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科研论文 > 幼教论文:陶行知思想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指导研究

幼教论文:陶行知思想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指导研究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6-07-10 阅读: 字体:

  关键词:六大解放 科学 指导  一、解放幼儿的头脑,使他们能想。  例如在探索活动“一起动起来”中,幼儿通过看、摸、眨、踢、摆、跳、甩等动作知道眼睛、腿、手、头发、骨头、血液等人体中很多东西都会动。老师引导幼儿从人体联想到动植物和其他,启发幼儿开阔思路,想出和别人不同的办法知道还有那些东西会动。有的幼儿说:听到风声知道树叶在动;有的说:走在马路上感觉有震动也知道车子在动;有的说:咽口水是喉咙在动;有的说:不看不听不想也不动也知道地球在动……  二、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动手去做。  在一次操作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面粉和碘酒、盐和水、冰块等材料,并组织幼儿对这些材料进行匹配操作,寻找发生的变化,很快孩子们便有了惊奇的发现:面粉遇到碘酒变成了蓝紫色,冰块变成了水,盐遇到水后不见了。比起我们抽象地告诉孩子这些科学变化,还不如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更印象深刻,有助于孩子具体形象的理解“事物都在变化”这一简单又深奥的科学现象,进而向幼儿渗透了物质转化的科学道理,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细致地观察。  首先要引导孩子有序的观察,懂得从整体到部分,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的对比观察,感受对比事物两者的异同点,提高对物体的辨认和分类能力,例如在一次观察生长的毛豆活动主题活动中,我让阳阳负责观察毛豆的变化。开始时,毛豆从黝黑的土壤里探出了一个尖尖的头,他很感兴趣,可是时间长了热情就渐渐淡去了。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就在毛豆的边上插一些标语,上面配上图画,根据气候的变化每天换着插在盆里。比如毛豆冒汗代表有点干燥,需要浇水啦。我发现自从有了这个神奇的标语,他坚持完成上面的任务,观察兴趣也越来越浓厚,目睹了毛豆从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全过程,其实观察也是幼儿动手操作的基础。  《纲要》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指出: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对幼儿来说,互相交流与探讨是科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有些教师一味的要求课堂的纪律,不许孩子说话,这也造成了孩子不敢说、不愿意说的现实表现。以活动“看谁滚的快”为例,控制两个斜坡的高度,给熙熙和欣欣两个不同大小的球,先猜猜哪个球滚的快?很多幼儿都认为是轻的球滚的更快一些,在实际操作中,熙熙发现她的大球反而更快时,她连忙引其他同伴参与验证,他们分享着,你一句我一句“真是太神奇了”,经过集体的讨论得出实验结果。在整个探索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获得了交流的快乐和探索的满足。  陶行知认为应该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有的结果并不是一下就能得出来的,需要经过反复的观察、操作和交流一步步完成的。每个幼儿完成的速度不一样,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为了赶集体的进度,而草草了事的帮助那几个孩子完成任务,而是要保证足够的探究时间,把时间留给孩子,引导他们坚持完成探究任务。而且科学的活动往往不仅局限于幼儿园,而是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家长回家后鼓励孩子多角度的观察生活中常见事物,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以这样的形式加深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使他们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解放幼儿的空间,应从解放幼儿的心灵空间开始。”幼儿在一个没有心理压力的环境里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思维活跃,观察敏锐,能激发创新灵感。教师要懂得尊重孩子,与孩子建立平等关系,跟孩子讲话注意蹲下来,眼神专注地看着幼儿,语气是征求探讨而非命令式,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孩子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首先对于班级内的自然角和园内的科发室,都是孩子探究必不可少的地方,但由于这些都是孩子常见的东西,难免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除了更换操作材料和观察对象等,我们还可以实行“走出去”的办法,孩子能探索的地方实在很多,那就要先挑距离近的,且比较典型的,如科技馆,博物馆等地,一方面能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孩子对外界新鲜事物的探究欲望。常常带领幼儿出去参观也是一种好办法,他们会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带着好多疑问:为什么磁铁能吸引?水中会有沉浮两种现象?风力为什么能发电?那就说明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们有无限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2]孔宝刚.苏幼教育[]. 苏州: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教科处.2012.2  [4]董良宝.陶行知教育学说[]. 武汉:湖北大学出版社.1993