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简明教程范例(3篇)
量子力学简明教程范文
有机化学教学中要以基本概念、反应类型、物质性质和基本计算为教学重点,同时对这些知识要不断优化组合、适当深化拓宽,最终达到活化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一,化学式的拆分组合
有机物的化学式可拆分成残基和水分子、二氧化碳组合的形式,即有机物用CXHYOZ(H2O)n、CXHYOZ(CO2)n、CXHYOZ(H2O)n(CO2)m的形式表示,在化学式的组合、拆分中推断有机物的结构,发展创新思维。
例1,有机化合物A、B的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可能含有碳、氢、氧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果将A、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若有机物A是甲烷,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化合物B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写出分子式),并写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含有甲基(─CH3)的有机物B的2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A、B两有机物的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3)当B中含有3个碳原子时,其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
设疑探究:①在等物质的量的前提下,两种有机物燃烧后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相同,说明有机物的化学式有什么共同点?(氢原子数目相同)
②如果设A的化学式CXHYOZ(z可以为0),则B的化学式?
(CXHYOZ+(CO2)n或CXHYOZ-(CO2)n)
③当A的化学式为CH4时,符合条件的B的化学式通式为?(CH4(CO2)n)
当n取不同值时,B的化学式为?(C2H4O2、C3H4O4、C4H4O6等)
④C3H4O4的分子式可进一步拆分成C2H4O2(CO2),则C3H4O4的结构简式可看成
取代了乙酸或甲酸甲酯中的一个H原子,由此可推知C3H4O4的结构简式为?
(HOOC-CH2-COOH或HCOOCH2COOH)
二,不饱和度的运用
烃(CXHy)的不饱和度的求算公式为Ω=2X+2-y/2;当是卤代烃时,可把卤原子折成氢原子,再求不饱和度;如是多官能团化合物(CXHYOZ),仍可用Ω=2X+2-y/2求算,但得到的结果是总不饱和度。不饱和度的求算,可推知有机物的基本结构特征,为结构式的导出提供证据,具体见下两例。
三,类别异构的深化
中学化学中的类别异构主要有七大类: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醇和醚、酚和芳香醇和芳香醚、醛和酮、羧酸和酯、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但如果教师不研究试题和高考
命题趋向,则学生所学的是僵化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实类别异构的内涵、扩宽
类别异构的外延,并由整体迁移到局部类别异构,在知识学习和更新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充实类别异构的内涵
醇和羧酸反应得到羧酸酯,此外还有硝酸酯和磷酸酯等,还有些酯从结构上讲可以看成是由羧酸和酚反应后得到。习题教学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才能在习题解答中有所创新。
2,拓宽类别异构的外延.
除了上面所述的七大类类别异构外,还有些类别异构在化学习题中经常出现,如烯醇式结构的物质和醛、酮,羟基醛和羧酸、酯之间的关系也属于类别异构。例如羟基乙醛和乙酸及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3,由整体异构到局部类别异构
有机同分异构体的推断中,除要注意运用整体思维外,还要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结构转换,推导出新的同分异构体.
例2,分子式为C8H8O3的芳香族化合物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其中A、B、C、D四种有机物苯环上一氯取代只有两种,等物质的量的A、B、C、D分别和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3
(1)A可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B能发生银镜反应;C遇FeCl3溶液显色,其分子内含有羧基,翰林汇则A、B、C、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BC
(2)D可以看成是酯类,则D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疑探究:①分子式C8H8O3的不饱和度?(5)
②A、B、C、D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二种,说明侧链在苯环上的位置关系?(对位)
③A中含有哪些官能团?(苯基、羧基及醇羟基)A的结构简式?
④B中含有哪些官能团?(苯环、醇羟基、酚羟基和醛基)
B的结构简式?
⑤C中除羧基外还含有什么官能团?(酚羟基)C的结构简式?
⑥D和C相比较,都含有酚羟基,但D比C多中和一分子NaOH,D的结构可看成C结构中的侧链如何转化而成?(把C中侧链中的羧基转化成酯基,且可看成是由酚和乙酸生成的酯).
D的结构简式?
从整体上看,B、C、D结构差异仅在于侧链.是由于侧链异构而引起整体结构异同.B中侧链中含有羟基醛,和C中羧酸结构及D中酯基结构属于局部类别异构,D的酯基又看成是由羧酸和苯酚形成,本题包含了上述三种类别异构新情况。
四,有机复合式方程式的书写
有机化学教材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单官能团参与,还有很多多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综合了各个官能团的特性,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多官能团同时参与反应,这类化学方程式称为复合式化学方程式,复合式方程式的书写不仅训练了综合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例3,化学式为C8H13O2Cl的有机物A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转化。
试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过程(有机物必须写结构简式)
①A和NaOH溶液共热:_______________②F与KOH的醇溶液共热________________
③C氧化生成G_______________
设疑探究:①A的不饱和度为?(2)
②可能含有的结构有?(酯基和双键)
③乙酸乙酯在酸和碱作催化剂时水解产物是否相同?(醇是相同的)A在酸和碱水解条件下产物各不相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酯中的氯原子在碱性条件下同时还发生了水解)A中氯原子位置?(可看成在生成酯的醇中)
④推断物质链的顺序为?(G-H-D-E-F-B-A-C)
⑤由G结构简式可推知H结构简式为?
()
D一方面是A的水解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之一,另一方面又可以水解得到二元醇,则D的结构特点及结构简式?
()
D经催化氧化可得E,E的结构简式?()
⑥在KOH、醇溶液和加热条件下,E可转化为F,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有哪些?
(氯原子和羧基)各种官能团分别发生的反应类型?(消去反应和中和反应)
⑦由B和D的结构简式可推知A的结构简式为?
()
量子力学简明教程范文
关键词:简省简约化教学解放有效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果。”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
而今的课堂教学,存在大量费时费力费钱的现状。在听课时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课堂:教学内容繁杂,无论“西瓜”还是“芝麻”统统要捡,因时间紧,到最后要么仓促收兵,要么严重拖堂。课件繁冗,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扫描般地观看,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探索空间,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结果教者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因此,学会有选择地放弃,努力让课堂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以简约求丰富,形成省时省力省资源的简约化教学,应是每一位教师的努力方向。
倡导简约化教学,有利于从教学规律出发,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改变重手段、轻目标、重形式、轻内容的现状;有利于改变师生生存状态,把师生从过重负担中解放出来。
简约化的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情景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语言表达等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经济妙用,使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深刻,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和高效。
简单是教学的自然法则,是教育的真谛。政治课堂的简约可以说是政治教学的一种最高境界,犹如一幅简笔画,线条简单而意境悠远。这是教师的明智、学生的幸福。为此,我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做好以下六点:
第一,教学目标简明。很多政治课之所以事倍功半,不得要领,是因为教师设置的目标高而多,一堂课45分钟,样样都要顾及,负担太重。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标、教学参考书和考试说明,对教学目标的数量和难度仔细斟酌,分清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第二,教学内容简要。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浅尝辄止。教师必须从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习惯出发,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考试说明和新课程高考说明和教材本身特点,独特而深刻地解读教材,敢于改变课文的“序”,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善用剪枝学问,在教学内容的数量上剪裁“瘦身”,抓重点、轻一般,去枝叶、留主干,好中选优,把最基本、最重要、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最有用的核心知识挖掘出来,花大力气提炼出教学的知识主线,让学生把值得学的“精华”细细品位、吸收。
第三,教学素材简炼。选材要“少”。所选背景材料要有典型性和扩张力,切合国家生活、地方大事和学生生活,鲜活、生动,能以一当十;题材的包装上也要适可而止,切不可喧宾夺主,分散学生注意力。用材求“丰”,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开发,紧凑使用,力求客观、真实。
第四,教学环节简化。教学设计的任何环节都是为了学生更真实、更方便、有效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大力提倡简化,追求简捷流畅的学习路径和具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的流程。导入要么以旧引新,开门见山,要么激趣导入,彰显美感。处理新授内容时最好把主干知识设计成生活板块学习。课堂小结要聚焦核心知识,渗透热点的课堂练习量要适度、难度适中,课尾延伸课堂时简单渗透为妥,营造承上启下的教学氛围。这样,教学过程会层次分明,松驰有度,收放自如,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一解决落实。
第五,教学方法简单。简单的教法不是浅层次的马虎,而是教师选择经济实惠的教学方法,以最简洁的步骤达到最好的效果,“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够到”。一般知识要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突破重点要精心辑选视频、音频、时事、漫画、表格等资料,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为学生提供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让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难点知识帮助学生逐层解剖学习,对于过于偏难而又不是教学重点的可以忽略。教学方法会因课型、教学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新授课宜实施案例教学,教师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和贴近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地参与教学情境,愿意讲,有话讲;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探究问题,设问口子要小、方向要明、层次要清,激活学生思维参与的广度与深度,防止学生回答时出现不知所措或不知所云的情况。
量子力学简明教程范文篇3
关键词:简笔画;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简笔画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手段,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艺术形式,它的运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1]。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新课程的理念下,鼓励教师对课堂进行创新,探究出自己的教学方法,而语文课程作为其他课程的基础,它本身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积极探索语文课程的教学辅助方法,追求创新型课堂是十分必要的。语文教师在过去进行教学时,多是采用文字和语言,讲述和师生问答进行教学,这样的形式比较单一、乏味,缺少形象性、趣味性和生动性[2]。学生易于接受的是形象性的东西,简笔画非常直观,并且能够把一些文字和语言难以说明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看后趣味盎然,因此,将简笔画融入语文课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运用简笔画指导识字、写字
中国的汉字大多是由图形演化过来的,教学汉字,要遵循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和一个象形字就像一幅画两个规律,采取字画结合的方式,学生很容易被吸引到生动形象的图和字之中。识字教学在低年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时完全可以通过简笔画,使同学们更加形象地理解字形、字义。如教学象形字“日、月、水、火、木”等字时,可以根据其象形特点在黑板上画出相对的简笔画。会意字如“休、明、从、众”等,要让孩子们初步理解它们的字形特点和字意,也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人靠着一棵树在休息”、“太阳和月亮的图形”、“一前一后的两个人”、“重叠在一起的三个人”等,同学们一看便能由图想到义。指事字通过简笔画更能让孩子们理解了,如“一、二、三、上、中、下”只要我们用一幅简单的图画就可以让孩子们理解。采用简笔画进行识字写字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汉字表义的特点形成初步的印象。
二、运用简笔画理解重点字词含义
中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初步阶段,受生活阅历的限制,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单凭字典和老师的说教对某些特殊字词的意义理解会很难[3]。如果老师在教一些字词的时候,借助简笔画对字词的含义加以生动的展示,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表象支撑,消除学生介于文字与实际情境间的思维障碍,则有助于学生掌握字词的含义。例如:课文中有些词的含义是采用借用的方式,如果按原意去理解,就会产生错误。如《院子里的悄悄话》一课中,就有“树冠”一词,“冠”本身是指帽子。学生会产生疑问,树怎么会戴帽子呢?如果我们用简笔画描出树形,指示出顶部的位置,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有些词用文字说明非常复杂,生活中也不易看到实物,也可以用简笔画说明。如栅栏和篱笆,这两者学生在生活中都很难见到,也难以理解和想象,如果教师用极其简单的线条勾画出它们的外形,相信学生很快就能领悟。有些物体的样子、质量完全一样,只是处在不同的位置,名称便不一样,学生很难识别。如课文《记金华双龙洞》中的“石笋、钟乳石”同是溶岩,但处在上方洞顶的称为钟乳石,地面上积起来的却称为石笋,如果用简笔画写意,学生就一目了然。
三、运用简笔画理解句子,突破难点
乌申斯基说:”学生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阅读教学中,某些句子意思比较含蓄,或离学生的实际很远,教师单纯讲解,学生品味不足,语感不强。恰当使用简笔画教学,则能很快领会,印象深刻。比如,有老师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根据最后一段揭示中心的重点句子(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中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老师很巧妙地在板书中添加了心形和小船,形象地表现”我”这艘小船在父母的”爱”的鼓舞下平稳地行驶,突出“爱”的主题。
4、运用简笔画,帮助理清文章思路,加深课文的理解
学生对视觉形象很敏感,教师将课文的主要内容简练地画出来,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加强教学的形象性,使学生易于理解,从而自然理清课文脉络。例如《爬天都峰》一文,本文的重难点是理解天都峰的“陡”和“高”,由“我”与老爷爷的对话中体会鼓励的力量,养成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要突破本文重难点,可以根据书中的描述勾画一座山峰,在山峰侧面板书体现高和陡的词语,以突现遇到的困难,再勾画出爬山时的表现,体现出勇气和信心,在山顶上画一面胜利的小旗。由这样一幅简笔画,可以问学生:小作者与老爷爷的力量怎么样,面对高而险的天都峰时,心里都有怎样的想法?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爬上天都峰的?老师由图画再加以引导,最终孩子们便能自然地理解了课文的中心思想,受到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的教育[4]。
在写景状物的课文常常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图景,在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在头脑浮现事物的形态,产生美的体验。借助简笔画,学生更容易捕捉到这种美景。对于参观、游记、说明等一类的文章,学生对于空间说明的顺序往往很难把握,这时老师在教学中便可以借助简笔画,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浏览的路线、观察的方位和说明的顺序,理清文章叙述的主线,并使学生从单纯的文字描述进入画面意境,触景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课,在讲授课文内容时可用图示的方法把参观大会堂的顺序画出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
总之,简笔画作为一种直观教学辅助手段,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涉及到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针对教学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用简笔画的形式,将所需要的教学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用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选择简笔画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时,要合理地选择,恰当地使用,同时还应该考虑它的特殊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张香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2]吴家萍.简笔画画法及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贵州教育,19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