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绿化设计原则范例(3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7-03 手机浏览

绿化设计原则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法

建筑项目,资源消耗非常大,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更是增加了建筑资源的压力。建筑开发中,经常会引起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社会及人们更加注重建筑的绿化特征,同时在绿色建筑中,积极提出节能思想,推进绿色建筑的节能化发展,充分体现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实践价值,即可解决绿色建筑中的能耗问题,又能明确绿色建筑的节能效益,表明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

1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很明确,文章结合以往绿色建筑的工程案例,探讨节能设计的原则。

1.1节约原则

节约是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直接原则,采取节能设计方法,可节约建筑施工的资源,提升各项施工资源的利用效率。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中,强调节约原则的重要性,促使施工资源,可达到高效的使用状态,且节约原则中,要求绿色建筑在节能设计中,积极引入新型、清洁的能源,注重生态化的节能设计,利用新能源,取代传统不可再生的能源,表明节约原则在节能设计中的目的性。

1.2环保原则

环保原则要求绿色建筑中的节能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不能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绿色建筑开发的过程中,积极落实环保原则,要求节能设计注意自然环境的保护,在节约设计中,可以要求设计人员,专门从环保的角度,落实建筑设计,明确建筑项目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节约设计中,在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不能有破坏、污染的行为,提高环保原则在建筑节能中的约束水平。

1.3人性原则

人性原则是指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做到以人为本,遵循舒适、无害、安全的要求,规划节能设计的方法。建筑节能设计中,不能忽视采光、通风、降噪等因素,此类因素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必须在节能设计中,遵循人性化的原则,在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同时,表明人性原则的实践价值。

2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方法

文章结合现行绿色建筑的工程案例,探讨节能设计的几点方法,以便实现建筑的节能化,具体分析如下。

2.1合理选址

我国地域面积有限,人口众多,合理选址,是实现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方法。建筑项目占据了很多农耕用地,引起了用地矛盾,不利于建筑的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必须合理的选择建筑的施工地址,提高土体资源的利用效率。选址时,根据节能设计的要求,主要从交通、地理、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选址是否合理。选择好绿色建筑的工程地址后,就要针对土地资源,提出节能设计的方法:①科学调整绿色建筑的用地,保护好建筑工程以外的土地资源,不能形成污染,实现建筑用地的绿色化和节约化;②绿色建筑选址的节能设计中,实行集约化设计,在设计建筑用地的同时,注意周围配套设施的应用,以免有重复建设,增加占地的情况;③绿色建筑选址的节能设计中,可以重点开发地下空间,尤其是高层的绿色建筑,更要设计地下空间,缓解用地压力,实现土地资源的节能设计。

2.2外形设计

建筑外形的节能设计,以当地的环境条件、光照强度、风向因素为主,注意规划出建筑的外形体系。一般情况下,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在外形方面采用信息技术,运用BIM构建出数字化建筑模型,输入当地的环境信息,经过计算后,得出外形设计的数据。BIM还能提供组合优化的方法,辅助建筑外形达到优质的节能状态。BIM中的外形设计,尽量降低建筑的外形系数,外形系数减少,就会降低建筑的外表面积,进而减少外表面积引起的热损耗。在BIM软件中,按照节能设计的要求,调整建筑的外形规则,尽量做到规则,不要出现里面凹凸的情况,由此才能达到绿色节能的设计标准。

2.3朝向规划

朝向规划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绿色建筑的朝向规划,为实现节能,就要规范好建筑的主体形态、容积率及光照等,促使建筑朝向,适应当地的环境。绿色建筑朝向的节能设计,可在建筑内,引入自然资源,如:采光、通风等,减少建筑对室内照明、空调的依赖性。例如:绿色建筑设计朝向时,全面分析建筑所在地的光照间距,明确不同季节,光照、风向的影响,做综合的节能设计,明确建筑的主体朝向,发挥节能设计的作用。

2.4围护设计

绿色建筑节能规划中的围护设计,主要是建筑主体中的外墙、屋面以及门窗结构。围护设计,关系到建筑的使用,据有关数据统计,建筑围护结构引起的资源消耗,占总消耗的60%~70%。由此,针对绿色建筑的围护结构,实行节能设计。例如:某多层+高层办公楼群案例中,每栋建筑围护的节能设计中,均利用热工性能,实现高效的节能。该案例内,一栋6层办公楼单体,其围护设计成了真空玻璃,既能减少外部噪音干扰,又能实现围护的保温隔热,降低内部暖通空调的电能消耗。层与高层连接位置,设计了大型走廊,属于公共区域,供办公人员休息,其围护的屋面结构。设计绿植屋面,在屋面上,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用于吸收太阳光,降低内部温度。案例中所有的门窗面积,都做了节能设计,控制好门窗与墙体的面积比例,杜绝增加能耗。而且外墙结构中,采用了大量的保温隔热材料,提升围护节能设计的水平。

2.5太阳能资源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太阳能是不可缺少的新能源。太阳能具有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其可用在绿色建筑的供电、供热等方面。文章以某绿色建筑为例,探讨太阳能资源的节能设计。该案例为高层住宅建筑,属于楼群结构,楼层28~32层,各个单元的住宅楼,地下室均为两层。案例中,太阳能资源的节能设计,体现在太阳能热水器方面。该建筑屋顶,安装了太阳能的硬件以及集热板,集热板收集了太阳能资源,通过真空管加热太阳能中的水,为住宅用户,提供24小时的热水。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包括控制器、手动与自动控制阀、水位及水温检测、电阻加热丝和屋顶的储水箱。太阳能的节能设计,已经实现了水箱加热、冷水集热、温水循环、晨水加热的功能,取代了传统的电能加热,电能节约效果非常明显。经数据分析,太阳能资源的节能设计,节电比例高达60%,减轻了住宅的用电压力。

2.6水循环系统

在绿色建筑中,水循环系统属于资源方面的节能设计。不同类型的建筑,用水量都比较大,特别是生活用水,为了实现水资源的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引入水循环系统,促进建筑节能的可持续性。水循环系统在建筑有限的水资源中,实现了循环使用,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例如:某新建的绿色住宅楼,其在节能设计中,把水循环系统,设计到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雨水回收中,生活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生态景观,雨水做集成回收处理后,可以运用到生活和景观中,水资源经过循环后,补充到住宅用水内,避免浪费过多的清洁水。

3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创新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创新方面,主要从材料、能源、资源方面实行。节能材料的创新设计,需要从建筑材料的市场中,选择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材料,发挥节能与绿色的作用。能源节约的设计创新方面,不仅利用太阳能,还要逐步开发地热能、风能等新型的能源,积极运用到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上,改善建筑的运营,体现出能源方面的节能创新。建筑资源的节能创新,需要以建筑的实况为主,融合周围的建筑环境,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分配建筑的资源,采用监督管理的手段,禁止建筑资源有浪费的情况。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创新,有利于优化建筑的节能设计,表现节能策略在绿色建筑中的有效运用,规避绿色建筑中的浪费风险。

4结束语

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考虑到建筑项目的现状,在绿色建筑中,全面落实节能设计,遵循节能设计的原则,落实节能设计的策略,同时注重节能设计的创新发展,保障节能设计能够符合绿色建筑的需求,进而强调建筑项目的绿色化及节能化,构建新型的建筑体系,发挥绿色与节能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陆玮.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3):221+247.

[2]马永明,郭红兵.工业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环保设计分析[J].南方农机,2017,(6):81-82.

[3]张晓琴.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75.

[4]张辉,李晨,侯暾.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S1):363-367.

绿化设计原则范文

摘要对城市垂直绿化进行了探讨,包括垂直绿化设计原则、植物配置、攀援植物的室外布置等内容,以期为城市绿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垂直绿化;设计原则;植物配置;攀援植物布置

城市垂直绿化有利于提高城市的覆盖率,扩大绿化面积,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实现美化城市的目的与功能。垂直绿化对于把驻马店市建设成为最优美的城市,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的品位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1垂直绿化设计原则

1.1根据习性选择植物材料

垂直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不同习性的攀援植物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要;并根据攀援植物的观赏效果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应根据不同种类攀援植物本身特有的习性,选择与创造满足其生长的条件[1-2]。一是缠绕类。适用于栏杆、棚架等,如紫藤、金银花、菜豆、牵牛等;二是攀援类。适用于篱墙、棚架和垂挂等,如葡萄、铁线莲、丝瓜、葫芦等;三是钩刺类。适用于栏杆、篱墙和棚架等,如蔷薇、爬蔓月季、木香等;四是攀附类。适用于墙面等,如爬山虎、扶芳藤、常春藤等。

1.2根据种植地的朝向选择攀援植物

东南向的墙面或构筑物前应种植以喜阳的攀援植物为主;北向墙面或构筑物前,应栽植耐阴或半耐阴的攀援植物;在高大建筑物北面或高大乔木下面,遮荫程度较大的地方种植攀援植物,也应在耐阴种类中选择。

1.3根据墙面或构筑物的高度来选择攀援植物

高度在2m以上,可种植爬蔓月季、扶芳藤、铁线莲、常春藤、牵牛、茑萝、菜豆、弥猴桃等。高度在5m左右,可种植葡萄、杠柳、葫芦、紫藤、丝瓜、瓜篓、金银花、木香等。高度在5m以上,可种植

3攀援植物的室外布置

3.1墙面绿化

墙面绿化是泛指用攀援植物装饰建筑物外墙和各种围墙的一种立体绿化形式。适用于作墙面绿化的植物一般是批茎节有气生根或吸盘的攀援植物。其品种很多,如爬山虎、五叶地锦、扶芳藤、凌霄等。墙面绿化的植物配置受墙面材料、朝向和墙面色彩等因素制约。粗糙墙面,如水泥混合沙浆和水刷石墙面,则攀附效果最好;墙面光滑的,如石灰粉墙和油漆涂料,攀附比较困难;墙面朝向不同,选择生长习性不同的攀援植物。墙面绿化植物配置形式有2种,即规则式和自然式。墙面绿化种植形式大体分2种:一是地栽。一般沿墙面种植,带宽50~100cm,土层厚50cm,植物根系距墙体15cm左右,苗稍向外倾斜;二是种植槽或容器栽植。一般种植槽或容器高度为50~60cm,宽50cm,长度视地点而定。

3.2棚架绿化

棚架绿化是攀援植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借助于各种形式、各种构件构成的。如花门、绿亭、花榭等生长,并组成景观的一种垂直绿化形式。棚架绿化的植物布置与棚架的功能和结构有关。棚架从功能上可分为经济型和观赏型。经济型选择要用植物料,如葫芦、茑萝等;生产类如葡萄、丝瓜等;而观赏型的棚架则选用开花观叶、观果的植物。棚架的结构不同,选用的植物也应不同。砖石或混凝土结构的棚架,可种植大型藤本植物,如紫薇、凌霄等;竹、绳结构的棚架,可种植草本的攀援植物,如牵牛花、脾酒花等;混合结构的棚架,可使用草、木本攀援植物结合种植。

3.3绿篱和栅栏绿化

绿篱和栅栏的绿化,都是攀援植物借助于各种构件生产,用以划分空间地域的绿化形式,主要是起到分隔庭院和防护的作用。一般选用开花、常绿的攀援植物最好,如爬蔓月季、蔷薇类等。栽植的间距以1~2m为宜。若是作围墙栏杆,栽植距离可适当加大。一般装饰性栏杆,高度在50cm以下,不宜种攀援植物。而保护性栏杆一般在80~90cm,可选用常绿或观花的攀援植物,如藤本月季、金银花等,也可以选用一年生藤本植物,如牵牛花、茑萝等。

3.4护坡绿化

护坡绿化是用各种植物材料,对具有一定落差坡面起到保护作用的一种绿化形式。包括大自然的悬崖峭壁、土坡岩面以及城市道路两旁的坡地、堤岸、桥梁护坡和公园中的假山等。护坡绿化要注意色彩与高度要适当,花期要错开,要有丰富的季相变化。因坡地的种类不同而要求不同[4]。河、湖护坡要一面临水空间开阔的特点,选择耐湿、抗风的植物。道路、桥梁两侧坡地绿化应选择吸尘、防噪、抗污染、不影响行人及车辆安全且姿态优美的植物。

3.5阳台绿化

阳台绿化是利用各种植物材料,包括攀援植物,把阳台装饰起来。在绿化美化建筑物的同时,美化城市。阳台绿化是建筑和街景绿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居住空间的扩大部分,既有绿化建筑、美化城市的效果,又有居住者的个体爱好,还有阳台结构特点。因此,阳台的植物选择应注意3个方面。一是要选择抗旱性强、管理粗放、水平根系发达的浅根性植物,以及一些中小型草木本攀援植物或花木。二是要根据建筑墙面和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原则来布置阳台。除攀援植物外,可选择居住者爱好的各种花木。三是适用于阳台栽植的植物材料有地锦、爬蔓月季、十姐妹、金银花等木本植物,牵牛花、丝瓜等草本植物等。

4参考文献

[1]吕艳,吕丽琴.北方城市垂直绿化拓宽城市绿化空间的有效途径[j].林业勘查设计,2008(4):47-48.

[2]茹小忠.浅谈城市垂直绿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9):217-218,224.

绿化设计原则范文篇3

关键词: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植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最近十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及城市建设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发展的速度更是突飞猛进,而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的一部分的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建设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如何创造一个生态优美、舒适宜人、富有品味的居住环境越来越重要,作为小区环境评价的标准之一小区园林绿化更是重中之重,提高绿地率的同时,提高小区绿化景观的设计能力,建立小区内园林生态平衡对提高小区内自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住宅小区绿化现状

我国上世纪80年代把城市居住区绿化作为~个新兴学科进行研究,90年代中后期得到较快发展。80年代建设的居住小区,人们对绿化环境的重视还很不够,绿地率低,绿地面积小,树种选择单一,色彩不丰富,没有休闲设施和活动空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建设的越来越好,绿地空间更大,内容更丰富,布局更合理,更加考虑了人的因素,把安全、美观、宁静、舒适和卫生等功能放在首位。目前,城市小区建设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高级别墅、高档小区、中档小区和低档小区并存。但这些小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更加注重小区的绿化环境建设,绿地面积大,其绿地率都在30%以上;植物配置注重植物群落的构建,追求环境的生态化,树木的选择多样化、高档化;彩叶树种、常绿树种合理搭配,模纹色块作为基础植物材料大量应用;选用大规格、质量高的树木,追求立竿见影的绿化效果;近年来济南居住小区的开发和建设发展迅速,小区的绿地景观是人们衡量小区环境质量重要指标之~,美观、舒适、生态化的绿化空间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根据实地调研发现,小区环境对人们购房的引导作用越来越大,同时小区的绿化环境质量和房屋价格呈正比关系。居住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包括对居住区内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居住区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以及绿化与居住区建筑风格的融合与协调等。小区绿地景观的内容应是生态的、人性化的和经济适用的;形式应是美观的、有特色的和现代的。绿地景观的形式和内容应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

3居住小区绿地景观的设计原则

3.1以人为本的原则

居住小区的绿化要首先要以人为本,人、建筑、绿地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营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居住区环境。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小区绿地最贴近居民生活,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的和谐、均衡,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营造出具有亲和力和人性化的绿地空间,多种植~些花色鲜艳、具有芳香气味的树种,选择一些可起到杀菌、净化空气作用的松柏、银杏、紫薇等树木;同时常绿树和落叶树,乔木、灌木、草坪和地被植物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以期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和生态效果。另外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要求,植物的配置不能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小区绿化环境与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规划出一定的硬质活动场地,设置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以及亭、廊、花架、桌凳等,满足人们散步、晨练、游戏、小坐、交谈等休闲娱乐活动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2美观的原则

美观就是外形好看、漂亮,它是小区绿化景观的一个基本要求。首先是绿地的整体美,植物与建筑之问,植物与建筑小品之间,不同植物之间搭配得当,和谐自然,浑然一体,整体性强。其次是形体美,利用各种植物的姿态、叶形等,通过树木的个体和群体表现出来。孤植的树木外型要美观太方,群植的树木之间搭配要一致。如常选用雪松作为主景树,种植在草坪中心,尽显其自然潇洒的姿态,选用黑松或女贞成片种植于绿地一角,体现其群体美。三是色彩美,利用各种植物的叶、花、果等,合理配置,体现植物的层次感、色彩变化和季相变化,如汇统花园,大量应用模纹色块,营造的植物景观色彩艳丽,富有韵律感、节奏感;另外,相间种植不同时期开花植物,能够延长花期,使小区绿地鲜花不断,美景长存,如榆叶梅和碧桃、月季和紫薇的搭配应用。最后是嗅觉美。绿地中种植芳香类植物,能够丰富嗅觉、陶冶情操。

3.3生态的原则

绿化的生态性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园林植物个体与当地的环境(气候、土壤、水分、光照等)相适应,并且生长发育良好,同时建造的植物群落中,乔、灌、草、藤等有机结合,有复层的群落结构和相宜的季相色彩,种群间相互协调,不同植物能各得其所,保持自然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二是营造的生态群落能够提高环境质量,即通过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调节小区局部气温、湿度,吸收有害物质,降低噪音和灰尘等;同时满足居民休憩、娱乐、健身等各项活动的要求。

4居住小区绿化景观的设计方法

4.1居住小区绿化景观设计的内容

居住小区绿化景观的内容与其功能相适应,满足居民休闲的需要,根据园林的5大要素(地形、植物、建筑、广场和道路、园林小品)来构筑居住小区的绿地骨架。近年来,地形起伏在小区绿化中应用很普遍,楼间绿地和公共绿地常做微地形处理;水景的常用类型有瀑布、喷泉、涌泉、壁泉、湾、溪、涧、跌水等。小区的活动广场、休息设施、健身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是居住小区人性化设计的一个方面,供居民茶余饭后休息游乐之用。植物、建筑和小品是园林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合理的配置使园林景观更富于表现力,园林建筑一般以亭、廊、榭、桥、花架居多。常用小品有雕塑、假山、壁画、碑刻、园灯、栏杆等;植物要素包括乔木、灌木、攀缘植物、花卉、水生植物等。

4.2.居住小区绿化景观设计的方法

4.2.1主题布局

绿地设计之初,要先立意,确定设计主题,根据小区的建筑风格、人文历史、周边环境等确定设计意图。但小区绿化一般是在建筑、道路以及附属设施完成以后进行的,绿地空间固定,没有选择性,只能根据小区实际的地形条件进行规划布局,确定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基调。居住小区绿地空间虽小,但也要做到富有诗意,正确处理好主景与配景、对比与调和、节奏和韵律、均衡和稳定、尺度和比例的关系,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小区绿地景观。

4.2.2绿地空间构成

小区绿地空间的构成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建筑外立面和地形、水面、植物材料、建筑小品等围合构成,不同的空间品质,对居民产生不同的生理、心理影响。不同的居住区绿地布局产生不同的空间结构,封闭空间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开敞空间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通过绿地空间的围合与分割创造人们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如小区中自然式水体的应用,蜿蜒曲折,贯穿于小区绿地中,拉长了空间环境,丰富了景观层次;而花架和攀缘植物分割的小空间,则为人们提供了较为私密的活动场所。同时绿地空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利用植物、建筑小品、铺装广场和道路将小区各个楼间绿地和公共绿地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利用住宅楼间的土地空间,扩大绿化面积。

参考文献:

[1]陈自新.北京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6)[J].中国园林,1998(6):55-56.

[2]仇元峰,冯海翔.浅谈居住区绿化的误区【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5,(06)

[3]陈光庭,外国城市住宅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09-315.

[4]李汉飞..环境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园林.2002(2)

[5]张琳,胡广霞,浅谈居住小区绿化,河南林业科技,2000(2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