈利、非政府组织,成立于1964年。在非洲、亚太、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五个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成员包括世界各地的手工艺组织和个人。其使命是保护、提高手工艺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提高手工艺品的价值,鼓励、促进世界各国手工艺者之间交流,扩大影响力。致力于工匠和工艺的传统继承与生活主流结合,同时通过使用现代技术实验、创新,面向未来,开辟新的市场。
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支持与帮助下,苏州工艺美院与世界手工艺理事会的结缘始于2008年在中国杭州举办的世界手工艺大会。会后,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主席乌沙・奎师那带领90多位各国参会代表来到学院参观。2011年,乌沙女士再次访问苏州工艺美院,专程考察、商讨在学院建立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中国研究创作营的事项。2012年,研创营正式成立,并于当年6月迎来第一批学员。
研创营旨在向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成员国的手工艺大师提供学习中国手工艺文化的机会,增进不通国家手工艺者之间的交流,激发艺术创意,创作手工艺精品,以促进世界手工艺行业更好地发展。现阶段,研创营主要接收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分会推荐的优秀手工艺艺术家,涉及金属工艺、佛教艺术品、线画、石雕、竹编等多个亚太传统工艺领域。
苏州工艺美院为研创营的学员们提供独立的创作空间、材料和工具,组织学员们进行文化考察和企业参观,安排学员们与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以及来自民间或行业的专业人士交流,并鼓励学员参与到学院传统工艺课程的教学中去。在为期1~2个月的交流创作结束后,要求每位学员都必须提交学习交流报告书一份,并举办汇报展。
3研创营在推动手工艺传承与发展方面的作用
研创营的建立为世界各国手工艺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切磋的平台,无论学校还是学员都能从中各取所需,互利互惠,真正做到“双赢”。
从学员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开拓眼界、与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中国工艺美术的丰富资源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与各国艺术家的交流为他们开拓了新的合作发展机遇,并且在相互探讨中共同探索走出传统手工艺发展困境、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新举措。有些学员也在本国的学校中进行传统手工艺的推广,通过参与苏州工艺美院的教学活动,他们更加意识到手工艺教育的重要性,并表示回国后将借鉴学院在保护传承传统工艺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模式,进行试点和推广。
对于学院来说,研创营对传统工艺美术教学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1)扩展视野。使师生们不再局限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框架,而放眼全球手工艺的发展,加强对亚太周边国家手工艺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认知,比较同一工艺在国内外传承方式的异同,学习国外的工艺技巧,从中获取灵感,设计出新颖的手工艺产品。(2)丰富教学内容。通过邀请研创营的手工艺大师举办专业讲座,参与工作室教学,观摩大师创作过程,参观大师汇报展览等活动,增加学员与师生的交流机会,分享专业技巧和创作体会。例如,学员中的佛教艺术学者为师生介绍梵文兰扎文的书写方式,并与中国传统书法进行比较;石雕大师带来了尼泊尔精湛的石雕艺术品,并讲解尼泊尔佛教造像的工艺方法;竹编艺术家则介绍了竹制品在南亚地区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各种创意使用等等。(3)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研创营的许多学员都来自民间,掌握着一些濒临失传的手工艺绝技,与现代(学院)手工艺有着许多不同之处。通过组织专业教师与学员们的交流切磋,拓展各自研究领域,积累创作素材,提高专业能力,从而有助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手工艺传承之路。(4)扩大学校知名度。随着每一次研创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学院的组织接待安排工作得到了参与学员的一致好评。苏州工艺美院在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也为世界各地的手工艺大师所认可,美誉度日渐提升。良好的口碑,悠久的手工艺传统,一流的设备设施,重视手工艺传承的氛围,为学院在世界手工艺界赢得了知名度,从而有机会承办一些世界级的手工艺盛事,例如2012年在苏州工艺美院举办的第二届亚太手工艺大师评审会,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国际交流活动的展开。
4结语
研创营模式为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思考,并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未来将为更多的手工艺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进而提升传统手工艺的全球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福昌.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产业刍议[J].艺术・生活,2005(4).
[2]王敏.手工创造未来――记印度金奈2012年世界手工艺峰会[J].上海工艺美术,2012(4).
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范文篇3
【关键词】工艺美术;草原文化;创新发展
内蒙古的工艺美术作为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可以看作是草原民族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内蒙古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其蕴含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反映出了内蒙古草原文化独特的文化。内蒙古工艺美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与此同时,也具有实用性和文化价值,是将人类审美与实用融为一体的创新产品。
一、内蒙古工艺美术的品种及几大特色
近年来,内蒙古的工艺美术业不断发展,其衍生出来的美术品不仅仅是草原民族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一种生产用品。生活用品主要有民族特色服饰、民族特色饰品、民族碗筷酒具、各种挂饰摆件、蒙古包以及皮艺等;而生产用品主要有运输、挤奶以及剪羊毛、烙马印等。结合对内蒙古美术的相关普查报告结果,可以将工艺美术品按照材质进行分类,包括草木、混合材质、皮革以及骨角等。其中,金属工艺品主要包括马鞍子、各种摆件、蒙古刀等美术工艺品。金属工艺品的特点就是工艺十分精湛,且外部图形也较为富力。蒙镶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其做工精美,蕴含着浓郁的特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金银制品的制作中[1]。
二、内蒙古工艺美术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工艺美术业有着十分悠久的传统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艺美术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内蒙古工艺美术业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传统的工艺美术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针对此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创新和传承。在传承方面,内蒙古的工艺美术是一种传统的技艺,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积累着精华,而这种精华该如何传承,怎样从草原文化的角度解析这种技艺;在传统工艺美术中,怎样将经典传承下去,更好地将草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怎样结合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将传统的精湛工艺传承下去,这些成为了内蒙古工艺美术业需要思考的问题,需要从草原文化的视角,整体地进行观察和分析[2]。在创新方面,民族的生活生产需求是传统的内蒙古工艺美术品不断创造和发展的动力。群体创造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工艺品的设计师也是产品的使用者,而产品的使用者也是设计师。工艺品就是产品,而产品的用途就是方便自己和大家使用。现代内蒙古工艺美术产品虽然样式繁多,但是设计师缺少对草原文化的理解,也缺少生活实践,其设计产品能否满足草原民族的需求,能否符合人们的审美,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三、内蒙古工艺美术业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
内蒙古工艺美术业想要发展创新,首先需要对传统的继承,只有先传承才有之后的创新。首先,传承方面。对于内蒙古的工艺美术来讲,其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草原文化传统的继承,其发展是随着草原文化发展而逐渐演变而来的。工艺美术产品不仅仅需要满足草原民族的生活生产需求,其内容需要体现出草原文化的理念,产品是草原民族精神寄托的表现。因此,在文化层次方面,工艺美术品需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其次,创新方面。工业美术业的创新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首先需要对草原文化蕴含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草原文化是工艺美术业的设计源泉,工业美术的发展需要对草原文化进行详细的解读,对草原民族的文化形式加以理解,以此为核心,将理念融入到设计中,不断创新,进行深一层的艺术创造;在形式创新方面,将创新逐步融入到产品的创作理念中,结合时代的特色,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创新;在技艺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引入新的材料和新的创造工艺,例如,在银碗的制作上,可以应用数控技术进行银碗的雕刻技艺,不仅能够保持特色,增加艺术效果,还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3]。
四、结语
内蒙古工艺美术业是草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传承方面,无论是文化、形式还是技艺都需要以传统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深刻感受草原民族的精神,在对设计的阐述及技艺方面寻找新的途径。除此之外,可以制定相关的美术品保护条例,保持内蒙古美术工艺品的个性生产,促进工艺美术业草原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庆著.内蒙古自治区工艺美术行业普查报告[J].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
[2]国庆,郑宏奎.发挥民族地方特色、繁荣工艺美术事业——发展内蒙古工艺美术产业的思路与对策[J].美术大观,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