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汇报范例(3篇)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汇报范文篇1
2017年汛期,在自治区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卫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卫市气象局认真学习领会全区气象局长工作会议及2017年汛期气象服务电视电话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把气象预报服务放在首位,按照“主动、及时、准确、科学、高效”的原则,“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天气过程不放过”的要求,立足防汛抗旱、为农气象服务及重大天气过程预报服务工作,积极主动地开展汛期气象服务,现将汛期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中卫市汛期天气气候特点
2017年汛期(5~9月20日)中卫市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多。5~9月中旬,全市平均气温为21.3℃,较历年同期平均偏高1.5℃;降水量为163.9~353.8mm,较历年同期多近3成,其中,5月、7月较历年同期偏多60%以上,6月偏少49%。
今年汛期,我市灾害性天气频发,主要有冰雹、暴雨、干旱、持续高温等灾害天气,对人民财产等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自6月份以来,海原县平均气温20.4℃,较历年同期平均值偏高1.4℃,降水91.7毫米,较历年同期平均偏少27.5毫米,尤其7月下旬开始,气温持续偏高,降水仅为6.5毫米。根据8月8日固定地段(海城镇)测墒数据,土壤相对湿度仅为30%,全县范围内出现重度干旱。旱造成海原县18个乡镇(管委会)168个行政村,121033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9800公顷,缺水大家畜1.59万头,缺水羊只18.4万只,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988万元。
7月24日,沙坡头区遭遇暴雨天气,强降雨持续2个多小时,形成洪涝灾害,造成兴仁镇、迎水桥镇2个镇12个村428户1375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73亩(18.2公顷),成灾面积265亩(17.7公顷),乡村道路冲毁8公里,6间房屋倒塌,72间房屋不同程度损毁,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9.8万元。
二、突出重点,做好特色气象服务
1、枸杞气象服务
2、硒砂瓜、马铃薯、苹果等气象服务工作
三、以气象防灾减灾及气象安全生产为抓手,积极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6月2日,中卫市政府领导带领市水务局、防汛办、气象局有关领导检查沙坡头区防汛工作。
检查组组织召开督查汛期工作汇报会,听取了沙坡头区防汛办、气象局汇报了汛期工作准备情况,检查组指出,进入5月份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是汛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气象监测预警设备故障率高、维护维修难度大,设备正常运行经费保障问题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尽快形成督查报告报政府予以解决。
会后,检查组一行深入沙坡头区各防洪工程和蓄水库实地了解防洪治理以及气象监测预警设备运行情况,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
《中国气象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强化气象相关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气发〔2017〕14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气象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天气因素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7年3月,中卫市气象局与中卫市安全监督管理局经过深入沟通对接,共同签订了《中卫市气象局中卫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部门合作协议》,明确了两部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检查(督查)、协同部署应对气象灾害、共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及培训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机制和推动措施。7月28日,双方就贯彻落实《宁夏气象局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中国气象局>的通知》(宁气发〔2017〕21号)精神,再次联合印发了《中卫市气象局中卫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强化气象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卫气发〔2017〕48号)。就进一步提高做好气象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推进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强防雷安全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气象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五个方面细化了责任、措施和要求。
近期,中卫市气象局将按照《宁夏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夏气象部门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气办发〔2017〕23号)要求,联合中卫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开展气象安全生产工作检查。
为积极应对灾害性天气,提高汛期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安全度汛,海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近期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乡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一是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二是要超前行动,加强预测预警;三是要突出重点,消除安全隐患;四是团结协作,形成防汛合力;五是强化督查,严肃防汛纪律,确保全县安全度汛。
7月20日-21日,按照中卫市政府安排,由市水务局、防汛办、气象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检查组深入到沙坡头区、中宁县和海原县对防汛抗旱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再督促再检查。本次督查的主要内容包括:2017年5月31日-6月2日全市防汛抗旱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防汛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开展情况、近期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和旱情发展情况。其中,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开展情况主要检查了各县(区)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执行情况;智慧气象信息员平台推广应用情况;汛期重大气象灾害部门应急联动响应情况;气象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正常运行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要求落实气象灾害防御保障经费的情况;基层单位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及传播的落实情况;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检查组实地调查了解了近期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和旱情发展情况,听取了各单位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对本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反馈,并提出整改落实要求。在反馈总结中,检查组领导希望各县(区)政府及有关单位认真落实防汛抗旱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切实加强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强化应急联动响应和汛期安全生产管理,全力做好“七下八上”防汛最关键期的各项工作,确保安全度汛。(文\图陈永旭)
四、气象精准扶贫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责任明确到人
汛期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卫市气象局对汛期工作高度重视,把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心。今年上半年,由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我市突发性天气过程较多,早在4月17日,即制定下发了《中卫市气象局关于2017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安排的通知》,落实气象服务工作责任制,明确了责任和分工,并细化到人,特别强调汛期服务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汛期气象服务顺利进行,要求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及气象服务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汛前,按照区局汛期自查工作要求,中卫市气象局调整了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开展了组织机构、应急方案、业务系统、仪器设备、后勤保障等方面的自查工作,修改完善了应急预案、业务服务流程及《713C雷达维护规定》等预案、流程、制度,制定了地面观测、预报服务、农气观测、业务管理员岗位职责,组织业务人员对全市防汛成员单位与对乡镇应急联系人、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队伍进行梳理与核实,更新了气象服务数据库,对预警信息设备、业务系统等进行了检查、对区域自动站进行巡检和标定。全市业务人员认真学习了业务规范、流程、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加强执行与监督力度。严格值守班和重大突发天气报告制度,预报值班员昼夜24小时手机开机,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的各项工作。
三、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1.加强气象科普宣传
(1)在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组织业务骨干走上街头,深入学校、厂矿、乡村、集市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2)在关键农事季节、灾害天气前后、墒情普查、农情调查时将农村实用技术、气象防灾减灾及为农气象服务工作等向农村和农民普及,开展“直通式”服务,提高农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3)在腾格里沙漠沙地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镇罗镇蔬菜合作社、天瑞种业基地、宣和镇敬农村苹果种植密集区、中宁周塔枸杞观光园建设了《普及气象科普知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科普宣传专栏,深入基层,增加气象科普知识普及面。
2.全力做好应急响应期间工作
汛期,按照宁夏气象局启动的应急响应命令要求,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加强应急值班制度,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确保业务运行正常,并着力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尤其加强降水天气和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及时与区气象台会商,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向市(县)委、政府领导和涉农部门、气象信息员提前气象服务信息。利用区域自动站资料、雷达实时监测等资料积极开展短时临近预报服务,定时向市(县)委、政府领导和涉农部门通报雨情,并通过电话向政府办、防汛办、民政局、农牧局、各乡镇和气象信息员调查灾情,及时上报。
3、强化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不断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合作,完善灾害防御联动机制。根据应急保障预案和目标任务要求,继续履行好与各部门联动与合作,市局与农牧、林业、公安局交警支队、国土资源、交通、民政、水务、移动、电信、联通、保险等多个部门签订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合作协议,中宁局与农牧、水务、国土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海原局与县农牧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民政局、水务局广播电视局和电信通信部门等单位签订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合作协议,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决策气象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气象保障服务。
四、人工影响天气
中卫市气象部门有火箭、高炮增雨防雹作业点22个,共有火箭发射装置23部和6门“三七”高炮。其中固定作业点17个,移动作业点5个。为切实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工作,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宁政办发〔2012〕200号)、《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近期抗旱人工增雨作业工作的通知》(宁气防办发〔2014〕7号文件精神。2014年以来沙坡头区对各固定人影增雨点进行了标准化建设,目前基本竣工。中宁县政府已批准了中宁县气象局上报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海原县也已立项规划。截至目前全市共进行了32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共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弹1310枚,人工消雹4次,耗弹90发。人工增雨作业区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0.1万平方公里。
五、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1、加强转折性降水天气的预报服务
7月24日我市出现大范围降雨,北部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水。过程期间,引黄灌区降水量普遍在20~50mm,环香山地区在10~30mm,海原大部在10mm以下.全市最大累积降水量和最大小时雨强均出现在镇罗镇李园村,分别达52.1mm和21.6mm.超过40mm降水的站点:镇罗镇李园村52.1、柔远镇蔬菜基地47.3、迎水桥镇孟家湾村47.2、迎水桥镇沙漠设施农业45.5、柔远镇44.9、柔远镇柔远村44.9、柔远镇莫楼村42.2、柔远镇冯庄村41.9、永康镇北滩村41.9。
此次降水天气,全市大部达到大雨以上量级,灌区各地有效缓解了农田灌溉用水压力。山区各地,春小麦正从分蘖期进入了孕穗期,硒砂瓜、玉米、谷子、胡麻作物正处于幼苗期,降水有效增加了土壤水份,对各种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另外,降雨天气对我市生态植被恢复、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改善空气质量等均有利。
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重大气象服务Ⅳ级应急响应命令的要求,中卫市气象局于23日12时46分进入重大气象服务Ⅳ级应急响应状态,局领导亲自督阵指挥,全市各固定、移动增雨作业人员适时进行人工增雨。
针对此次降水天气,市局领导坐镇一线指挥,服务人员有条不紊,雷达跟踪加密观测,积极与区台市级预报会商沟通,及时汇报降水实况,并通过手机短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微博等诸多渠道将降水实况、最新预报在第一时间对市应急办、防汛办、决策层领导、部门领导、气象信息员、公众等开展服务。
2、为缓解旱情,努力做好增雨作业
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6月以来我市南部山区持续高温少雨,尤其7月下旬到8月上旬,气温持续偏高,旱情加重达重旱。海原县地膜玉米大喇叭口期生长受阻,无法正常抽雄吐丝,株高在1.2m左右,棒细小,基本绝产。马铃薯因受旱严重,许多植株结署很少甚至尚未结薯,长势差。
中卫市人影部门抓住有利天气形势,于23~24日配合宁夏人影中心实施大规模空地集中增雨作业,使有效降水明显增加,作业后旱区大部出现了30mm以上的降水,旱情得到缓和。
8月24日08时~25日10时我市普降中到大雨,局地出现暴雨。其中海城镇山门85.1mm、史店乡62.9mm,海原气象站55.4mm,达到暴雨;兴仁及海原西南部出现中到大雨,降雨量在15.0~36.5mm。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海原气象站达24.4mm。
此次降水有效增加了土壤含水量,缓解了前期严重的旱情。根据降水结束后测墒数据,海原各地渗透深度普遍在15~25cm,0~50cm平均重量含水率在8.5%~12.6%,比降雨前增加2~4个百分点,其中0~10cm土壤重量含水率在14.2%~20.1%。海原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墒情得到极大改善,部分地区旱情基本解除。此次降雨使南部山区水库、窑窖蓄水量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引黄灌溉压力,节省用水成本。中卫市万市长肯定了人影部门增雨工作,在中卫市气象局上报专报材料中批示:“旱情关乎民生,本次降水,南部山区雨量较大,有效改善了山区土壤墒情,对山区的生态建设及农牧业生产非常有利”。
此外,气象台对3日28日、5月15日、6月30日、8月13日等天气过程均提前预报预警,并在灾情出现后及时联合民政等部门到灾情现场调查灾情,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按照《中国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要求和格式,向区局科技减灾处、应急办、决策办上报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2017汛期,气象台共制作决策气象服务材料145期,其中《气象信息专报》39期;制作《农用天气预报》39期;制作枸杞气象服务专报7期;制作供电气象服务电报13期;制作林火监测气象信息专报36期;硒砂瓜专报11期。通过短信平台发送各种预报、预警信号及雨情短信162条831384人次;通过电子屏、大喇叭向沙坡头区各镇(乡)、各村发送预报预警气象信息和科普宣传知识323次;有12份决策服务材料分别受到市政府领导表扬和批示。
3、重大社会活动的气象保障服务
今年汛期,中卫市气象台针对2017年高考、第十五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三届“沙坡头杯”全国大漠健身运动赛等大型社会活动开展气象保障服务。
6月4日,中卫市气象台召开了“高考”期天气信息通报会。此次信息通报会主要通报了2017年“高考”期间中卫市的天气状况及对高考的影响。中卫电视台、中卫日报等多家当地媒体的记者到会参加,并就高考期间天气情况进行了深入采访和报道。
环湖赛走进中卫,中卫市气象台全力做好此次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工作,2017年第十五届环湖赛将于7月28日转战到沙漠水乡中卫,于29日开启第十二赛段的赛事。中卫市气象局提前准备,精心组织,努力做好此次比赛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为了全面、贴心做好赛事的此次环湖赛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中卫市气象局高度重视,提前半月成立了“环湖赛”气象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制定了气象保障服务方案,从7月20日开始制作环湖赛专题服务材料向市委、市政府及组委会等部门进行服务,并积极联系赛事组委会,建立环湖赛组委会通讯群,发送逐日天气预报及温馨提示。
为提高服务针对性,气象服务保障小组特地制作赛事期间天气温馨提示卡片、展板,将放置于环湖赛组委会及运动员入住的宾馆内,便于组委会成员更好了解天气,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为全力做好此次赛事气象服务工作,中卫市气象局推陈出新,细化服务要求,提升服务水平,赢得了组委会一致好评。
第三届“沙坡头杯”全国大漠健身运动赛于9月5日至9在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举办。项目包括沙漠穿越、铁人三项、沙漠卡丁车、沙漠滑沙、羊皮筏漂流、飞黄腾达等,赛期5天。为了全面、贴心做好此次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中卫市气象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提前成立了气象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制定保障服务方案。中卫市气象台提前一个星期与宁夏气象台开展专题天气会商,对活动准备期间和活动当天的天气情况作了精准的预报,以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专报、手机短信、天气预报温馨提示小卡片等多种形式开展服务,特别是对活动期间逐小时天气状况、温度、风力、紫外线强度等做了温馨预报,为此次活动的圆满举行保驾护航。
每次重大社会活动我台均提前制定服务方案,提前进入应急服务响应状态,提前向赛场组委会提供气象服务专报,专人送达赛场组委会领导和赛事安排组织领导手中,同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向组委会及各相关单位领导提供天气趋势预报与精细化预报手机短信服务,比赛当日,气象服务保障车进入赛区,进行实地气象资料观测和适时气象保障服务。
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随着气象业务改革的深入实施,市局本部预报服务人员工作重心向服务方向转变,需加强预报技术、决策服务、专业服务等方面的学习、借鉴及总结,提高预报服务质量和科研能力。
2、针对目前业务改革,继续完善本市气象台工作流程、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汇报范文
一、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情况
截至目前,市共建立乡(镇)、村两级气象信息员1536人,其中市546人、市214人,县370人、县406人,分别由各行政村、社区中的大学生村干部、水库管理员及炮手等兼任。全市气象部门通过决策服务短信平台、手机大喇叭预警信息平台等,把预报、预警信息传达到气象信息员,通过气象信息员传达到广大人民群众,以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在市委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局目前已将大学生村干部纳入全市气象信息员管理范畴。与市移动公司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信息化建设合作,由移动通信部门为气象信息员开辟气象信息发送专用端口,利用农信通、畜牧通及移动大喇叭等服务平台向农民朋友发送预报、预警、科普等气象信息,充分发挥基层气象信息员协助做好气象服务作用。
加强对气象信息员队伍管理。每季度对气象信息员信息进行抽查核实,确保气象信息员信息真实、可靠。将中国局、省局印制的《气象信息员工作手册》、《气象信息员培训教材》等书籍、材料发放到信息员手中,近期将编制印发《气象信息员工作日志》、《气象信息员工作责任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发放至每位气象信息员。:
二、制度制订及落实情况
各县(市)局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协调以地方政府名义下发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相关文件。5月20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各乡(镇)、办事处分管农业或应急管理的副乡(镇)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兼任气象协理员;各行政村、社区中的大学生村干部兼任气象信息员;林业、农业、学校、水库及其它重要部门要指定1名工作人员兼任气象灾害应急联络员。明确协理员、信息员及应急联络员责任义务。要求气象信息员24小时保证手机畅通,调离工作岗位或通讯方式变更须及时上报市气象局,市气象局按上报信息更改信息平台个人档案资料。其他县(市)局也向地方政府报送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相关文件,近期将加大协调力度,力争以地方政府名义下发。
完善气象信息员气象预警信息和气象灾害信息上报制度。气象部门预报未来有气象灾害时,要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至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和应急联系人;气象信息员接到预警信息后,要及时通过短信、广播、电话、大喇叭、上门等方式,尽快将预警信息传递到辖区内公众手中。当信息员确认有气象灾害发生时,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赶往灾害发生地开展灾情调查,并在2小时内将灾情信息上报至气象部门。
三、培训情况
气象信息员工作在气象防灾减灾的最基层,任务重、责任大,因此加强气象信息员管理和培训至为重要。5月21日,局在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全市气象信息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气象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识别与防御、气象灾害调查方法及其它相关知识。使每个气象信息员明确工作任务,切实提高气象信息员的整体素质。其他县(市)局也于6月份先后组织开展对气象信息员的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使气象信息员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掌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处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获取与传递、气象灾情调查上报等工作方法,了解气象仪器设施管理办法等,为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切实发挥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气象信息员人员变化较大,对信息收集、更新存在一定难度。
2.气象信息员工作大多属于义务工作,财政补贴支持经费少。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汇报范文
我镇烤烟中后期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红河州烟草公司泸西经营部的技术指导下,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周密组织,各项管理技术措施落到了实处,烤烟中后期管理达到较好水平,为实现烟农、企业、政府“三赢”奠定了基础。目前烤烟封顶打杈、病虫害统防统治已基本完成,进入成熟采烤期;全镇11支科技培训队伍共组织科学采烤培训6000余户烟农、15536人。现将工作情况作个简要汇报,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加强领导,真抓实干。
我镇的财政收入以烤烟生产为支柱,镇党委、人大、政府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把烤烟生产列为重中之重。坚持烤烟科技化、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生产;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在烤烟生产工作中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有领导机构,有强有力的措施,有统一的步调;全镇党员、干部和全镇烟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烤烟灾后夺丰收打下基础。
在整个烤烟中耕和中后期管理工作中,党政领导做到亲自抓、负总责,既挂帅又出征;带领村组干部、下乡工作队员和烟农代表深系村委会的烤烟生产第一线督促、组织、指导和帮助广大烟农抓好管理工作;烟草站、科协、农业等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积极行动起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村组干部和下乡工作队员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其次是正确处理好烤烟与大春作物中后期管理工作的关系,做到两促进、两不误、两提高。
二、突出重点,强化管理。
我镇增强“管理提质量、增效益”意识,重点落实以封顶打杈、病虫害防治、田间卫生、成熟采收、科学烘烤为重点的各项烤烟中后期管理工作。一是重点抓好适时封顶打杈、合理留叶工作。由于今年前期烤烟受旱时期长,早栽部分局部地区出现了早花的现象,所以,我镇加强对烤烟封顶打杈的分类指导,教育引导烟农不要过早过低封顶,尤其对早花的烟株,多留2-3片顶叶,确保生物学产量和烟叶质量;一般要求田烟留叶20-22片,地烟留叶18-20片,“红大”留叶18片。一方面避免了封顶过低,造成人为减产损失,同时动员群众适时封顶,避免出现“烟花灿烂”的现象,导致烟叶质量下滑。二是重点抓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统防连治。根据气候特点和病虫害发生危害规律,实施集体统防和烟农自防相结合,重点防治普通花叶病、炭瘟病、黑茎病、根腐病、赤星病和蚜虫危害等,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程度。三是重点抓好田间卫生工作。清除田间杂草、烟株残体等田间杂物,维护好田间卫生;积极引导烟农在烟叶采收后将病株残体集中进行销毁处理以减少来年的初侵染源,养成较好的田间清洁卫生习惯。四是加强培训,养好田间烟叶成熟度。我镇安排烟站和各村委会结合烤烟生产进度,及时组织村组干部、烟农代表和烟农开展成熟采收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烟农的采收水平。注重加强管理,按照“底脚叶和重病叶不采烤,下部叶适熟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顶部4-6片叶充分成熟集中一次性采收”的要求,让烟农把握好成熟采收技术,确保烤烟能烤一棵烤一棵,烟叶能采一片采一片,杜绝抢青采烤。五是重点抓好科学烘烤。全面落实三段式烘烤技术,坚持推行“三表一计”配套措施,注意做好同杆同质分类编烟,同层同质排队入炉,装烟密度适中,上下均匀一致,做到栽得好又烤得好,提高烟叶质量。突出重点烟区、主产区的烟叶烘烤工作,层层落实烘烤各项技术措施,把有限的人、财、物集中到推动烘烤技术进步、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上来,实现靠重点突破引导全面进步;严格把好烤烟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口。
三、提高警惕,防灾减灾。
重点抓好防洪救险、防雹抗灾工作。针对近年来灾害发生的特征,我镇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防汛、防雹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制,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思想不松绷紧弦,力度不减措施硬,积极做好防洪排涝的准备工作;进一步明确镇、村、组职责,对重点水库、坝塘和沟渠实行专人负责监护,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重点地段进行重点监控,对易发生雹灾地带进行重点防范,备足救灾物资和防雹物资,训练好救灾应急队伍,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清理好烟区边沟和排水口;确保烤烟增量有保证,烤烟受灾损失降到最低。
同时,我镇对**等村委会受灾区加大灾后补植补种技术的指导力度,尽最大努力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损失。
四、强化宣传,准备收购。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