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范例(3篇)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范文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27-02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气管及支气管粘膜周围组织出现非特异性感染,从而出现的一种病情缓慢的支气管炎症疾病,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免疫功能不断衰退,病毒感染抵抗能力下降,更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症疾病,此种疾病极易引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以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威胁老年患者身心健康。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自发的改变生活方式,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为此我院对此进行一次临床资料调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12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人,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区间为60岁~78岁,平均年龄为68±15岁,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60人,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区间为61岁~80岁,平均年龄在69±18岁,对患者单纯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程度有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在本次临床资料调查中,我院对60例对照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通过抗生素及激素药物使用,帮助患者控制感染、祛痰平喘。对60例观察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护理干预,包括入院宣教,座谈会,出院宣教等几种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理知识、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等,从而加深患者及家属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认识,让患者对此种疾病有所重视。②饮食指导,每天摄取足够的热量与水份,通常情况下,每日饮用1500~2000ml的水,同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C与维生素E,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③训练指导,每日进行适当的训练,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竞走、打太极拳等等,运动频率以每周五次为最佳,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不可运动过渡,若是出现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患者要及时停止运动[1]。④用药指导,主要以抗生素类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为主,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安全用药知识,防止出现用药不当产生的危险,从而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发展。⑤心理指导,由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反复迁延性疾病,很多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对患者的病情康复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院要求医护人员要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心理辅导等,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
13临床观察指标本次临床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生活习惯改善率、生活习惯改善率、再次复发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发的一种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自身免疫能力不断衰退,抗病毒感染能力也不断下降,相比较青年人,老年人更易患上慢性支气管炎疾病[2]。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疾病迁延反复发作,极易引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不仅限于疾病护理,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也成为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方式,让患者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知识增加了解,自发的改善生活方式,这无疑有利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控制病情,为此我院专门针对于此进行了一次临床资料调查[3]。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范文篇2
1、饮食调整:体重正常的病人给予平衡饮食,以增强呼吸道的抵抗能力;体重低于正常者,应供给高热能、高蛋白饮食,以利于受损伤的支气管组织修复。
2、适量限奶类制品:奶制品易使痰液变稠,使感染加重,应避免食用。因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在不食用奶制品时,应注意每天补充钙1000毫克,2、5克碳酸钙即含有1000毫克钙。
3、补充维生素: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呼吸道感染症状,促进支气管粘膜修复。
4、增加液体摄入量,大量饮水,有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通畅;每天饮水量至少2000毫升。
5、忌刺激性食物:过冷、过热,或其他有刺激性的食物,可刺激气管粘膜,引起阵发性咳嗽,应尽量子避免。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啖、喘息、发复作为特征常见病,严重时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在我国发病率为人群的3.82%左右,有些地区高达20.3%[2]。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近一年来,我院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叙述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3年0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100例,所有患者确诊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规范》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46-88岁。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于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后定期复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
13疗效标准痊愈:病状、体症,实验室检查和X线胸片都已恢复正常,痰培养阴性;显效:病状、体症,实验室检查达到正常水平或都有所减轻,痰培养阴性,X线胸片基本吸收或者部分吸收;无效: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pc<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结合总有效率比较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无效有效率%
实验组502819394
对照组5012201864
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
3.1心理护理慢性支气管炎是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其病程较长,并且容易迁延复发。因此,很多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易出现烦燥、报怨、不配合治疗等行为。患者心理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病情和情绪变化,耐心进行健康护理讲解,使患者了解治疗的必要性,从心理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在合理必要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4]。
3.2饮食护理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要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补充营养,则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注意充足的热能供给和优质蛋白供应,提高机体功能,如:牛奶、瘦肉、鱼、豆制品等,摄取足够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餐后进食量不足时,应按排少量多餐,避免在餐前和进餐时进食过多水份,餐后避免平卧,有利于消化。腹胀的患者应进软食、细嚼慢咽。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如:汽水、豆类、马铃薯和胡萝卜等,避免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物、坚果等[5]。忌烟、酒和浓茶。
3.3呼吸肌训练护理慢性支气管炎存在系统性的炎症改变,炎症因子可引起体重减轻和骨骼肌萎缩,营养不良引起各型肌纤维萎缩及其组成发变异。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肺过度充气可引起胸廓和膈肌的几何形态学异常(桶状胸)[6],这些因素都可引起呼吸肌功能障碍。吸气肌肉训练能增加吸气肌力和耐力,减轻患者主观和劳力性呼吸困难,主要包括控制性慢呼吸训练(如:吹气球),缩唇式呼吸,加压腹式呼吸,缩唇腹式呼吸,控制性深呼吸。
3.4排痰护理观察患者咳嗽的性质,咳嗽发作的时间规律,观察痰液量、颜色和气味,并留取痰液标本待用于实验室检查。告知患者正确的咳痰方法:在患者深呼气2/3时咳嗽,并重复数次,这样可使患者在深呼气的同时带出少量肺底分泌物,提高咳嗽效果。对于无力咳痰的患者,须采取刺激气管的方法帮助引起咳嗽,具体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按压胸骨与环状软骨下缘的交界处,或用双手轻度按压患者的上胸部与下胸部,同时配合咳嗽,以加强膈肌反弹力量,达到排痰效果。对于痰液粘稠不易排出的患者,可采用重力作用排痰,即使患者变换,同时轻拍患者背部,还可采用露化吸入法[7-8],具体做法是:当露化器喷出烟露时,使患者用口含住露化器的口含嘴,并紧闭双唇,使更多的露化液吸入患者体内,露化吸入结束后,及时轻拍患者背部,以排出痰液,进而疏通气道。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时协助翻身,拍击背部,拍击时从下向上、从外到内,从而促进痰液松动排出。
3.5健康教育要多向患者讲解关于疾病的有关知识,包括疾病发生原因,预防方法等,使得患者能够正确面对疾病,并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各项工作。另外护士要告知患者保证充足睡眠,作息要有规律,避免患者出现过度劳累的现象,鼓励患者多进行户外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针对患者的爱好以及健康状况,为患者选择适宜的运动,比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根据季节和体质调节保暖措施,预防感冒,保持病室内一定的温度、湿度、勤通风换气、定期消毒、排除室内的有害气体及病菌,使患者养成在空气不清新的环境下有戴口罩的习惯。
4、讨论慢性支气管炎是多种原因引发的疾病,它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因此,除应用药物治疗以外,各种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实验组50例患者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呼吸肌训练护理、排痰护理、健康教育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64%(P<0.05)。说明了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莹.慢性支气管炎42例的临床护理及体会[J].中国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1):86-87
[2]唐秀芬.化痰被祛瘀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8,11:29
[3]王小惠.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4):59-60
[4]于秀英.30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2):55-56
[5]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M].8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6]郑则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进展及实践[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