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施工论文范例(3篇)
高层住宅施工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高层;房建;施工技术;分析;思考
当前,我国的城市人口日益增多,住宅用地明显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速度,而高层住宅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住房紧张的局面,提升住宅用地的居住数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房建施工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更安全、更迅速的施工也指日可待。本文基于高层住宅的主要特点,对高层房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高层住宅的主要特点及分类
1.高层住宅的主要特点
由于科技和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住宅成为了时代的产物,也成为了现代化的象征。高层住宅也就是十层以及更高层的住宅形式。首先高层住宅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施工期较长,就要求制定更加严格的施工组织,以避免和减少中途修改的情况。其次,高层住宅有很多的剪力墙和阳台,所以对于垂直度有非常高的要求。另外,对于火灾、水灾的防护方面,高层住宅相对来说要更加注重。最后由于高层住宅的居民较多,涉及到的住户的利益也并不简单,只有提升工程的质量,才能避免住户的投诉和纠纷。
2.高层住宅的分类
以外部体形来看,高层住宅主要包括塔式、墙式以及板式这三种不同的形式。其内部空间组合主要包括单元式和走廊式。而从楼层的高度的角度来说,主要分为四类高层。一类高层是指九到十六层的住宅楼,二来高层是指十七到二十五层的住宅楼,三类高层是指二十六到四十层的住宅楼,四十层往上的住宅则是超高层。
二.高层住宅房建强度控制技术
高层住宅的施工属于非常巨大的工程量,施工期相对来说也非常的长,这样再施工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影响施工的因素。在高层住宅施工时,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一个高层住宅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强度一旦不符合规定,那么这一高层住宅的质量一定存在问题。所以想要控制高层住宅房建强度,就应先对混凝土强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首先,应在施工前,对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做好准备工作,同时根据工程的需要配比出相应强度并且符合强度等级要求的混凝土。在配置的过程中,严格检查混凝土,按照要求做好级配实验,以免发生用于施工的混凝土不合格的情况。另外在进行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砂石的配比以及沙的含水量,因为砂石配比和沙的含水量不符合标准,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还有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状况,选择合理的输送混凝土的方式。以免由于输送方式不当,降低混凝土强度的情况。
三.高层住宅房建施工结构控制
与其他住宅建筑相比,高层住宅具有较为复杂和特殊的结构,在进行高层住宅施工时,必须注意对其的结构控制。高层住宅的结构控制要点主要分为这几种:首先,高层住宅中,剪力墙的数量非常多,很可能出现成型之后的剪力墙与设计图纸不一致的情况,而且剪力墙在成型之后却不能变动,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局面的发生,应严格的控制混凝土机构垂直度。除混凝土结构垂直度之外,混凝土结构的水平度以及平整度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虽然与剪力墙相比,楼板的安装工程量较少,但是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水平度和平整度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一般的高层住宅的外墙都会采用喷涂或者作饰面砖的方式,使整个楼看起来更加美观,并防止渗漏,对于这些工序以及材料上的控制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四.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技术
1.标高控制技术
在高层住宅房建质量检测中,标高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能够直接影响高层住宅的施工质量,所以严格的进行标高控制。在进行高层住宅房建工程中标高验收时,主要是在各楼层中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在施工初期就开始严格的控制各个楼层的标高,对于高层住宅房建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标高控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首先对红桩点的引测进行规划,控制基坑工程标高、基础工程标高、一层以上平板、墙体标高,而每一层的轴线上,用四个或者更多的洞向上引测,定位出标高。在标高控制的过程中,复合多层标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确保四个或者更多的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各层的标高达到正确的标准。
2.垂直度控制技术
高层住宅的垂直度能够直接决定此高层住宅的质量以及使用年限,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做好高层住宅垂直度控制工作,以提升高层住宅质量。当前我国高层建筑工程中垂直度控制主要是采用激光仪、经纬仪以及加重锤这三种仪器来进行。其使用方法是:首先可利用加重锤和激光仪的内外双腔来进行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校监,通过这种形式进行校监,能够使一起的竖向误差一定程度上减小,从而更加有效的进行高层住宅的垂直度控制。
3.防裂缝技术
由于温度应力的作用,在进行高层房建施工时,会使高层住宅的顶层发生裂缝的情况,所以对于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来说,放裂缝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高层住宅房建的防裂缝技术施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墙体砌筑完成之后,应留有一段预留的时间,然后再进行瓷砖镶嵌。抹灰之前,一定要在材料间的接缝处加一条钢丝网带。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在进行混凝土楼板浇筑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配比混凝土,保证混凝土的强敌和浇筑质量,同时注重后期的养护,从而有效的避免斜向裂缝的产生。
4.沉降观测信息化技术
高层住宅房建的沉降观测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保障高层房建的施工质量。沉降观测信息化施工技术主要利用先进的仪器以及测量元件采集和分析施工现场的沉降量,实时的监测施工现场,对观测的沉降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使高层住宅施工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进行沉降观测信息化施工的过程中,应认真对照相关规范和地质勘测资料,对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还要严格按照制定的观测方案执行观测任务,使观测的结果更加准确、有效,从而避免高层住宅房建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切实的保障施工的安全性。
五.结束语
房建施工技术决定高层住宅的质量以及其使用年限,应充分的意识到房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重点研究的课题。提升高层房建施工技术,从而有效的加强高层住宅的安全性,延长高层住宅的使用年限。想要有效的提升高层住宅房建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大量的投入科技,通过标高控制技术、垂直度控制技术、放裂缝技术以及沉降观测信息化技术,从而使高层住宅房建工程的施工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作为现代化的产物,高层住宅象征着现代化和行业发展趋势,所以大力的发展和完善高层房建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的一个目标。我们应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提升高层房间施工技术,促进我国在高层住宅建设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二勇.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技术与措施[J].城市建设,2012(23).
[2]朱占辉,郭广利.浅析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技术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2(20).
高层住宅施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施工要点;控制与优化
引言: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高层住宅建筑正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由于高层建筑的特点是层数多,高度大,结构类型多样,体型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工艺技术要求高,施工工期长,工序繁,交叉作业多,受力特点、设计依据与一般多层建筑有很大不同。因此,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其施工要点等问题高度重视。
1.高层住宅建筑施工要点控制与优化
1.1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机构的控制与优化
对于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的控制,不论是单体高层住宅建筑,还是小区的群体高层住宅建筑施工,首先都应从控制“人”开始。施工相关人员作为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的主体,对施工要点控制也很重要。施工相关人员主要包括项目的建设方和项目的施工方。作为项目的建设方,在考察和选择施工单位时,不仅仅只是看重施工单位资质等级、技术水平、工程业绩和经济实力,也应对该单位组织机构形式和即将投入该项目的人员状况的引起重视;作为项目的施工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任何施工人员都应该服从、执行已编定的方案。同时,应该选择一支有操作经验、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和一位素质全面、能力强的项目经理。
1.2高层住宅建筑“三线”的控制与优化
对于高层住宅建筑来说,轴线、标高、垂直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其三者若是控制不好,会对高层住宅建筑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时会危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涉及面广,施工环境复杂,作业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的一大难点就是“三线”的控制。
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的要点控制上,要注重“三线”控制的把握,其中对轴线、垂直度、标高等都要有严格的控制点。首先是对轴线的控制。爬架立杆垂直度应控制在1/400以内,每面架横杆水平高度差小于50mm,外加延长方向平直偏差不大于20mm。穿墙(梁)预留孔,应按整体爬架设计平面、里面位置准确预留。孔洞的水平距离误差应控制在4mm以内。内立杆安装距离墙面误差不大于20mm。需加工的构件,穿墙螺栓、工字钢、角钢、钢板均采用普通热轧钢。加工的关键是焊接质量。各焊缝均为满焊,寒风厚度在6mm以上,焊接后用焊缝角尺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补焊,焊缝中若夹有焊渣或气泡要打掉重焊。其次是对垂直度的控制。应该要根据高层住宅建筑的柱网布置情况,先确定好高层住宅建筑的四个边角柱,并注重边角柱的模板安装,主要是沿着柱外层上弹出层的厚度线,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确保垂直度为100%之后,接着就对准模板外边进行加固,浇筑混凝土,通过以四柱为基线,就能准确的控制正面平整度,完全把握好垂直度。最后是对标高的控制。先对高层住宅建筑的每层预控轴线的四个洞口进行标高的定位处理,并辅以多层标高综合的复核运用,然后给以水准抄平。在高层住宅建筑的四角、四周都是设置复核点,以确保每层面的四个洞口控制点与外层复核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从而实现对标高的控制。
1.3高层住宅建筑的强度控制和优化
高层住宅建筑中,虽然很多外墙已逐渐地被其他特殊的材料(钢化玻璃、钢板以及其他高强度材料)所替代,但是混凝土(现在多使用商砼)仍然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混凝土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物的强度。高层住宅建筑商砼使用量大,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导致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控制和优化好建筑强度很有必要!
(一)加强对商品砼的养护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泵送商品砼不仅能很好地缩短工期,而且也能较好改善施工性能,因此高层住宅建筑多采用泵送商品砼。某些工程使用显示:即使在严格按照要求选择一定强度的商品砼的情况下,仍会出现混凝土强度不够的状况。据有关专家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可见养护对于建筑强度很重要。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优化:1)在二次抹面后,立即用塑料薄膜盖,保持砼面湿润;2)柱模板拆除后,用一层塑料膜包裹起来,并设专人浇水养护;3)墙体采用塑料薄膜包裹进行养护;4)覆盖浇水养护。
(二)加强对砼强度的评价
加强商品砼强度评定,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根据国家对《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规定,对商品砼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根据施工进度周密地制定混凝土浇筑计划,所浇筑的部位,根据工程量分析出混凝土用量。养护试块的制作应联系现场实际,按照严格的标准放置在砼结构或构件上进行同条件养护,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执行国家规范要求,以保证试块的真实性。
1.4建筑裂缝的控制与优化
在建筑施工时,混凝土在早期有可能发生收缩,导致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在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易受到内部约束而开裂。一般通过改善施工要点控制和完善优化措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要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另一方面要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重视对结构钢筋的配置,对采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120mm与墙等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端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用钢丝网进行处理,特别要注意梁底的砌体要求,屋面保温层与隔气层也要合理设置。此外,要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网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等。
1.5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设施的控制与优化
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的用电安全控制上,可以设置电房,采用两级保护、三级配电的方式,并采用三相五线制电源电缆的控制,并配备点想和开关箱,确保高层住宅建筑的用电需要。同时,要围绕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中的整体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消防设计,融入到具体的施工之中,在设计的前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全面熟悉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图纸要求,在形成图纸会审以及交底的基础上,熟悉图纸的每一个细节和要求,并对这些设施做好标志及保护措施等。做好现场的调查和故障排除工作,对涉及到施工障碍的因素,做出分析总结,加强指导和服务,确保消防设施安全的前提下,避免出现任何的差错。
2结语
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上,结合对现代施工技术的要求,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施工工艺,加强对施工管理机构、“三线”、混凝土强度、建筑裂缝、消防设施等施工要点的控制与优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对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效率,安全和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勇.论述高层建筑施工要点的控制[J].工程管理.2013(03).
[2]邓伟光.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若干问题与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2012(28).
[3]杜旭杭.高层建筑施工要点初探[J].建筑技术.2009(15).
[4]王涛.王超.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分析[J].科技信息.2013(18).
高层住宅施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发展概况,优越性,问题,前景
1、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要求建造住房的快速性、住房的个性以及住房绿色环保性都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论文参考。堪称绿色结构”的钢结构住宅就是其主流产品。钢结构住宅的建造如同装配一台机床、组装一辆汽车,这样的速度确实令人难以想象。但从目前形势来看,这种从工厂流水线上走下来的钢结构住宅将是中国住宅发展的方向。本文简要论述了钢结构住宅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其优越性,并就我国今后发展钢结构住宅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2、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概况
钢结构住宅在欧美已经有百年历史,由于具备其他结构无法比拟的优点,钢结构住宅已给住宅建筑产业带来了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从设计!施工!到一系列新材料的使用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因而在国际范围内代表了未来的住宅发展方向。在美国普通的低层民用住宅中,采用轻钢结构,特别是采用镀锌轻钢龙骨作为承重结构体系应用于住宅建造所占的比例,从90年代初的5%已发展到现在的25%左右。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国也早已把钢结构用于住宅,并研究开发出完整的节能环保型的轻钢住宅结构体系。
我国钢结构住宅起步很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化的轻钢别墅也进入我国,如上海龙柏饭店!大连桃园山庄!北京光明公寓等,这些别墅大都供外国人居住。近几年,苏州!广州又从美国!澳洲引进2~3层别墅,其房屋的承重骨架!围护结构的设备等全套从国外引进,中方只负责基础、地坪及房屋构件的组装。我国的钢结构住宅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建筑还是近二三年才发展起来的。目前,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地开展低层、多层和高层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已经建成30多万平方米,但还处于研究和试点工程阶段。
虽然,钢结构住宅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这种新型建筑体系有可能使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等行业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基于这一点,为了推进住宅的产业化,国务院于1999年在第7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发展钢结构住宅,扩大钢结构住宅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加速住宅产业化过程,对我国建筑、冶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可见,钢结构住宅,是我国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必将成为住宅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
3、钢结构住宅的优越性
钢结构住宅建筑是以工厂化生产的钢梁、钢柱为骨架,同时配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建造而成,其中主要承重骨架是由钢构件或钢管(圆管或矩形管)混凝土构件所组成。在住宅建筑中应用钢结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
钢结构体系轻质高强,可减轻建筑结构自重的30%,大大降低基础的造价;钢结构是柔性结构,有很好的抗震,同时结构安全度高,受损轻,而且由于钢材便于加工,灾后容易修复。
3.2功能区分割灵活
传统的砖混、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自重大,进深和开间相对较小,梁、柱粗大,空间利用率较低,而且拆除不便。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审美观的改变,使用功能要求的需要,因而开发坚固耐久、多功能、大开间、易于改建,便子拆除的新型钢结构住宅,则是住宅建筑和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钢结构住宅户内有效使用面积可提高6%一8%,寿命可达90年以上,成本可降低5%,建筑风格更灵活丰富,户内空间可多方案分割,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3工业化程度高,施工方便、工期短
由于钢结构构件可以实行工广化生产、尺寸精度高,现场安装方便,所以现场作业量小,工业化程度高,施工方便。同时,由于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加快了施工速度。另外,钢结构除基础外,构件全部由专业工厂标准化生产,建筑质量容易保证,各构件运抵现场组装,施工现场文明,噪声少;施工作业受天气及季节影响较小,并且可以工厂制作与现场安装平行进行,甚至一些标准的住宅体系,可以随订货,随建造,大大缩短建造周期和有时间。
3.4便于住宅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化
钢结构构件适宜工厂大批量生产,并且能将防水、保温、节能、门窗等先进成品集合于一体,成套应用,同时还能将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提高住宅产业化的水平。论文参考。另外钢材可以回收,再生利用率
高。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较少且改建和拆迁容易,节能指标可达50%以上,属于绿色环保建筑体系,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钢结构住宅面临的问题
钢结构住宅具有以上的综合优势,因而受到各方的重视。但目前,中国的钢结构住宅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力度还不够,实际设计和施工还存在不少争议和问题需要解决。论文参考。
4.1钢结构住宅技术问题
首先,全国已兴建了部分钢结构住宅,基本上是等效采用外国标准,缺乏有针对性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钢结构住宅规范,所以应该有计划地建造一批试验工程,逐步使该技术在国内成熟起来,同时中国已加人WI'0,编制规范考虑与国际接轨问题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二,钢结构住宅建筑要以建筑设计为主导,其他专业紧密配合。不但要遵循住宅建筑设计一般原则,还要特别注重如何发挥钢结构的优势。一方面考虑钢梁跨度可增大、结构开间更灵活、尽量为住户创造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如何避免钢结构带来的平、立面单调呆板的问题。这两方面都要处理好。第三,为了更好地推广钢结构住宅,设计和制规范时,要保证构件制造实现工厂化生产,便于运输,还要保证现场安装连接方便,施工迅速。第四,关于施工资质问题,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大审核力度,实现资质审核规范化、程序化。
4.2设备配套、原材料供应问题
建筑设备应与钢结构住宅配套,是住户首先关心的问题。要选用和开发适合钢结构住宅的各项配套设备,如:室内装修、高档厨卫设备、室内生活配套设备以及室外管线、绿化环境等。目前,大部分钢结构住宅需用原材料都可以在国内配套,但仍有一些高档材料需要进口。因此尚需加大材料研发力度。
4.3降低成本问题
从原材料角度看,现阶段红砖的价格肯定比钢材和其它新型墙体材料便宜,造成钢结构住宅的主体结构造价和内墙造价略高于砖混结构,即使这样,如前所述,考虑到多方面因素,钢结构住宅的综合造价仍然是有优势的。另外,使用红砖,意味着要丧失大面积优质的田。因此,国家已明确限制使用红砖。所以关于钢结构住宅的造价问题,应结合中国国情,从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维修和管理等环节着手,加强管理和协调,以降低成本,提高其综合经济效益。
4.4钢结构防火、防腐蚀、抗冲击问题
建筑用钢是否耐腐蚀、耐火,直接决定了钢结构住宅的质量。有资料显示,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普通钢材一旦遭遇腐蚀或火烧,15~20分钟便会软化,丧失其承载能力。因此,研究新型的防火、防腐蚀材料是当务之急。除此之外,虽然钢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但去年的9·11”事件使人们更加关注高层钢结构住宅的抗冲击性能。
4.5实用性人才缺乏问题
目前,具有钢结构住宅设计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施工技术工人较缺乏,致使一些开发商不敢轻易采用钢结构形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4.6钢结构住宅的宣传和国际交流问题
钢结构住宅在我国属于一支新生力量,大部分用户对其缺乏了解。因此要广泛宣传开发钢结构住宅的益处,完善不同类型结构设计规范和施工技术标准,建立一个能与传统建材相竞争的钢材供应网,研制新型的轻质保温墙体材料以及与之配套的辅助材料,做好示范工程,加强信息交流,行业动态,寻求国际间的广泛合作。另外,中国的钢结构住宅产业不能完全局限于自力更生,自主开发”一条路,应该打开大门,面向世界,吸收和借鉴国外成熟的先进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其产业化进程,满足中国住宅市场对住宅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
5、钢结构住宅前景和方向
5.1钢结构住宅前景
从以上分析来看,钢结构住宅以独特的优势必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发展趋势来判断,我国钢结构住宅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质基础上,我国的钢产量早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从1996年开始,我国钢产量已经连续几年突破1亿吨,2001年高达1.5745亿吨,钢材产量和质量持续提高,钢结构的造价也相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钢材供过于求的新形势,为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创造了良好的局面。更何况,随着中国进人W'I'0,我国建筑钢材品种将更加丰富多样,价格也将更加合理。这为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必将促使钢结构住宅得到快速发展。
技术条件上,随着我国高科技的发展,针对钢结构的高新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比如高效的焊接工艺和新的焊接、切割设备的应用以及焊接新材料的开发应用,都为钢结构住宅的高效制作和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政策方面上,建设部于2001年底了《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技术导则》,该文件为规范和促进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发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并且于今年年初,建设部、国家冶金工业局联合组织建筑用钢技术协调组制定《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此外,淘汰粘土砖等强制性政策、措施的推行,也将为促进钢结构住宅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5.2发展方向
由于钢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使得住宅体系除了高层建筑外,低、多层住宅也有良好的适应性,同时发展别墅在低、多层住宅中,可采用轻型钢结构如冷弯C型钢或者小型热轧型钢组成龙骨结构体系;高层建筑则可采用热轧H型、焊接H型、焊接箱型、冷弯薄壁方钢管内灌混凝土、圆钢管内灌混凝土等组成钢框架体、钢支撑框架体系、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等;而建造别墅和农村建筑则可采用墙柱体系。
6、结论
住宅产业化是我国住宅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当今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房屋产业化生产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钢结构体系住宅正适合于产业化生产。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创新,为住宅的标准化!多样化!个性化,特别是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设部科技研究攻关计划中也把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纳入其中,开展全方位的系统开发研究和试点示范,又了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技术导则,在国家的有力推助下,我国的钢结构住宅建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态,其研究和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随着建筑技术!工艺和材料的不断进步,钢结构住宅将成为住宅建筑的主要结构设计选择类型。
参考文献
[1]姜学诗.钢结构房屋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建筑结构,2003,33(6):3-5
[2]张庆风.钢结构住宅设计与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
[3]雷宏刚.21世纪建筑钢结构的应月及展望.山西建筑,2002(2)
[4]肖亚明.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5]童悦仲.中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