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科研论文 > 科研论文:调皮幼儿的教育策略

科研论文:调皮幼儿的教育策略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9-01-13 阅读: 字体:

科研论文:调皮幼儿的教育策略

摘 要: 调皮幼儿指的是指在集体中经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常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习惯差,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常规的幼儿。对于这样的幼儿,老师大都采用“冷处理”的方法,非但没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对待这样的幼儿,应利用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改正其不足,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幼儿 调皮 教育策略

在每位教师的教育生涯中,遭遇调皮的幼儿是常见的事,有些幼儿或多或少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活动,那到底何谓调皮幼儿呢?他们有什么行为表现特征,为此本人作了以下研究:

一、幼儿调皮的表现特征

根据调查发现,调皮幼儿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

1、精力旺盛,活动量大

例如:语言课上全班的幼儿都在念儿歌,念到一半时,可乐突然提高声调,发出怪声立马有几个幼儿跟着一起,教室内立刻乱成一团。

2、自制力差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幼儿看见什么就要什么,只要喜欢不管有用没用,胡要乱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又哭又闹,直到大人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3、易发脾气、霸道、有攻击性行为

具有不良行为的幼儿往往不积极参加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很难集中精力,从而各方面的能力很难发展,我们班墨墨就是这样的孩子,不会用言语去和同伴交流,一个不满意就举起自己的小拳头去解决问题,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行为,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

4、注意力不集中、好动

容易被外界人或事物所干扰,注意力短暂,容易分散,上课不注意听讲。喜欢忙东忙西、东张西望、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坐不住小椅子等。

二、幼儿调皮的原因

调皮是幼儿的天性,是任何一个幼儿生理、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必然现象。幼儿调皮主要有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具体如下:

1、幼儿调皮的内在原因

(1)生理原因

学龄前幼儿大脑虽然获得发展,但脑细胞却很嫩,抑制过程的微弱和兴奋过于强烈,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很差。

(2)心理原因

幼儿心理处于幼稚期,情感不稳定,好奇心强,没有是非观念,加之他们缺乏经验,对行为准则不理解,往往都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喜好去做。此外,幼儿的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正处在发展的阶段,不会和同伴友好地沟通、控制能力较差,因而造成幼儿的种种过失。

2、幼儿调皮的外部原因

(1)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是造成幼儿调皮的重要原因

①放松型的教育态度与方式

持这种教育态度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看成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的希望。孩子成了家中的宝贝,成了父母生存的意义。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他们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对孩子的任何行为不分时间、场所、性质都不加控制,让孩子为所欲为。这样的孩子到了幼儿园更多地表现为攻击性强、霸道、难以遵守常规、活动频繁等特征。调查表明,很多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祖辈由于年龄及所受文化影响的关系,更是无原则放松,加剧了孙辈调皮行为。

②专制型的教育态度与方式 

持这种态度的家长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和隶属品。受传统的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这些孩子在家中根本无地位和权利可言,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伴随而来的是棍棒与漫骂,根本没有分辩的机会。生活在这种“暴君式”环境下的幼儿,其心理受到压抑,产生了“怨气”,到了幼儿园,其他幼儿往往成了他们的“出气筒”。调查表明,这样的孩子往往具有双重性格,在家与在园判若二人,因而当教师向家长反映其孩子在园的调皮表现时,家长往往不相信。

③限制型的教育态度与方式

中国传统的社会民众意识,总是把好孩子看成是听话的、文静的、安分守己的。正是在这种传统的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下,说话不能笑。这些清规戒律与孩子天性无拘无束、活泼好动是格格不入的,必然引起幼儿的反抗,表现出更强烈的好动、好奇、不听话、不守纪律等特征。

(2)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态度加剧了幼儿的调皮程度

调查表明,虽然有的老师承认“调皮”幼儿很聪明,但由于“调皮”幼儿常做出一些在老师看来是异常的事,惹老师生气,甚至影响老师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因而有34。12%的老师认为,“调皮”的幼儿越少越好。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调皮”幼儿经常遭到老师的斥责、压制也就不足为奇了。有的老师也曾想改变“调皮”幼儿,但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可能有:一是教师对教育的反复性、长期性、复杂性缺乏心理准备,缺乏教育耐心。因此,当孩子重犯错误时,常常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这种做法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使幼儿更加调皮,更具反抗性。二是老师对形成幼儿调皮的深层次原因缺乏了解,就事论事,不能找到问题行为的“病因”(当然,不少行为是属于正常的年龄特征的表现),也就未能“对症下药”,最终难于消除“病根”。有的老师,当“调皮”幼儿做错了就立即批评,既没有了解原因,更没有给幼儿申辩的机会。

(3)对“调皮”幼儿的调皮行为应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对于“调皮”幼儿的行为表现,不少老师往往不加认真、客观的分析,以成人的眼光和行为准则看待幼儿,把幼儿的淘气、调皮、喜欢搞“恶作剧”等行为看成是有意破坏、捣乱,并随意贴上“坏孩子”,“儿童多动症”等标签,这势必对幼儿的成长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如果老师们能静下心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调皮”幼儿的调皮行为,就不难看出“调皮”幼儿的许多行为与普通幼儿的表现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有些程度上更强烈一些;并且许多“调皮”行为有其可贵之处,蕴含着积极向上的因素;如好玩、好动、好问是探索求知的表现,不听话反映出有主见,好争斗体现有进取心,“恶作剧”蕴藏着创造性等等。当然,如果这些表现不分场合、时间,而且强度过大,我们必须进行引导与教育。从幼儿生理发育特点看,幼儿大脑皮层尚未成熟,兴奋过程大于抑制过程,大脑对动作、各器官的控制精确性还很差。因此,幼儿表现出来的多动、精力充沛、自制力差、常做出意想不到的事等行为就是很正常的。

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看,3岁~4岁幼儿正处于人生的“第一反抗期”。随着自我意识和各种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兴趣,自尊心强,独立意识明显,对成人的要求不再那么百依百顺,有时甚至会反抗、顶撞。这在习惯于幼儿听从自己命令的成人眼里无异于“叛逆”。成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往往不加考虑而加以压制。如果我们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就会对幼儿的这些行为进行积极引导,促进幼儿健康地发展。

三、改善幼儿“调皮“行为的教育策略

罗兰曾经说过,“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调皮的幼儿。其实,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优点,如好问、好玩、求知欲旺盛、表现力强,有的还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创造条件,满足他们表现的欲望,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当教师不能满足他们表现的愿望时,他们便会用捣蛋、淘气、恶作剧等来宣泄。教师对这些调皮幼儿的不良行为总是又气又急,有时好言相劝,有时大声呵斥,甚至惩罚一下他们,但收效总是不大。如何正确的对待调皮的幼儿,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正确看待调皮幼儿的行为

对于调皮幼儿的捣蛋、淘气、恶作剧,许多教师总认为这是调皮的幼儿故意在捣乱、搞破坏。其实,如果教师能静下心来,不难发现,调皮幼儿和普通幼儿的行为没多大不同,只是强度大了些。调皮的幼儿身上也洋溢着积极向上的因素。如:好玩、好问表现幼儿乐于探索;不听话往往反映幼儿有主见;好争斗暗示着幼儿有上进心。只是这些行为有时不分场合时间或强度过大时,就需要教师理智对待,耐心的引导和教育。

对策:教师应静下心来,认真的分析让幼儿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方法,帮助调皮的幼儿改掉不良行为。如:对于幼儿因年龄特点产生不良行为,觉得好玩而恶作剧时,教师应给予谅解和引导;若是幼儿因家庭原因产生不良行为,教师则应与家长沟通,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教育;还有针对霸道的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榜样说服法,诱因法等等。教师若能正确看待调皮幼儿的行为,便会有一颗平静的心、明亮的眼睛去思考关于调皮幼儿的问题。

2、细心观察, 挖掘调皮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调皮幼儿身上虽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但他们身上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动、好问、有主见、较聪明等。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进步,教师应及时表扬和鼓励,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教师也不能忘记表现你对这点进步的关注,要知道,老师的信任和重视是幼儿获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对待调皮的幼儿应慎用或禁用斥责的方法,以免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加剧不良行为,而应多用激励的方式引导和教育他们。

对策:调皮的幼儿往往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针对调皮幼儿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发挥所长,扬长避短。如,班上的强强折纸飞机很有创意,但却很爱捉弄人,于是,我引导他做折纸课的“主心骨”,让他讲解示范纸飞机等折纸步骤,让他在同学面前展示折纸才华,受到正面评价,并让他帮助折纸能力一般的同学完成作品,渐渐融入集体,与同学建立友谊,慢慢的他改掉了捉弄人的不良行为。我还让他参加一些折纸比赛活动,通过比赛的舞台,提高他的能力,在比赛中磨合性格,减少莽撞行为。

3、提供条件, 迎合调皮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推助器,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探索学习。好玩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应密切关注调皮幼儿的兴趣,机智巧妙的为调皮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场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让调皮的幼儿有东西可玩,可操作,这样他们有事可做,便不会到处捣蛋了。幼儿的调皮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当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教师应有充足的爱心、耐心和恒心,最终总会收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良好效果。

对策:教师可以带幼儿做一些强度大一点的活动,如:跑、跳、大声呼喊、一起跳舞等;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引导幼儿改正不良行为时,有时情况会有所好转,过一阵子又会重复出现,有时一时松懈,便会前功尽弃,教师应作好打持久站的心理准备。对于暂时改正不良行为的调皮幼儿,应不断强化巩固,对于暂时还不能改正不良行为的调皮幼儿,应不要气馁,相信坚持下去,调皮的幼儿总会有变好的一天。

4、区别对待, 多给调皮的幼儿一些关爱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过分调皮的幼儿被盛怒之下的老师动用了消极的教育方式——孤立他们。实践证明,被教师和集体遗弃的幼儿,容易自暴自弃,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形成恶性循环,离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越来越远。要知道,爱是幼儿形成良好心理的关键因素,对于调皮的幼儿,教师要时时刻刻关注他们,了解他们的需要,宽容他们的幼稚和无知,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甚至允许他们暂时犯一些错误。

对策:教师对于调皮的幼儿应多一些关心、爱护与交流。许多教师对于调皮的幼儿总是斥责多于表扬,牢骚满腹,而对于优秀的幼儿却似乎一切可以原谅。教师应换一种角度思考,调皮幼儿与众不同的行为让老师教学上多了份尝试与积累。所以,多关爱调皮的幼儿吧。如多向调皮的幼儿展露微笑,摸摸他们的脑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在生活上细心的照顾他们,让他们感觉老师像妈妈;当他们的朋友,与他们谈兴趣,多表扬鼓励他们;当他们上课不专心时,可以用眼神暗示他们,引导他们纠正,集中注意力。

、努力争取,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家长对幼儿的言传身教也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家长总是把幼儿关在家里,处于成人的监督、保护之下。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姑息迁就、不以为然,严重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通过家长会、家教宣传栏、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教育思想,使家长逐渐意识到如何重视调皮幼儿身上的缺点,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帮助调皮幼儿扬长避短,实现家园配合。并注重创造条件,尽量多顾及调皮幼儿,达到家园共同教育好调皮幼儿的目的。

总之,从调皮幼儿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足,也看到了优点。调皮的幼儿虽然淘气、好动、自制力差,但他们聪明、有能力。每一位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该结合每位幼儿自身的特点,不断调整教育策略,让每位幼儿能各尽所长,发挥潜能,让优势群体带动弱势群体,让全体幼儿体验到进步与成功带来的喜悦。

课程改革实践中,教师应多一些鼓励,一些批评;多一些等待,少一些催促。意识到每个幼儿都是一本书,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需要我们用心的去欣赏,去研读。教师应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正确的对待调皮的幼儿,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使他们成为具有健康的体魄,科学的头脑,健全的人格。注重个别教育,因材施教,摆正自己和调皮幼儿之间的位置,为调皮幼儿的前程点亮一盏明灯,这才是调皮幼儿的幸福所在,快乐所在,受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