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范例(3篇)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范文
108班辛津津
尊敬的各位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时代的呼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后西方意识形态的进入。“感恩”这一词汇正从我们的视野了逐渐消失,目前朋中央到地方开展“感恩教育”已被提到相当的高度来重视,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感恩教育”就是要让我们每一位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教师,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在西方有“感恩节”,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有“施恩不图报”的观念。教育专家曹华这样说道:“感恩也是一种品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业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
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世界将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他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他们总认为许多事情都是理所当然应该拥有的,包括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老师呕心沥血的教导,旁人义不容辞的帮助……
因此,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学生内心深处的洗涤,让我们在不经意间的观察中,体会到母爱似海,父爱如山;在三言两语中,感觉到师爱如灯;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体验到友谊的缕缕春风。一个人的一生,需要太多的支撑。心存感激,才能深入体会,才会加倍珍惜。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争做一个成功的人”。感谢他人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母亲节时做心意卡,每天回家帮做一件家务,记住父母的生日,得到他人帮助后说声谢谢等,通过这些水事来学会感恩,每天心存感恩,生活起来也快乐。这样家庭、班级、学校及至整个社会也更加和谐。同学们,“感恩”并不遥远,作为新一代的学生,应该学会感恩,使学校充满爱的生机。
父母养育我们很辛苦,我们应该对父母感恩,同学不求回报地帮助我们,我们应该对同学感恩,老师辛勤教育我们,我们应对老师感恩,愿同学们在感恩教育的熏陶下,知道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许许多多人为我们付出,我们生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感谢这个世界,感谢父母、老师、同学,感谢爱着我们的亲人和朋友。愿“感恩”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里,使我们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懂得去孝敬父母。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懂得去尊敬师长。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懂得勤奋学习,真爱自己。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范文篇2
猛然之间,才发现自己已把那十五只蜡烛吹灭,已经进入了那十五岁的花季,五彩斑斓的花季。我托着下巴,傻傻的笑着,走进那个属于自己的电影院,追寻着昔日里生命中最珍贵的感动。
第一幕
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拥挤的医院中,我,躺在病床上。不知爸爸妈妈脸
上那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是泪水还是汗滴,他们两鬓的银丝没有经历世事沧桑的痕迹,只有对我的忧虑和期望。
第二幕
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头上扎着羊角辫,幼稚的脸上写满了我对大千世界的无知和渴望。老师则无私的把他的满腹经纶奉献给我们,教我们如何做人,教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报效祖国。
第三幕
我和同学们一起在十分钟的课间里做游戏一起探讨问题,一起快乐的成长。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范文
【关键词】感恩教学;角色游戏;渗透创设平台;家园配合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基本品德。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而当今中国社会,大多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过多的包办和过多的呵护,许多孩子缺乏健康的“行走“能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一个人是否有感恩之心,与他所处的环境,所受到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幼儿园是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对孩子的道德观念形成至关重要。3-6岁的幼儿教育是孩子终身奠基的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注意加强对幼儿的感恩教育对目前处在娇生惯养环境中的中国孩子尤为重要。幼儿园应该如何运用有效途径,培养幼儿感恩意识呢?通过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体验恩情
幼儿对游戏有天生的兴趣,每一天幼儿都参与许多游戏。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如娃娃家、医院、公共汽车等,让幼儿自我体验感恩教育的情节、内容。如“娃娃家”游戏中,要求幼儿抱着一个小娃娃去走路,吃饭等等,让幼儿体验妈妈的辛苦,从小事中学会感恩,学会回报,促进幼儿学会感恩妈妈,感恩爸爸,感恩所有关心自己的人。对生活充满爱与希望,感受关心他人的快乐,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感恩的满足与幸福。
二、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角色扮演是让幼儿根据一定的情节,扮演某个角色并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该角色特征,从中体验该角色的心理感受,进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做出恰当的反应。通过移情教育和孩子的亲自参与行动,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角色扮演,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在听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复述故事和进行情境剧、角色表演等。
三、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节日,比如三八妇女节开展主题活动:我爱妈妈,通过对妈妈工作生活等情况的了解与讨论,了解妈妈的辛苦,学会尊重妈妈、关心妈妈,关爱妈妈。教师节开展“巧手做贺卡,喜迎教师节”活动,巧手制作了贺卡,献给自己的老师,为老师们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重阳节开展“祖孙同乐”活动:幼儿为爷爷奶奶念儿歌、喂爷爷奶奶吃香蕉、给爷爷奶奶敲背、捶腿等,这些活动帮助促进孩子们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情感,培养孩子尊老爱老的意识。通过这些具体的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得到的无私的关爱,学会感恩与回报。
四、在常规教育中创设感恩平台
在每天的晨间谈话中,老师有意识的安排一些“我为XX做什么?”“我为妈妈做了什么?”等话题,让全班小朋友都来分享为亲人服务劳动的快乐。让幼儿去发现感恩行动的快乐。使幼儿明白:父母养育孩子的不易,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爱,促使幼儿不断由“被爱”向“施爱”转化。每天的早操前进行“感恩的心”手语表演,让幼儿自然的从表演当中体验到了关爱带给人的喜悦;各班开辟幼儿“感恩心语”栏目;要求幼儿画出他所感激的人、事或物,教师记下孩子所说的话,粘在栏目上。
五、创设情境开展“感恩”主题活动
创设有趣的情境以及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去体验、感受,渗透感恩教育。如:(1)开展了“老师的一天“的主题活动,活动的重点是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活动的第一天我们给孩子布置任务请幼儿观察老师在一天里做了哪些事情,你觉得哪件事情老师很辛苦,然后请个别幼儿参与活动感受老师劳动的辛苦,如:我们请小朋友自己擦桌子,请个别乱丢纸屑的小朋友也尝试用扫把扫地,当孩子忙得满头大汗后我们组织幼儿谈话,通过活动感受老师劳动的辛苦,对老师产生尊敬、喜爱的情感。(2)开展“我来当妈妈”的活动,学习做妈妈,了解妈妈的辛苦,体会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到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和父母的无私奉献和关怀分不开的,从而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关心周围的世界,有效地促进感恩意识的形成。
六、加强家园配合,促进感恩教育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