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科研论文 > 论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的互动策略

论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的互动策略

作者:邓勇 来源:网络 时间:2018-07-13 阅读: 字体:
.

论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的互动策略

 摘要: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的互动, 要设计过程, 建构师幼互动;要创造机会, 促成幼幼互动;要提供材料, 引发境幼互动;应注重家园合作, 生成亲子互动。还必须注意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幼儿角色定位的转变和社会资源角色定位的转变。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建构多向有效的互动, 激发幼儿想象力, 塑造幼儿个性美。

  关键词:大班美术教学; 师幼互动; 幼幼互动; 境幼互动; 亲子互动;

  互动式教学包括教师、幼儿、家庭、社区等诸多要素, 它们互相作用, 反映参与者在各种活动中交流的关系。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 可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建构多向有效的互动, 激发幼儿想象力, 塑造幼儿个性美。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建构积极有效互动的意义

  1. 实现《纲要》中艺术教育目标的需要

  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求教育者既要重视幼儿的体验、感受和情感表达方式, 又要在美术活动中发挥幼儿主体作用, 要多手段支持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1]其中, 可以将互动作为基本表现形式, 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体现, 在幼儿园各个领域活动中贯穿, 以影响幼儿的发展。

  2.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要求

  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 抽象逻辑尚处于萌芽状态。《纲要》艺术领域中要求以关注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和反应, 发现他们的需要为基础, 选择适当的方式回应, 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2]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互动的教育将更有效。因此, 教学活动中互动的情况直接影响幼儿是否能个性化地发展。

  3.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需求

  长久以来, 教师从小班开始就常把幼儿置入“复制—粘贴”的教学模式, 把幼儿美术定位于写实模仿这个误区, 对教师影响深远。模仿画教学在中国幼教中根深蒂固, 在这样教学气氛沉闷、教学过程无聊乏味的氛围下, 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在吃力教, 幼儿在费力学, 易对美术活动产生厌烦。[3]而互动式的教学活动模式, 让幼儿通过多形式互动来获取经验知识的积累, 促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充分给予个体发展的学习空间。师幼互动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感受美、发现美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经验的积累。

  二、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的互动策略

  1. 设计过程, 建构师幼互动

  美术活动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又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活跃幼儿的思维, 让幼儿充分感受美、表现美、再创美。

  案例:大班美术活动《不同的我——有趣的面具》

  发现、赞美幼儿的优点和特点, 与幼儿交流讨论“不同的我”这一话题, 能让幼儿发现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形成较为积极的自我认识观, 从而树立自信心。表现自己最直观的印象从脸开始, 大班幼儿对面具脸已有了理解, 并有了水粉创作的经验, 但只用画来表现, 又显得作品表现形式单一。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品, 在活动中感受探索如何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因此笔者设计《不一样的我——有趣的面具》这一美术活动, 以预成性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师幼充分互动, 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让幼儿发现自己与他人独特的一面。

  教学片段:

  教师布置舞会场景, 与幼儿共舞, 邀请其参加“面具舞会”。活动中, 教师与幼儿一起参观面具展并引导幼儿发现讨论面具的美:色彩美、造型美、搭配美、创意美等 (激趣式师幼互动、参与式师幼互动、提问式师幼互动、指导式师幼互动) 。在支持幼儿充分感受面具之美的基础上, 教师请幼儿一起来寻找制作面具的材料。

  师:我们都有哪些材料来制作面具?

  幼1:羽毛、花片、珠子、橡皮泥。

  师:用一种材料还是多种? (提醒式师幼互动)

  幼2:可以很多种。

  师:你想把什么变成面具上的什么。 (启发式师幼互动)

  幼3:羽毛可以变成眉毛、眼睛。

  师:说得真棒!给他鼓掌!其他小朋友也想一想、说一说。 (激励式师幼互动、示范式师幼互动)

  幼4:珠子变成嘴。

  ……

  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制作面具, 并互相介绍。 (分享交流式师幼互动)

  互动效果:充满趣味性的环境气氛让幼儿主动发现并创作美, 而教师适时、巧妙地引导, 积极的师幼互动从而形成。大班幼儿通过此次的活动, 创作出了形式各异的面具。

  2. 创造机会, 促成幼幼互动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幼幼间的合作、交流、讨论往往会被忽视。幼幼互动搭建起幼儿间信息互换的桥梁, 打破以往固定小组的方式, 鼓励幼儿寻找伙伴一起合作, 幼儿会更快乐、更默契。幼幼间自然交流、相互合作、协商规则、取长补短, 充分挖掘并激发其潜能, 实践操作的成功率将会更高。

  案例:大班美术活动《写生——菊花》

  秋游途中, 大班幼儿在观察菊花的过程中, 对菊花产生了浓厚兴趣。在班上分区活动中, 也时常画各种各样的花围着教师问好不好看。幼儿在生活中充分感受了菊花的美, 但幼儿对如何表现菊花的美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因此笔者设计了《写生——菊花》这一活动, 以预成性引导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让幼儿与幼儿充分互动, 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感受、表现菊花的美。

  教学片段:

  教师以游戏“参观菊花展”导入, 引导幼儿观察实体及图片菊花, 帮助其充分感受菊花的美并相互交流。在活动中, 教师以游戏“给菊花照相”的形式, 引导幼儿运用感官多角度感知。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 教师请幼儿“制作菊花卡”, 说一说、画一画幼儿各自方向看到的菊花 (支持性、引导性的师幼互动、分享交流式的幼幼互动) 。最后, 以游戏“送礼物”引导幼儿互相交换欣赏评价作品。

  幼1:我和你的菊花不一样。

  幼2:你的只有两朵。

  幼1:我只看到两朵。

  幼2:你刚才在哪里?我看看, 好像是只有两朵, 我坐那边看到其他的。

  互动效果:本次活动中, 教师促进幼幼互动, 其作用是支持与指导幼儿,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发现。而幼儿与幼儿之间也得到了充分的互动, 产生思维碰撞, 获得有益的经验。

  3. 提供材料, 引发境幼互动

  在操作活动中, 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能更好促成境幼互动, 幼儿进入“自由、自主”之境, 有更多的机会境幼互动, 在情感体验中获取知识经验。教师以观察到的活动情况为依据, 及时调整环境, 引导幼儿达到预设的活动目标。总之, 互动教学法应着重于境幼互动, 让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进而自主定向地选择材料, 积极主动地自我学习。

  案例:大班美术活动《装饰画——蝴蝶飞》

  大班装饰画活动中, 幼儿进行各种各样的作品装饰, 但一会儿便失去耐性, 不再继续。因为装饰画需要较丰富的美术素养, 幼儿知识经验积累有限, 在装饰活动中常常无从下手, 从而失去兴趣。因此笔者设计了《装饰画——美丽的蝴蝶》这一活动, 以支持性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让环境与幼儿充分互动, 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感受装饰画的美, 从而创作装饰画。

  教学片段:

  在开展装饰画“蝴蝶飞”活动中, 教师准备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形状各异的蝴蝶底图;水粉颜料、排笔;各式印章;炫彩棒、水彩笔;彩纸、剪刀、胶棒等。活动室里创设“蝴蝶花园”, 美工区里摆放张贴各种蝴蝶的图片及标本。活动开始时, 教师扮演蝴蝶, 随着音乐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幼儿装饰蝴蝶的兴趣被充分调动。在欣赏图片及标本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发现蝴蝶色彩搭配的美、身上图案的对称美等 (教师支持性互动, 幼儿与环境显性互动) 。教师再组织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

  幼1:我发现了一只粉色的蝴蝶。

  幼2:我发现了翅膀上有许多图形。

  幼3:我发现了还有许多条纹。

  幼4:我看见了不只有线还有圆点。

  互动效果: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后, 即与环境进行“交流式”的互动, 得到更多认识经验。活动中材料的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 即引起境幼互动, 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 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使教师变为课程的主动设计支持者, 幼儿与教师双方都演变为互动的个体, 互相促进、互相推动, 家长及更多社会资源能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中, 共同成为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促进其与幼儿园的密切互动, 合二者之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2]李季湄, 冯晓霞.《3—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19-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