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工作总结范例(3篇)
学困生工作总结范文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我乡作为贫困县里的一个重点边远贫困乡,贫困生人数之多。如何做好贫困生的巩固工作,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心学校校委会一班人首先认识到: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是为人民谋利益、巩固“普九”成果的重要手段。我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行学校校长负责制。各校成立了贫困生资助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亲自抓,总务主任负责具体抓。我们的目标是:不让一个贫困生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乡各校形成了贫困生资助管理网络,此项工作日益步入正轨,向经常化轨道发展。原创:
二、明确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1、安排全乡各校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进行全面的家访,各校建立学生家庭状况档案。对学生家庭经济收入作详细记录,并根据家庭收入将全乡学生进行分类,,让学校、班主任准确掌握贫困生状况,每学期初要做好贫困生资助计划。
2、拓宽贫困生资助渠道。各学校在认真落实省、市、县免费发放教科书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社会各团体对贫困学生予以救助,今年桂坪小学在县妇联的支持下,争取了《楚天都市报》报社的大力援助,每学期资助桂坪小学36名贫困学生入学;全胜小学号召全校教职工捐资捐物,资助贫困生;大庙中学为挽救一名身患阑尾炎的贫困生,号召全校教师一次性捐款1200多元。同时,各校都在不断向外界宣传我乡乡情,呼吁更多地爱心援助。
3、实行资助活动公示、公开,增强资助工作透明度。原创:全乡统一对贫困生资助行动实行阳光操作,采取先公示名单,审查资格,再落实资助的办法,对无异议的资助对象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学校根据学生困难程度给予不同金额的资助。学校组织教师直接将资助现金送入学生家长手中。学校并监督其开支于学生学习费用。
学困生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SWB;贫困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13-02
一、前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是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
目前来看,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社会焦点。但从目前研究来看,主要是从消极的心理特征角度进行,而本研究主要以主观幸福感为切入点,探讨贫困学生,尤其是勤工助学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其次,贫困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不仅可以反映其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也是衡量其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综合性标志,但目前较少涉及高职院校学生群体,这是亟须研究者去关注的。最后,高职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究竟如何?高职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主观幸福感及其他因素上是否存在差异?如何提高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目前对这些问题的实证研究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探讨。
因此,本研究拟从探讨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人手,对各因素与幸福感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明确其影响机制,并试图通过准实验设计来探讨勤工助学对高职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希望可以为提高高职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更有对性与实效性的帮助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了300名某高职院校学生作为被试,平均年龄19岁,均为自愿参加。研究最终回收有效的被试数据为250人,其中非贫困生78人,无勤工俭学经历的贫困生52人,有勤工助学经历的贫困生120人。
(二)研究工具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包括幸福感指数量表、助人任务测量、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尊量表(SES)。
1.幸福感指数量表:由Campell(1976)编制,信效度良好。该量表由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个问卷组成。其中,总体情感指数包含8个情感项,生活满意度包含一个满意度项,总体幸福感指数为两者分值的加权之和,即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之平均分与生活满意度得分(权重为1.1)相加。其范围在2.1(最不幸福)和14.7(最幸福)之间。
2.助人任务测量:采用慈善捐助任务,要求被试在1(1%或更少)到8(25%以上)之间做出选择,分数越高,标志其助人水平越高。
3.自尊量表:由Rosenberg(1965)编制,共10个项目,分四级评定,总分范围是10-40分。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
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湖南医科大学肖水源编制,共10个项目,评价指标为4个维度,即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量表的总分为十个项目得分总和。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题中的“邻居”改为“舍友”,“同事”改为“同学”,“夫妻”、“配偶”改为“恋人”等。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首先,我们发现,贫困生的每月生活费要显著低于非贫困生,F=31.655,η2=0.218,p
在助人任务的得分上,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不管是否有过勤工助学经历,贫困生的助人水平都显著要高于非贫困生,F=7.301,η2=0.056,p
在自尊量表的得分上,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当前高职贫困生大的心态较为积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工作,尤其是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落到了实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最后是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结果。在社会支持总分上,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F=5.120,η2=0.040,p
四、结论
本研究旨在调查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其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以及勤工助学经历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略高于非贫困生,存在边缘显著差异,虽然与国内其他高校的研究有所不同,但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贫困生(有勤工助学经历)的主观幸福感所贡献的。由于回收的问卷存在很多无效问卷,因此无勤工助学经历的贫困生只有52份问卷,而有勤工助学经历的贫困生有120人。通过事后检验也证实了,有勤工助学经历的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要显著高于非贫困生,说明经过一定时间的勤工助学以后,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反映出勤工助学对贫困生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困生工作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六困生;帮扶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在开展“六困生”帮扶工作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六困生”帮扶工作的方法,创新“六困生”工作理念,提高辅导员帮扶工作的技巧,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做好“六困生”帮扶工作。
一、建立“六困生”档案,明确帮扶人,保护特殊困难群体个人隐私
科学界定“六困生”特殊困难群体是顺利开展“六困生”帮扶工作的前提条件。首先,统计所带学生中的“六困生”总人数以及详细“六困生”名单,及时掌握当前“六困生”思想现状与生活学习情况。其次,做好每学期“六困生”建档工作。以“六困生”为主体,制定详细的帮扶记录,使帮扶工作制度化、常规化。最后,保护“六困生”的个人隐私。如采取“一对一”单独交流,保证学生在座谈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个人想法和疑惑,毫无后顾之忧,在交谈中的涉及“六困生”个人隐私部分,即“六困生”不愿意公开公布的信息,辅导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做好“六困生”保密工作。
二、完善帮扶工作,做好帮扶工作总结
第一,“六困生”帮扶工作必须以正面教育为主,适时、适宜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开导与正面教育,帮助特殊困难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人生充满自信。
如2011级空中乘务专业专科的某同学,他来自甘肃偏远的小山村,家庭人口多,经济负担重,该生表现为内向不愿与其他学生交流。该生经常利用上课时间兼职打工的行为,已影响到正常的学业完成,迟到、旷课现象逐渐增多,针对此现象,我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首先肯定并鼓励该生依靠自己双手赚取生活费的行为,面对生活有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其次,在取得该同学本人同意后,在班级内创建一个英语学习小组,由该同学担任组长,负责班级学生课后的英语单词、口语训练和做题技巧等英语方面的训练。现在,该同学不仅能够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兼职打工的时间以及辅导班级学生英语的时间,而且增强自身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找准自己在班级中的定位,并能够自信的良好心态取而代之之前因为家庭贫困而产生的自卑情绪。
第二,在帮扶工作中要做到学校重视、辅导员落实、学生干部积极配合三管齐下。公共管理学院在“六困生”帮扶工作中采取一系列特色帮扶措施,如在辅导员工作细则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每周与学生的深入对话交流不得少于两次,并做好辅导员帮扶工作小结;如在学期末进行公共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帮扶工作经验交流大会上,各辅导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改变帮扶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帮扶工作的效率。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善于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动。
最后,善于总结经验,做到“防患于未然”。我在“六困生”帮扶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保证帮扶工作有序、顺利地进行。
三、提高帮扶工作效率,保证帮扶工作顺利进行。
1.加强学生干部、党员的组织能力。“六困生”帮扶工作要以辅导员为主,学生干部和党员帮扶为辅。辅导员首先通过沟通,了解“六困生”的具体情况,如学习压力、经济负担、思想动态等方面,在座谈的过程中帮助“六困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纠正“六困生”错误或偏差的思想,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建立“六困生”档案,保护“六困生”个人隐私。最后,安排学生干部和党员对“六困生”的日常行为养成和思想状况进行督促,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建立学生干部、党员与“六困生”之间“互信、互助”的纽带关系,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帮助“六困生”尽快走出困惑,保证“六困生”工作有的放矢地进行。
2.完善“六困生”帮扶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首先,积极参与我院组织的“六困生”帮扶工作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通过在交流会上新老辅导员陈述“六困生”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分享“六困生”工作的心得体会,做好详细的会议记录,借鉴效果显著地“六困生”的帮扶工作中的方法,完善“六困生”帮扶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自身“六困生”帮扶工作的效率。
其次,通过开展“六困生”帮扶工作,我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详细划分各类特别困难群体,并找出各类特殊困难群体的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一刀切”。针对各类学生,如处理“六困生”当中的心理困惑类型的学生,也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心理特点,耐心讲解、循序善诱,进行沟通与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六困生”帮扶工作,提高“六困生”帮扶工作的效率。
最后,主动学习有关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与心理咨询方面有关的书籍,学习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方面的理论水平,学会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六困生”的帮扶工作,以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推动“六困生”帮扶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六困生”帮扶工作方法,使“六困生”帮扶工作稳定、有序、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