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科研论文 > 科研论文:自主性游戏园本化有效创设的实践研究

科研论文:自主性游戏园本化有效创设的实践研究

作者:邓勇 来源:网络 时间:2016-06-30 阅读: 字体:

自主性游戏园本化有效创设的实践研究

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所有健康儿童都曾玩过或正在玩着游戏。游戏本身是儿童天性的表现,给予儿童发展的特殊价值。我们应当让幼儿充分享用自己的生活,拥有快乐的游戏——谈我园自主性游戏的探索与成效。

一、游戏从问题中推出来

在课改日益推进的今天,教育者对游戏的关注与研究的日益深入,我们重新关注和审视游戏,客观分析我园游戏问题,正视游戏实施中的不足:

1、游戏课程设置缺失

一段时期以来,自主性的游戏被个别化的区域活动所异化所取代,我园也存在这样的操作误区,我园前几年积极开展区域活动(个别化学习)研究,我们把区域活动等同于游戏。

2、游戏时间与空间不保证。

我们对游戏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每天安排的自由活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不再安排游戏活动时段了。在少有的建构游戏、角色游戏组织中老师们将游戏时间大量用于游戏前的组织和游戏后的评价,真正属于孩子游戏的时间被挤压得少之又少。我园教室大都用于创设个别化学习的区域活动环境,游戏的环境非常少;加上我园班额严重超标,幼儿园更没有专用活动室来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课程设置的问题和现象敲响了课程平衡、儿童需要的警钟,引发了我们对教育观念、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育行为、幼儿发展的反思。09年2月,我园确立了《幼儿园游戏园本化有效实施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正在申报区级课题),目的是通过对游戏理论的深入探讨及游戏开展的现状调查,提升对新课改中游戏的认识,通过系统研究园本化游戏的内容、环境材料、组织及评价等问题,提升教师教育行为,促进幼儿园游戏园本化有效地实施,最终实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

围绕课题我园在08学年开展“自主性游戏有效创设”的实践研究,为的是改变游戏缺失的现状,创设有效的游戏环境,从而践行游戏课程。

做法一、因势利导,正确认识与界定自主性游戏

趁着全市、全区学游戏、做游戏的热潮,借助区级游戏培训的资源,依托上海学前教育网“在游戏中成长”擂台的信息平台,全面开展游戏园本培训与自学,共同认识游戏,进一步引导教师明确我园游戏有什么、缺什么、做什么。根据我园课程建设需要,初步界定并设置了自主性游戏的内容。

做法二、因时制宜,优化安排自主性游戏时间

游戏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只有在一日活动中设定了游戏环节,在一日作息中安排了游戏时间,游戏才能真正开展。也只有充裕的时间,幼儿游戏才能尽情地投入、愉快地享受,达到游戏的目的。因此,研究伊始,我们调整一日活动安排与作息,在一日活动中设置了游戏环节,且与区域活动分时段实施。将原来上午10:30~11:00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设置为游戏时间,具体安排:小班:10:30~11:00,中班:10:30~11:10,大班:10:20~11:10。自主休闲游戏(自由活动)安排在午餐后。从时间、环节安排上保证游戏的开展。

我们要求教师因班而异,自主调节游戏时间和频率,教师的组织与讲评尽量要简短(可以另外安排游戏谈话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幼儿游戏的过程。

做法三、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主性游戏空间

游戏空间是幼儿游戏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保证区域活动和游戏两种活动的正常开展,又互不干扰,我们采取分场地创设与实施。在班级原有区域活动环境的基础上,我们拓展游戏空间,充分利用餐厅、午睡室、衣帽间、走廊、角落等,为幼儿创设富足的游戏空间,以使幼儿充分地、尽兴地开展游戏。

如:大班利用幼儿园大厅、走廊创设“美食一条街”、“建筑工地”、“出租公司”,利用音体室创设“娱乐城”,中班利用衣帽间开展建构游戏,午睡室开辟小舞台,阳台则是娃娃家郊游、野餐的好地方。走廊、楼梯拐角处、露台、阳台成了创新角色游戏新天地:中一班、中二班合理的利用班级之间的走廊,创新开设了“宠物宝贝店”“消防总动员”,露台成了孩子们消防演练、救火的场所,中五班、中四班在走廊开出了“小小干洗店”以及“时装表演秀”, 中三班巧妙的使用闲置的阁楼,还延伸用到楼梯与拐角,将整个这一空间变成孩子们向往的“魔仙堡”。

  我们的老师利用有限条件和资源为幼儿创设多元化的游戏环境,以确保各年龄段游戏顺利开展,又满足各类游戏活动的合理配比。

做法四、因园而异,合理设置自主性游戏运作模式

1、小班——走班互助游戏

背景:小班是非配套教室,空间狭小,无法既创设个别化学习空间又保证游戏空间。

措施:两两班结对,一个班以游戏为主,一个班以个别化学习为主,实行走班制。这样两个班老师共同设计、创设游戏和区域活动环境、材料,既节省资源,又达到资源互助共享,保证了小班一日课程平衡,拓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范围。

2、中班——班级创新游戏

背景:中班前期已经对角色游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实践,老师在创设、组织方面也积累了经验,幼儿也有游戏的基础。

措施:利用公共区域拓展游戏空间,创新游戏内容。

3、大班——混班互动游戏

背景:大班前期主要围绕学习性区域活动展开研究,为了该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化、落实,也为了幼小衔接有效渗透,因此教室仍以区域活动为主,所以游戏空间移至幼儿园公共区域。

措施:幼儿走出教室到大厅、走廊、音体室,自由结伴、自由选择活动地点、自由选择角色进行互动游戏,在游戏中尽情的享受空间、材料、人际关系的开放。通过这种形式的游戏,平行班老师、幼儿之间更熟悉了,幼儿交往能力明显增强,自主性、积极性显著提高。

不同的游戏运作模式,是我园根据园所的实际情况、孩子的年龄特点等因素进行的大胆探索与实践,有效保证了游戏活动的可行性和适切性。

二、游戏在教研中悟出来

深入观察游戏中老师的“工作”、孩子的表现、游戏的发展,我们发现:当老师们认为游戏步入了正常的轨道时,当教师认真地把游戏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时,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认识上的疑问和困惑便接踵而来。

  教师开展自主性游戏初期存在问题:

问题一、高控游戏内容(主题)设计,导演游戏组织与游戏发展。

问题二、游戏环境材料偏高结构,年龄特征不显现,游戏环境、材料跟进不及时。

问题三、对幼儿游戏行为缺乏观察与指导方法。老师们在游戏中不知道听什么、看什么、做什么,老师忙碌于解决纠纷、维持秩序,无心也无力指导游戏与孩子的游戏水平。

  幼儿自主性游戏表现出的问题:

现象一、幼儿在游戏中不够大胆,游戏认识水平低,游戏情节、内容不发展。

现象二、组织开展自主性游戏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情况发生。如:对游戏材料和游戏角色还有争抢现象,互动交流少,没有坚持性,到处乱跑,报告声此起彼伏。

基于我园自主性游戏开展初期老师的困惑、孩子的问题,促使我们的研究直面问题、立足实际。因此我们以教研为阵地,以案例为载体,研究与实践齐推,攻坚克难。我们强调,教研内容于游戏的共性问题和教师的实际需求。如“游戏内容哪里来”、“如何创设游戏环境”、“游戏材料如何跟进”、 “游戏活动中看什么”等紧跟课改主流,紧贴实践热点,紧系课题内容的问题自然地成了大小组教研的内容和老师争论的话题。

我们的教研借助生动、鲜活的游戏案例,进行有效地反思与实践:

1.案例观摩,走进游戏看问题

怎样才能使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操作问题在哪?明白孩子的游戏行为告诉我们什么?我们的教研走入孩子的游戏现场,让老师们置身游戏中,用眼睛、耳朵、笔、相机去观察、聆听、记录。如我们一起走进大班的“小舞台”、中班的“小吃店”、小班的“娃娃家”等等,老师们能在第一时间里发现游戏过程中孩子知识经验、行为规则、兴趣需求等诸多问题。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际遇,使老师们在看他人的游戏中也在审视自己的游戏问题。

2.案例剖析,深入浅出点迷津

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先行思考,老师们坐在一起开始研讨,对一个个游戏进行诊断,将自己在自主游戏中发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惑摆到研讨中来。如:游戏材料有哪些不足?孩子们为什么会争抢?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去小医院?为什么娃娃家每天做的就这么点事?……不同的观点在讨论中交锋,擦出思维碰撞的火花,抹去心中的疑惑,走出操作的误区,老师们在分析、比较、判断、思辨中逐步领悟孩子的需要、游戏的需要。教研通过发挥团队力量、优质资源为大家指点迷津。

3.案例撰写,有效反思理思路

在游戏研究、游戏创设、游戏组织的过程中,我们鼓励教师积极的撰写游戏案例,内容有相关游戏环境创设的、游戏发展历程的、游戏问题解决的、游戏如何推进的等等,我们也要求教师及时进行游戏观察记录,让老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游戏实施的做法,客观衡量自己专业水平及理性思考的自身教育行为。同时,老师们通过观察记录、游戏案例交流,在与其它教师分享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

三、游戏在实践中创出来

我们循着捕捉问题——有效反思——实施行动的研究轨迹,不断提炼问题、提升有价值的做法与经验,逐步形成有实际意义的自主性游戏创设方法:

1.自主性游戏内容(主题)哪里来?

(1)融合主题活动开展,生成游戏内容

缘于课程整合的思考,我们尝试自主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的融合,将主题的内容与自主性游戏的内容自然渗透和结合,以达到双赢的效应。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益的。

比如,中班主题《好吃的食物》开始了,孩子们在获得了各种食物经验基础,老师带领他们逛街参观幼儿园旁边的南其昌路上的各种商店,孩子们被商店不同的美食吸引,于是班级里“冰激淋铺”、“ 软绵绵面食店”、“甜蜜蜜糖果店”、“果果展销会”、“香喷喷烧烤店”开张了。每天游戏时,孩子们做美食、送外卖,做老板、做顾客忙得不亦乐乎,上演着美食街上繁荣热闹的景象。游戏中他们的认知、情感等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满足。

主题与游戏融合,不仅有效调动幼儿的游戏兴趣,还能不断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可以说,自主性游戏为主题的开展提供了另一种空间,主题的渗透又为自主性游戏构建经验,并在游戏中得到反应。

(2)关注孩子生活经验和兴趣,挖掘游戏内容

游戏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幼儿的活动,必能挖掘出更多更适合孩子的游戏。“小区保安亭”游戏内容就是源于幼儿的生活,孩子每天经过小区门口及幼儿园都会接触到保安,对穿着神气制服的保安叔叔非常羡慕,对起起落落的出入防护栏很感兴趣。我们经常看到在近出厕所、教室时,时常有孩子站在门口,伸出小手拦住同伴:“请你等一等”,“请刷卡”。教师抓住幼儿的对角色的认知及兴趣,创设“小区保安亭”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生活。在游戏中,孩子非常投入,能很好的进行模仿:“保安”看见车辆活行人出入,立刻升起防护栏;敬礼、问好、询问有模有样,有时还会阻止不文明的行为呢。

当然,游戏关注孩子生活经验和兴趣,不能脱离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大班游戏“健身房”,孩子们在玩的时候有动作基础,美感乐感,教练的领导指挥领导能力等等,如果此类游戏到小班就难以开展。因为生活经验,社会经验、能力水平差异,直接反映和影响游戏的水平。所以我们要了解了这种差异,再来选择游 戏内容。

(3)顺应游戏的发展,产生新游戏

幼儿的游戏是在动态的变化的,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现象发生,老师要善于观察、捕捉,又能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不断完善新游戏构思、充实新游戏内容。

当天气渐渐热起来了,孩子们开始在娃娃家里抱怨:没有浴室,我们怎么给娃娃洗澡啊?我们也要洗澡啊?~~这样的抱怨连绵时老师展开一次谈话,孩子们提出应该要有一个浴室,大家都可以去洗澡,这样娃娃家的人能用,游客、营业员等等都能去洗澡舒服舒服了。哦,公共浴室!孩子们的想法真的很好!大家一起选择浴室的位置,老师用环保纸箱做成淋浴房,淋浴的洒水蓬头、洗浴用品架子,孩子收集洗浴品、毛巾、浴帽……浴室洗澡游戏开始了。

在“乐乐小超市”、“集集小镇”等游戏里,孩子最热衷的是购物,刚开始,幼儿只是做一个给钱的动作,大家都认可,而且也相安无事。可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觉得这样有点假,而且“老板”也赚不到钱。于是在“钱从哪里来”的争论中,我们的“银行”开出来了。

娃娃家里烧烧吃吃是永不落幕的经典戏,随着天气的渐暖,春天主题的开展,孩子们的游戏开始有了新的动向,他们看到窗外的露台跃跃欲试,想到了郊游、野餐,这个主意真的不错!随即我们便提供了野餐垫放在了我们班得天独厚的大露台上,孩子们的快乐游戏开始了!

我们要尽量做到提供机会让幼儿表达他的构思和想法,创造条件满足幼儿玩新主题游戏的要求,顺应发展,支持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将已有游戏生成新主题。

2.自主性游戏材料怎么投?

(1)追随游戏新趋向,及时调整游戏材料

游戏《出租公司》的出租车得到了孩子们的争宠,大家抢着做司机,可乱停车、乱穿行造成了交通拥挤。因此,幼儿很自然地想到了要有警察,要设交通标志。我们要知道,孩子的需要就是游戏的需要。于是老师顺应他们的要求,设置了警察的角色,添置警察和协管员的衣服;路边投放了遥控的电子仿真红绿灯和扬招点,隔离桩围成的环形车道,地面上画了停车线和箭头等等。当警察穿上“制服”神气地站在马路上时,司机不会再出现“视而不见”;有了红绿灯、停车线和箭头,司机开车不再横冲直撞,行为逐渐规范,路面上不再起冲突,一些交通行为规范逐步建立起来。

一个游戏,一开始并不需要把该想到的玩具材料一下子投入,这反而会使幼儿一时无所适从或者沉迷于玩玩具而缺少角色行为等。玩具材料应该随着幼儿游戏的发展逐步、分层次的投放,才能更好地推进游戏的发展。新玩具、材料的投放,会激起幼儿的游戏热情和需要,促进幼儿产生新的游戏行为与游戏语言,使游戏的情节、内容不断得到了丰富和扩展。

(2)追随孩子年龄特征,按需投放材料

游戏材料提供上应凸现年龄特点,恰当处理材料的数量、结构、功能、呈现方式,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需求,推动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水平。

小班:创设生活化、真实化、物化、平行的自主游戏材料

小班幼儿最喜欢的就是娃娃家游戏了,于是班级里创设了两三个娃娃家,以投放真实的材料为主,如真实的锅子、餐具、小床、衣服等,引发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实践证明,通过生活化游戏材料的操作,幼儿可以理解他们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而且也能理解他人的角色和行为规则。为了减少幼儿对游戏材料的争抢,老师投放了相当数量的玩具、餐具,以满足小班幼儿喜欢摆弄、操作的兴趣,见什么玩什么的特点。

又如《点心店》里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真实的馄饨皮、饺子皮、面团等,让幼儿做馄饨、饺子、汤圆等,香喷喷的店里厨师激情的干着活,营业员热情的叫卖着,霎时像真实的一样。《糖果店》里都弥漫着甜味,陈列柜上的糖果似真似假,真真假假。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各色橡皮泥、模版、糖果纸(盒)、锡纸小碗、泡沫块等等。材料提供的真实化,更能让幼儿提高起兴趣来,香喷喷、甜滋滋的味道让幼儿看到了好吃的食物,尝试着好吃的食物是怎样做出来的。

同时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行为的有意性差,对材料玩法的自主意识不强,易受环境诱导,动作需要反复练习,而且规则意识不强。所以我们在游戏材料中创设了物化的标志,如画有鲜明形象的角色标志,物品摆放的标贴,材料操作的流程示图等,帮助幼儿理解角色,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体验生活。

中班:提供开放性、可转化的自主性游戏材料

中班幼儿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兴趣的扩大,行为的有意性增强,对材料玩法的自主意识增强,应当逐步增加种类,减少同类材料的数量。中班幼儿对与实物原型相似的替代物能较好地表现装扮行为,所以通常在班里会投放一个“百宝箱”或“材料库”,把一些废旧物品如:纸袋、纸盒、马夹袋、丝巾、帽子、积木等材料放在里面。在开展游戏时,鼓励幼儿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胆想象、充分利用废旧物代替实物。如“形象设计室”的设计师,用挂历纸给顾客做成了衣服。“小舞台”的主持人用饮料瓶当“话筒”。“超市”得收银员用纸盒做计算机……孩子们在游戏中学着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学会自主、学会创新。

大班:师生共建低结构、多样化的自主性游戏材料

大班幼儿生活经验已相当丰富,游戏水平也较中小班幼儿强,他们在游戏中变得越来越灵活和有想法。为了满足大班幼儿的游戏需要和发展水平,我们不仅要提供大量细节特征的材料,而且要多提供丰富多彩的低结构材料及废旧物品,助推幼儿创造及合作能力的发展。

游戏材料的收集,既是游戏的准备,也是游戏的前展性活动。所以我们鼓励孩子一起收集游戏材料,一起选择游戏材料,一起制作游戏材料。如在大班表演游戏中老师鼓励幼儿参加道具的制作: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制作头饰、道具,一起布置表演场景。在表演游戏中我们也看到一种自主创新的道具“使用”方法——“活道具”,孩子在表演游戏中变成了静态的“大树”,会说话的“池塘”…… “活道具”充分激发了幼儿表演热情和兴趣,增添了表演游戏的趣味性和情境性。制作道具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

综上所述,在自主性游戏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我们要以幼儿的年龄特征为首要依据,以游戏的发展为动机,适宜地投放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或操作中诱发游戏主题、丰富游戏情节、增进游戏持续发展。

以上是我通过一年的学习、研究和实践,针对我园自主性游戏创设的看法、想法、做法。看似有所得,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比如:教师如何适宜地介入游戏,如何捕捉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讲评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在今后游戏研究中继续思考和实践的。

游戏是童年幸福与快乐的砝码,也是幼儿成长的阶梯,愿我们的老师和孩子一起在游戏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