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近视眼保护的方法范例(3篇)

来源:其他 时间:2024-05-20 手机浏览

近视眼保护的方法范文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78例近视手术患者的护理,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78例(96眼)中高度近视患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矫正近视,加强术前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给予个体化的健康指导。结果:78例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快,随访3~6个月屈光状态稳定,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一例因为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患者对手术效果及护理均满意。结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矫正近视度数高、预测性好、有可逆性等优点,是矫正中度和高度近视的一项新技术,对患者开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护理,能有效保证手术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

随着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广泛开展以及手术方式的逐渐成熟,使大多数近视患者得到了很好的矫正,但是对于一部分超高度近视(≥﹣10.00D),准分子激光术后效果欠佳,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措施。高度近视眼的前房较深,具有植入人工晶体的优越条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把手术矫正高度近视研究的重点投入到了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目前该手术已成为矫治高度近视的一种新方法,其具有良好的术后视觉质量,保留调节力、保留光学区角膜组织完整性,具有可逆性等优点,其手术并发症少、屈光效果好、可预测性、稳定性好,是屈光手术的有益补充[1]。护理配合在此项手术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我院于2011年1月至211年12月共开展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共78例(96眼),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96眼,年龄19~38岁,平均29.6岁,男性36例,女性42例,单眼60例,双眼18例,术前屈光度-4.00~-20.00D。全部患者为中高度近视,裸眼视力0.04~0.3,最佳矫正视力0.1~1.2。

1.2手术方法术前2~3周在表麻下行虹膜11点、1点方位YAG激光打孔,为植入人工晶体做准备。手术采用表面麻醉,散瞳孔后在显微镜下做颞侧约3.2mm的角膜缘切口,注入2%羟丙甲基纤维素,6点、12点各做宽约1mm透明角膜辅助切口,ICL自颞侧角膜缘切口注入前房,待其自然伸展开后将晶状体襻植入虹膜后方,襻位于水平位(TICL根据轴向适当调整);BBS液冲洗置换粘弹剂,0.01%卡米可林0.2ml缩小瞳孔,BBS液再次冲洗前房,水密切口。

1.3病例选择标准(1)前房深度大于2.8mm;(2)年龄20~45岁;(3)近视屈光度近2年内稳定,术前屈光度-4.00~-20.00D;(4)患者有手术主观愿望,不能耐受框架眼镜或接触镜;(5)全部病例排除眼前节疾病、白内障、青光眼、葡萄膜病、视网膜病变、浅前房及其它眼部手术禁忌症;(6)健康状况良好,排除全身结缔组织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1.4晶体选用美国STAAR公司生产的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CollamerLens)。

1.5结果术后第1d全部患者角膜透明,人工晶正,术后视力恢复迅速。术后1月复查,患者裸眼视力0.2~1.5,平均视力0.8,术后视力均达到甚至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患者屈光状态稳定,无高眼压、虹膜损伤、角膜失代偿、人工晶体移位、自身晶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新开展的手术,费用高,患者渴望改善视力,对手术寄予厚望,同时又担忧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很多患者有浮躁、焦虑心理。针对患者和家属的不同心理特点,我们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首先向患者及家长解释为什么不能行激光治疗,然后详细介绍后房型人工晶体的安全性、可预测性及与激光手术相比的优越性,询问患者需求,耐心倾听并解答患者的疑问。向其介绍医院和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解释手术的基本步骤、术中配合要求、术后恢复的一般过程、术中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症状,强调情绪放松配合手术的重要性。介绍已成功病例,增加患者信心,解除思想顾虑,使患者心理处于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2.1.2术前准备术前询问病史,排除有发生风险的不宜手术因素;裂隙灯下检查结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体、玻璃体、眼底等,协助患者检查泪液分泌试验、视力、眼压、角膜厚度、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近视度数、眼轴长度等,设计人工晶体的度数,以保证术后患者有较好的裸眼视力;测量明暗两种情况下的瞳孔直径,可对术后的眩光症状做出预测,以提前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眩光现象。全身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常规检查。做好特殊器械、显微镜等用品的准备,且要确保性能良好。术前3d用0.3%加替沙星滴眼液及0.1%普拉洛芬滴眼液滴眼,各4次/日,术前1d洗头、沐浴,保证充足睡眠,注意眼部卫生,停止脸部化妆,女性患者避开月经期,以保证全身情况良好,手术日常规予剪睫毛、冲洗泪道、冲洗结膜囊,复方托比卡胺散瞳,护送患者入手术室。

2.1.3术前宣教采用口头表述、知识手册、电视录像等方式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手术前的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讲解并示范正确点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嘱患者预防感冒,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勿吸烟饮酒,术中避免手脚乱动,头部固定,并训练患者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以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向患者讲解手术前后配合的重要性,介绍术中控制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用舌尖顶着上腭,不能控制时要告诉医生,以免影响手术。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护理类似,术后留院观察1天,手术当日安静闭目取平卧位休息,减少眼球转动,减少头部的活动,以防眼内出血、眼压增高等并发症。饮食以普食为主,多进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进食需用力咀嚼的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有便秘者给予轻泻剂,避免因用力解大便引起而眼压升高。术后避免咳嗽或大声说话,勿低头弯腰,勿用力闭眼,勿用手触碰术眼,保持眼部卫生,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并防止晶体移位。术后如出现眼痛、眼胀持续性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现象应立即告知医生处理,警惕高眼压的发生。

3.2.2术眼护理术后第1天拆开敷料换药,碘伏消毒眼周皮肤,术眼开始点药:0.3%加替沙星滴眼液4次/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6次/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1次/晚,点眼液应动作轻柔,整个过程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碰伤角膜,防止交叉感染。术后密切观察角膜、房水、眼压、前房深度、人工晶置以及术眼晶体透明度。告知患者术眼出现轻度眼痛、眼胀、眼内异物感等不适均属正常现象,告知患者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为含激素类眼液,使用是为了控制眼部炎症反应,只能术眼使用,健眼不能使用,防止出现“激素性青光眼”的不良反应。

2.2.3预防并发症的护理(1)高眼压主要发生在术后早期,可因急性虹膜炎引起,也可因未彻底清除前房内的粘弹性物质,或因术后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而引起。术后用非接触眼压计监测眼压,询问患者有无眼部胀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现眼压升高要安慰患者,使用降眼压药物治疗[2]。若是粘弹剂引起的高眼压,可予角膜旁穿刺前房放液。本组患者有6例术后出现眼压升高,患者能忍受,向患者解释眼压升高的原因,缓解患者的心理紧张情绪,第2d眼压均恢复正常。(2)角膜水肿与术中植入人工晶体时,或术后擦眼、角膜检查时人工晶体与角膜内皮相摩擦等有关。但随着手术材料、手术术技巧改进,角膜水肿的并发症大大减少。术后尽量避免接触性角膜检查,嘱患者不要用力挤眼和揉眼,注意休息,避免眼睛疲劳。(3)虹膜炎、感染主要由于术中过多干扰虹膜所致,术中应细致操作,术中应合理使用粘弹剂,器械尽量少出入前房,局部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换药和滴眼药水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压迫眼球,术后测眼压用非接触性眼压计测量,防止感染。(4)光晕或眩光主要由于人工晶体有效光学直径小于瞳孔直径,光线通过人工晶体边缘时产生了光晕和眩光[3]。因夜间瞳孔较大,所以出现眩光的概率高,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随着炎症反应的逐步吸收,瞳孔对光反应的灵敏度增加,眩光现象2~3个月后可自行消失,所以需向患者耐心解释,并嘱其不要紧张。(5)瞳孔变形由于人工晶体固定在虹膜上,短期内对虹膜纤维有牵拉,引起的瞳孔变形,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本组患者中8例在术后存在瞳孔变形,术后1个月复诊时已恢复正常圆形,光反应灵敏。

3出院指导

3.1生活指导嘱患者保护好术眼,3个月内不要用力闭眼、揉眼,防止碰撞,洗脸时不要用力擦洗,避免剧烈活动、避免做对头部冲击力较大的运动,用眼要注意劳逸结合。

3.2用药指导嘱患者出院后继续按医嘱用药,指导患者正确滴眼液、涂眼膏,避免损伤角膜,引起眼部感染。为控制术后炎症,需点用激素类眼液,但应注意避免出现“激素性青光眼”,向患者强调使用时间为1个月,每星期减半量,点满4周停止使用。

3.3复查患者术后的复诊对手术的远期效果的观察十分重要,向患者交待术后定期复诊,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随访项目包括:视力、眼压、电脑验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裂隙灯下检查角膜、前房深度、人工晶置、瞳孔、患者晶体透明度等,同时给予个体化健康指导等。如果有突发的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视力骤降、视物变形等不适时需及时就诊。告知驾驶员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眩光现象,为驾驶安全,应避免夜间开车。

4小结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近视度数高、预测性好、有可逆性,远期效果安全、稳定,而且保留了原有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不削薄角膜,对眼内结构没有影响,较激光手术更加安全,是矫正中度和高度近视的一项新技术。但由于此术式为眼内手术,手术风险相对较激光手术大,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和研究,提高护理水平。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正确的引导患者,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术后对患者的眼压进行动态观察,观察眼部病情变化,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并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胡勇花,许燕娇,易全勇.3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术的护理.江西医药,2008,43(6):636~637.

[2]张继莲,肖惠明,吴华琨,等.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护理体会.临床护理杂志,2006,5(5):15~16.

近视眼保护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学生;视力低下;影响因素

当前,我国青少年视力低下位居世界第二,发病人数不断增加,防治近视,保护青少年视力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地区视力不良已成为学生常见病中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解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视力现状及用眼卫生情况,为防治近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9年对290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了测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苏州某高职院校护理、眼视光技术、酒店管理、口腔治疗技术等专业共8个班29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视力测试,剔除无效数据后,有效测试人数共290名,580眼。

1.2检查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按《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手册》中视力检查方法的要求进行,由专人检测视力并记录。根据《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案》针对学生视力情况和用眼习惯设计调查问卷。数据用Excel录入后进行筛选统计,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3诊断标准祼眼视力>11.0为正常,低于1.0为视力低下。其中,0.9—0.7为轻度近视,0.6~0.4为中度近视,0.3及以下为重度近视。

2结果

2.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学生共290人,580眼。检出视力低下529眼,视力低下率为91.2%。其中右眼检出低下266眼,低下率为91.7%;左眼检出低下263眼,低下率为90.7%。检测数据显示,尽管就个体而言屈光参差的学生不算少数,但左右眼总体比较低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6,P=0.385)。

2.2视力情况构成580只受检眼中,检出轻度近视21眼,占总眼数的3.6%;中度近视99眼,占总眼数的17.1%;重度近视409眼,占总眼数的70.5%。由检查结果可以看出,轻、中度近视眼数明显少于重度近视眼数,甚至轻度与中度近视的眼数之和也远少于重度近视的眼数。左右眼的视力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18,P=0.869),见表1。在529只视力低下眼中,轻、中、重度各占4.0%(21/529)、18.7%(99/529)、77.3%(409/529)。

2.3视力低下影响因素调查统计显示290名学生中有22名学生(7.6%)父亲近视,16名(5.5%)学生母亲近视。尽管分别有58.6%(170/290)和24.5%(71/290)的学生认为全面掌握视力健康状况重要和很重要,另有14.5%(42/290)没考虑过这一问题,2.4%(7/290)无所谓;但仅4.1%(12/290)学生很了解、44.5%(129/290)的学生基本了解自己眼睛的健康状况,另有51.4%(149/290)的学生不太了解自己眼睛的健康状况。虽然有46.6%(135/290)的学生认为视力低下对学习影响很大,但仍有47.6%(138/290)的学生认为有影响但不太大,4.4%(13/290)和1.4%(4/290)的学生分别认为影响很小和没影响。53.8%(156/290)的学生承认会在光线暗淡的时候看书学习;70.7%(205/290)的学生承认自己读书、写字姿势不端正;43.8%(127/290)的学生承认当看不清才去查视力。平均每天看近处的时间大约为3-5h者占32.4%(94/290)、6~7h者占45.2%(131/290)、8h以上者占15.8%(46/290)、其他占6.6%(19/290);平均每天运动时间半小时以下者占65.2%(189/290)、l~2h者占32.0%(93/290)、3h以上者占0.7%(2/290);另外,64.8%(188/290)的学生会在长时间用眼后休息,70.7%(205/290)的学生不挑食,94.1%(273/290)的学生不开灯睡觉。

3讨论

3.1调查结果分析从调查结果分析,虽然不排除近视的遗传因素,但仅7.6%的学生父亲近视,5.5%的学生母亲近视,而高达91.2%的视力低下率则表明视觉环境与行为因素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由调查可知,学生普遍视近时间过长,且70.7%的学生读书、写字姿势不端正。另外,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学生们在家看电视、玩电脑的机会更多,时间更长。由于长时间连续用眼,近距离视物,而导致眼球睫状肌收缩、痉挛,再加上没有适当的调节、休息,以致角膜或晶状体曲率发生永久性形变而导致近视。超过一半的的学生不注意采光条件,而环境采光不足则会加剧眼球睫状肌收缩和痉挛。虽然大部分学生表示会在长时间用眼后休息,但64.9%的同学选择闭目养神,休息方式比较单一,仅6.6%选择做眼保健操,15.7%选择极目远眺的休息方式。事实上眼保健操和远眺可以在短时间内让睫状肌得到放松和调节。从统计结果看,学生关于视力低下对学习的影响认识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形成视力自我保健意识和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调查显示学生的睡眠时间普遍不足,晚上的良好睡眠可以让眼睛完全的放松,但是如果开灯睡觉会影响睡眠,光线对眼睛的刺激会持续不断,眼球和睫状肌便不能得到充足的休息,极易造成视网膜的损害。好在94.1%的学生选择平时关灯睡觉。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运动时间过少,约65.2%的学生平均每天运动少于半小时。每天一定的运动,特别是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使眼部肌肉得到较好的放松和锻炼,对防治近视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有近30.0%的同学挑食、偏食,这必然导致严重缺乏维生素、胡萝卜素等与视力营养相关的食物;不平衡的膳食导致青少年的胃肠吸收功能不良或营养过剩,而胃肠功能失调又进一步导致过度肥胖、运动减少或视营养不良。

3.2预防视力低下的措施本次调查充分表明,学生视力保护任重而道远,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从以下几方面采取预防措施:(1)必须动员社会、家庭、学生及有关部门共同配合,把保护学生视力作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应大力加强用眼卫生的普及宣传教育,增加学生的爱眼意识和护眼知识。(2)把落实预防近视措施列为学校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改善教学环境,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控制视近时间、强调定时休息;保证教室、宿舍、家庭的照明条件。(3)指导学生注意合理营养,增强体质;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将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定期做好视力检查,积极防治近视,降低学生视力低下率,提高学生视觉健康水平。

只有当学生充分了解视力保护的重要性,并从思想上真正引起重视,行动上形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才有可能减缓和降低近视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吕若然,滕立新.200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L):76.

近视眼保护的方法范文篇3

关键词:屈光晶体;高度近视;护理

在我国近视眼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近20年来,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矫治近视眼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由于受到角膜厚度安全极限的限制,准分子激光在矫治高度及超高度近视方面存在盲区,随着人工晶体材料和设计的不断发展,有晶状体眼内人工晶体植入为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特别是-12D以上近视提供了新的手段[1-2]。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PhakicIOL)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一种新的眼内屈光手术,它具有预测性好、准确性高、视力恢复快等特点,尤其适合高度近视和角膜薄的患者。这一方法目前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自2007年底开始,对108例患者施行了PhakicIOL手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08例,其中男84例,女24例;年龄20~48岁,平均34岁。术前近视范围-9.0~-22D,平均-16.25D;散光范围为-0.5~-4.00D,平均-2.20D;裸眼视力0.02~0.12,平均0.05;矫正视力0.4~0.8,平均0.68。角膜内皮细胞范围2380~3671个/mm2。前房深度范围为2.8~3.2;眼压范围为11~18.86mmHg(1mmHg=0.1333kPa),平均15.88mmHg。瞳孔范围:明室为3~4.5mm,暗室为5~6.5mm;晶体度数为-9.5~-21.0。所选晶体型号:OIIPhakic6H

1.2手术方法:术前2~4周,患眼用激光虹膜造孔,以防术后房水通路受阻,眼压升高。术前1h缩瞳至瞳孔2~3mm。球后麻醉压迫眼球片刻。常规消毒铺巾,在眼球10~2点钟处作结膜瓣。在10:30~11:30点钟处做3mm角膜缘切口。注入透明质胶钠少许,以维持前方深度。插入“人工晶体(IOL)”滑板,置入“前房型IOL”。确定位置正确后,缝合角巩缘2针。结膜瓣电凝闭合。术毕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加庆大霉素4万U。消毒敷料遮盖术眼。

2结果

1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hakicIOL手术。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4~1.0,平均0.96。术后1个月眼压11~22mmHg,平均15.5mmHg。58例患者高度近视状况得到改善,视力明显提高,其有效率为100%。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术前检查:①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血糖、X线胸部透视;②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屈光度、房角、眼压、角膜横径、角膜地形图、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底AB超(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和眼轴长度)。

3.1.2术前心理护理: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使患者了解手术目的、方法、疗效、手术时间、注意事项等,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更好地配合手术。

3.1.3术前患者准备:①患者术前2周起停戴隐形眼镜,硬性隐形眼镜要停戴4周;②术前1周患眼虹膜激光造孔;③术前3d开始滴抗生素及抗病毒眼药水,每天各3次。

3.1.4术前护士准备工作:①术前协助查阅各种检查报告,确保各类检查数值均在安全范围内;②术前给患者进行泪道冲洗,以确保泪道通畅;③术日晨用皂球及消毒溶液做手术野皮肤消毒、结膜囊冲洗;④术前1h滴缩瞳剂,维持瞳孔在3mm以内;⑤器械及人工晶体准备。器械:人工晶体植入术所用的眼科显微器械采用高压灭菌方法消毒。人工晶体:根据要求选用Phakic专用的前房型人工晶体,并按照B超结果及医嘱准备合适的人工晶体。

3.2手术配合:①安置正确体位:患者躺在手术床上后,双手约束带固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其颈部、腰部、膝部放置海绵垫,以维持生理弧度,保持头位平整,充分暴露手术野;②手术中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以减轻胸闷不适感;③植入人工晶体前,护士要认真仔细做好查对,递交人工晶体时,要唱读人工晶体度数、品牌,以保证其准确性;④手术中,护士要随时观察瓶内液体,及时添加平衡液,以维持灌注。根据前房的形态,及时调整灌注液的高度,以稳定前房液的深度。

3.3术后护理:①手术当天尽量多休息,少做低头动作,避免撞伤术眼、剧烈咳嗽、揉眼动作;②术后24h内,注意观察术眼是否疼痛、红肿、视力变化等情况;③术眼包扎1d,第2天起局部滴用抗生素眼药水,4次/d,连续7d,必要时遵医嘱;④术后1周内,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眼压,如眼胀痛、眼睑肿、结膜充血、视力模糊等,以防眼压升高;⑤术后1周内可使用温和的睫状肌麻痹剂,活动瞳孔,以避免1周内粘连;⑥术后2周内,避免淋浴,低头洗发,禁止水流入术眼;⑦遵医嘱,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随访;⑧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⑨术后3个月内,少饮酒,少吸烟,饮食无特殊限制,便秘者服用泻药。

4讨论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CphakicintraocularLens,P-Iol)植入手术是屈光手术的一种类型,主要通过在透明晶状体前植入一枚人工晶体来矫正患眼的屈光不正。它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一种新的眼内屈光手术,它具有预测性好,准确性高,视力恢复快,保持调节以及不改变眼结构的特点,为更多的眼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尤其适合高度近视眼。有效的PhakicIOL手术前后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志谢:本篇文章完成承蒙本中心副主任医师肖俊华的指导。

5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