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科研论文 > 科研论文: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经验谈

科研论文: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经验谈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6-08-27 阅读: 字体:
.

科研论文: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经验谈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一日生活皆课程。师生关系民主、融洽、愉快,有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家克鲁斯卡娅说:“只有在集体中儿童的个性才能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班集体是帮助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途径,良好的班级集体能更好地尊重幼儿的个性,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建立一个良好的、健康向上、文明共处的班级集体成为当务之急,经过不断地尝试与摸索,以下就班级管理方面谈下自己粗浅的认识:[正文]: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尝试着多听孩子的想法,多放手让幼儿管自己、管班级,发挥每位幼儿最大的潜能,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 有效的规则秩序有益于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幼儿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的期望是什么。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规划、订立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班规一经订立就要共同遵守,教师也不例外,若班规改变也需要征求大家的同意。 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熟悉,也更加爱护”,因此在创设物质环境时我让孩子积极参与,每个区角摆放些什么?怎样摆?墙面如何布置?都让孩子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引发他们“这是我自己的教室”的小主人愿望,萌发自主意识,虽然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比教师本人独立完成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就其教育效果来说,这样更能提高幼儿的爱好和创造性,使幼儿有改变环境的成功感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对幼儿进行爱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为自主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对大班孩子,我常常以“旁观者”的身份,把班级管理的执行权交给孩子,让他们在讨论、斟酌、思考、决定的过程中体验自主服务、自我管理的成功感,如:建立培养一支出色地孩子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干部的管理才能,我们的小干部由所有的孩子选举产生,竞争上岗,这些竞选出来的“小干部”在班级里有一定的威信,所以我的培养措施分三个步骤:(1)“小干部”在手工课或集体听故事录音会与我共同管理班级秩序。(2)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会有意识的在办公室单独让这些“小干部”负责管理班级秩序,对不到之处加以指导。(3)在老师有事离开教室,短时间内让他们完成任务。以同样的方法在全班竞选班级学习能手帮助小年龄的孩子共同提高学习成绩,通过这样的激励措施,一学期下来我们班又接近2/3的孩子担任过班级干部,班级管理效果日趋完善。同时在以后执行公约的过程中,让每位幼儿都来轮流充当公约的检查员,一段时间下来,幼儿的行为举止、为大家服务的意识、管理自己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的新身份,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在平等中让幼儿获得主动、积极的发展。 师生间的亲密程度能够让幼儿感受到被关注,会对教师产生依恋般的情感。在不断情感交流、以情激情的过程中,共同营造出民主、融洽的班级气氛,给师生共同带来愉悦的心情,求得孩子的主动发展,使师生关系得以升华。 相比较小班,中大班幼儿规则的建立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我的要求是严格的。特别是上课由于班级孩子自控能力也比较弱,经常会在上课时做小动作,没有正确的坐姿,于是我在班级里制定了这样一个规定:上课要保持良好地坐姿,专心与老师一起学本领,快乐地参与活动或游戏,并经常利用空余时间讲道理给他们听,在对孩子们严格要求的同时为了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会以同伴的身份参与他们的活动,有时我会“嬉皮笑脸”地与他们交流、做游戏,所以我们班的孩子和我的关系非常的亲近,他们经常会溜进我的办公室看我画画,问我:“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呀?”“老师,今天我们上什么课呀?”“老师,可不可以让我们剪手工呢?”……等等,有时他们还会簇拥在一块看我打电脑,听电脑里的歌并一起学唱,甚至把我都挤到了一边。在他们眼里有时我是他们心目中严厉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二)协同师生行为,促进班集体共同成长 三、以文育人、寓教于乐策略(一)运用优秀文学素材,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通过课堂演绎,孩子不仅感受到了绘本中妈妈对孩子的爱,同样也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给予他们的融融爱意,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让孩子感受到了绘本中爷爷的聪明才智及对家人的关爱。《爱心树》则让孩子感受到了大树与男孩之间的爱,理解大树为爱所作出的付出。借助此类的文学作品时,既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增长知识,了解和感受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又增强了他们识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净化心灵,完善气质,给幼儿以思想道德的启迪和教育,所以优秀的文学素材是形成健康、文明、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重要资源,有利于孩子在文学教育中得到和谐发展。 儿童剧的创编和表演帮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也挑战幼儿的各种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情感。如:在儿童剧《喜羊羊与灰太狼》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在角色分配、道具分工制作、场景布置、过程表现等各方面都进行商量协作,安排得井然有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剧情中孩子们颠覆了电视里灰太狼的形象,将剧情剧中的灰太狼新的定义:“一只爱吃羊羊牌薯片的灰太狼”……在这个充满喜剧的新剧中,灰太狼和羊羊们最终和谐共处,孩子们在虚构的世界里改变了以往对某些事物的偏见,表现出童心最美的一面,充分反映了幼儿在合作、协调、组织和良好的表达表现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迁移运用对良好的班级风尚的形成起到了推进作用。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使一个班级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动的发展,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把握孩子发展的脚步。那如何做才能使自己适应这千变万化的时代潮流呢?其次,管理者要善于观察,向经验学习。幼儿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书,天天呈现给我们一幅幅活泼的画,每个教师对这本书要认真地“看”,仔细地“读”,深入地研究分析。在实践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观察,及时记录,碰到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分析应对,以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新课程如同一盏指路明灯,它使我更清楚地看到: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凭借各方面的力量。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时地探索幼儿园班级治理的新思路,那么我们就会更好地适应这个新形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