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个人潜能范例(3篇)
激发个人潜能范文篇1
一、帮助听障孩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就不可能拥有出色的能力。但是知识不等于能力,我们要注重把听障孩子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些听障孩子刚来学校时,什么都不懂,但当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就要让他们学会运用这些知识,促使他们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之中逐步形成各种能力。如:小王、小艾这样的学生,听觉障碍阻碍了他们接收外界信息,但由于他们语文知识积累比较扎实,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其他媒介很快就补偿了这一生理缺陷。他们大学毕业后,在正规的大企业里游刃有余,薪水和正常人相差无几,足可以说明知识与能力的关联。
二、善于发现与培养听障孩子的潜能1在生活中学,提高学习潜能
(1)围绕生活,制定目标:一方面,要给听障孩子树立一定的教育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切入点。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听障孩子的自身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最大限度地开发其潜能。另一方面,要分年级、分类型制定不同内容的教学目标。
(2)根据兴趣,因势利导:听障孩子虽然身体上存在缺陷,但是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天赋却是完好的。只有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开启他们的潜能,促进听障孩子多方面素质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2在情境中学,激发创造潜能
(1)多种情境,多种激发:一方面,创设充满乐趣、师生互动、积极鼓励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听障孩子在动手、动脑、动嘴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合一。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平时的班级管理,尽量把知识教育融会到孩子们的日常行动中,引导听障孩子在各种领域掌握知识技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2)用多媒体,巧妙渗透: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个关键。通过多媒体把残疾孩子在生活中没有接触到的一些场景、一些实物、一些抽象知识等展现出来。视觉的刺激让听障孩子更加容易地学习,为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
3在体验中学,拓展想象潜能
(1)多多动手,锻炼思维:为了培养听障孩子的想象力,挖掘其想象潜能,充分利用课堂、课外一些活动,让他们多动手、多用眼、多动脑,开发他们的观察力、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
(2)发挥特长,凸显特色:为了让听障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我们学校还开设有缝纫、烹饪、沙石画、手工等一系列特色的实践教育课程。这些技能教育的实施既丰富了他们的学校生活,使他们人人有专长,又使他们的大脑、机体得到了锻炼。
4多措并举,发展综合潜能
(1)多方投入,全面发展:教学中只有充分引导和开发听障孩子的综合潜能,才能挖掘出他们自身的闪光点和自我价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增加其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企事业的爱心投入也很重要,通过游戏互动、节目表演等活动和残疾孩子们进行情感交流,开发孩子们的综合潜能。
(2)凸现服务性,彰显家庭化:特殊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让残疾孩子掌握技能,学会生活,形成服务意识。听障孩子首先要建立自我服务意识,只有学会了为自己服务,才能学会去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同时,家长的意识、习惯、品德等都是残疾孩子的活教材。家长除了做到配合学校的教育外,还要做到不溺爱,适当地让残疾孩子在家里学做家务劳动,让残疾孩子在学做家务的过程中学会最真实的技能。
三、发现与培养听障孩子的潜能要注意的问题(1)教育听障学生要学会正确归因。潜能需要激发,这种激发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影响我们是否能顺利激发潜能,能否正确归因就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很多听障孩子明知自己不比其他同学笨,但当他们学习失败时,就会归咎于自己的能力不行,即使取得了好成绩,也只能证明他的某一方面的长处。这种学习上的消极归因使孩子们忽视了自己那巨大的可利用的智力潜能。潜能是内在的,一旦得以开发,便可以产生很大的动力。
激发个人潜能范文
〔关键词〕激发兴趣潜能高效课堂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一个人去认识事物、探求事物的一种重要动机,
是一个人学习和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潜能就是潜在的能量,常指人类原本具有却没有被开发的能力。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身的兴趣与潜能,兴趣的培养与潜能的激发可以使人类创造更多的奇迹。如果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并将准确的运用到教学中,那么高效的教学课堂也就随之产生。
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潜能就成为了一线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的一个关键点。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呢?
一、为孩子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包括: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首先是内在因素:要让学生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心态,要让他觉得自己在这一节课中对提出的问题可以畅所欲言,可以真实的发表、谈论自己的所感所悟。面对难点,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互助进行解决。其次,好的外部环境也可以使学生感到愉悦,例如:充满音乐氛围的音乐教室、音质较好的音响设备等。所以无论从外部环境,内在因素都应让孩子觉得放松、愉悦。
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巧妙的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让枯燥单一的学习转为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例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把音乐知识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知、发现;结合生活的经验让学生去探索;利用学生的竞争、团队心理特点,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创编、比赛;以及规定结束时间的“短时间注意力集中学习法”等。再例如:将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音响视频进行的有效的整合这一方法。以欣赏课为例:我在教《渔舟唱晚》这一课时,如果由教师只是单一的说教然后放录音给学生去聆听,那么学生很快就会表现出枯燥、厌倦。然而当使用多媒体后,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无论从听觉还是视觉都给与了学生极大的感官冲击,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能够准确地表达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此外,和孩子们经常在一起我还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因为我喜欢某某老师,所以我喜欢这门课。根据这一点我认为,想办法让学生去喜欢学习不如先想办法让学生去喜欢这门课的代课老师。那么,如何让孩子喜欢老师,我想主要就是老师的个人专业素质、人格魅力等。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悦耳的声音、大方的教态、优美的肢体语言、得体的仪表等方面都是让孩子能够去欣赏、去喜欢的因素。
三、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窍门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我们教师去传授知识,不如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找到一些学习的窍门。教学实践中,我给孩子们教授了:哼鸣就像含着半口水;手放耳朵边,出现小窝窝,让声音“竖”起来;先唱歌后唱谱,树立音高关系等小窍门。由于这些小窍门简单易学,操作性强,学生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有效鼓励,树立自信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要让他清楚的知道我的长处是什么。例如:音准不好的孩子往往在唱歌时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哄笑,但是如果他的节奏感很好,那么适时的表扬会让他重拾自信,渐渐的喜欢音乐课,直至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善于巧妙利用学生自身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生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善于利用学生自身的潜能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激发个人潜能范文
【关键词】甚低频;极低频;蓝绿激光;中微子
一、前言
潜艇是一种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作战的军舰,是海军中极为重要的作战兵器之一,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核动力的装置,潜艇的作战威力更为显著。随着潜艇作战威力的日益提高,潜艇本身固有的一些弱点也逐渐暴露,潜艇的远程通信就是诸多弱项中极为薄弱的一点。当潜艇潜入水下,除了声纳以外,它几乎是个瞎子和聋子,得不到水面上一定范围内的敌方态势,上级指挥部的命令等信息。而对潜通信是决定潜艇生存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许久以来一直阻碍潜艇作战效能充分发挥的难题。
潜艇通信包括岸基对潜、潜艇对岸、潜艇与潜艇、潜艇与飞机、潜艇与舰艇之间的外部通信和潜艇内部通信等。为减少潜艇暴露的可能,通信方式多以隐蔽、单向非实时和低截获潜艇水下通信为主。对潜的通信多指潜艇水下通信,通信手段多采用电磁波通信、水声通信,及正在研发的中微子通信。
二、电磁波通信
电磁波通信,多在对海水有较大穿透能力的低频段和可见光频段进行,包括甚低频通信(3-30千赫)、极低频通信(30-300赫)及蓝绿激光通信等。
(一)采用甚低频频段是海军远程水下对潜指挥的最有效通信手段,它通常指频率规定在3~30KHz之间、波长为10~100km的空间波,它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70比特。这种通信手段主要用于岸对潜能信方式,通常是在潜望状态或水面航行状态,可使用甚低频这种通信方式。这是主要因为其它无线电频率的电磁波在海水中衰减很快,无法穿透海水,如果潜艇浮至近海面伸出天线接收的话,限制了潜艇的机动性。在反潜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对潜艇的隐蔽性非常不利的。为此许多国家建有甚长波电台,是指挥潜艇最重要的通信设备。
(二)采用极低频频段的通信方式:它是指频率被定义在3kHz以下的无线电信号。这种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是的衰减比甚低频频段的要小,因而能使潜艇在100m的安全深度上接收信号。
(三)采用蓝绿激光的通信手段:它对潜通信主要有三种方案:一种是岸基方式,这种方案比较灵活,通信距离远,可用于全球范围内光束所照射到的海域中。二种是天基方式,这种方案把大功率激光器置于卫星上完成上述通信功能,地面通过电通信系统对卫星上设备实施控制和联络。还可以借助一颗卫星与另一颗卫星的星际之问的通信,让位置最佳的一颗卫星实现与指定海域的潜艇通信。这种方法不论是隐蔽性还是有效性都不容置疑,应该说它是激光对潜艇通信的最佳体制,当然实现的难度也很大。第三种方式是空基方式.将大功率激光器置机上,飞机飞越固定海域时,即光束以一定形状的波束(15km长、lkm宽的矩形)扫过目标海域,完成对水下潜艇的广播式通信。使用蓝绿激光这种通信方式使潜艇的安全深度大大提高,由于激光能穿透几千米的海水,甚至直至海洋深处,因此可以与水深几百米的潜艇进行通信,这样,潜艇不用上浮到接近海面的位置,就能与地面进行通信,大大提高了潜艇的安全深度,保证了潜艇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隐蔽性。由于其频率高、耗能少蓝绿激光通信时,工作频率在1012-1014Hz,通信频带宽,信息传输能力很强,同时,海水和大气层对蓝绿光波能量损耗极小,使通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这样不仅提高了潜艇的生存能力,而且能够及时协调潜艇与地面、海面和空中的作战行动。这种通信方式安全性好激光波束的宽度小,方向性好,抗截获、抗干扰、抗摧毁能力强,且不受电磁波及核辐射的影响,因此,潜艇在深海处就能够与地面进行通信,避免了敌方的测向、侦察和监视,更便于隐蔽作战。
(四)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人们又把目光投向卫星对潜激光通信。激光是极高频、频段在10千千赫以上(波长3-30微米)的电磁波,通过卫星将信息发送或反射至潜艇。激光通信传输速率快,比极长波系统快几十万倍,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能量集中、保密性强和有很强的抗核破坏能力等特性。激光通信设备可以做得轻便而经济,尤其天线小,一般天线仅几十厘米,重量不过几千克。激光通信的这些特点,可使潜艇在水下最佳安全巡航状态完成通讯任务。
三、水声通信
是利用音频或超音频机械波在水中传递信息。主要用于潜艇与潜艇之间、潜艇与水面舰艇之间的战术协同通信。既可传输话音又能传输电报,通信距离可达数十千米。研究表明,在水下600-2000米有一声道,声波在其中传输远达数千千米,是一种极有发展潜力的对潜通信方式。
四、中微子通信
目前,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一种全新的潜艇通信方式——中微子通信已初见端倪,它是一种用中微子作为载体的通信方式。它对潜通信深度大,传输速率高,通信距离不限,但技术要求高,实现难度大,尚处在探索阶段。中微子的特性被揭示后,立即引起了通信专家们的注意,他们认为,利用中微子进行通信比利用电磁波更加优越。中微子是一种质量极小,又不带电的中性基本微粒。它能以近光速进行直线传播,并极易穿透钢铁、海水,以至整个地球,而本身能量损失很少,因此是一种十分诱人的理想信息载体,把它用作媒质进行水下、地下和星际间的通信,那么地球上任意两点之间可进行直线通信,其传播的准确度和速度是现代一切通信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如果能将中微子通信技术应用到对潜通信上,那么在传播过程中,同样无衰减,且不易被截获,此外它还具有保密性强、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可是中微了的产生和检测极为困难,还有待人们作进一步的努力。
五、结束语
为了满足潜艇快速隐蔽、安全可靠,适应其水下活动的需要,保证其水下的安全性,所以对潜通信是决定潜艇生存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许久以来一直阻碍潜艇作战效能充分发挥的难题。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海军力求解决的就是如何保持潜艇战斗行动隐蔽性,又能保证对潜通信的可靠和不间断性,鉴于战略核潜艇以及常规潜艇在现代以及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各国还迫切希望为其提供更多优良的通信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杨等.激光通信及其在潜艇通信中的应用[J].光通信技术,2006.
[2]枊树要.激光对潜通信原理及发展[J].现代物理知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