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高层住宅平面设计范例(3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1-14 手机浏览

高层住宅平面设计范文

关键词:住宅设计;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几年我国住宅建设的高速发展,不但使国内许多与住宅建设相关的企业都积累了很多开发经验,同时也使我们设计人员对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总结,为今后的住宅建设提供了更好的经验和教训。以下是本人对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一点见解,希望与同行共同探讨。

(1)高层板式住宅,设一个安全出口时,单元之间应设防火墙,窗间墙宽度

(2)根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第5.1.1条、《住宅设计规范》第3.1.1条规定:“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现在有些小面积住宅,没有按此规定只设一个较大面积的起居室(厅),一个卫生间,卧室和厨房都在起居室空间内,是不符合以上规定的。

(3)根据《住宅设计规范》第4.5.4条规定:“住宅与附建公共用房的出入口应分开布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第9.1.3条规定:“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入口和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高规》第6.1.3A条规定:“商住楼中住宅的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而不少设计在住宅建筑的低层和地下室部分设有商店、娱乐场所、办公、仓储等公共用房,特别指出的是,有些住宅工程设计,由于住宅间距不能满足日照间距的要求,在住宅低层部分,改为其他用途如商店、办公等,其出入口与住宅的楼电梯合用,是不符合以上《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根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第9.1.3条规定的说明,直接为住户服务的物业管理办公用房和室、健身房等活动场所,其出入口可与住宅合用,应在设计图或设计说明中交待清晰。

(4)根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第7.2.2条、《住宅设计规范》第5.1.3表5.1.3条规定:“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设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离地高度低于0.5m的门、落地窗的洞口面积不计入采计面积内,洞口上设有明阳台、外廊等进深大于1.0m时应按70%计算),有些大进深、大面积的起居室、卧室等房间均未符合以上的规定。

(5)根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第7.2.4条规定:“住宅应能自然通风,每套住宅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5%”;《住宅设计规范》第5.1.5条规定:“卧室、起居室、明卫生间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厨房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60m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第5.2.4.3条规定:“住宅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所在房间面积的1/15(封闭阳台的外窗开启面积比应把房间面积加阳台面积计算)”,而发现使用推拉外门窗的不符合以上规定的较多,在设计时应加以注意,并最好满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1/15的规定。

(6)根据《住宅设计规范》第5.1.4条规定:“单朝向住宅应采取通风措施”,在一梯多户的住宅设计,存在此问题的比较多。解决的方法,可采用户门上方开设通风亮子,下方设通风百叶或机械通风装置,也可在设计说明、门窗表中交待。

(7)有些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下部,未设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且阳台未封闭,在出入口应设雨蓬等安全措施,有些设计未交待,不符合《住宅设计规范》第4.2.3条规定。

(8)“住宅建筑应在首层出入口(单元门)安装电控防盗门;住宅底层车库内通往各单元入口处也应安装电控防盗安全门”。有些设计未交待,特别是地下车库、自行车库、库房、地上连廊、出屋面等部位通往各单元的入口处均未交待安装电控防盗安全门,对各单元内住户安全防范造成威胁,户门应采用安全防盗门,并在平面图中标注和在门窗表内说明。

(9)《住宅设计规范》第4.2.4条规定:“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处应按户设置信报箱”,有些设计未交待,有些信报箱设在单元电控防盗门之内,不利于信报箱的传送,如设在住宅入口处门厅内时,电控防盗门应设在门厅通单元楼、电梯间处,信报箱设在门厅外侧,应设防雨装置。

(10)根据《高规》第6.1.2条规定:“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在设计中,有不少19层以上的板式住宅,为了不设连廊,节省公共交通面积及减小对设有连廊时对住户的干扰,也设剪刀楼梯解决两个安全疏散出口的问题,应按每个住宅单元作为塔式住宅设一个防火分区来考虑,但作为单元式联塔之间的墙应按防火墙,其两侧的外墙间距应≥2.0m。

(11)根据《住宅设计规范》第4.1.7条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住宅设计规范》第4.1.8条规定:“单元式高层住宅每个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从电梯的维修及发生故障时影响住户正常使用的角度来看,十层以上单元式高层住宅,每个单元最好设两部电梯,单元之间可不设联系廊,公共交通分摊面积也可能比加设连廊还省。

(12)根据《高规》第8.2.2.1条规定“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平方米,不应小于3平方米”,许多设计都存在此问题,特别是采用推拉外门窗时,应在设计中注意,如不能满足以上规定的应采取正压送风的机械防烟措施。

(13)根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第9.1.6条注解,住宅的层数应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0m,余数≥1.5m时都应按1层计算(除9层及9层以下的住宅,根据《建规》第1.0.2注2规定,住宅顶部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可按一层计算),有些设计11层顶部两层一套的跃层,应按12层设计,按照《高规》第6.3.1.3条规定应设消防电梯。18层顶部两层一套的跃层,应按19层设计,按《高规》第6.1.1.2及6.2.3.3条规定,应设连廊及防烟楼梯间,否则,是不符合规范规定。

(14)设有车库或停车位的联排式住宅、别墅等,车库(停车位)通往住宅内部应设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车库(或停车位)的外墙门窗洞口的上方应设不小于1.0m的防火挑檐或不小于1.2m高度窗间墙,否则,即不符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第5.1.6.5.2.6条规定。

(15)根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第5.3.1条规定: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建筑入口及入口平台应符合第5.3.2、5.3.3、5.3.4条要求,特别提出的是供轮椅通行的门净宽不应小于0.8m(门洞宽应≥1.0m),门把手一侧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m的墙面宽度,入口处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坡过渡(含一层门厅及卫生间室内外高差)等,均未在一层平面及卫生间详图中交待。

高层住宅平面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风格,高层住宅,地域特征

1.高层住宅建筑风格形成的因素

可以理解为群体、平面、立面等特征的集合。建筑群体特征如行列式、院落式、对称式、自由式布局。美国高层住宅的高度、样式都曾经领导世界潮流。芝加哥、纽约分别成为高层办

公楼和高层住宅的发源地。细高、退台与尖顶一直是纽约高层住宅的主要特征。芝加哥高层住宅仍然带有沙利文机能主义遗风,形体方正、檐口平直、极少装饰。与纽约芝加哥强烈反差,迈阿密高层住宅形态丰富,色彩热烈,与其海滨风光和休闲城市氛围非常吻合。如果说美国高层住宅阳刚气十足,那么加拿大高层住宅则尽显阴柔之美。多伦多、温哥华的高层住宅常用柔美曲线、丰富色彩和生动细节,形成生动、典雅的外观。建筑平面特征(户型、楼型)如板式、塔式,一字形、十字形等,如美国住宅平面方正、香港住宅凸凹、荷兰住宅几何化、澳大利亚住宅自由。建筑立面特征反映在体形、表面、细部等方面,如美国住宅多为三段式板楼、退台式尖塔,香港住宅大量采用凸窗,澳大利亚住宅喜用波浪形阳台。高层住宅之所以呈现不同的地域风格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客观因素包括自然、城市、社会等环境条件;主观因素包括建筑师、开发商、政府官员、大众的喜好与追求等。

1)地理位置

温度、湿度、日照、台风、地震等自然环境条件对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产生直接影响。如寒冷地区住宅,大间距行列式布局以利获得充足阳光,封闭的外观有利防风保温,深色外墙有利于吸收热量;热带地区住宅则间距小、外观开敞、色调浅淡。日本住宅形体简单、敦实有利于抗震;马来西亚地处热带,杨经文设计槟榔市MBf大厦(1993年建成,31层,办公住宅综合体)内部设置多个两层高的空中庭院,遮阳和通风效果好(图10)。印度气候干热,柯里亚设计的高层住宅立面厚重,遮阳而保湿作用。

2)城市历史、形态、规划等对高层住宅特征影响深远。

住宅地域特征的思想根源。道、儒、释思想相互融合。如道家崇尚自然,表现为建筑与自然共生,儒家强调伦理,表现为建筑的等级层次,佛教主张节制修行,表现为建筑上朴素、空灵。在中华文化大背景下,也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历史文化名城常见对称中轴线,现代城市多为自由形态。伦敦、巴黎等欧洲城市,历史建筑众多,高层建筑发展受到一定约束,而荷兰鹿特丹在二战中城市被炸为平地,高层建筑设计反倒没有了历史的羁绊。阿联酋首都迪拜位于沙漠和大海边缘,高层住宅呈现了人造绿洲和岛屿奇观。

3)借鉴历史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可作为凸显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表现手段。中式建筑院落空间布局、木结构材料、斗拱飞檐样式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此外,不同时期的风格逐渐演变,如唐宋大气、明清的华丽;不同地区建筑样式差异明显:如北京合院、客家土楼、徽州民居、庙宇等;皇家与私家级别分明,如皇家宫殿别院、私家民宅园林等。

4)尊重自然环境

由于城市土地的缺乏,在一些大中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变化大,东南西北各地建筑外观也应表现出气候上的差别。北方寒冷,板式楼更合理;南方闷热,塔式楼更适宜;西部高原日照强烈,住宅宜小窗厚墙;东部沿海多雨潮湿,住宅宜大窗透空。

5)大胆创新

建筑地域特征具有稳定性,但不等于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当社会经济、文化等地域特征形成的基础发生变化时,建筑特征也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就无法延续。简单照搬传统可能造成虚假和经济浪费后果。此外,对于众多新兴城市而言,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可能尚未形成,更需要创新。应该鼓励建筑师在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尊重建筑科学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创造新的地域建筑特色。

6)关心居民需求

近20年来,中国高层住宅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当下中国高层住宅外观相似,地域特征模糊,由此削弱了城市特色,加剧了“千城一面”状况。更有甚者,许多楼盘钟情异国情调,照搬港式、美式、欧式样式风格,出现了虚假与错位的地

域特征。此外,由于城市大规模拆旧建新,高层住宅切断了城市发展脉络,造成居民对城市记忆的缺失。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整体上处在现代化初期,中低收入家庭占最大比例,高层住宅的主体应该是中小户型、经济实用型住宅。建筑外观设计应该满足内部的自然通风、采光、节能要求,避免繁琐装饰;增加阳台或露台改善居住品质;精心布置园林绿化营造良好的公共居住氛围。

2.在高层住宅的这种发展中,延伸到建筑风格的传统与创新的框架中加以判断,似乎高层住宅乃西方泊来的“现代”品,大众的喜好决定住宅市场的发展方向。大众往往无意识地选择洋风而轻视传统。此外,中国发展迅速、房地产市场浮躁,建筑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讨地域特色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为中国高层住宅的地域特色抛砖引玉。

1)道、儒、释思想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作为凸显中国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思想根源。

2)生活习惯

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引导住宅户型、楼型、外观的设计取向。如为满足中餐烹饪要求,中国住宅厨房需要自然通风采光;而欧美的西餐制作对厨房的采光通风要求不高。内廊式和中庭式住宅对管理和公共秩序要求较高,在日本比较常见,而在其它地区很难被接受。

3)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尽管继承传统是个充满争议和困难的问题,但还是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建筑师李祖原坚持“中国式建筑”的设计理念,他设计的等高层住宅,从总体布局、户型到外观细部,力图表达建筑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

4)建筑施工方法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欧美高层建筑以钢结构为主,而香港和中国高层建筑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前者外观轻巧、光洁,后者厚重、坚实。各国建筑法规不尽相同,高层住宅设计受到的限制也不一样。美国1916年颁布的分区规划法对街道的开放率作了限定,因而高层建筑多为退台式塔楼。香港建筑法就规定住宅厨房、卫生间必须自然通风采光,从而划清了港式与美式住宅的界线。依据我国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国高层住宅出现了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不同样式和概念。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凸窗实用而不计入建筑面积,因而十分流行。

5)设计师因素

高层住宅平面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中小型住宅,设计方法

Abstract:smallandmedium-sizedhouseusuallyrefersto90squaremetersofresidential,accordwithminiaturizationfamilyneeds.Becauseoftherapidriseinhousepricesorworkenvironmenttheneed,smallandmedium-sizedhousewasfavorredbymoreandmorepeople.Smallandmedium-sizedhousecanreachtheareaisnotlarge,completefunctions,thestandardisnothigh,highlevel.Butinthesmallandmedium-sizedresidentialdesignproblems,andtheauthorofthepaper,andthedesignmethodoftheresearchtosolve.

Keywords:smallandmedium-sizedhouse,designmethod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毕业生及创业人员都选择在大城市安家立业

目前我国可以说世界上在建设住宅数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但建的多不代表就对,很多不合时

宜的住宅也在大需求量的条件下应运而生。在一些大中城市,“豪宅”的比例不断增加,普通商品住宅也出现套型变大变奢的趋势,造成住宅结构失调,普通居民买不起房,政府部门要求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以此拉动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相当多的住宅设计没有按照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导致住户购置后还要进行一番“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对承重墙、管道井等进行拆改,造成房屋安全存在隐患。这就要求设计师、开发商们更多地进行工程回访,了解和掌握住户们的心态及需求,及时发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做到空间设置精细化舒适性强,为业主们提供更方便、合理、舒适的居住空间。

1中小型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型住宅一般指的是9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符合小型化家庭的需求。由于房价飞速的上涨或工作环境的需要,中小型住宅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中小住宅一样可以达到面积不大、功能全,标准不高,水平高。但在目前中小型住宅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对其进行总结,并研究出解决的设计方法。

1.1楼间距不足,室内采光暗

住宅间距是有明文规定的,各个城市也对间距做了地方性规定,很多开发商为了能多盖

房屋,无视国家现行标准,一般1-2层的房屋很难得到阳光的照射,住宅日照遮挡严重。阳

光照射是居民生活的最基本条件,尤其是在寒冷地区,日照多儿童以及老人尤其重要。在进

行中小型住宅设计时,为了避免出现10平方米以上的暗厅,通常会采取中部暗厅开口,形

成狭长的大房间的变换设计,这种设计会浪费房屋空间,使用不便,也不符合起居厅采光标准中规定的侧窗采光要求窗地面积比大于1:7的规定。部分住宅设计的室内空间均为不利朝向;部分住宅在住栋套型组织中一些户型的套内所有居住空间外部全部做成阳台,使得居住空间均为间接采光,造成采光日照不足。这些现象在如今的中小型住宅中非常严重,大大降低了室内的采光度。

1.2室内通风不畅

在一些住宅内存在室内空气严重污染,威胁居民健康的情况,这是由于室内通风不畅

空气不流通所造成的。

1.3小面积选用跃层

在中小型高层住宅设计中,进行跃层设计是近几年来流行起来的。以前的跃层式住宅一般出现在独户二层住宅中。但目前在高层住宅中出现的跃层式住宅,是为了追求新颖的变化以及增加空间感。在室内设计带楼梯的跃层式住宅,不利于老人或儿童上下使用,而且,楼梯势必会占用一定的房内面积,对于小型的套型住宅就更不合时宜了。所以,在中小型高层住宅中进行跃层设计是没有必要的。另外,如果设计的跃层楼梯较窄,坡度较大,尺寸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1.4“欧式”建筑风格成风

开发商为了更好的吸引住户购买房屋,在住宅外部做繁锁的欧式装饰,在顶部做几层高的穹顶,这些东西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装修一般看个人爱好,部分人认为欧式风格的建筑更美观,高档,所以极力推崇。对我国来说,建筑市场还不规范,现代建筑设计并不到位,没有很明确的设计理念,所以很多人就盲目的追随在国际上已然落后的建筑风格。而且欧式建筑造价高,不利于现代化施工,国内的施工人员对于欧式建筑风格不舒适,对其建筑做法不了解,一味的拼凑,最后出来的就是不伦不类的四不像。

1.5大进深出现“黑屋”

近来年,一些城市的住宅设计采取大进深平面,有些住宅进深达15米以上。大进深有益于增加住宅容积率,多出面积,也有利于住宅节能,但必须在满足住宅设计规范规定的条件下加大住宅进深。目前一般常见到的大进深住宅,往往室内中部出现“暗厅”,或房间的形状狭长,中部采光不足。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无直接采光的厅,其使用面积不应大于10平方米。”以有效保证日照,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维持健康生存。有些大进深住宅无直接采光的暗厅面积大于10平方米,甚至有面积20平方米至30平方米的大暗厅,显然违背现行国家规范的规定。

2中小型住宅建筑设计方法

2.1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居住水平的提高。反映在居民功能上的一大特征,就是功能空间专用程度的提高。功能空间的专用程度越高,功能的使用质量也就越高。文明的分室标准要求是食寝分离.起居与主卧室分开,工作同学习空间独立。

2.2平面布局面的多元性、变异性和差异性居住者层次不同,审美意向和价值取向不同,家庭结构各异,对住宅要求就不同:同一居住者不同时期对空间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与选择,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时,除厂提供丰富多样的套型平面外。同时也要求住宅的平面布局能适应这种变异性和差异性。“部分灵活”的单元大开间,茧有固定的厨房、卫生间、人口和单元的形状,但可划分成不同的平面布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2.3厨、卫布局完善合拍。厨房是家务劳动集中的地方,是否适用不仅取决于有一定的使用面积,而且也取决于形状和尺寸是否适合布置设备及操作。根据洗、切、烧的操作过程,厨房的台面呈L型及H型柜式布置较合理,并要求有足够长的台面能置放电饭煲、微波炉等家电。卫生间应随套型面积的扩大也相应增加,一般卫生间有浴缸、坐便器(马捅)、洗脸盆(池)等。蛊洗室分设后,上部空间可设吊柜,也可与厨房人口结合,留出一个完整的墙面作为用餐空间。

3结论

当前.住宅建筑设计已进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竟争与比较的时代,设计人员应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负责、严肃对待,不要赶时髦、的4本原则,出风头。在设计时只要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理念,那住宅设计就会避免出现以上问题。

参考文献

【1】曹宏伟.浅析中小型住宅户型设计的内部空间尺度,[J].建筑•建材•装饰.2010,11(3).

【2】齐征,徐倩.中小型户型住宅厨房设计研究[J].河南建材.2011(5).

【3】陈俊.城市中小户型住宅居住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思考,[J]中国房地产业.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