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危化品管理范例(3篇)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范文
危化品企业自查报告【1】xxx安监局:
根据《xxx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集中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化学品、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监察执法行动的通知》(xxxxx发[2011]25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我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检查行动,制定了检查方案,成立了检查领导小组。由于我中心只使用有危险化学品,故对照表1逐一进行深入细致的自查,严格落实制度措施,现将我中心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宣传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家安监总局、工信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2、中心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备案证》手续。
3、中心无证照不全、超许可范围或过期现象发生。
4、中心建立有安全使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
5、中心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均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
6、中心危险化学品库房建设项目严格按照“三同时”要求
报批。
7、中心危险化学品库房不存在未按正规设计、未审查通过就使用的现象发生。
8、中心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并执行领导值班带班制度。
9、中心严格按照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要求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0、中心每年均开展夏季防雷、防汛、防倒塌、防泄漏爆炸“四防”工作。
11、中心在危险化学品库房设置有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腐、防渗漏等安全设备、设施,并进行监控、维护,保证其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12、中心不存在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三违”行为。
13、中心对临时用电等危险性作业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开展风险分析,落实过程监管,并制定有安全防范措施。
14、中心对涉及15类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进行了更为严格的管理。
15、中心危险化学品库房即储存场所未与禁忌物混存混放。
16、中心对液氨等液化危险化学品进行严格的充装管理。
17、中心不存在非法违法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行为。
18、中心检验人员能正确辨识重大危险源,并建立有档案、
采取定期检测、监控。
19、中心制定有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按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20、中心为检验从业人员提供有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正确佩戴使用。
21、中心严格按照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并落实责任追究制。
22、中心无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行为。
对于本次自查,中心领导特别强调要按照x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内东区安监发[2011]25号文件要求,逐项落实,不能流于形式。希望通过本次自查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我中心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Xxxx
二〇XX年六月三十日
危化品企业自查报告【2】
为了贯彻开化县教育局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保障学校和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校近期对化学品安全使用、管理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现就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
为了加强对学校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我校成立了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要求检查组成员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
二、建立完善的制度
仪器室、实验室各种制度齐全,均上墙公示。具体有《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使用制度》、《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仪器室管理人员职责》、《化学品使用登记制度》、《化学实验应急处理办法》等。
三、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学校为了加强对化学药品的管理,实行问责制,谁主管谁负责,出现问题,一查到底。科学仪器室、科学实验室由办公室主管,检查
组督促。
四、危险、剧毒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1、学校应建立危险、剧毒药品帐册,从购进、入库、领用、使用、处理都必须及时、准确做好记录,做到帐物、帐帐相符。
2、学校应将危险品(建立专门的橱柜)。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对危险品要作经常性检查。
3、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将危险分类存放,相互保持安全距离,严禁混放;强酸、强碱要上锁保管,放在不为外人轻易获取的地方。严格保管好各类化学危险品和剧,做到人离门锁。
4、任课教师领用危险、剧毒药品时,必须填写“危险及剧毒药品领用单”,获批后,才能向管理员按所需数量领取。领用的危险及剧毒药品在使用后,如有剩余仍由任课教师缴还实验室,并在原领用单上注明缴还药品的数量。使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教师及实验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5、化学危险、剧毒药品一旦发现丢失、被盗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公安部门。
五、废弃危险、剧毒药品的处置
试验后的危险及剧毒药品废液或残渣等应集中存放,由学校教师定期安全处理或销毁。在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六、检查情况
1、化学药品都能按照要求存放保管。
2、易燃品、易爆品有专门的柜子存放并加锁。
3、危险化学品有专柜,柜上加锁。
4、实验室、仪器室均有锁。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体系;化学
近年来,因化学因素导致的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不断递增,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容忽视。发生在2015年的8.12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案,共发现遇难者165人,住院治疗233人,累计出院565人。高校等重点实验室火灾化学品爆炸事故也不断攀升,2015年12月清华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一名实验人员死亡;同年4月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一实验室发生储气瓶爆炸事故,导致一名研究生死亡,4人受伤;成都一有机化学研究所一实验大楼发生火灾,继而引发连环爆炸,至少有4间实验室被烧毁。根据有关资料总结目前实验室常见的事故对象包括危险试剂、危险作业处置不当、事故灾害处置不当等。在这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试剂是乙醚、四氢呋喃、过氧化物、金属有机试剂、金属粉末、黄磷、二硫化碳、汽油、有机溶剂、硝化物、有毒有害气体;同时在涉及高温高压、明火、蒸馏等操作时都易发生事故。
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有一定的科研性属性,其具有试验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带来的风险也相对较高。目前,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认可的检测/校准/医学实验室近10万家,涉及实验室工作人员近百万人,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意识到,在确保实验室检测数值精准以及量值有效溯源的过程中,忽略了一项最为重要的项目,就是贯穿实验室人、机、料、法、环整个体系的安全问题。
目前未形成系统的检测实验室安全标准(针对检测实验室的国家标准),只有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781《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GB/T24777《化学品及其危险性检测实验室安全要求》等)国家参鉴澳新AS/NZS2243系列标准,出台了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检测实验室安全系列标准,针对管理体系的14个要素与GB/T27025管理要求要素基本对应,4.9、4.10、4.11要素根据安全体系需要做了调整。此次安全体系的建立其标准框架结构与GB/T27025完全一致,引入了国内安全管理规定,对应急准备和响应以及安全检查和不符合的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当发现实验室所进行的活动存在安全不符合因素时,应立即停止并即时采取改进措施,以及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系列标准为检测实验室提供安全运行的管理要求、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方法、通用安全程序、预防措施、安全操作要求、建议和信息等,其运行适用于检测、校准和科研实验室,标准的主题结构与GB/T27025兼容,是实验室最基础、最重要和应用最广的标准,二者兼容体系可快速集成,有利于与实验室认可相衔接。本系列标准将成为国家标准检测实验室领域的细化要求,注重了系统性,将为实验室提供全面的安全管理和安全运行指引。GB/T27476.5是安全系列标准中化学因素的指导性文件,与GB/T27025标准有一定的对应性,参照如下:
表一GB/T27476.5与GB/T27025体系要素对比表
一、实验室安全体系化学因素分析
控制实验室化学危险因素,主要是控制着火源,着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和助燃物发生燃烧或爆炸的能量来源。这种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还有电能、机械能、化学能、光能等。常见的着火源主要有以下七种:一是明火。如酒精灯火焰、煤气等火焰、电气焊明火等。二是高温物体。如点燃的烟头、发热的白炽灯、蒸汽管、暖气管等。三是电热能。如各种电热器具发热,电弧、电火花、静电火花、雷击放电产生的热等。四是化学热能。经过化学变化产生的热能。如燃烧生成的热,某些有机物发热自燃,化合物分解放出热等。五是机械热能。由机械能转变为热能。如摩擦热、压缩热、撞击热等。六是生物热,如微生物在新鲜稻草中发酵发热等。七是光能。由光能转变为热能。如日光聚焦等。
不同类的危险化学品混合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危险化学品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不利后果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时,一般认为这些化学品彼此不相容。不相容化学品混合后,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主要包括:大量放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起火灾、甚至爆炸;产生有毒气体;产生易燃气体。此外,危险化学品也可能与包装容器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彼此不相容,从而会降低包装的强度甚至使得包装破损,导致内容物泄露,发生事故。如某些对金属具有腐蚀性的物质装在了普通钢桶内,就会腐蚀钢桶,极易造成泄露。
二、化学实验室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实验室应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应以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工作区域内烟雾及粉尘的产生,减少潜在的事故的发生为原则。可采用大量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化学品使用风险,这些控制措施适宜合适、并与所使用的化学品及其处理方法相适应。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如下几种:一、风险的消除或替代,如使用不同的过程或使用不同的化学品;二、技术控制,如隔离或通风;三、管理控制或编制并执行处理程序;四、个体防护装备,使用个体防护装备是效果最小的控制措施,但仍应注重护目镜和实验室服装等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因为这是最普遍的二次控制措施。在使用这些控制措施时,应注意适当的规定以保证这些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要求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能力和资格,检测及辅助工作应经过授权,如维护清洁工作,维护清洁工作应以本实验室内人员为适宜。实验室应该建立有效的人员培训能力识别以及考核机制,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四、化学实验室危险源辨识
化学实验室危险物品的识别应从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化学反应活性、燃烧及爆炸特性、毒性、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物质特性可以从危险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获得,进行危险品的危险、有害性识别与分
析时,危险品根据国家标准可分为九类;对于工艺检测过程以及设备或装置进行危险源识别,要看其是否满足检测的需要,是否由专业有资质的厂家生产,特种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及使用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或许可证。是否具有必要的安全措施。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系统的分析,界定出系统中哪些部分、区域是危险源,其危险特性、危害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与物质转化为事故的转化过程规律、转化条件、触发因素等,以便有效地控制能量与物质的转化,使危险源不至于转化为事故。危险源的辨识方法有询问交流、现场观察、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法、风险矩阵法、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事件树分析法(ETA)、故障树分析(FTA)。
五、化学实验室危险源控制
危险源控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技术控制、人为控制和管理控制。一、技术控制:就是采用技术措施对固有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有消除、替代、隔离、通风、防护、监控等。二、人行为控制,即控制认为失误,减少不正确行为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人为失误主要表现形式有:操作失控、指挥错误、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断,无知,粗心大意,遗忘,厌烦,懒散,疲劳,紧张,忙碌,工作没有秩序,疾病或生理缺陷,错误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用品失效。三、管理控制,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则制度,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等。
六、总结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化学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和控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实验室应有效识别化学危险因素,对其采取必要有效的防控措施,并实现动态更新,使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刘锡建,徐菁利,唐博合金,燕方龙,肖稳发.化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探索[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05)
[2]王杰,刘晓鸿.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与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3)
[3]杨雅新,田涛,杨军,刚健,高东奎,刘永虎,任浩杰,苏显屹.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6(13)
[4]阿克木・色孜地汗.高校化学实验室污染控治及安全管理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6)
[5]李吉海.如何做好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J].化工管理.2014(24)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范文篇3
如何建立实验室安全风险预防管理体系?下面就实验室化学试剂和药品的购置、保管、使用、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谈一谈安全风险预防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化学试剂的一般管理
实验室试剂管理的首要工作是购置,所以实验室首先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请购、审批、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制度。要特别注意采购时要到有正规进货渠道的正规试剂店购买按照国家标准和化工部行业标准生产的试剂。对有经验的实验人员来说,观察试剂标签是判断试剂真伪的重要手段,可以避免买到伪劣试剂而影响试验。验收、入库工作也是一个认真、细致的工作,由于化学试剂种类繁多,同一种化学试剂还有优级纯、分析纯、光谱纯、化学纯等不同的规格,使得它们的含量、价格、用途都不相同,因而要注意验收、登记和分类存放。
化学试剂的保管是实验室人员的日常工作,需要管理人员有较高的化学试剂知识。一般的化学试剂按照单质、无机物、有机物、指示剂等分别存放。无机物和有机物要按照试剂的种类、规格而分别保管。化学试剂的质量是直接影响实验质量的因素之一,管理人员应有一定的试剂质量判断知识。一般开封后的剩余试剂较易变质,包括:1、试剂形状、状态的改变,如氢氧化钠由晶体变粉末状。2、试剂体积的改变,含挥发与升华,如装碘的瓶子试剂变少,并且瓶子变色不透明。3、颜色的改变,如长期存放的试纸变色,二氯化汞(HgCl2)、硝酸银(AgNO3)溶液出现沉淀;二氯化锡(Sn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和硫酸亚铁(FeSO4)溶液变棕色等。试剂出现以上现象,都可以判断试剂已有挥发或已变质。
二、化学试剂和药品的贮存管理
(一)化学药品
1、化学药品贮存室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有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室内应干燥、通风良好,温度一般不超过28℃,照明应是防爆型。2、化学药品贮存室应由专人保管,并有严格的账目和管理制度。3、室内应备有消防器材。4、化学药品应按类存放,特别是化学危险品按其特性单独存放。
(二)化学试液
1、装有试液的试剂瓶应放在药品柜内,放在架上的试剂和溶液要避光、避热。2、试液瓶附近勿放置发热设备如电炉等。3、试液瓶内液面上的内壁凝聚水珠的,使用前要震摇均匀。4、每次取用试液后要随手改好瓶塞,切不可长时间让瓶口敞开。5、吸取试液的吸管应预先清洗干净并晾干。同时取用相同容器盛装的几种试液防止瓶塞盖错造成交叉污染。6、已经变质、污染或失效的试液应该随即倒掉,重新配制。
三、危险试剂的分类及管理
化学试验室在工作中,要接触各种化学试剂、试样及化学反应过程所产生的气体、挥发物、烟雾等,这些物质中有的对人体有毒害作用,有的有强腐蚀性,有的具有易燃易爆性。实验过程中除了对检验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外,实验室管理人员本身应具有扎实的安全管理知识和试剂管理知识无疑是必备的条件之一。
化学实验室用到的危险试剂主要包括剧、强腐蚀品和易燃易爆品三大类,下面就危险试剂的分类和管理进行分别阐述:
1、剧
按照GB6944―86的规定,实验室用到的有:汞盐、铬盐、铅盐、砷化合物、亚硝酸盐化合物、多环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含氯含磷有机物等。(特别是剧)按照规定应该分柜存放、严格管理、定期清查盘点、严禁外流。其中某些剧物质,应按规定严格执行“五双制度”,即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用、双本帐、双锁管理。放的试剂室应通风良好,防止挥发和分解出的毒气在室内积聚;盛放的试剂瓶要密封良好,移动时轻拿轻放,以杜绝人与的接触。
2、强腐蚀品
实验室用到的强腐蚀品主要有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等物质。这类物质搬运时应轻取轻放,严禁撞击、摔碰和强烈振动,严禁肩扛背负。强腐蚀品一定要放置在牢固的试剂柜内,不要放在顶层或内层等取用困难的位置。和其它危险品一样,强腐蚀品也要确保安全管理、安全取用、杜绝外流。
3、易燃易爆品
实验室用到的易燃易爆品种类繁多。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熟悉这类试剂的性质和购置、使用、保管知识,做好安全消防准备工作,常抓不懈,提高警惕,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隐患。
在日常实验室管理中,危险试剂的安全管理还应注意如下几点:
1、实验用化学危险药品必须储存在专用室或柜内,不得和普通试剂混存或随意乱放。还要按各自的危险特性,分内存放。
2、化学危险药品室、柜,必须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懂得各种化学药品的危险特性,具有一定的防护知识。
3、化学危险品室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等,专管人员要定期检查。
4、定期对化学危险品的包装、标签、状态进行认真检查,并核对库存量,务使帐物一致。
5、对实验中有危险药品的遗弃废液、废渣要及时收集,妥善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存留,更不得随意倒在下水道。
6、危险试剂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如出现问题,除采取措施迅速排除外,必须及时向领导如实报告,不得隐瞒。
四、化学废料的处理
1、收集、贮存一般应注意的事项
(1)、各类废渣、废料、废液以及垃圾要分类收集存放。
(2)、能自燃或放出毒气的化学废料不能丢尽废品箱或者废水管道内。
(3)、不溶于水的废弃化学药品禁止丢尽废水管道,必须用适当的方法处理成无害物。碎玻璃和其他有棱角的锐利废料不能丢进废纸篓内,要收集与特殊废品箱内处理。
(4)、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将所收集的废液的成份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要十分注意。
2、处理时一般应注意的事项
(1)、随着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产生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因此,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然后分别加入少量所需添加的药品。同时,必须边注意观察边进行操作。
(2)、沾附有有害物质的滤纸、包药纸、棉纸、废活性炭及塑料容器等东西,不要丢入垃圾箱内。要分类收集,加以焚烧或其它适当的处理,然后保管好残渣。
(3)、尽量利用无害或易于处理的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